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情特快-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感受到过程的趣味的话,说明你实在了不起。多么好。
  说一点写作的话题。
  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我都要说,时间和孤单会让人受内伤。即使是一丁点儿。好在我是一个作家,我对所有的现象感兴趣。而所有的疼痛会给人言说感,以及存在感。我庆幸,我是一个作家。
  2002年10月的时候,移居到北京供职CCTV。这里要感谢韩老师,给了我机会,更给了我告别重庆的勇气。因为重庆有很安逸、很舒适的寓所,熟悉的天气和饮食。离开,实在需要勇气。虽然我也感受到了移居的疼痛,但同时我获得了很多可供移植的经验。移居的经验、疼痛的经验,以及消解疼痛感受趣味的经验。多么好。
  人越敏感,感受就会越丰富。我在这里要说,负面情绪其实是个很好的东西,它会带给人更多可以直接感受、平衡、掌控的信息量。这中间的信息量既简单又复杂,令人既欢喜又忧愁。符合我。
  很多东西从抗拒到接受,就已经历练了成长。我热爱这种成长。
  孤单可以消解,惟有时间的内伤需要独自面对。时光会在善感的心灵上一寸一寸地滑过,我清晰地感受到了疼痛。
  但是在这里,我依然要向你忏悔。2000年我就在《大家》上发表小说。可是过了好长时间我都不写。
  我的身上有一个优秀小说家的气质。如果,要消解从时间那里受到的内伤,我就必须有优雅的出场和亮相。现在,我已经开始,并且要继续下去。
  爱情是智力为主,体力为辅的活动。写作是体力为主,智力为辅的活动。当然,你非要反对,我也没有办法。两者之间的关系,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搞清楚。它们迎合的是内心的变奏。
  不管是爱情还是写作,如果感到它们难以追逐,一定是内心变得还不够。变化才是永远的不变。
  我喜欢日常生活,并且喜欢看日常生活。
  在婚姻里头,人比神还难伺候。人人皮影下藏着一个小。婚姻里头,一不小心就被榨了出来。有时候,还真不是对方有意思,而是我方实在藏掖不住了。防守还是反攻,这是个问题。这是个技术问题。这是个很重要的技术问题。
  一切就像米兰·昆德拉三个著名的小说题目:《生活总在别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告别圆舞曲》。记住,我说的是小说题目,而不是小说。这三个题目,都昭示上好的世俗剧。
  恋爱,是人上半生的开始;结婚,人的下半生就开始了。很多人上半生来得太晚,下半生开始太早。这不能说不好。但生命的过程就是一场个性化的体验,人性总会向你提出一个问题。一个内心变奏的问题。有时候有主题,有时候没有主题。发明印刷术,一开始还真不是为了直奔印刷钞票。
  向左,还是向右?
  当然,这是一个不纯真年代。即使老了,我们也可以出去玩玩春天的泥巴。只要愿意。有爱情就永远意味着生活有了趣味。爱情是一个大吸盘,吸纳了恋爱中都市男女们魔鬼一样的用心、幺蛾子一样翻新的手段,以及打不尽豺狼不下山的本领,还有不断消失的结局。爱情其实就有了鸡尾酒一样的层次。
  爱情一提速,可能性更多。速度会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没错。速度是不纯真年代里技术革命送给我们的礼物。人们迷恋速度。爱情提速,到最后也成了一辆特快。爱情特快!
  只是爱情提速,倒衬托出了慢的智慧和技巧。你说呢?
  这是我的第一个长篇。有好几家出版社要签它。我选了中国文联出版社,交给洪烛编进“黑马丛书”。
  2004年夏天,还到南京拍了一部电影。台词像癞子头上的毛毛儿,稀根儿稀根儿的。不要指望我像一个明星那样说话,我不过是在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罢了。
  作家洪烛系出南京,承蒙他指教,得知南京新街口有极好吃的“寡妇面”。这个名字听上去就很特别。在南京拍戏的时候,我专门跑了去。果然,排队的人很多。
  你知道,是一个重庆女人,捧了“寡妇面”最爱往面里头加什么样的调料。是的,很多很多的辣椒油。他们看着我,我回望着他们,因为我听到这些南京人都对我说“I love you”。搞了半天,我才知道是在说我———“爱辣油”。这个误会很安逸、很美好。还和爱情扯上了关系。用筷子搅动“寡妇面”,感觉除了香,还有自由和诗意的味道。
  和梁山伯谈恋爱谈到化蝴蝶的祝英台有一回答谢天上飞来的爱慕,说:爹爹早已把小妹许配给马家了。我的爹爹有许配之心,无许配之力。我与我的爹爹畅谈理想与未来,老革命发话:从前你属于爹爹,现在你已经成长到属于你自己。
  没有爹爹,哪来小妹!要听爹爹的话。小妹革命未成功,承蒙爹爹勉励,决心努力,他日走向共和。革命的首要任务就是快乐地做自己!连爹爹都同意小妹的革命方针。
  再说一遍,快乐地做自己,才是爹爹的好女儿。
  嗯。我新的恋爱又开始了。恋爱永远具有让人发光的力量,像辣椒一样令我发光并且拥有力量。
  情绪和激情是两个人特有的分享模式,不反对我说的吧?
  不过,爱或者恨,得要由着我的性子来。要怪还是要怪我是一个重庆女人。在很多地方,我都是一个绝对的重庆女人。为爱而生的重庆女人,自由、诗意、明朗的重庆女人。当然,我还很泼辣。
  听好,恋爱中苏格拉底发言说:频道要对。频道对了什么都对了;频道错了,什么都错了。谈恋爱,关键还在于频道。
  这也是一句顶万句。认同或者不认同,你都可以写E…mail给我:yxcq@163
  感谢读完这本《爱情特快》,我已经签约中国文联出版社,还有更多的作品将推出。希望大家像爱重庆水煮鱼一样爱我的作品。谢谢。
  2004年7月  北京
  后记隆重推荐的情感读本
  中国文联出版社 〃黑马丛书〃长篇小说 《爱情特快》 云潇 著 定价15。60元 何处是岸?肉体,还是灵魂?此岸,还是彼岸?这是小说《爱情特快》里郭画画的迷惑。重庆新女性作家云潇的《爱情特快》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黑马丛书〃推出,是一部着力表现青年人的婚姻和爱情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在理性、冷静的写实基础上,融合了感性、机智的细节描写,准确、到位而又十分流畅地讲述了一个并不鲜见的时代故事。女性是情感的动物,女性对情感的感受、领悟与依赖在某种程度要先天优于男性。《爱情特快》的女主角是女大学毕业生郭画画是一个相信爱情,希望得到幸福的年轻女性。为此,她也付出真情与努力,有过彷徨和伤痛。但是事情的发展总是与初衷相背离。问故事背后?quot;为什么〃就是一种人文关怀。郭画画与童译从大学时代就相恋、同居,毕业后来到重庆结婚成家。他们的结合本身即是爱情〃提速〃以后的产物。这种被〃提速〃以后的婚爱,虽与快节奏的社会生活相适应,但对当事人来说,动荡不安的生活与游移不定的心态,使他们很难深入地沟通,更难细致地互知,表面上的卿卿我我,内心里却互相隔膜。比较有意味的是,作品以郭画画在与童译离婚以后想在身边的男性交往中找到新的爱情,但却成为无功而返的结局,进而表现?quot;爱情特快〃一旦出轨之后便很难进入常态的事实。结束婚姻重新成为单身的郭画画,在个人情感上和男女交往上变得更加敏感,乃至表现出想尽快有个着落的急切与焦虑。但在爱的需求与错位下,使得郭画画与他们或者暧昧地相望(与小陆),或者只有〃一夜情〃(与霍新),或者同居也如分居(与秦放),或者情急、疲惫之下像抓救命稻草一样投奔物质(与罗新极)。最终无论在生活上,还是情感上,只有个人独自承担一切,咀嚼一切,爱的理想与爱的追求,越来越成为了爱的梦想与爱的惆怅。在这似乎是表现女性的痴情与脆弱的郭画画的形象里,似乎还反衬出了与郭画画交往的男性的疏离与冷漠(如童译),矫情(如小陆),放纵(如霍新),玩世不恭(如秦放),绝情(如罗新极)。如许男性整体性与群发性的不争气,不理想,个中也许有意无意反映出一个女性作者的独特视角与性别立场。这可能会使一些男性读者在不快或汗颜中反躬自省。但另外一个方面,作者从反向提出女性在面临生活或者情感困境如何自我地引导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女性如何才能确立自我意识,成为完善的而自由的人? 男性与女性,正是在这种互看与互审之中,才显示出各自存在的意义的。小说在在这个层面上有了很强的生活张力。《爱情特快》并不单纯述说人生际遇、青春、伤痛和迷惘,而是由女性为切入点审视男性、女性各自本身以及两性关系。文字记录背后均是心灵问题。《爱情特快》关心的是人的心灵问题。 新女性作家云潇被文学评论界看好,被誉为70年代后极富特色的女作家。
…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