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土豪-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白名鹤身旁的护卫连半个词都没有多问。

    他的任务就是把命令传下去,一字不差的传下去。

    坐上马车,点上了一支雪茄后靠在椅背上。

    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让白名鹤有些反应不过来,许多在白名鹤眼中不合理事情,在大明的官员眼中,百姓眼中却是理所当然的。

    很显然,白名鹤认为自己还是对大明的了解不够多。

    可自己现在身边却有着一个无形的保护层,让自己没办法真正去融入大明这个传统又古怪的社会当中去。

    白名鹤轻轻的按了按额头,多少有些无奈。

    玄武湖上,白名鹤坐在楼船上,这种楼船是江南的特产,平底宽大带有二层,甚至是三层甲板上建筑的木船,甲板距离水面的高度在空船的时候大约有两尺,在满员的时候最低有半尺。这是专用门来游水而用的船。

    白名鹤自然不会花功夫造这种船了,眼下玄武湖上的船都是原先留下的,修修再用。

    不过,倒是允许几个原先的船匠,跟着水师里年龄大退下的一些个老兵,老匠人在湖边建了一座码头,然后还有一个干船坞。一来是可以自己造些游湖的船,二来可以维修,主要是租给有需要的人。

    以前,每条船上都有挑起了旗杆,大户人家也会挂旗,证明身份。

    白名鹤也不例外,他的船上挂的就是一只白底水墨画的仙鹤,这只仙鹤还是何文渊的手笔,名家之作。

    白名鹤坐在船头,手里把玩着一串石头,听着身边的曾涛给自己念着近来的一些要闻。

    一条八人划的细长快船飞速的靠近着,在距离这边船还有一丈左右的时候,王诚从那边船头飞身而起,那细长的快船华丽的一个横停靠在大船旁,王诚这才轻轻的落在甲板上。冲着白名鹤一抱拳:“大人,股票已经押运到了梁州,按您的意思准备了四千万两的茂山铁矿股票。”

    “你没有想过,我们只有三千万两的份子。”

    “想过,跟着大人时间久了自然也有所得。这东西最初的时候是值一两银子一股,可不用十天八天之后,值一两半银子的时候,难说李氏高丽会不会把他们那份再买一些出来,早备下好些。”

    白名鹤笑呵呵的站了起来:“王诚,软刀子割肉。比直接杀人还可怕吧!”

    “是!”王诚很严肃的点了点头。

    茂山铁矿值多少银子?白名鹤曾经给王诚讲过,不过王诚却没有说出去。白名鹤告诉王诚,茂山铁矿有露天矿石大约二百亿石的存量,埋藏在地下的至少还有这个数量的两倍,甚至是五倍数量。

    露天十亿吨矿石,一吨一两银子便宜不!而且白名鹤实际只花了三千万两!

    事实上,王诚相信这个股票的交易,总有一天会诱惑的李氏高丽的贵族把他们手中的股份给卖出来,再贵些又如何。二百亿石的存量,而且铁匠们都表示这是非常棒的原矿,属于极富矿的级别了。

    用最简单,最直接,最贴切的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值!

    看着王诚与白名鹤说话,一旁的曾涛不太明白,一脸的茫然,可他也没敢开口去问。

    王诚也笑了,只是身为太监他不会那种大笑,反倒是让曾涛感觉有些阴冷。白名鹤也看到这一幕,只是说了一句:“五百万,王诚你有数就是了。”

    “谢大人!”王诚双手一抱拳,很是感激的一礼。

    五百万股份,占了白名鹤手上总股份的六分之一。这东西是可以让他们内部提前认购的,别人不懂,但王诚这些天除了没有杀过人,什么差事都干过,也懂了不少。(未完待续。。)

第350节 收藏品!

    是记名,还是不记名!

    白名鹤纠结了很久,各有好处。

    记名股票不怕丢,这里可以查到留档。但也有一个坏处,就是无法禁止私下的交易,很可能会让刚刚开始的股市混乱。不记名的好处就是,这东西能和银票一样,以信用资产作为流通的使用。

    思考了良久,白名鹤还是选择了记名式。

    无非就是增加一些工作人员,负责记录台账与留下存档罢了。

    眼下没有计算机,可能买股票的人也不多。

    “曾涛,你这两天给王大人打一打下手,写写画画的事情你比较可靠些。明天会有大事,办得好的话,我们大明至少可以少辛苦五年。”

    曾涛离开的时候,可不敢象王诚那样跳过去,两个扶着他还有些紧张。

    北方人怕水,至少他害怕掉在水里。

    王诚准备离开的时候,白名鹤又说了一句:“私下再留二百万,可能万一有用。”

    “是!”王诚没去猜这个万一是怎么用,但他已经在白名鹤说的五百万之后,示先就扣下了五百万两,是给大明这些权贵的。其中给于谦还单独留了五万两,就是准备把于谦家里存的所有银子都给花掉,当然还可能会让于谦再去借一些银子。

    这纯粹就是恶搞了,王诚甚至都没有想过,于谦会不会买这个。

    次日……,准确的说应该是当天深夜三更天刚过。玄武湖码头就已经聚集了无数的人,他们脑袋里只有一句话,那就是白名鹤往外卖一种特殊的物件。这东西会升值,当然也有可能贬,只是谁会相信白名鹤的东西会贬值。

    连白名鹤手受伤之后,重新练字的那稿纸,十两银子你都未必能够买一张。

    传闻那东西,放在家里就可以保佑家中财源广进!

    五百万两的股份听起来不少,可实际在分配的时候。少的可怜。王诚一边指挥着人挡住人群,一边安排人组织船把这些人运到梁州去,梁州那边自然也要有卖吃喝。免费热水之类的档子。

    就是茅厕都准备了上百个。

    看着这涌动的人头,王诚对身边在一天前才回到南京的张永说道:“张大管你再少要五万,给手下兄弟分点。这东西以后还会有很多的!”

    张永低声回了一句:“这就是我这边兄弟全部的。不过当真会翻倍吗?”

    “大人的预估应该是顶值可以涨到四两一股,再高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四两确实是合适价。就算要再涨也要等李氏高丽的人往外大量的卖了之后,涨多涨少,肉在锅里。不过那茂山的矿石量,可不敢传出去,眼下知道的人不超过十人!”

    张永点点头:“放心,我记得,十天之后放出去一半!”

    两个太太监正说着,曾涛衣帽不整的冲到了王诚面前。用力的喘着粗气:“王,王。王!”连喊了三声王,却也没有说出个什么来。王诚与张永都笑了,王诚开口说道:“莫说,知道你要什么,你这两年也存了些银子,给你留三千股。”

    “谢王大人,可我只有一千两存银。”

    “收下吧,多余的钱当是大人借给你的,将来你能还上,你们几个人也辛苦,每人三千股按一两银子的价买。天亮之后,就是一两三钱的价了。不过,你的拿在手上别急着卖掉,等到三两银子一股再出手不晚,最多也就是三五个月的时间。”

    曾涛连声道谢。

    他也在后面带着那些书吏作文书工作之后,这才知道白名鹤手上的股票是什么东西。

    这放在大明就是份子钱。

    一个店铺最初的份子钱,肯定会因为店铺生意好再涨。就象是你买了一个酒楼花了几百两银子,打理的非常出色,生意兴隆。你再转手卖出去,那至少可以翻三倍的价,甚至可以直接加一个零卖出去。

    曾涛、陆期元这些人挣的师爷的月金,过年节有些恩赏罢了。

    能存下一千两银子,在普通的师爷眼中已经是大富了。

    天终于亮了,一块高度达到十丈,架在五丈高的石台上巨大木墙在梁州西园拉下了幕布。曾涛一身文士服走到台前,站在巨大的铜喇叭前:“各位父老乡亲,鄙人姓曾。是白大人手下一等师爷,今个来主持这件事情。”

    场面上一下就安静了下来。

    紧接着,一队士兵飞快的入场,在人群左侧挡下一块空地来,然后一排桌子给摆上。在桌子前一步的距离,数百个士兵飞快的将一排圆木桩钉在地上,然后木桩上拉着了绳子。再往人群这里又拉出了一个个的通道。

    一个个的架子被抬了过来,就摆在了桌子后面。

    最后一队穿着红白相间,胸前与背后都写着一个券子的书吏排队入场,坐在桌子后面。

    “各位,今个作什么,我给大家说说。”曾涛再次开口了。

    “南京城内的各位都知道,白大人有茂山铁矿三成的份子。这是投了三千万两银子进去换来的,茂山铁矿现在一天是一千五百料二十船,一年就是一千万石的矿石量。眼下的矿石在山东那里卖四钱银子一石,也就是每石就是二钱银子的利。”

    这个账不用曾涛讲,许多商人都算过的。

    虽然是买矿石,但成本却比在大明自己开采还低,因为这边要深挖,那边是露天的。而且矿石的质量非常的高。

    “这三千万两投进去,可不是为了好看的。白大人计划提高最少三倍,最多五倍的矿石量。并且会在最多三年之后,最早一年后,放开大明钢铁坊的垄断。也就是说,每年茂山那里矿石生意纯利就是五百万两起。不知道我算的对不对。”

    “可能会更高!”有人高喊了一句。

    “作生意算账,自然是往小算的。这位兄台怕不是生意人,应该与我一样是读书人。”

    场上许多人都笑了,但没笑的却是和这个人一样,算的更细的。

    没有错,估计会更多,不止五百万两银子。

    曾涛笑了笑又说道:“那么,茂山矿眼下按投入算,折银就是一亿两。那么二两银子的投资,应该得到的回报就是一钱银子,这次在下没算错吧。”

    没有人回答,这个账太明显,就是卖菜的农夫也会算。

    “值一亿两银子的茂山矿,白大人手上有三成。折成三千万个份子,每一份就是一两银子。可我家大人为了茂山矿区下了多少力气,军中的兄弟在海上飘了多少天,那在那穷山恶水吃了不少的苦,这话不说了。眼下就一句话!”

    曾涛的语气变了,变的非常的严肃。

    整个梁州连呼吸声都没有了,所有人都闭住了气,眼下才到了正事上。

    “一股一两二钱五分银,一百股为一手,一手起卖。也就是一百二十五两银子可以买到一百股,眼下预计的红利是,每年五两银子。”

    这个价是经过许多书吏反复计算出来的,直接涨三成有点多,两成半是合适价位。

    一两银子放在家里,放一年可能还会少一点,因为银子毕竟是金属。磨损、保管的成本、重新融炼之后的消耗等。这个时代还没有存银行给利息的说法呢,当然人们也不知道什么叫通货膨胀。

    不过,银子放在银号,换成银票已经让商人感觉到实用又方便了。

    大商人有闲钱的多少动了些心思,可各商号的人却没有太心动。因为接下来,大明生意会有很多,需要他们投资的地方也非常多。

    接下来,又有一个人上台,念了股票交易的各种规矩。

    还有军士按人头发单子,上面写明了股票交易的规则,要看详细的,西园那边一面墙上有完整又详细的规矩。

    “接下来,茂山矿之外。还有李氏高丽瓷器坊股份发售,折银一两一钱七分一股。大明北海运股份,每股二两六钱银子。大明南海马尼拉船务运输商号,每股折银一两九钱七分银。岘港成衣坊,每股四分银……”

    白名鹤这一次一共入出了十六支自己手上的股票,都是可以放开投资空间的。

    许多家里守着田产,没有作生意的富户很心动,因为这样每年都会有进账。可整个广场却没有急着去买,因为可选得太多了,根本就知道那一个好些。

    曾涛这时又说了:“你的工坊想扩建吗?曾经我家大人与南京有一家小织坊的东家闲聊过,我家大人提议,他眼下的工坊房产、皮地、织机等,折银三千八百两银子,他已经是成熟的工坊,有着自己的销路,有原料的进货渠道,还有他工坊的名声招牌这些看不见,却实实在在的好处,总共给他折六千两银子。”

    许多原本打算去看购买细则的商人就停下了脚步。

    “我家大人提议,他的工坊眼下市值一万两,其余的四千两在那里。他的工坊卖出四千两的股票,共计四十万份,每份一分银子。这收到的银子,用于扩建与投资更大的工坊,然后他需要把账本每年交到这里来,公开给每一个买了他股票的人。”

    听懂了,而且这是那一家工坊都有人猜到了。

    这位曾经也算是宗室,当然距离太祖太远了,原本祖上就是庶子,再庶子传庶子。永乐初年他们这一支的宗室都死光了,这个庶了五代都偏得可怜的宗室老早就出来作生意了。(未完待续。。)

第351节 私企上市路还远

    白名鹤想通动这些商号上市,所以才推出了这么一个人物来。

    可大明的传统就摆在这里,那怕他想推动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让商人们认可股市与融资的过程。

    大明讲传统,讲人脉。

    真正的想发展需要银子,许多人用的方式还是借。但更多的人却没有想过,成倍的扩大自己的产业,小富则安的心态还是占现在的主流,融资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人想过。

    那位借不到银子的原因就是,他是放弃了大明宗室的爵位出来作生意的。

    官府对他的是回避的,普通的商人因为他是自贱,放弃宗室一年四百石的供奉去作商人。而大商人呢,一个小小的,只有几千两银子的工坊太小,不值得关注。

    但这个人倒是不错,生意也实诚。

    他朋友少的原因就是许多人害怕因为他是宗室,那一天风向变了,就象太祖时严禁宗室经商,严禁科举等规矩再严厉起来的话,和他作朋友或许会有危险的。

    “老夫买五百两银子,那个织坊的。”谢一元买纯粹是为了给白名鹤面子,在他眼中看来,这不是生意,这是白名鹤在帮助一个落破的宗室罢了。什么是生意,谢一元开口买下马尼拉海运五万两银子的股份,这个才是生意。

    就这样,大明第一批,十七支股票,十六支公股,一支私股上市了。

    十大商帮每一家出几百两银子,分了那四千两的小纱坊股票,在他们眼中这几百两银子什么也不算,就是捧着人场。

    倒是那矿石、运输是实实在在的生意。

    十大商帮之中大商号出银子最多的不是矿山,几乎全在运输上。因为他们看过规矩,百分之五的股份就是随时查账的权利。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就有对运输商号的话语权了,达到三成股份就有经营中的否决权,超过五成就是控股,那么运输商号这里的第一大掌柜就可以换人,甚至可以自己去作。

    所以商人们更多的喜欢是运输商号,因为实实在在。

    矿区这东西。还没有人大胆到可以无视大明朝廷去真正控股的。

    梁州西园外的一处酒楼内,谢一元看着面前盒子内的股票,还有股权文书这些东西,然后拿出了自己最初见到那一张,这个与他买的股票有区别。为了对比,他还专门买了十手茂山矿的股票。

    一张写的他谢一元的名字,另一张写名字那里只有一个字,样!

    其余的都完全一样。

    “拿到这票的时候,高丽人还没有来大明呢。十天之内。看来是早就准备好了一些,高丽人是逃不出这个圈子了。”谢一元自言自语的说着。

    一个族中的年轻人跪进来:“老掌柜,园子里的风变了。有人在收票,茂山矿一股一两二钱七收,孙儿算过现在把手上的票卖出去,这才几个时辰就净利百分之一了。”谢一元听到这话,默默的点了点头。

    这个肯定会有人提价。

    “去看看,有没有人把马尼拉海运的票往外放的。加五分银不用来问我,收!”

    有人收就有人卖。这就是市场。

    可卖的人很快就后悔了,因为大牌子上牌价变成了红底白字,涨停。涨一成为上限,涨到一成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再卖了,许多人卖的早了这会也在后悔呢。想买,没有人卖你也买不到的。

    谢一元这边。倒了收了几十手马尼拉海运的股票,可惜以马尼拉海运那巨额的资金量,千条船的规模,区区几十手连水花都打不起来。没有几百万两银子扔进去,你就只能等着每年账目公示出来。想查账不可能。

    “包个小院,今晚不走了。明天再看看!”谢一元给自己侄孙吩咐着。

    夜已经静下来了。

    玄武湖梁州岛上虽然四处都有军士戒严,可却挡不住这里的热闹。原本那些园子,被改造的各种客栈,从高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