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投资王道-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随着中国的利率上扬,加上境内投资(QDII)政策,保险公司将有机会提高他们的投资收益。     
    稍后笔者将于第九篇深入分析人寿及财产保险业务。至于中国4大银行,仍末上市,并未公开资料,但笔会将会在第六篇以香港银行作为例子,希望读者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分析这些将会上市的4大银行,看看他们的管理层,是否有足够的效率,可以巩固他们的市场经济专利。               
第三部分投资应有的态度(1)   
    (一)不要视投资为赌博     
    笔者强调投资是严肃的行为,当阁下将血汗钱投资一门生意,必定要经过深思熟虑,千万不要将股票投资,视为赌博的工具。投资股票,并不是将资金买一个号码,像“六合彩”一样,等待幸运之神出现。     
    (二)珍惜时间值     
    开始投资的时候,手上的本金可能很小,但是一定要珍惜小小的鸡蛋,如果把鸡蛋打碎了,便没法孵成小鸡,也没有母鸡生鸡蛋的故事了。紧记本金是你以血汗换来的储蓄,如果第一笔储蓄化为乌有,便会浪费了那段储蓄的时间。时间值是投资入门的第一步,从表20可以见到时间值的重要性,同是12;000元的本金,如果投资时间只有10年,用6%回报计算,10年累积的利息只有9;490元,相当于本金的79%;以同样的本金、同样的回报,但投资的时间若是30年,累积的利息达到56;921元,相当于本金的374%。如果不珍惜这小小鸡蛋,让它随便付诸流水,投资时间便越来越短,便无法利用时间值来累积财富。     
    表20:时间值的重要性     
    本金       回报息率       投资时间       本金+回报            回报/本金     
    (港元)     (%)         (年)         (港元)               (%)     
    12;000        6      30        68;921               374     
    12;000        6      20        38;485               121     
    12;000        6      10        21;490                79                
    表21:回报率高低的重要性     
    年率            6%          12%        18%       24%     
    开始本金         1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5年             133;823            176;234           228;776      293;163     
    10年         179;085            310;585           523;384      859;443     
    15年         239;656            547;357         1;197;375    2;519;563     
    20年         320;714            964;629         2;739;303    7;386;415     
    25年         429;187          1;700;006         6;266;863   21;654;199     
    30年         574;349          2;995;992        14;337;064   63;481;993     
    35年         768;609          5;279;962        32;799;729  186;105;403     
    40年       1;028;572          9;305;097        75;037;834    545;591;262               
第三部分投资应有的态度(2)   
    (三)重视回报率     
    回报率的差距,经过一段长时间后,其收益分别会越来越大,例如以6%的回报与12%回报作比较,二者表面上相差一倍,但复式累进计算,经过40年的投资,本金同是10万元开始,12%的回报较6%回报大出9倍。表21说明了不同回报率的差别,经过不同年期的复式增长后,所得的本金及回报总额。如果能获取18%的回报,经过40年的累积后,10万元本金加利息达到7;500万元,比6%的回报高出73倍。     
    6%的回报是很容易获得的,购买长期债券便是一例。18%的回报乍看很难达到,但实际上亦并非不可能。1977-1997年的20年间,汇丰银行股价的年复式增长率达到21%,高出18%的要求,当然,1997年后其股价升幅已放缓了。如何保持40年都可以有18%的回报呢?经过20年后,当你发觉骥下的“千里马”已经累了或老了,就要找寻另一只“千里马”,再跑20年。有市场经济专利的公司,亦需要有快速的经济增长配合,透过公司盈利的增长,才可以支持股价的持续上升。     
    最理想的做法,就是先选择发展迅速的经济,再选择一家有市场经济专利的公司,作为投资对象。例如香港1977-1997年那一段黄金岁月;1997年后,高速的经济增长则在中国内地继续出现。因此,1997年后,你应该在中国内地寻找有市场经济专利的公司,继续为你的本金寻求高回报。     
    追求回报时,不要以公司的股价回报为目标,反而要专注公司的纯利增长。如果一家公司的纯利,能够保持12%的年复息增长,长远来说,公司的股价必定可以保持每年12%的升幅。     
    (四)要懂得用72法则     
    72法则是最容易掌握计算回报的方法,将72这个数目字除以回报率,得出来的便是将本金翻一番所需要的时间。例如你将本金放在银行收取1%利息的时候,将72除以1,你需要72年才能令本金倍增;但如果用12%的回报率来计算,你的本金只需6年便可倍增。如此类推,18%的回报,你只需4年时间便可将本金倍增。作为投资者,我们不应将投资回报目标定得太低,应该用12%作为最低标准。我们通常有40年的工作时间(25-65岁),若你的投资能够保持12%的复式累进增长,40年后本金加回报是第一注本金的93倍。第一注本金以10万元计算,40年后,本金加回报达到930万元。参考表21。     
    (五)小富由俭,安享晚年     
    如果每个月你只能储蓄1;000元,1年的储蓄额是12;000元。若你能将12;000元的储蓄,投资在有12%回报的“千里马”身上,如是者,40年后,你总共投入了48万元的本金,本金加回报的总额达到1;031万元,也就是你投入本金的21倍,足够令你安享晚年。这个计算方法并非神话,视乎你的决心。在这40年中,最重要的是不要将鸡蛋随便打破,另外同样重要的是寻觅有12%回报的“千里马”;第三是要有良好的经济环境配合,“千里马”才可奔跑自如,若是经济环境差,就算是最好的公司,也很难维持12%年复息增长。例如1990年至今的日本,最好的“千里马”只是原地踏步,不能取得进展。1997年后的香港也出现同样情况。反而,现时的中国内地仍是一个茂密的大草原,可让“千里马”尽情驰骋。               
第三部分投资十诫   
    (一)戒短线急攻近利买卖,不要贪图蝇头小利。     
    (二)戒被卷入狂潮的洪流,不要被外来不理性的亢奋,令你跟随潮流作出投资。例如网络泡沫、地产狂潮等都是好例子,2000年买入网络股,或1997年地产高峰时买入住所,你都会很痛苦。最近,澳门赌业概念股急升,亦是活生生的例子。     
    (三)不要被贪婪及无理性恐惧控制投资决定。股市大崩溃时群众的抛售,一定会导致你产生恐惧。这时候你要克服恐惧,作出人弃我取,购入“千里马”。     
    (四)戒买新股。巴菲特从不买入新股,这是他的成功要素之一。他作出投资决定前,必需分析公司过往的业绩。     
    (五)避开所有衍生工具,林奇和巴菲特,同样认为政府要取缔衍生工具。衍生工具的经营者,就是天空中的猎鹰,无时无刻窥伺你的小鸡蛋。笔者稍后将在第十一篇,详加分析猎鹰如何夺取你手上的鸡蛋。     
    (六)戒听流言或“贴士”,流言会令人疏于学习,不做自己应做的工作,迷失方向,不从事正确的分析。     
    (七)不要过份分散投资。这个世界“千里马”不多。过份分散投资,会拖低你的投资回报,好的“千里马”可能3、5只已经足够。     
    (八)不要买落后股。落后的马匹很难有奇迹出现再迎头赶上,公司股价表现落后,背后一定有其原因,你要细加分析,不要有捡便宜的心态。     
    (九)避开他人的“婚礼”。从过往收购合并的经验中,笔者发觉很多“婚姻”都是悲剧收场,例如盈科收购香港电讯就是最好的例子。1973年置地收购牛奶,至今置地股价仍没法回复当年水平。     
    (十)戒有“刀仔锯大树”的心态。紧记投资是一门严肃的工作,并非“六合彩”的赌博。笔者年轻时也有同样的心态,认为一家小公司能够顺利发展的话,从小到大的增长过程,会比市值大的公司快,这个概念是错误的。     
    理论上,每个行业都会经历起飞阶段,但当一个行业起飞时,并非所有公司都能在起飞阶段得益,从事同样行业的小公司,在经营方面有意想不到的掣肘,令到他们比大公司落后。例如大公司现金流充足,在重新投资的时候,规模比较大,所以争取到经济效益,增长会较快;小型公司除了面对资金的掣肘外,其他方面如:内部监管、管理层的诚信、品牌的建立……所面对的困难会比大公司为多。“细细粒,容易食”的心态是绝对要避免的。举例说:八十年代航运业出现困难,包玉刚系的隆丰投资,可以成功转型收购九仓,因为公司有足够的规模,得到银行的支持。另一家大公司和记洋行,1974年出现财务困难,但由于规模太大,香港不容许这样大规模的企业倒闭,所以由汇丰银行接管,最后将控制权卖给长江,成为今天的和黄。同样情况,今时今日在中国大陆,国务院绝对不容许中国人寿破产。一旦出现的话,其影响太深远,社会不能承担。但是上海地产、欧亚农业,都是可以置之不理的公司,可以随时人间蒸发,也无伤大雅,损失的只是无知的小投资者。2004年10月20日,亚洲华尔街日报透露,投资老将林奇亦损手于低价股。2003年林奇购入180万股SafeScript Pharmacies Inc。,相当于该公司8%股权。2004年10月,美国证监向该公司的前管理层提出诉讼,认为管理层曾经夸大营业额与溢利,股价当然应声下跌,林奇亦措手不及,只有认命。管理层的人事关系及诚信,往往是小公司无法茁壮成长的要素。               
第三部分选择公司的要诀   
    (一)对管理层的作风审慎考虑。著名专栏作家曹仁超,曾经列举香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有“十大恶人”,笔者在此不便详加讨论,只评论在年报中公开的上市公司董事袍金及薪酬。将董事薪酬与公司溢利作比较,是了解管理层的好开始。不少香港上市公司的董事局成员,都是相关创办人的子孙。其中有一些是历史悠久,但管理乏善可陈的,在公司年年亏损下,董事仍然收取庞大的薪酬及袍金。在此笔者列举两家公司:丽新发展及先施公司。在此声明,笔者与两家公司并无交往或任何投资。     
    丽新发展自1998年7月31日以来,年年亏损,股东原有的资金由172亿元不断下跌。至2003年7月31日,股东资金出现负数3。74亿元,5年内股东资金一共损失了175亿元;同期董事的薪酬,仍然维持在每年2;000多万元以上,林建岳个人收取达千多万一年。创办者的后人应否视上市公司为祖先的余荫?作为投资者,应否为别人养子孙呢?     
    先施公司有近百年历史,现时董事局大部分成员,是始创者马氏的后人。公司过去6年都出现大幅亏损,股东资金由1999年2月28日的18。7亿元下降至2004年2月28日的9。2亿元,但过去6年,董事的薪酬每年仍然维持在2;000万元以上。这些董事年年支取高薪,曾否有承担决策上的错误呢?     
    另一审核方法是要看管理层有否“为扩充而扩充”,并不是为股东的利益而扩充。最好的例子是新世界集团,公司涉足几乎每一个行业的生意,从地产到酒店、从巴士到小轮、从高科技到电讯、从香港跑到中国。但过去数年的业绩,是绝对令人失望的。以家族经营的公司,如此的管理阶层,是否有能力同时管理各行各业,这是个疑问。这些公司是绝对要避开的。     
    香港亦有不少好的管理层。长江主席李嘉诚每年的袍金只是1万元。好的公司需要好的雇员及好的领导班子。能否用重金聘请专才来管理及为公司赚钱,这是一个良好的指标。好的董事局是要懂得知贤任能,不应单是为自己争取高薪厚禄,而是要令有能力的员工,得到合理及具吸引性的薪酬,令他们为公司作出贡献。最好的例子是汇丰银行,公司的董事局有9位执行董事,2003年他们总体的薪酬少于2;000万美元。同年,汇丰有5位非董事级的专业人士,这5位人士的薪酬达到6;000万美元(3;000万美元薪酬,加上3;000万美元花红奖赏),数倍于董事局。这些人的花红及奖赏,是肯定了他们对汇丰银行溢利的贡献。精明的董事局,不惜重金奖赏对公司有贡献的员工。     
    好的公司管理层,一定会注重股东权益,公司会按业绩派息给股东,这也是一个用作丈量管理层作风的良好指标。此外,当公司的资金没有出路、无法获取预期回报时,利用这些资金回购公司的股票,这个做法也是值得赞许的。若将多余资金胡乱投资,不单拖低回报,甚至出现年年亏损。回购股份就是回馈股东,因为股数减少了,每股纯利会有所增加,而市场价格亦会得到支持,像中海油最近两年派息慷慨,亦有在市场回购公司的股票。根据评级惠誉的报告,中电控股自1997年以来,回购股份共动用167亿港元,向股东派息达290亿港元,反映集团对股东的承诺。     
    (二)留意公司的市场经济专利,是否会被褫夺去;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是否在扩张或收缩。     
    (三)公司产品或服务的售价调整机制,是否能够反映市场需求。     
    (四)用过往最少4-5年的业绩,作详细分析业务发展成果。     
    (五)从损益帐中,用过去4-5年的业绩分析除税及利息前溢利(EBIT),边际毛利或纯利率(Profit Margins)及股东资金回报率(ROE)或公司资产回报率(ROA)是否有改善。     
    (六)分析公司的现金流(Cash Flow)及未来公司的资本性开支(Capex)是否足够?也要看公司整体负债与股东资金的比率(Debt/Equity Ratio)。     
    (七)分析公司新投资方面能否取得一贯的回报。     
    (八)公司是否大量印发新股,“摊薄”每股溢利。     
    (九)利用各种比例,将公司与其他同业公司作一比较。     
第三部分分析公司的工具(1)   
    如何搜集资料:     
    在网上可以到联交所的网址(hkex。hk)索取公司的业绩报告、年报及上市文件等。其次,有很多分析比例的定义,可以到以下网址:(investopedia)找寻。另一个重要网址是恒生指数服务有限公司(hsi)。这个网址相当有用,包括了恒指每只股份在指数里的比重,也可找到恒指的市盈率及息率,及其他指数的数据。若你不喜欢用计算机,可以从大会堂图书馆或中央图书馆的参考丛书,寻找公司的资料。若真有兴趣成为一个专业分析员,或想深入理解财务报告的分析,则要寻找教科书的协作,一本有用的书是:The Analysis and Use of Financial Statements(Gerald White),这是一本考取CFA的教科书,对一般投资者会苦涩一些,然而这不是必读的书,只是当你希望深造时才有需要。     
    如何利用分析比例来分析公司年报:     
    (一)市盈率(PE Ratio)的正确用途     
    市盈率是一个误导的比率,正确的用法是将市盈率倒转,将盈利除以市价,得出一个盈利回报。笔者强调要用盈利回报率,不用市盈率,避免混淆。例如市盈率20倍,盈利回报率则为1/ 20,即5%的回报。一个5%的回报可以直接与长期债券回报作一比较,不会因为20倍而受到误导。     
    市盈率的正确用法,并非用来衡量一家公司的市价是否便宜,正确的使用法,是将市盈率除以公司盈利增长率,得出的系数来比较。例如A公司市盈率20倍,公司盈利增长率为20%,得出的系数为1。B公司的市盈率为15倍,而盈利增长率为10%,所得系数为1。5。换言之,虽然A公司市盈率较高,但因为有较高的增长率,所以反而较B公司便宜。这就是(PE/Growth)的用法。     
    (二)边际利润率(Profit Margin)是一个相当有用的指标     
    这是在选股过程中必用的指标。可以用毛利率或纯利率来计算。将销售额扣除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