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事实真相,平等无二,如再起分别执著,是非善恶,乃大错特错。有人怀疑,既然万法平等无二,佛为什么还说真心妄心?应知佛说真心妄心乃方便说,若真实说则不开口。四十九年所说都是方便说,要由方便说中悟入真实,但不可执著佛所讲的名相。听经要由清净心听,可不能想,一想就把悟门关闭了。把佛法当作世间法学习就变为‘佛学’,不是‘学佛’。学佛要开悟,要学清净心,要学寂照。先把原理说出来,然后再落实在事项上。体是实相即心性,依是依报,正是身体。法是法身,报是报身,亦自性变的。自是自己,他是别人。自他不二,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能说’是释迦牟尼佛,‘所说’是阿弥陀佛,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能度’是诸佛,‘所度’是众生。‘能信’是我的心,‘所信’是此法门。‘能愿’是自己的向往和希望,‘所愿’是西方极乐世界。‘能持’是身口意,身拜佛,口念佛,心想佛。‘所持’是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能生’是能往生的条件,即信愿行,‘所生’是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有四种净土,而四种融合在一齐,一生一切生,唯西方有此殊胜。‘能赞’是十方诸佛如来,‘所赞’是西方净土。这些都是实相,佛为我们说法唯一的凭借即是实相。兹再次向各位同修说明,此理通于一切所有大乘经,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不但如此,世出世间一切法也都能通达,因为无有一法不是由心性变现出来的。圆教初住菩萨有圆满的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明白此理,修学的心就定了,不会再想天台也很好,或者禅宗也不错,都想学学。宗门教下任何宗派,如能契入,都能成就,但必须要专修,专修容易成就。古来大德虽所修法门不同,而方向目标则同,彼此赞叹。现在学人往往赞叹自己,毁谤他人。
符按:蕅益大师要解,文义颇深,幸赖法师剖析入微,方略领大意。上文系五重玄义中之辨体,似仅举实相为体,未及其他。大师在文中亦说大乘皆以实相为正体,而每部大乘经之体亦应各有特性。在下认为阿弥陀经大部份述说极乐国土之功德庄严。就大处言之,此经固以实相为体,若专对本经而言,以西方国土,依正庄严为经体较为切题。爰不揣鄙陋,将五重玄义用现成经文草拟简明小标题,以资初学易懂。是否有当,敬请师父鉴核斧正。
1、释名 阿弥陀佛,无量光寿。
2、辨体 西方国土,依正庄严。
3、明宗 信愿持名,一乘妙果。
4、明力用 往生不退,圆证四土。
5、判教相 最极圆顿,普被三根。
三、明宗
《解》第三。明宗。宗是修行要径。会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提纲则众目张。挈领则襟袖至。故体后应须辨宗。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宗要。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目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具。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如此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故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故次信而明愿也。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然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唯持名一去。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信愿持名。以为一乘真因。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妙果。举因则果必随之。故以信愿持名为经正宗。其四种净土之相。详在妙宗钞。及梵网玄义。玆不具述。俟后释依正文中。当略示耳。
第三明宗。宗是修行的宗旨。契入心性理体乃最重要的关键,也是万行的纲领。此经以信愿持名为修行之目标。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应对西方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信其真有,想去的心才会生出来。如果没有强烈的意愿,如何肯修?有了意愿,必须真心念佛才有效果,行之既久,现前即能得到效验,烦恼减少,智慧增长。将来临终,佛来接引,莲花化生。见到西方景象,方知佛说不虚。
阿弥陀经经文不长,从义理上说与大方广佛华严经无别,故称为‘小本华严’,乃华严经之浓缩。经中分为三个段落,先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之状况,依报是其世界之物质环境,正报是其人事环境。经中把西方形容得极其美好,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但我们如何能相信?经中说:佛是真语者、不假,实语者、不虚,如语者、与事实完全相符,如其所证而说,不诳语不妄语者、绝不欺骗众生。佛说:‘有世界名为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蕅益大师自号为西有也是根据这两个有。前面提过他也确实得到证明。在东晋时庐山慧远净宗第一代祖师,在一生中三次见到极乐世界,其状况与佛经所讲完全相同。三次见到,从未说过,到往生时才对弟子们说。
生到西方有四种利益:(一)寿命长、在此世界寿太短,作什么事都不够。若想成佛须三大阿僧祇劫又太长了。若生到西方,寿命无限,虽成佛时间长亦无碍。(二)见佛、佛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大善知识。(三)闻法、西方六尘皆说法,闻法不中断,所以不会退转。(四)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文殊、普贤、观音、大势至是同参道友。有此四种好处,应下定决心发愿必去。
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善男子善女人之‘善’字,至关重要,它是念佛能不能往生的关键。依本宗讲法,真信真愿,无丝毫虚伪,方谓之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依此而行,决定往生。作工夫并不需要很长时间,净宗有打佛七之举,限期取证。打七应日夜不断。我们现在打七有休息时间,例如早晨有两支香,一支香是一个半小时,中间大约休息半小时,在休息时间张家长李家短,是非人我全来了。这只能称为法会,不能算打七。净土圣贤录所载宋朝莹珂法师往生之例,足可作为借镜。这位法师平常不很用功,且常破戒造业。但他有善根,相信因果报应,知道将来必堕落,深自悔责。有同参劝其念佛,求生净土,可免恶报。他深信不疑,自己关在房内,专心念佛,不眠不休三昼夜,结果阿弥陀佛来了,对他说:‘你的阳寿还有十年,好自为之,临终时我来接你。’他说:‘我业障重,经不起诱惑,再过十年恐怕更造许多罪业,十年寿不要了。’阿弥陀佛说:‘好,三天后我来接你。’他很感谢,打开房间对大家说,三天后往生,众皆不信。到了第三天,大众正作早课,他请大家念佛送送他,念不到一刻钟,他就往生了。
‘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这几句话意义很深。现前一念之心即是真心,并不是肉团心。亦非能思维能想像的缘影妄心。从时间上讲,心中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非缘影心。从横的方面说,没有边际,没有界限,不是缘影的妄心,妄心有三世,有是非人我界限。真心没有这些,也等于说,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就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现在一天到晚随著世间社会大众之缘,而真心无丝毫改变。此节在楞严经十番显见中分析最详。佛举出一桩事情即见性,见性是真心,超越三际十方。在凡夫位,终日随缘,亦无改变。当时波斯匿王听了很欢喜,知道身有生灭,而在生灭身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真性才是自己。不生不灭是真我,生灭的是假我。十方虚空无量无边的星球国土,乃是由自己一念真心中所变现出来的。世间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研究探索,太空的星球从那里来?生物如何演变出来?现在还找不到根据。科学进步,有些事实可以证明与佛经中所说吻合,而其根源,科学家的探讨还没有办法达到,因科学之研究始终没有离开分别执著,他们是由意识心中变现出来。意识心的功能很大,能缘虚空法界而缘不到真心。换言之,虚空法界的根源他们没有办法缘到。科学的理论用动,而佛法用静。动静是一个,动到极处就是静,静到极处就是动。如晓得动静是一个就大彻大悟。佛法用定,科学用动,二法皆对。但科学家必须凭借科技才有所迈进。佛法不需要外界帮忙,只凭内心的定功即能看到事实真相,这种境界乃是‘入佛知见’。
西方世界以及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皆为自性所变现,离开自性无有一法可得。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我要往生自己变现的净土,还有什么障碍吗?理论如此,事实上我们的心一天到晚胡思乱想,不能达到一念。如果一念回心,决定往生。我们知道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自心本具极乐。所以念阿弥陀佛,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就是回归到自性,从一切妄想杂念中回到一念。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前面‘南无’二字是‘归依’,亦即一念回心的意思,要回归到自性。在其他宗派非常难,禅宗讲明心见性,要把见思烦恼断尽,还得破几品无明,才能回归自性。净宗就方便,只念一句佛号,人人能修能证。
第二个信他。‘他’就是释迦佛与阿弥陀佛,希望他们帮助辅导我们,自己能力不够,需要佛菩萨加被。净土三经句句真实,依经修学,决定成就。弥陀四十八愿,愿愿皆是成就众生。阿弥陀经原文内说十方佛,华人喜简,所以罗什大师把十方佛并为六方佛。六方佛皆出广长舌相,赞叹此法门,为释迦佛作证,证其真实,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这几句话,分量很重。随顺释迦佛,随顺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随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的劝诫,死心蹋地的念这一句‘阿弥陀佛’是随顺诸佛的教诲。如问佛四十九年所说的经典,那一部经典最真实,答案是阿弥陀经,直捷了当教我们当生成佛的法门。大乘经比小乘经真实,一乘经又比大乘经真实,弥陀经是真实中之真实。
‘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佛在法华经上说,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不过种一个因而已,“不管有心无心,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将来生西方的种子。”明白此种事实,即知如何度众生,无论有意无意,使人念一声阿弥陀佛,他就得度了,迟早都要往生净土。
‘一心不乱’的标准很高,有些人担忧,恐怕不能在这一生往生。夏莲居老居士将罗什与玄奘两位大师所译之阿弥陀经会集成一本。玄奘所译的阿弥陀经并没有一心不乱字样,只有‘一心系念’。我们听到一心系念,似乎觉得可以办到。无量寿经讲的‘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似乎也能作到。但罗什的译文并未翻错,因玄奘对罗什的本子很佩服,没有任何批评,而且他的大弟子最得意的门生窥基大师,唯识宗开山祖师作一部阿弥陀经注解,若照现代人的习惯窥基一定用老师玄奘的译本,而窥基用罗什的译本,可见师徒对罗什本子均表赞同。
一般行者讲念佛‘工夫成片’就是无量寿经中之‘一向专念’。念到工夫成片,到临终阿弥陀佛来接时,先有佛光照到行者,业障立时消灭,工夫自然加倍,达到了一心不乱。若是已经念到事一心,经佛光一照,即能达到理一心。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所以一心不乱,不必顾虑,只要老实念,一定成就。
‘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果报就是往生,一定要把往生净土作为唯一希求的目标。在现前这个社会,生活环境一切随缘,今生本来是酬业而来,唯有一心求生净土。西方世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上善人’非普通人,指等觉菩萨,西方等觉菩萨不计其数,皆由念佛三昧得生。‘三昧’译为正受,正常的享受,又译为禅定。念佛人心中只有阿弥陀佛,无其他杂念,心中快乐,无烦恼忧虑牵挂,功夫即能成片。果能老实念下去,三昧工夫自然不断的提升,必有成就。因果如影随形,绝无虚弃。
信事者、西方极乐国在十万亿佛土外,确实有,非庄生寓言。我们有善心、有恶心,有真心、有妄心,有清净心、有染污心。这个娑婆世界是我们贪嗔痴慢心变现出来的。西方世界是我们一念清净心变现出来的。净土秽土统统是自性变现的,都不是外来的。净土是佛的清净心变现出来的,也是十方世界一切念佛人变现出来的。佛的心与众生心是一不是二。
‘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特别注意一念心,一念是真心,二念就是妄心。真心无内外,楞严经一开始就说七处征心,真心找不到,妄心也找不到。妄心有分别执著,所以有界限。分别执著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实际上亦无真正的界限。
西方有依正主伴。主、阿弥陀佛。伴、佛的学生,主伴是师生。皆是自己一念真心变现出来的。全事即理,整个现象就是理体。全妄即真,妄是相,真是性,真是能变,妄是所变。如作梦,能变梦境的是心,所变的是梦境。所以说全梦即心,全心即梦。‘全修即性,全他即自’,均是事实真相。净宗所修的即执持名号,念一句阿弥陀佛原来是‘称性起修,全修即性’。多少人不晓得,也不了解,在修学中是最高的法门。但如何修才能全修即性呢?要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能如是则与性相应,与事实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全他即自包括依正主伴。以上所举诸端是华严所说的理事无碍。‘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如同一室之中有一千盏灯,光光相照,不相妨碍,乃是事事无碍。华严说四无碍,本经亦讲四无碍,可见本经是小本华严。
如今地球污染严重,科学家说,如不改善,五十年后此地球即不适合人类居住。佛说依报随著正报转,今天众生的思想、见解、精神的污染比环境污染更严重更可怕,如何净化人心为当务之急。用‘老实念佛’方法对治之当有成效。一方面弘扬佛法,使人了解六道轮回,因果报应以及人生是苦等基本理论,令其弃恶向善。另一方面,劝人念佛,使其心地清净,妄想减少,上敬下和,奉公守法。果能上下同心协力,认真去做,亦未尝不能挽回世运于万一。
‘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前面曾说过,虚空法界皆是我们自性所变之物。现前这个世界,十方诸佛刹土以及西方净土也无例外,都是自性变现的。我们的真心是很单纯的,所现的是常寂光净土。心性迷了以后,迷有深浅之别,遂现九法界。西方有四土,除常寂光土外,每土均有三辈九品,全是带业往生。实报庄严土华藏会上的等觉菩萨都带了一品生相无明,也是带业往生。其他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