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算是商界的成功人士,却能借风而起,居然成为时代风云人物。
广东斗门县白藤湖,是围海造田的农场,它拥有三万亩土地和面积相当于西湖三倍的淡水湖。然而,这里却是一个贫困的地方,这里的农民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却没有相应的资金做前期投资,他们想招商,却没有人看好这个地方。
钟华生却看上了这个地方。他认为白藤湖虽然不是特区,但靠近港澳;虽然白藤湖比较偏远,但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白藤湖虽然严重地缺乏资金、人才、信息、技术,但有灵活的政策,这里干部群众要求改变贫困面貌的热情很高,一定可以很好地配合。
钟华生决定在白藤湖建立中国第一个农民度假村。但一无资金,二无人才,靠什么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呢?
为了吸引投资者,他们制定了最打动人心的优惠条件:谁来建房均可免收地皮费;谁来投资,企业的所有均归投资者所有。土地本来是无价之宝,这里却是无偿奉送,令许多人想不通。但是局面一下子打开了。投资者在白藤湖大兴土木,一幢幢别墅拔地而起,旅游业也因此兴旺发达起来,带动了山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办企业有了条件,改变了产业结构,农村贸易的活跃也使这个地区有了活力。旅游业的发达,使白藤湖的水产品以及土特产品变得更加增值,价格不断上升。
房屋建在白藤湖,每年升值25%,旅游业的兴旺使白藤湖地区成为吸引各地观光客的胜地,他们的到来又成为资金、人才、智力的媒介,许多买卖,合作项目因此很容易就达成了。建筑公司为当地盖别墅,农民向旅游者卖农产品,贸易靠旅游发展,商业靠工业为导向,白藤湖地区经济渐渐成为一个有机循环的系统,成为投资者愿意选择的地方。
钟华生利用白藤湖美丽的自然风光,在没有资金、人才的情况下,用无偿出售土地所有权的方法造势,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而大批投资者的涌入,又抬高了白藤湖地区的价值,终于抓住了机遇,有了很大的发展。
3。白手起家的妙计。
无独有偶,在日本也有一个依靠土地发家的富翁。
这个富翁名叫中山洋介,开始时,中山洋介和别人一样,手中既无资金,也无技术。但他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有一股不服输的志气,当他跟别人说起准备经商时,大家都不相信。可他不但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人,而且经营的还是资本量很大的房地产。
经营房地产,利润很大,但是风险也很大,要有一大笔的资本做后盾,对于一般人而言,恐怕只能看别人赚钱了。但中山洋介没有悲观,他有白手起家的妙计。
中山洋介经过考察发现,在日本,土地十分宝贵,不少人想开工厂,但资本金连土地都买不起,更谈不上建筑厂房了。与此相反,许多土地却还在闲置。如果不买土地,只租用土地,那些企业主就可以负担得起,而且肯定能受到欢迎。
有了这样一个构思。中山洋介立即行动起来。他首先打听那些闲置的土地。这些土地往往比较偏僻,多是卖不出去的。他同这些土地的所有者商谈,提出改造利用土地的计划,土地所有者正为这些土地没有买主着急,现在有一个开发的方法,真是雪中送炭。他们纷纷愿意出让土地,有的甚至还拿出一定的资金充做股份。
有了土地,中山洋介组建洋介土地开发公司,组织人员上门推销土地,这些工厂主正为没有资金兴建工厂着急,现在看到可以不用巨额资金,又有土地可以出租,当然十分高兴,于是乎上门和中山洋介签约的厂主络绎不绝。
中山洋介的做法是,从租用厂房者收取租金后,扣除代办费用和厂房分摊偿还金,所剩的钱归土地所有者。厂房租金和土地租金之间的差额,除去修建厂房的费用,便是中山洋介的赢利。
企业主、土地所以者、中山洋介三方达成协议后,中山洋介就向银行贷款、建房,然后按分期还款的方式归还银行的费用。
中山洋介实际上起到了一个中介的作用。以他为纽带,土地所有者和工厂主联系起来。一开始,这一创意就很吸引人。那些偏僻的土地有了用处,而工厂主可以减去积累资金的时间。中山洋介第一年仅手续费用就收入了20亿日元,有了这笔钱后,就不用再向银行贷款了。就这样,中山洋介从营造小厂房到建筑大厂房,再到营建更大规模的工业区,他的公司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公司的经营也不再只限于租用土地。白手起家的中山洋介,终于成为日本数一数二的大企业家。
看完上面的成功典范,很多人羡慕他们机会好:你看,说到底不就是当个中介吗?就那么走运地发了。其实他们是真正不简单的人,他们在没有创业资金的情况下,硬是凭自己的头脑,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将买与卖成功地联系起来。一般人是发现市场供需,他们却是创造市场供需,有这样的头脑能不发吗?——哪怕是空手,也能套得住狼。
八、借鸡生蛋创业战略
个人创业依靠辛辛苦苦的积累,或者是亲友的借贷,最终无法解决公司迅速发展对资本的需求。这时,有魄力的公司老板都会找银行帮助。但银行也是赢利机构,让它对你进行投资,它也必须考虑这笔投资将来的收益如何,这笔投资是否能够如期收回。如果你的投资计划不能赢得银行支持,又等着要钱的话,那就必须做抵押贷款。可是你除了头脑外,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恐怕也只能望银行而兴叹了。不过,且慢叹息,请你看看这几位公司创建者,他们是这样从银行那里拿到钱的。
1。向好企业借用信誉。
洛维格是美国有名的大富翁,他采用的抵押方式贷款法,开美国银行界贷款方式的先河。当时,运油比运输普通货物赚钱,而买普通货船又比油轮便宜。洛维格就想买一条货船,改装成油轮,从事石油运输。但当他向大通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职员告诉他说:“贷款可以,但你必须保证将来能够还本息。”洛维格当然满口答应。但银行却不管他的信誓旦旦,坚持要他提供贷款抵押。
洛维格只有一条破烂不堪,但勉强能航行的老式油轮,其价值连新式货轮的一半也没有,根本不可能指望它去抵押。但洛维格没有放弃,他想如果将这条轮船租借给一家信誉好的石油公司,用它的租借费用偿还银行的本息数目,这样银行因为石油公司的关系,也许会给我贷款。
他找到大通银行,试探地问:“我现在有一条船,正在为西方石油公司租用,如果把这条船先过到银行门下,你们直接跟石油公司收取租金,以此来偿还我每月贷款的本息,如何?”
这种银行贷款的担保方式在当时银行还是新鲜事,经过一番争论,大通银行决定给洛维格一次机会。虽然洛维格谈不上有多少财富,缺乏足够的信用,但是西方石油公司却是响当当的牌子。
洛维格借用石油公司的牌子,提高了自己的信用等级,很快借到一笔巨款。不久这笔钱换做了一艘货轮,洛维格将其改造成油轮,航行于中东和美国之间。之后,他又用这条船做抵押,买了另一条船,循环往复,财源滚滚而来。
除此之外他还想起了一种“双保险贷款”方式,也为当时银行家所采纳。
洛维格首先选定一艘还没有造好的货轮或油轮,然后向可能的顾主推销这条船,当顾主决定承租这条船后,他拿着与顾主承租契约到银行申请贷款。在这种情况下,船未下水之前,银行只能收取很少的本息,甚至是一文钱也不能收,而一旦船造好后,租金就归银行所有,若干年后,洛维格把贷款还清,还可以把船开走。这样他没有花一分钱,就成为正式的船主了。
洛维格就是靠这种别出心裁的想法,实现了自己的发财梦想,最后发展为美国数一数二的大财主。
也许有人说,美国的情况跟中国有很大不同,在美国可以做的事情,中国未必可以做,中国银行的每一笔贷款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洛维格的办法也只能是看看而已。这真是鼠目寸光的看法!
2。巧牵银行牛鼻子。
中国的民营企业家牟其中巧用银行的故事说起来如同神话一般。
提起牟其中,真是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是中国头号富翁,有人说他是中国首号“骗子”。关于他倒飞机的事情,国人更是达到无人不晓的程度。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和前苏联瓦解,一时间许多国际倒爷,相继到前苏联找财路。牟其中当然也不例外,但牟其中这个人心大、胆大、气魄大,他一开始做生意就要做大生意,否则宁愿袖手旁观。
这时,西南航空公司急需飞机,投入运行。牟其中了解到这个情况,他的脑袋立即转动起来,他想前苏联有世界上最好的飞机制造技术,民航飞机的生产肯定是不在话下,同时前苏联正遇到严重的经济困难,而中国的轻工产品非常丰富。如果在大陆购买工业产品,到俄罗斯市场上出售,用这笔钱再买飞机给西南航空公司,这样不就可能连赚几道钱了吗?
牟其中认定这肯定是一桩赚钱买卖,可是他身无分文,上哪里去购买数量如此巨大的轻工业品呢?
牟其中找到银行,银行考虑到贷款的风险问题,当然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他们告诉牟其中,只要看到飞机到了成都机场,就贷款。牟其中得到这个承诺后,就去找西南航空公司,要求委托他去购买飞机,并按合适的价格购买。西南航空公司正为无米之炊而发愁,现在牟其中主动要求购买飞机,公司几乎不承担什么风险,当即答应了牟其中的要求。
牟其中到了俄罗斯,想方设法取得了俄罗斯方面的信任。最后,俄罗斯方面答应以易货方式卖两架图18客机,但必须是现货交易。牟其中没有钱。现货交易自然无法进行。最后,牟其中要求俄方先将飞机飞往成都,如果生意不成,他将承担俄方一切损失。于是两架图18客机飞到成都。
银行看到飞机来了。就履行合同,给牟其中贷款。牟其中用这笔贷款在全国各地组织货源,拉了几车皮货到俄罗斯。俄罗斯和西南航空公司签定合同,三方都如愿以偿。西南航空公司买到了飞机,俄罗斯获得了急需的日用工业产品。而牟其中当然发了大财。
银行实际上也是一个企业,有利可图的事情,当然是不会放过的。但是银行一般不直接参与生意的过程,它可以提供资本金,所以信用对银行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与银行打交道,最重要的是取得信用,让它觉得把钱给你将来还可以收回。许多刚开始创业的人觉得,从银行贷款太艰难了,这不仅是手续的烦琐,更重要的是创业之初,资本严重不足的时候很多,没有足够的财产做抵押,无法从银行贷更多的钱。看罢上面的事例,你难道没有全新的思维吗?
九、“借梯登楼”创业战略
上面两种方法,一个是针对公司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说的,另一个是针对公司与银行的关系来说的。这两种方法尽管很实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要求用计的人有很强的活动能力,多少还要有一定的信用基础。而我们要介绍的第三种例子,却没有这样的苛刻,只要用计的人能把握机会就行了。
“借梯登楼”本来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用来说明利用别人的长处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实施这一计谋的关键是找准梯子,如果梯子找得不准,不但楼登不上去,还有摔下来的危险。
克罗家里很穷,他被迫在中学没有上完的时候出来做工,后来在一家工厂做推销员,尽管收入还可以,可他总是想自己出来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经营快餐店的麦克唐纳兄弟。克罗对快餐的了解是从这兄弟俩身上开始的,经过一番调查,克罗觉得有必要对美国的快餐业进行改造,组成一个大的快餐托拉斯。虽然他雄心勃勃,却一贫如洗,根本没有资本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时,他想起了麦克唐纳兄弟,何不来个“借梯登楼”呢?克罗这样想。说干就干,克罗找到麦克唐纳兄弟,提出要到其快餐店打工,同时进行推销员的工作,并把做推销员工作的5%薪水给麦克唐纳兄弟,这当然是一个好买卖,麦克唐纳兄弟做梦也没有想到,堡垒中竟然混入了敌人。
在以后的六年里,克罗为了赢得老板的信任,工作特别勤奋。他多次向老板提出改进经营方法,营造轻松环境,提出配制份饭、轻便包装、送饭上门等等建议;还建议在饭店里装上音响,使顾客更加舒适;他还大力改善食品卫生,严格挑选服务员。每一次的改革,都得到了麦克唐纳兄弟的同意,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美国,麦克唐纳快餐店的招牌越来越清晰,克罗新点子层出不穷,渐渐地在快餐店的地位超过了原来的老板。为加紧筹备倒戈,克罗秘密筹集了大量的资金,他认为时机成熟,是与麦克唐纳兄弟分道扬镳的时候了。
1961年的一个晚上,克罗与麦克唐纳兄弟进行了一次艰苦的谈判。开始的时候,克罗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麦克唐纳兄弟拒绝让步,克罗把价格提到了270万美元的现金。麦克唐纳虽然舍不得自己的店,但又拒绝不了这个诱人的价格,最终同意由克罗独自经营。第二天,麦克唐纳快餐店发生了主仆易位事件,雇员炒了老板的鱿鱼。克罗入主后,立即贯彻自己的经营思想,并迅速扩大到全美国,在不长的时间里就赚回了270万美元,再经过20年的经营,总资产已经达到40多亿美元,其连锁店遍及世界各地。
“借梯登楼”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操作很难的方法。许多读者大概都看过这样的计策,但真正用得好,却要精细地打算。
“借梯登楼”之术的实施,首先要求经商者对自己要从事的事业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找准梯子。克罗对快餐业有兴趣,准备投资这一领域,所以他才会投奔麦克唐纳。如果克罗仅仅是为了解决资金的问题,到快餐店打工,那他再打六年的工也挣不了这么多钱,并且买下这个快餐店,更谈不上贯彻自己的经营思想了。
但有的经商者,即使找准了梯子,却没有登上楼,反而被人发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一计策的实施,要求能够充分利用对方的弱点。克罗看准麦克唐纳兄弟的贪婪,先以自己推销员工资的5%为诱饵,进入其快餐店。后又以勤奋的工作赢得老板的支持,使自己的新鲜做法能够贯彻,以此检验了他们的可行性。最后,利用麦克唐纳兄弟要现金的心理,赢得快餐店的独自经营权。
十、“点子”创业战略
智慧可以变成黄金,点子照样可以发家。许多人在创业的时候,身无分文,却能应时而起,靠的是什么?除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气概外,只有自己头脑中的智慧了。
1。灵机一动变富翁。
大家都用过可以弯曲的吸管喝可口可乐,谁也不会对这个吸管产生兴趣,因为它太简单了。可是就这样一个简单的东西,竟然给它的发明人带来几千万美元的收益。发明人道格拉斯既不是什么科学家,更没有博士、硕士的文凭,他因为打架斗殴被判刑入狱,一贫如洗。在狱中,他做梦都在想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次,一则新闻报道引起他的兴趣,说的是太空人在宇宙飞船喝水非常困难。他想能不能发明一种吸管,可以改变水流的方向,而不是垂直的上下。经过几个小时的苦思冥想,答案出来了。只要把普通的吸管的前半截做成可拉可合的褶皱,就完全可以改变水流方向,就是睡在床上喝,也不用担心水流在自己的脖子上。
道格拉斯即向美国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这么简单的东西也能申请专利,许多犯人对此发出讥笑,奇怪的是专利申请不久就批了下来。这个弯曲的东西不仅仅解决了宇航员的喝水问题,而且被全美国的人所接受,大家都乐意在沙滩上、草地上边晒太阳,边喝饮料。小小发明创大生意,道格拉斯靠出售生产许可权,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千万富翁。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像这样的灵机一动变富翁的例子毕竟很少,许多发明都经过了艰辛的研究和探索。
2。精诚所至,金钱为开。
在中国为数不多的亿万富翁中,赵章光就是一个靠发明发家的典型。
赵章光是浙江乐清的一位乡村医生,在长期的行医实践中,他掌握了治疗皮肤病的诀窍,竟然在乐清一带小有名气。
一位慕名而来的病人,使赵章光的行医方向发生了改变,也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这位病人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如果从外表看,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