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数字化生存-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起居室呈现和卡内基音乐堂一样的音响效果。
    我所见到的“智慧型环境”大都不能感应人类的存在。这是个人电脑不断升级过程
中所面临的问题:环境没有办法看到你,或感觉到你的存在。就连恒温器都是根据墙面
的温度,而不是你感觉冷还是热,来调节温度的。将来的房间会知道你是刚刚坐下来吃
饭、已经睡着了、刚进浴室洗澡,还是出去遛狗了。这样的时候,电话铃不会响。如果
你不在家,它也不会响。如果你在家,而且你的数字化管家决定把电话给你接过来的话,
离你最近的门把手会先说声“对不起,夫人,”然后把电话接进来。
    有些人把这种情形称为“无所不在的电脑化”。的确如此。有些人则认为这和使用
代理人界面背道而驰。其实不然。这两个观念根本就如出一辙。
    目前我们生活中各种互不相连的电脑处理流程(民航订位系统、销售点数据、各种
网上服务、电子计量、讯息传递等)将促使个人电脑无所不在。所有的处理流程也会越
来越多地互联起来。假如你飞往达拉斯的早班飞机延迟起飞了,你的闹钟就会晚一点响,
而且车辆服务部门也会自动收到交通预报。
    现在大多数关于未来家庭的描绘中,都看不到家用机器人的身影:这是个奇怪的转
变,因为20字前,几乎所有关于未来的描写中都有机器人。其实,C3PO机器人会是个狐
狐叫的管家,就连它的口音都再合适不过了。
    人们对家用机器人的热情会再度点燃,我们可以期待未来的数字化佣人用腿脚来爬
楼梯、用臂肘来掸灰、用双手来端饮料。由于安全上的原因,家用机器人也将能像凶猛
的看家狗一样狂吠。这些都不是新观念,技术也几乎已经成熟了。全世界可能有10万人
都愿付10万美金来买一个这样的机器人,这样一个价值百亿美金的大市场将不会被冷落
太久。聪明的汽车
    在一辆现代的汽车上,电子的成本已经超过了钢铁。现在的汽车里已经有50多种微
处理器。这并不表明我们把这些微处理器全都用得很高明了。你租了一辆时髦的欧洲轿
车,可是直到加入了加油站前排起的长龙时,才发现自己不知道怎样用电子方式打开油
箱,这岂不丢人现眼!
    汽车中的主要数字化装置将包括智能无线电、能源控制和信息显示器。除此之外,
汽车还可以享受到另外一个数字化技术的特别好处:它们将能够知道自己的位置。
    由于近来地图绘制和跟踪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面对一个描绘所有道路的电脑模型,
找出汽车目前的方位。美国境内所有的道路位置都可以记录在一张光盘上。通过卫星、
双曲线远程导航系统、加上计算汽车不断加快的速度,或将这些跟踪技术综合运用,就
可以找出汽车的方位,误差不过几英尺而已。大多数人都记得在007情报员詹姆斯。邦德
驾驶的轿车中,在他和驾驶副座之间的仪表板上有一个电脑显示系统,会呈现出一幅地
图,显示他当前的位置和目的地的方向。这种电脑显示系统现在已经成为被人们广为接
受和使用的商品了。在美国,奥斯摩比汽车首先在1994年采用了这种装置。
    但是,有一个小问题。很多开车的人都无法在快速前进的汽车中让眼睛迅速重新对
焦以看清电脑显示器上的内容,老年人尤其如此。对他们来说,要从注视远方,突然变
为注视离自己只有2英尺远的物体(而且反复做这种转换),是很困难的事情。更糟的是,
有些人得戴着眼镜才能看地图,十足是马古先生驾车。因此,声音才是更好的协助导航
的方式。
    既然你在开车的时候根本用不上耳朵,耳朵就成为理想的信息通道,告诉你什么时
候该转弯,该找什么标志,假如你看到什么什么东西,就表示你开过了头。但是,如何
精确地表示方向是个很大的挑战(因为它很困难,所以人类在这方面表现得一塌糊涂)。
道路上充满了模糊的指令。当你距离路牌几百英尺或几百码以外时,“下一出口右转”
的指示非常清楚,但是,当你已经开到路牌附近时,到底“下一出口”指的就是眼前这
一出口还是再下一个出口呢?
    尽管要制造出这种数字式的、能说话的、优良的“后座驾驶员”不是没有可能,我
们却不太可能在美国市场上很快见到这种产品。相反,你将看到的是和邦德的汽车上一
模一样的装置,无论应该还是不应该,安全还是不安全。其中的原因很荒谬:假如汽车
能够对你说话,而它提供的地图数据是错的,以至于你开进一条没有出口的单行线而发
生车祸,责任应该由谁来负?而反过来,如果你是因为自己看了地图以后而发生意外,
就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了。在欧洲,人们对于赔偿和诉讼的看法比较开明,因此梅塞德
斯——奔驰汽车(Mercedes一Benz)今年将推出会说话的导航系统。
    这种导航系统的功能将不只限于把你从A点引导到B点,它将还能提供有声导游(
“你右侧的这个建筑是……的出生地”)和有关食宿的信息(已经在第3个出口附近给你
订了一家很棒的旅馆。)新的相应的专门市场将会出现。事实上,如果将来你的智能汽
车被盗,它还可以打电话给你,告诉你它的确切位置。或许它的声音听起来还好像吓坏
了的样子。




        


北极星书库|| ebook007/ 6、新电子表现主义穿过时空隧道的医生和教师



    在冰箱上张贴小孩涂鸦的作品和苹果派一样,代表了道地的美式作风。我们鼓励孩
子表现自我,自己动手做东西。可是,等到他们6岁大的时候,我们却突然改弦易辙,让
他们觉得美术课就像棒球课外活动一样,比不上英文或数学那么重要,有志出人头地的
年轻人应该把时间花在阅读、背诵和复习上。于是,在他们上学以后的20年里我们像填
鸭一样拼命往他们的左脑中灌输各种知识,却让他们的右脑日渐萎缩。
    派普特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位19世纪中叶的外科医生神奇地穿过时光隧道来到一
间现代的手术室。所有的一切对他而言都全然陌生。他不认识任何手术器械,不知道该
怎样动手术,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帮得上忙。现代科技已经完全改变了外科医学的面貌。
    但是,假如有一位19世纪的教师也搭乘同一部时光机器来到了现代的教室,那么,
除了课程内容有一些细枝未节的变动外,他/她可以立刻从他/她的20世纪末的同行那
里接手教起。我们今天的教学方式和150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什么根本的改变,在技术手
段的运用上,也差不多还停留在同样的水平。事实上,根据美国教育部最近所作的调查,
84%的美国教师认为只有一种信息科技是绝对必要的:复印机再加上充足的复印纸。更
好的调色板
    然而,我们终究开始摆脱这种呆板僵化的教学模式,从主要迎合那些约束自己按部
就班的孩子,走向更多元化的教学。在这种教学中,艺术与科学之间、左脑与右脑之间,
不再径渭分明。当一个孩子使用Logo这样的计算机语言,在电脑屏幕上画图时,所画出
的图形就既是艺术的,也是数学的,可以看作两者中任意一种。即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现
在都可以借助视觉艺术的具体形象来加以阐释。
    个人电脑将使未来的成年人数学能力更强,同时也更有艺术修养。10年后的青少年
将拥有更丰富多样的选择天地,因为不是只有书呆子才能成就高深的学问,具有各种不
同的认知风格、学习方法和表现行为的人,都可能成大器。
    工作与游戏之间的中间地带会变得异常宽广。由于数字化的缘故,爱与责任不再那
样界线分明。业余画家大量涌现,象征着一个充满机会的新时代的来临,以及社会对创
造性休闲活动的尊重。未来将是个终身创造、制造与表现的年代。今天,当退休的老人
重拾画笔时,他仿佛又回到了孩提时代,但和青壮年时期相比,他所得到的完全是另外
一种回报,将来,不同年龄的人都会发现自己的生命历程更加和谐,因为工作的工具和
娱乐的工具将越来越合二为一。将有一块更好的调色板来谐调爱与责任、自我表达与团
体合作。
    老老少少的计算机黑客们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们设计的程序就好像超现实主义的绘
画一样,既有高度的美感,又有卓越的技术。我们可以同时从风格与内容、意义和表现
手法等不同层面,来讨论他们的作品。他们的电脑程序表现了一种新美学。这些黑客们
正是新电子表现主义的先驱。音乐的推动力
    事实证明,音乐是计算机科学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我们可以从三个非常有力而又相互补充的方面来探讨音乐问题。首先是数字信号的
处理——比方说极难解决的声音分隔问题(例如在录下的音乐中抹去可乐罐落地的杂音)。
我们也可以从音乐的认知角度进行探讨——如何诠释音乐语言,音乐欣赏的构成要素有
哪些,情绪从何而来?最后,我们可以把音乐当成一种艺术表现和叙事手段——叙述一
个故事,激发一些情感。所有这三个方面当仁不让,都非常重要,它们使音乐成为完美
的知性领域,让我们能优雅地穿行于技术与表现、科学与艺术、个人世界与公众世界之
间。
    假如你问挤满整个礼堂的计算机系学生,他们当中有多少人会乐器,或有多少人认
为自己爱好音乐,绝大多数人都会举起手来。数学和音乐之间传统的亲密关系现在惊人
地表现在计算机科学界和电脑黑客群体之中。媒体实验室由于研究音乐而吸引了一批出
类拔萃的计算机系学生。
    美术和音乐这种儿时的嗜好,能够让孩子以全面的眼光来观察和探索迄今为止还是
以单一方式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浩瀚的知识世界。但是父母和社会往往有意无意地阻挠孩
子发展这方面的兴趣,或让孩子只把美术和音乐当成学业攀登中缓解压力的手段。我上
学时很讨厌历史课,但却能说出美术和建筑史上所有重要的里程碑和它们的年代,而对
政治事件和战争的年代我却怎么也记不住。儿子受我的遗传,也有诵读障碍,但却能津
津有味地把有关高空冲浪和滑雪的杂志一字不落地看完。对有些人而言,音乐可能正是
研究数学、学习物理和了解人类学的最佳途径。
    说完了上面这些,转过头来,我们究竟如何学习音乐呢?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的初
叶,在学校练习乐器是很普遍的现象。后来,录音技术的发展阻止了这一潮流。直到最
近,才有些学校重新让学生从制作音乐中来学习音乐,而不只是靠听音乐来学习。让幼
小的孩子利用电脑学习音乐有很大的好处,因为电脑能提供五花八门的入门途径。电脑
不会限制有天分的孩子接触音乐的机会。孩子可以借助各种不同的方式,通过电脑来体
验音乐,音乐游戏、声音数据磁带和本身可控制的数字声音,只是其中的几个例子而已。
视觉感奇佳的孩子,甚至还会希望发明出看见音乐的方法。电子艺术
    电脑和艺术第一次碰面时,会给双方都带来恶果。其中一个原因是机器的印记太强
烈了,在全息艺术或立体电影中,电脑的表现往往压过了艺术原来意欲表达的内涵。科
技就好像法国调料酱中的胡椒一样,电脑味道太强的结果,反而喧宾夺主,掩盖了艺术
表现中最微妙的信号。
    毫不奇怪,在音乐和表演艺术中,电脑和艺术表现得最为相得益彰。因为在这两个
领域中,艺术作品的表现、传播和体验都能在技术上很容易地融合在一起。作曲家、表
演者和观众都可以进行数字控制,如果荷比。汉考克(HerbieHancock)在互联网络上推
出他的下一部作品,那就好比在一个拥有2000万个座位的剧场中演奏,而且每位听众都
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改变音乐的表现。对有些人而言,只要单纯调节音量就可以了。有
些人则可能把音乐转换成卡拉OK。其他人甚至会调整它的酬。
    数字化高速公路将使“已经完成、不可更改的艺术作品”的说法成为过去时。给蒙
娜。丽莎(MonaLisa)脸上画胡子只不过是孩童的游戏罢了。在互联网络上,我们将能看
到许多人在“据说已经完成”的各种作品上,进行各种数字化操作,将作品改头换面,
而且,这不尽然是坏事。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新时代,我们将有机
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传播和体验丰富的感官信号。这种新方式不同于读一页书,也
比到卢浮宫(Louvre)实地游览更容易做到。互联网络将成为全世界艺术家展示作品的
全球最大的美术馆,同时也是直接把艺术作品传播给人们的最佳工具。
    当数字化艺术家提供了改编作品的手段时,他们同时也开创了数字化艺术发展的大
好契机。尽管这种做法似乎把重要的艺术作品全然世俗化了——就好像把斯泰肯的所有
照片都印到明信片上,或是把瓦霍尔(AndyWarho1,1928一1987)的所有作品都变成装
饰艺术一样。关键是,数字化使我们得以传达艺术形成的过程,而不只是展现最后的成
品。这一过程可能是单一心灵的迷狂幻想、许多人的集体想象或是革命团体的共同梦想。
离经叛道者的沙龙
    媒体实验室最初的想法是把人性化界面和人工智能的研究,带往新的方向。这种新
的方向是指通过信息系统的内容、消费性应用的需求和艺术思维的本质来塑造人性化界
面和人工智能。我们向广播电视、出版和电脑界大力推销这一想法,因为它将影像的感
官丰富性。出版的信息深度,以及电脑的内在互动性集于一炉。这个概念今天听起来十
分合乎逻辑,但当时在众人眼中却愚不可及。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麻省理工学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教授认为,所有和这个项目有关的人都是“江湖骗子”。
    媒体实验室坐落在一栋由著名建筑师贝律铭所设计的建筑中(设计时间是在华盛顿
国家美术馆的延伸建筑之后,以及在巴黎卢浮宫的金字塔之前)。我们花了7年左右的时
间来筹募财源、修建大楼和延揽人才。
    就像1863年巴黎艺术界的当权派拒绝让印象派画家参与正式的美术展一样,媒体实
验室的这群被正统人士拒之门外的始创研究人员也就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落选者
沙龙”这些人中有些在学术界眼中太过激进,有些人的研究不见容于自己的系所,有些
人则根本无处容身。除了魏思纳和我以外,这一群人还包括了一位电影制作人,一位图
形设计师、一位作曲家、一位物理学家、两位数学家,和一群在这之前的几年中发明了
多媒体的研究人员。
    我们在80年代初聚集到一起,形成了电脑科学界的一支非主流文化。当时的电脑界
仍然是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网络通信协议和系统结构的天下。维系我们的并不是
共同的学术背景,而是一致的信念:我们都相信,随着电脑日益普及而变得无所不在,
它将戏剧性地改变和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不但会改变科学发展的面貌,而且还会影。
胜活的每一个方面。
    我们这群人的结合可谓占尽天时,因为当时,个人电脑已经诞生,用户界面开始受
到重视,电信工业也解除了管制。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厂和电视台的拥有者和经营
者都开始自问:未来将以何种面貌出现。两位聪明的媒介巨孽,时代——华纳的史蒂夫。
罗斯和迪克。门罗凭直觉预见到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而投资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疯狂的新
项目…对他们来说,用不着下多大的本钱。于是,我们很快就发展成一个拥有300人的研
究机构。
    今天,媒体实验室已经成为主流,而互联网络上的冲阶浪手则成了在街头游荡的疯
孩子。数字一族的行动已经超越了多媒体,正逐渐创造出上种真正的生活方式,而不仅
仅是知识分子的故作姿态,这些网上好手结缘于电脑空间。他们自称为比特族或电脑族,
他们的社交圈于是整个地球。今天,他们才代表了落选者沙龙,但他们聚会的地方不是
巴黎的咖啡厅,也不是位于坎布里奇的贝律幸铭建筑。他们的沙龙是在“网”上的某个
地方。
    这就是数字化生存。




        


北极星书库|| ebook007/ 结语——乐观的年代数字化生存的四大特征



    我天性乐观。然而,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数字化生存也不例外。
    未来10年中,我们将会看到知识产权被滥用,隐私权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