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生必读的60本书 作者:王晶-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经》
    1。《圣经》   对人类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 
    人类共同的教科书 
    其价值抵得上所有已出版的书的总和 
    要了解西方文学首先应该了解《圣经》 
    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 
    改变世界的16本书之一 
    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 
    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 
    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出的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图书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又称《新旧约全书》。基督教在西方成了统治性的宗教之后,《圣经》拥有了一代又一代的千千万万的读者,这部书的发行量毫无疑问在古往今来是首屈一指的,这部书对于世界历史尤其是西方文明的历史发展的影响也是无与伦比的。 
    迄今为止,《圣经》是世界上印数最多、发行最广、翻译文种最多的书籍,并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联合国公认《圣经》是对人类影响最大最深的一本书。这部古老经籍是希伯来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记载了古代中东乃至南欧一带的民族、社会、政治、军事等多方面情况和风土人情,其中的哲学和神学观念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为世界尤其是西方社会的发展、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带来巨大影响。与此同时,《圣经》不仅是部重要的文学著作,也是其他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杰作的源泉,这部经典著作中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将永远造福人类。 
    《圣经》本身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它对欧洲文学的影响绝不能低估。欧洲文学史上的许多伟大作品都取材于《圣经》,如英国作家弥尔顿的长篇史诗《失乐园》、班扬的《天路历程》,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复活》等都受到《圣经》的影响。阅读《圣经》的人是如此之多,研究它的著作也是汗牛充栋,以至于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叫〃圣经解释学〃。《圣经》在文学上也有极高的成就,它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几乎是欧洲每一种民族语言的第一个范本。 
    《世界文明史》   
    《圣经》对西方社会的精神信仰和行为方式影响至深至巨,与希腊神话同为打开西方精神世界的钥匙,想了解西方文化者不可不读。书中的神话、宗教、历史和伦理故事,以及哲理箴言,多蕴含意味深长的玄思,读来有一种耐人寻味的魅力。 
    著名学者 杨义   
    假使所有英文写的作品都毁灭了,只剩下英文《圣经》这一部书, 那么这部书自己就足以把英文里全部的美与力量显示出来。 
    英国学者 麦考利   
      西方文明建基于《圣经》,她的价值观、政治、法律、文学、经济等方方面面无不打着《圣经》的深深烙印。西方国家元首就职宣誓必手按《圣经》,法官判案要手按《圣经》,婚礼上神职人员要用《圣经》为新人祝福…… 
    《西方文明的基础》   
    《圣经》令我动容的十句话 
    《圣经》是一部令人动容、令人思考的书。它的每一章、每一句都蕴涵着古老而永恒的智慧,它不愧为人类历史上最深刻、最具价值的著作之一,在思想性、文学性、历史性上都是不可多得的。然而群玉谱中必有最璀璨者,群芳国中必有最艳丽者。下面列出《圣经》的众多名言警句中最让我动容的十句,以资参考讨论。 
    这里先解释〃动容〃一词的含义:既包括感性的〃激动〃,也包括理性的〃思考〃,最重要的是对内心深处的触动。 
    1.〃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新约·约翰福音》第1章这是我最经常诵读的一段经文,也是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核心。这里的〃光〃指的是耶稣基督,〃生命〃指的是永生战胜死亡,获得真理。 
    2.〃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新约·马太福音》第7章这是耶稣〃登山宝训〃中最短的一段,但却是整个新教精神的核心。对于清教徒而言,人生就意味着无尽艰险,就意味着走窄门。 
    3.〃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新约·哥林多前书》第13章基督教是〃爱的宗教〃,这就是使徒保罗对爱的诠释。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人因这段话而皈依基督教,可见〃爱是无可比的〃。 
    4.〃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死的毒钩就是罪,罪的权势就是律法。感谢上帝,使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新约·哥林多前书》第15章使徒保罗用优美的语言阐明了基督教的脉络:原罪与堕落,牺牲与救赎,胜利与永生,总体说来就是〃用爱战胜死亡〃。 
 
《论语》
    《论语》 
    中国人的《圣经》 
    两千年中国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基石 
    不把这本书读懂、读通、读透,就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构建中华文明阶梯的重要典籍 
    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 
    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哲学书 
    著名史学家钱穆所开列的中国人必读书 
    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这一本被中国人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与治国之道,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由于《论语》和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有着血肉联系,历代思想家对《论语》进行了无数的阐释和发挥,所以《论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已大大超出了这本书原初的内涵。 
    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论语》一直是中国人的国学必读之书。该书以语录体的形式,汇聚了孔子关于政治、文化、历史、人生、哲学、宗教等问题的观点,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它的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读《论语》,你会感到在你心中流过的是一条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读《论语》,有读了后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北宋理学家 程颐   
    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 
    国学大师 南怀瑾   
    《论语》虽然是代表中国封建文化的经典,但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伦理道德的根源,必须阅读这一本书。它的〃仁〃学以及对教育的理论,都是全人类的瑰宝。《论语》字句精当,也可当做文学书籍来读。 
    当代作家 李 准  
    我们在现代化的建设中必须重铸我们的民族精神,而铸造民族精神,不能离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思想家、文学家不受《论语》这本书的影响。 
    当代作家 叶朗   
    爱读《论语》 
     生活在这个浮躁纷杂的社会里,整日为生计而奔波,真正能偷点闲空读点书,也不愧为人生之一大幸事。细细算来,十几年来,林林总总也读过十几本〃大部头〃,但也许是偏爱读史、诗和散文的缘故,自己最放不下手的就算是《论语》了。 
      大概是佛家所说的〃前世有缘〃吧,自上高中至今十几年,我竟读过四种版本的《论语》。 
        最初见到的《论语》是上高中时同窗好友送我的半部《论语》。这半部《论语》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确切地说是一部批林批孔的教材。同学说,这部《论语》之所以只剩后半部,是他奶奶撕掉前半部用来点了炉子。这半部《论语》的特殊之处,是在每一章节后面都附有一段批判性的文字。这些批判性的文字把这部儒家的经典之作批得一无是处。 
    这半部《论语》,虽然只有后半部,但我觉得它于我的分量比送我一本精装的《中华大词典》还要重得多。记得当时我还用厚纸板专门为这半部《论语》设计了封面。在古铜色略显灰暗的底色上,是仿汉代的〃孔子行教图〃;在新加的扉页上,我还写下了这样的戏语:〃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得半部论语,可得天下矣!〃就是从这半部《论语》起,我最初认识了两千年前周游列国推行他的治国安邦之道的孔子,认识了他的被后人称之为〃儒家〃的学说,也略见了他生活的那个被史家称之为〃春秋〃的时代。可惜后来那半部《论语》丢失了,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十分遗憾。 
        第二部《论语》是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的《论语集注》。集注中朱氏广征博引,得历代儒家《论语》注解之精要,然又独辟新径,另有所论,独成一家,洋洋洒洒几万言,可谓宋代以前儒家关于《论语》注解的集大成者。但注中,朱氏那种言必称〃圣人〃和视《论语》句句神圣、字字神圣的〃圣人气〃,让千年以后的我们透不过气来。不过他为这部注的确做到了他自己所说的〃毕力钻研,死而后已〃。 
    第三部《论语》是三年前在莱芜地摊上买的一本盗版书。说它盗版是因为书中有些生僻字没有印出,而是代之以方格。此外,其注释也是阴差阳错,漏洞百出。我是最讨厌看盗版书的,这本书从买后就没怎么看,以至后来不知去向了。 
 
《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 
    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标志着19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 
    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 
    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巨著 
    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 
    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的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图书 
    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1859年11月24日,在英国伦敦,这是很不平凡的一天。这一天,伦敦众多市民涌向一家书店,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这本书的第一版1250册在出版之日即全部售罄。 
    这本轰动一时的新书就是《物种起源》,它是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第一部巨著。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与此相反,以赫胥黎为代表的进步学者,积极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进化论轰开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启发和教育人们从宗教迷信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非常有意义,这本书可以用来当做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马克思   
    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繁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马克思自己在世界嚣嚷的中心所准备的也正是这种革命,差别只在杠杆是应用于另一点而已。 
    李卜克内西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的主导思想,即〃自然选择〃,一定会被当做科学上的确定真理而为人们所接受。它有一切伟大的自然科学真理所具有的特征,变模糊为清晰,化复杂为简单,并且在旧有的知识上添加了很多新的东西。达尔文是本世纪的、甚至是一切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 
    英国植物学家 华生   
    我认为《物种起源》这本书的格调是再好也没有的,它可以感动那些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的人们。至于达尔文的理论,我准备即使赴汤蹈火也要支持。 
    英国博物学家 赫胥黎   
    生 命 之 旅 
      从最古老的单细胞到有着复杂生命结构与思维的人类诞生,在漫长的30多亿年生命行进征程中,形形色色的生物从出生到灭亡,从低等到高等,究竟是何种神奇的力量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发展呢?多少个世纪以来,人们绞尽脑汁,企图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最终都以百思不得其解而告终。 
    就在人们对生命演进机理持不同见解的各门各派展开激烈论战、争论不休的时候,一个划时代的人物出现了。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进化论思想终于在19世纪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达尔文手中形成了具有无可争议的说服力的体系。到了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机制已成为学术界、思想界的公论。由此,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在举世闻名的《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提出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惊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因为生命都起源于一个原始细胞的开端;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而来的,生物在进化中不断地进行着生存斗争,进行着自然选择……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了生物学史上的经典著作。如今,《物种起源》所提及的许多观点已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后来不断地得到发展。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人霍尔丹和美籍苏联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基创立了〃现代进化论〃。 
    现代进化论者摒弃了达尔文把个体作为生物进化基本单位的说法,他们认为,应当把群体作为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本身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状,它既是进化的动因,又是进化的结果,自然选择的作用不是通过对优胜个体的挑选,而是以消灭无适应能力的个体这一方式而实现的。现代进化论很好地解释了古典达尔文主义无法解释的许多事实。 
    遗憾的是在达尔文时代,遗传学先驱孟德尔还没有能够让世人相信他的遗传学说,否则,达尔文定会痛不欲生,因为1838年,他选择了亲舅舅的女儿、表姐埃玛作为终身伴侣。据说,到了晚年,达尔文对孟德尔和他的遗传学略有所闻,他常常为他的近亲结婚感到不安。 周祥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 
    当今社会的〃救世箴言〃 
    现代社会的《资治通鉴》 
    当代世界史编纂的一个新起点 
    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 
    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经典著作 
    本书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所以,本书在20世纪中期一问世便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颇受好评。 
    美国许多大学已把《全球通史》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甚至连美国的许多军校也把此书作为教材,规定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要修这门课。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说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因此,要对历史的全貌有一个实际认识,不能不说个别的历史已用处甚微。只有将各事件与总体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起揭示出来,指出其相似点和不同点,才有可能认识历史的全貌;才能在研究历史时,不仅得到乐趣,且有所裨益。 
    希腊历史学家 波里比阿   
      《全球通史》给了我强烈的现实感:它是可以用来救治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由于陶醉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深深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