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马里对韩靖说,海碰子们眼光绝对厉害,有枪炮一样的杀伤力。一次乘公共汽车,他们对准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售票员开火,结果那个女售票员吓蒙了,等他们下车时,收票的手就像遭蛇咬似的立即缩回去,他们一分钱也没花就白坐了一趟车。
韩靖说,我要是早认识你们就好了,你们参加我们那一派的武斗队,肯定会战无不胜。
辽东半岛的盛夏来到了,高贵的海参开始夏眠,海碰子们只得向更深的暗礁丛里扎去,更深的暗礁丛里水的温度低一些,鲍鱼等贝类在那里避暑,他们还是有些收获的。
马里经常悄悄地约韩靖,两个人简直就像度假一样,来到更偏僻也更幽静的海湾。马里说,我要把你培养成一个能扎猛子的海碰子。韩靖很兴奋,她说她下定决心学会扎猛子,成为一个真正的海碰子。马里听到韩靖要学习当海碰子,心下乐得不行。他教韩靖扎猛子的最大动力,其实是能趁机搂抱和抚摸这美丽的女孩。
不过,马里也是相当认真的,他去橡胶制品厂,用三十个海参做代价,求厂里的技术员给他加工鸭蹼和水镜,又用一百个海参到机械厂去求工人师傅给制作一支漂亮的渔枪。韩靖佩戴海碰子的武器装备,既有女孩子的美丽,还有点男孩子的英俊了。
马里和韩靖站在齐胸的水里,相互扯着手。马里说,大学生,现在跟马老师上课。韩靖笑着,明亮的眼睛反射着蓝色的浪波,像阿尔巴尼亚电影里的女郎。马里帮助韩靖戴上水镜,告诉她大胆地往水里扎,因为有水镜的保护,鼻孔里绝对呛不进去水。
韩靖很听话,按照马里教的方法往水里扎,但怎么努力也很难扎下去。马里只好去按压韩靖的身子,渐渐动作就大了,最后干脆就抱住韩靖的腰往水下使劲儿。
其实别看马里能勇敢地腾波踏浪,能不畏死亡潜进深深的暗礁丛里,但在女人方面,他的胆子最终也大不了多少。事情的转机是韩靖的鼓励,在与马里频繁地触动下,她也开始融化。这种微妙的融化,马里很快就感觉到了。当他的手不小心触到韩靖的胸部时,能感受到韩靖的战栗,同时也能感受到韩靖的顺从,马里就越来越得寸进尺。如此健壮的马里和正当青春的韩靖,完全像两支强大的正负电极,在夏季温暖的浪花里当然要摩擦出情感的火花。
有一次他们练得太累了,韩靖从水波里浮出身子,竟然有些站不稳。马里发现韩靖歪歪倒倒的身子,立即及时地抱住她,没想到,韩靖也抱住马里,就这样两人一直这么抱着。齐胸的潮水退到腰际了,他们才彼此觉得不好意思地松开了。
后来马里对刀鱼头说了这个美好的经过。刀鱼头经过精密的计算,说从胸部到腰际有一尺距离,潮水退下一尺的时间,至少得三十分钟。两个人能这么单纯地抱上半个小时,没有附加别的动作,这对刀鱼头来说绝对是活受罪。马里毕竟没见过世面,再加上激烈革命的教育,他已经很惊心动魄了,不但满足,而且还气喘吁吁地有犯罪感了。他觉得只要能让他这么永远地抱着韩靖,就是幸福的共产主义。
炎热的夏季尽管使海参消失,但扇贝却正活得兴旺。在清澈的水流里,张着两扇粉红色的壳,守株待兔般地吸着水流漂来的营养。马里刚刚加入海碰子队伍时,对五彩斑斓的水下世界既惊慌失措又惊喜万分。他小时候在一本有趣的书上读到,海里有一种小寄居蟹,专门寄居在贝壳类海物身体里,靠吃贝类海物身体分泌出的营养过活。但它也不白吃,因为贝类海物是个十足的傻瓜,只知道张着嘴进食,却感觉不到敌人的进攻。这个小寄居蟹就充当了哨兵,一旦发现有敌情,就立即报警,使傻乎乎的贝壳迅速关闭。
后来,马里亲眼看到这个有趣的现象,粉红色的扇贝壳边上确实有个黄豆大的小蟹子,像哨兵那样忠诚地守候在那里,只要马里接近,它就“嗖”地跑进扇贝身体里,随之,扇贝的两扇壳就“嘎吱”一声关闭。然而,人类是最聪明的,这贝壳关闭的嘎吱声却不打自招地报告了扇贝藏匿的位置。为此,当马里潜进蓝色的水下,听到一片吱吱嘎嘎的声音,犹如听到优美的乐曲,这优美的乐曲告诉他,鲜美的扇贝就在附近。
韩靖第一次学会潜到水下,马里就带她看扇贝里的小蟹子。水镜在水下有放大镜的作用,拿到岸上像手掌一样大的扇贝,在水下水镜里看,就会像蒲扇子那么大。韩靖差不点就在水下惊叫起来。水镜里的水下世界,比电影里的水下世界要美丽一百倍,因为身临其境,伸手可触,再加上色彩的鲜明,水流的动感,真是令你心旷神怡。
扇贝虽然没有海参鲍鱼那样大的名气,但它的味道却相当鲜美,过去那些年月,城里人都用扇贝替代味精用。老渔人都知道,其实最鲜美的是扇贝里的小寄居蟹,它远比扇贝本身鲜美一百倍。所以,马里只要把扇贝捉出水面,就去抠里面的小寄居蟹,然后放到韩靖的嘴里嚼。韩靖开始有点害怕,怕那个活生生的小蟹子夹她的舌头。马里说,你这个胆小鬼,扇贝蟹的小身子小腿柔软得像粉丝一样,你就放心地嚼吧。
韩靖开始小心地嚼着,嚼着嚼着,眼睛就亮起来,她连连点头说,鲜鲜鲜,鲜极了!
马里就殷勤地去从扇贝里寻找小蟹子,每找到一个就给韩靖,并不让韩靖用手接,而是用指尖小心地捏着,动作轻柔地直接放进韩靖的嘴里。
韩靖终于吃足了,鲜得小嘴啧啧地咂,说我吃得太多了,你吃吧。
马里说,没有了,所有的小蟹子都被我捉光了。
韩靖说,那怎么办?我太贪吃了……
马里脸红红地笑着说,有个办法……
韩靖说,什么办法?
马里一下子抱住韩靖,用力地亲着她的嘴,边亲边说,我就咂你嘴上的鲜味就行了……
他们就这样抱着亲着,一直过了很长时间,还是一丝不苟地重复着这些动作。可怜的马里尽管听到刀鱼头说过那么多的流氓话,但临阵之时,还是单纯得像个幼儿。而且以后那些美好的日子里,也不过如此。
晚上,马里把韩靖送到学校门口。韩靖跳下车子,对马里说,今天太快乐了!太快乐了!
马里不理解的是,在海浪涌动的蓝色世界,韩靖是那样的柔软可爱;可一回到战鼓咚咚的陆地世界,她就变得理智并坚硬。自行车只要驶进城市的街道,韩靖说话的声音都像播音员那样标准并缺乏情感。她下命令一样——停车——我到了——你回去吧。全是这样指令性的短语,让蹬了一路车子,累得大汗淋淋的马里不太愉快。
韩靖迅速跳下车,自顾自地飞快跑走,从来不让马里陪她进学校的大门。甚至在离校门还有一段距离时,她就急着跳下自行车,逃也似的朝学校跑去,扔下马里像个傻子一样在那里行注目礼。
学校被激烈革命革得一片新气象,所有的房顶上都红旗招展,所有的喇叭筒都口号震天,到处是红红绿绿的标语,有些巨型标语连门窗都遮得面目全非。特别是一场大雨过后,雨水溶着墨汁和各种标语的色彩到处流淌,真就像大标语上写的: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有时,韩靖不回学校,而是回她的家。曾是水产公司总经理韩国富的家住在市内繁华地区,一座日本式小二楼,楼下两间房,楼上两间房,三口人住四间房,绝对资产阶级。但现在革命群众已经用封条封了三间,韩靖父母只能住在楼下的一间小房里,这是对反动特务的惩罚。幸好那间小房和厨房厕所挤在一起,还挺方便。
就像送韩靖回学校一样,马里也不能进韩靖的家,他只能在离韩靖家数十米开外的一个商店门口停车。但马里并不能回去,而是继续站在那里等着韩靖。因为韩靖从不在家里过夜,她只是拿点什么东西就飞快地从家里跑出来,再让马里用自行车载着她回学校。
马里还去过韩靖大姐家,韩靖的大姐和大姐夫住在海军的一个大院里。马里感到军队大院是全世界最保险的地方,所有的房子都被高大的院墙包围,大门口有哨兵站岗。所以,那里是另一个世界,没有红红绿绿的大标语,没有震耳欲聋的喇叭,除了站岗的战士手握着红色的领袖语录本以外,没有一点激烈革命的气氛。
马里问,为什么站岗的解放军没有枪?
韩靖说,怕造反派抢枪,所以上级下令不准带枪站岗。
马里又问,要是特务和坏蛋打进来,这不危险吗?
韩靖笑起来,特务和坏蛋哪敢到这里来,还没等进门就吓得灵魂出窍了。
韩靖大姐的模样既不青春也不美丽,面孔像男人一样坚硬和严肃,与韩靖相比绝对是正反两个形象。马里对刀鱼头说了韩靖大姐的难看形象后,刀鱼头却不以为然,他只是问,胸部怎么样?马里想了想说,不是真枪实弹;想了想又说,干瘪。刀鱼头这才不理解地摇着头。马里说,韩靖的大姐夫倒是个温温柔柔的白面书生,说起话来还有女人的细腻,这真他妈的奇怪,白面书生会看中丑女人。三条腿也觉得奇怪,他说海里的鱼也爱漂亮的,在鲇鱼湾扎猛子打鱼时,他看到一条小母黄鱼,长得金鳞金翅的,所有的大公黄鱼都朝它发了疯般地进攻,要不是他及时用渔枪打死几条大公黄鱼,那条漂亮的小母黄鱼绝对会被强奸致死。
刀鱼头笑道,人比鱼高级,也比鱼复杂。古人云,两个一样,活不到天亮。老天爷给男女配对儿,总是乌鸦配凤凰。
大龇牙问,那你和张素英哪个是乌鸦,哪个是凤凰?
刀鱼头说,你们全他妈的没文化,我说的乌鸦凤凰并非是好和坏,而是不相同。你看我那口子多丰满,你再看我多精瘦,这就是两个不一样。
马里暗暗觉得“两个一样,活不到天亮”的理论挺好,他和韩靖就是两个不一样,他粗野而雄壮,韩靖温柔而苗条。看来老天爷是有意把他与韩靖撮合在一起,否则怎么会那样凑巧在海边相识?而且相识的方式又是那样的特别,一下子就让韩靖看到了他的全部家当。
韩靖到大姐家大概很有点骄傲,所以出乎意料地让马里和她一起走进大姐家。
海军大院原是苏联军队留下来的营房,房屋高大,窗户却窄小。马里走进韩靖大姐家的第一感觉是走进办公室,屋内的摆设简单明了,宽敞得有些浪费。而且所有的桌子椅子和床都是军队配给的,式样单调却结实,上边全有编号。马里觉得这样的家虽然比他家好一百倍,但缺少家的亲切感,马里为此显得很拘束。
韩靖倒是很随便,在宽大的屋子里走来走去,到处翻腾着什么。她的那个形象坚硬的大姐却能温柔地笑着,不难看出她对这个小她将近十岁的妹妹很亲昵。马里心里经常猜疑,韩靖的父母为什么在相差这么多年的时间里生出两个女儿,难道这么多年之间没上床吗?
刀鱼头曾认真地分析过,说从姊妹俩天差地别的形象和年龄来看,这里面绝对有问题。也就是说,不是一个爹,要不然就不是一个妈。
马里从韩靖的嘴里听到,她大姐与反动的父亲已正式宣布断绝父女关系,划清界线。韩靖说这些时,却没有生大姐的气的样子。她说大姐也和她一样斩钉截铁地坚信父亲不是特务,但她要是不划清界线,就会被军队开除出去。不过,韩靖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她说乌云即将过去,阳光会更加灿烂。
韩靖大姐既然宣布断绝父女关系,也就不能再回家了。所以,韩靖到大姐家其实是为了互通情报,更多的是来索取物质上的帮助。激烈革命的年月里,最能吃得饱的是军队。韩靖大姐家很富有,厨房里总是堆满粮食和鱼肉之类的副食品。她经常给韩靖一大桶猪大油,那一桶猪大油至少有十公斤。马里一家三口原先每月才能凭票供应九市两猪大油,现在因马里和妹妹都没有城市户口,只剩下母亲的一份了。这还不算,韩靖还能从大姐家源源不断地取走黄豆、大米等粮食,甚至有一次竟然有花生。马里绝对的不能相信韩靖手里拿的是花生,这个宝贝东西,城里人已经多年没见到了。
韩靖的母亲是医生,也因为丈夫的特务问题连累,被开除医生队伍,只能在医院扫楼道和刷厕所。但她对当特务的丈夫无微不至地关心,经常开出各种药单子,让韩靖拿给大姐采购。而韩靖大姐和姐夫都是军队医院里的官儿,搞药品绝对没问题。这样,马里成了韩靖家的运输大队长了,深深的夜里,他用自行车载着韩靖和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在城市的街路上飞驰。
马里隐隐约约地感到,韩靖的父亲似乎病入膏肓,韩靖他们全家都在为这个病入膏肓的大特务奔波忙碌。可以想象到,过去堂堂大公司的总经理,突然被拖到台上,又下跪又弯腰,双臂反剪做飞机状,然后再五花大绑地拖到台下,用铁链子和其他特务、反动分子及牛鬼蛇神拴在一起游街,而且一天只能喝一杯水,吃两个小玉米饼子,就一块咸菜。用革命群众的话说,这些资产阶级反动派也要尝尝贫下中农吃过的苦。总之,韩靖的父亲毕竟快到六十岁的人了,又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哪能承受得了如此猛烈的革命打击?所以多次昏倒在批斗台上。革命群众觉得如此身体虚弱的特务,太麻烦了,就放回家里养病。
马里有时就把质量最好的海参和鲍鱼送给韩靖,韩靖说我不需要吃这么高能的东西。马里说,我不是给你的。韩靖立刻明白马里的意思,便将海参鲍鱼放进她大姐装药的口袋里,趁着夜色,送进她父母家。
韩靖大姐第一次见到马里,竟然有些喜欢。马里这个在风浪中闯荡的海碰子,当然身体健壮,精神抖擞,再加上有海味营养的滋润,浑身充满野性的活力。这与城里那些看起来举止文雅,其实是营养不良的男人相比,完全是老虎与牛羊的差别。
马里知道自己身上有海碰子的野气,并知道这种野气与城里的文明不相配。他有时在路上走得稍快一点,一些行人就犹如看到冲过来的强盗,不但面有恐惧之色,并对他躲之不及。所以,马里深知自己形象凶恶而丑陋。但这种凶相却有着明显的好处,不仅是售票员不敢收他们的车票,在一些公共场所也能显示出所向无敌的威风,社会上的一些地痞和小混混见了他们,都望而生畏,这令马里有着望风披靡的快感。于是,马里的凶恶就愈演愈烈。
韩靖姐姐对马里的好感,使马里惊疑并惊喜,因为他能感到,当他不小心露出一些海碰子粗野的作风时,例如他坐在椅子上的姿势,往往像坐在礁石上那样自由地歪斜;例如他走在屋里的地板上,像走在沙滩上那样放肆地迈着八字步,却能得到韩靖大姐投来赞赏的目光。女人会喜欢野气的男人,他不得其解却又乐不可支,甚至觉得他那猪鬃般的头发,用不着去擦自行车的上光蜡了。
韩靖大姐问,你学什么专业?
马里有些蒙,不知怎么回答。
韩靖立即抢着说,马里是体育系的,将来是最棒的体育教师。
韩靖大姐有点惋惜地说,这样棒的身体应该参军,当啥体育教师!
马里心里苦笑,他当然想参军,他做梦都想参军,可是连街道的民兵队伍都不准他参加,还参什么军呢!
以后再去韩靖大姐家时,马里受到的待遇甚至都超过了韩靖,大姐留好吃的东西总是两份,但给马里的这一份要比韩靖的多。更让马里幸福得昏了头的是,韩靖大姐给马里一套八成新的海军灰军装,并要马里当场穿上去给她看,如果不合体,她再去找后勤部的郭干事淘换。马里穿上灰军装后,绝对比真正的海军还海军,就差上面的红帽徽和红领章。
韩靖大姐转身小声地对韩靖说,你这个同学不错,像个男子汉,比那个白豆芽强多了。
马里明白,韩靖曾经带着一个像白豆芽一样的男同学来过。但他佯装没听见,也没问韩靖白豆芽是谁,他不好意思问。另外,马里想,反正都让我又搂又亲了,也算是我百分之五十的人,假如再进一步,就像三条腿说的那样,生米做熟饭,那就是板上钉钉,百分之百地跑不了啦。
但马里从此对白豆芽有了不由自主的警惕,只要是走在街上,看到一个细瘦的白脸大学生,他立即就充满敌意,并对那个大学生虎视眈眈。倘若那个白豆芽胸前佩戴辽东师范学院的校徽,马里干脆就气势汹汹地摆出一副挑衅的恶状来。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马里还真就看到一个戴着辽东师范学院校徽的男学生,那个男学生白白的脸,细长的身子,绝对是白豆芽。如果是在大街上,他会立即走上前去撞他一下,撞完后他只要敢哼一声,他就会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