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召集全国名师巧匠,参照曲阜孔庙、京城故宫等建筑精华,重新修缮安溪文庙。”
“从此以后,安溪文庙素有八闽第一之称,与李光地故居一样,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也是外人观光旅游的必经之地。”
说话之间,古月居士伸手比划四周山势:“至于这个凤,就是凤山了,由于形如凤凰展翅而得名,所以安溪也有凤城的别名。最重要的是,就是这一山一湖一庙,尽数涵括了安溪的风水人文之气,也是安溪的气运精华所在。”
“居士真是博闻广识啊。”方元十分佩服。
“这不算什么。”古月居士摆手笑道:“我就是仗着年纪比你们大,年轻的时候有事没事就在泉州各地溜达,难免多了解一些情况。”
“实践出真知,单单是这一点,您老就比我们厉害。”熊贸由衷说道,毕竟风水师光有理论不行,还需要走街串巷、翻山越岭,不断的理论联系实际。
不敢说将各地山脉水脉情况了如指掌,至少有个大概的了解,起码有个模糊印象,别人询问的时候可以随口解答,这才算是一个合格的风水师,也是风水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很显然,就这方面而言,方元不算合格。
“居士说得太对了。”
与此同时,顾昌一脸敬佩之色:“大龙湖的确是安溪的龙脉,这湖形成之后,立即提升了两岸地界的房产价值,更改善了县城人居环境。”
“不过十分可惜,我下手有些慢了,两岸适合开发楼盘的位置已经被人占尽,我也只好退而求其次,在城郊另起炉灶了……”顾昌轻轻摇头,多少有些遗憾。
“其实城郊也不错。”熊贸笑道:“应该有凤山山脉的余气蕴结,不然居士祖师当年也摆不成七星伴月格局。”
“这倒也是。”古月居士赞同道:“凤山本身就是一块风水宝地,我怀疑清代名臣李光地的祖坟就安葬在凤山龙脉真穴中。”
“怎么说?”方元几人自然有些好奇,连忙追问起来。
“凤山是一条大山脉,其中有一处穿龙岩,你们应该知道吧?”
古月居士笑问起来,然后自问自答:“穿龙岩位于县城西北面,在古时为路人步行入城的必经之道,又名凤阳关。其间有一条河流在穿龙岩腹中流过,从内龙山脚冒出一截后奔腾数十里闯入岩洞直注县城。”
“这个景象,就好比一条巨龙隐而复现,穿岩入城,所以才有穿龙岩的名称。另外在穿龙岩的西南方向有一块石壁,壁上有一个小溶洞,被人称为凤眼。”古月居士微叹道:“有龙有凤,龙凤环绕,不是风水宝地是什么?”
众人连连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当然,凤山是风水宝地,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我之所以肯定李光地的祖坟葬在其中,自然也有一番推断。”古月居士笑道:“据我所知,凤山有一处景观,名为渊源九曲。”
“渊源九曲?”方元一怔,随即反应过来,有些惊诧道:“难道是九曲水?”
“没错,正是九曲水。”古月居士郑重点头:“所谓明堂九曲水,富贵宰相家,当年李光地位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也算是宰相一流……”
第118章三阳开泰(求月票,求支持)
ps:现在月票榜上,可谓是虎狼环绕,没有半点安全感。三更之后,求一点安慰,请大家再支持下,拜托各位了。
“雪心赋有云,数峰插天外,积世公卿。九曲入明堂,当朝宰相。”
这个时候,古月居士仔细解释道:“纵观安溪历代名人,也只有李光地一人位列宰相,所以我才觉得是他得了凤山龙脉精髓。”
“我觉得也是。”顾昌深以为然:“居士见微知著,让人拜服。”
“一个推测而已,你们就听个稀奇,不必当真。”古月居士笑道:“毕竟两三百年以前的事情了,也不可考据。”
“不然,居士的推测有理有据,让人信服。”熊贸叹道:“话又说回来,我知道李光地是宰相,又知道凤山有九曲水,但是从来没有联想过两者之间有关系,这是差距啊。”
“那是由于你们少来安溪。”古月居士坦然道:“想当初我可是在安溪待了大半年,将这里的山形地势梳理了一遍,这才有了这样的结论。”
“还是居士您厉害。”熊贸一脸五体投地的表情:“翻山越岭走过的桥,的确是比我们走过的路还要多。”
“就是,就是。”顾昌连连点头,眼中尽是膜拜之色。
“没那么夸张,也仅限于泉州而已。”古月居士摇头道:“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我自然十分自信,但是离开了泉州。我也是两眼捉瞎,和常人没什么区别。”
“这已经非常不错了,方师傅你说是吧……”说话之间。熊贸转头一看,顿时有些奇怪:“方师傅,在想什么事情呢?”
此时,方元一脸迷蒙,尽是神游物外的神态,想让人忽略都难。
“呃……没什么。”
听到声音,方元才算是惊醒过来。不过也有几分迟延:“九曲水,明堂九曲……水!”
“方师傅,你在说什么呀?”熊贸感到十分迷惑:“九曲水怎么了?水流曲折则有情。缠绵回顾,才能最大限度的聚拢生气。加上九为数之极,九曲意味着无穷无尽,九曲水自然成为大富大贵的象征。这有什么不对吗?”
“不是不对。”方元展颜微笑道:“我只是突然想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这一句,真不愧是开宗明义的精辟总结……”
“什么?”熊贸又是一愣:“方师傅,你怎么突然有这样的感慨?”
“纯粹有感而发。”方元笑道:“以前以为自己充分理解其中的含意,现在才发现只是一知半解而已,根本不能完全领悟其中的意味深长。”
“为什么这样说?”熊贸错愕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是风水一词的来源,也是开宗明义的一句,理义也相对比较简单,方师傅怎么可能不清楚?”
“那在熊老板看来,这一句应该怎么解释?”方元请教起来。
“这句话源于郭璞的葬经,主要是应对山川地气来说。”
尽管不清楚方元的目的,熊贸还是沉吟解释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意为想要聚拢生气元气,必须找到一个能够藏风聚水的地方,保持气的延续,不然生气元气很容易溃散。行之便有止应该说的是要形成缓流的生机,让生气元气能够绵延不断地流进来,积聚在这块地上。所谓藏风聚气,这是风水的本意!”
“这样的解释,应该没有什么差错吧?”
说话之间,熊贸也有几分踌躇:“或许方师傅觉得还有其它深意不成?”
“或许有,或许没有。”
方元笑了笑,直言不讳道:“对于风水的理解,各门各派应该有自己的诠释,我思我想未必就是正确的,不过在针对某些特定事件的时候,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什么意思?”熊贸十分错愕,依旧不明白。
方元不再迟疑,直接说道:“我的意思是,乘风则散,界水则止的气,未必就是生气元气地气,它有没有可能是……煞气?”
“煞气?”熊贸一惊一愣,有几分瞠目结舌。
“方师傅,你是想……”就在这时,古月居士眼中精光一闪,惊喜交集道:“以水来化解聚阴之地的煞气?”
“是有这样的想法。”方元微笑点头:“居士觉得怎么样?”
“对呀,煞气也是气,或许也能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刹那间,熊贸也明白过来,轻吸了口气,忍不住惊叹起来:“方师傅,还是你高明,另辟蹊径,想人不敢想……”
“这只是一个思路而已。”方元摆手道:“能不能成,还是两说呢。”
“有这思路已经足够了。”熊贸眼神复杂,叹声道:“风水案例好比疑难杂症,而且有些案例根本没有前车之鉴,只有靠自己研究解决。在不知道怎么对症下药的情况下,一个思路或许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没错。”古月居士深以为然:“况且方师傅的思路并不是异想天开,相反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成功率极高。”
“方师傅想到解决聚阴煞气的办法了?”与此同时,顾昌喜出望外,甚至有些难以置信。昨天还说这事要慢慢研究,他已经做好心理准备,觉得等待十天半个月不成问题。毕竟相对楼盘工程前功尽弃来说,拖沓一段时间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才一夜的工夫而已,方元就给了他一个惊喜。
“这要感谢居士,是他提到了九曲水,才让我若有所思。”
方元也不居功,同时泼冷水道:“而且顾先生也不要高兴太早,以水来化解煞气,终究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在没有实施以前,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结果当然会圆满成功。”熊贸兴奋笑道:“聚阴之地原先就是一个湖泊,大不了恢复帮它原貌,煞气止于水,自然可以解决问题。”
“哪有这样简单。”古月居士摇头道:“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如果七星格局还在,有生气的冲和,月华自然轻易融于水,并且滋养一方生灵。然而现在月华化成月煞,普通的水怎么可能化解煞气?”
“没错,这是最大的问题。”方元承认道:“所以我才觉得,这事还要细细琢磨一番。”
“嗯。”
古月捋须点头,也陷入沉思之中。
“不要急。”这个时候,熊贸笑呵呵道:“先吃早餐,喝杯热茶暖身。等到吃饱喝足了,才有力气想事情嘛。”
“熊师傅这话在理……”顾昌十分赞同,连忙招呼服务员上茶。
一时之间,几个容貌皎好,身材曼妙的漂亮妹子鱼贯而入,将托盘中的茶壶茶杯,以及热气腾腾的早餐搁在桌子上。
早餐十分丰盛,包子油条、牛奶豆浆,还有各色美味糕点,反正是鲜香弥漫,精致美观,看起来就很有食欲。
方元真饿了,也不跟顾昌客气,直接举筷夹了一只小笼包品尝,轻轻一咬,一股鲜美的汤汁就喷洒出来,让他胃口大开。
“果然美味。”在方元吃得开心的时候,冷不防手机铃声响了,差点没让他噎着。
“谁的电话?”
方元放下筷子,在口袋摸出手机一看,发现是包龙图发来的彩信。他顺手打开彩信一看,发现内容是一张相片,以及简短的文字。
相片是一块树根,应该是他交给罗秋雕刻的那块。这个时候,树根已经被剥去了树皮,并且修去了杂乱根须,形成了某个摆件的轮廓。不过由于只是雏形而已,方元也看不出罗秋想把树根雕刻成什么东西。
至于简短的文字,就是一句话:“猜猜看,罗大师打算雕刻什么?”
“猜不出来。”方元认真琢磨几分钟,很老实的回了个信息。
“一种动物。”片刻之后,包龙图回信,文字中透出得意之色:“一种生肖动物,这样明显的提示,你应该能猜出来了吧。”
“生肖动物?”方元皱眉苦思,十二生肖,十二种动物,树根体积不小,雕刻哪个动物都有可能,提示明显才怪。
方元再次打量相片,想了想之后,直接发送短信:“难道是龙?”
不怪方元有这样的想法,毕竟树根盘根虬结,雕刻成龙一点儿也不稀奇。
“错了,再猜!”
“滚!吃早餐中,勿扰!”
方元一撇嘴,直接拍了几张相片发送过去,有阁楼风景,也有美味早餐,尤其是那些色香味形俱全的糕点,对于包龙图这样的吃货来说,肯定是一种诱惑。
“靠,早知道我昨天也跟去了。”
果不其然,包龙图飞快回信,言辞中透出各种羡慕嫉妒恨。
“现在来也不晚,能赶上午餐。”方元随手回信:“午餐肯定更好,而且是吃大户,不用自己掏腰包,爽!”
“……算了,在给罗大师打下手,脱不开身。”尽管不是面对面通话,方元也可以想象包龙图充满遗憾的表情。
“对了,罗大师打算把树根雕刻成羊。”
半响之后,包龙图又发来一个信息:“他说树根有三大主杈,恰好可以雕刻三只羊,也就是所谓的三阳(羊)开泰!”
“好呀,随他怎么刻……”
方元正要回信,突然停了下来,脑中灵光一闪:“三阳开泰?”
第119章富贵险中求!
ps:今天的第一更,如果还有月票的话,请大家继续支持,拜托了。求月票,求支持。
“三阳开泰……”
此时此刻,方元脑中灵光闪现,顿时有些惊喜:“对啊,三阳开泰,阳开,开阳,还可以这样,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
“方师傅,什么三阳开泰啊?”
方元自语自语,旁边几人自然听到了,多少有些好奇。
“是不是化解聚阴煞气的办法?”古月居士更加直接,毕竟以阳破阴这是最基本的概念。不过光有概念不成,知道怎么操作才是关键。
“是有这样的想法……”方元一顿,忍不住苦笑道:“又是想法而已……算了,大家赶紧吃早餐,吃完了再去认真勘察楼盘四周情况。不管是什么想法,如果环境不允许,都只是空中楼阁罢了,很难现实得了。”
“也对……”
尽管比较好奇,但是方元这样说了,其他人也不好多问,只是推进了早餐的速度。十几分钟之后,众人吃饱喝足,重新驱车来到了楼盘之中。
走进楼盘之后,古月居士忽然示意道:“顾先生,你去看看那枚钉子怎么样了。”
“钉子?”顾昌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古月居士所说的钉子,应该是他昨天晚上在聚阴之穴中留下的标记。
“为什么要察看钉子的情况?”
带着这样的疑问,顾昌急忙奔向聚阴之地而去。由于他叫人严加看守,加上施工队已经暂时休整,自然没人乱动。一切如初。
片刻之后,顾昌来到聚阴之地的范围,一眼就看到了昨天古月居士画的圈子,以及掌印、拳印和一枚大头钉。
“把钉子拔出来看看。”古月居士叫道,与方元、熊贸轻快走来。
“拔出来?”
顾昌有些迟疑,他可没有忘记昨晚那冰寒刺骨的感觉,自然不想再尝试一次了。看出他的顾虑。熊贸立即笑道:“放心,现在是白天,阴煞弱化。没有什么影响。”
听到这话,顾昌暗暗松了口气,不好意思一笑,随即连忙伸手小心翼翼拧住钉头。然后顺势一抽。轻轻松松把钉子拔了出来。
“啊……”
这个时候,顾昌定睛一看,眼中立时掠过一抹骇然之色。要知道这枚长钉,还是他亲自找来交给古月居士的,钉子是什么样子,他肯定一清二楚。
顾昌记得很清楚,在昨晚的时候,钉子很新很亮。钉尖透出锋锐的光芒。可是就在一夜之间,钉子完全变了个模样。不仅没有丝毫新亮的光泽。反而变得十分暗淡,仿佛被硫酸腐蚀过似的布满了斑驳痕迹。
“咝,好厉害的阴煞。”熊贸凑过来一看,立时惊叹起来:“一晚而已,钉子就变成这样,要是搁放十几天,那岂不是化了?”
“也不稀奇。”古月居士轻轻点头:“之前方师傅不是猜测,这里安葬了七星村村民的祖先吗?那么顾先生在挖掘清理塘泥的时候,有没有挖出什么东西来?”
“应该没有吧……”
说话之间,顾昌惊骇道:“居士的意思是,尸骨被阴煞腐蚀化去了?”
“或许。”古月居士沉吟道:“毕竟尸骨历经千年,或者已经朽化成粉,但是陪葬的金缸瓦罐肯定会有残留。现在这些东西都不见踪影,可能是被阴煞侵蚀掉了。”
“肯定是这样……”顾昌深以为然。
“不过现在讨论这个也没意义。”古月居士回头一看:“方师傅,你好像有些想法了,觉得应该怎么着手?”
“上山……”方元手一挥:“我感觉,我们好像忽略了一些问题。”
“忽略了什么?”古月居士等人自然有些不解。
“忽略了七星伴月本身的格局……”
“什么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
在说话之间,众人轻快来到了附近的山头,方元居高临下,环视四周情况,随即不再卖关子了,顺手比划道:“大家看看就知道了,七星伴月这个格局,现在月湖已经消失,其中围绕月湖的四座山,也就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也被推成平地。”
“不过大家好像忽略了,七星之中还剩下玉衡、开阳、摇光三星。”
适时,方元微笑道:“抛开楼盘平地中的煞气不提,剩下的三星似乎还残余了一些风水生气,并没有随着格局被毁而彻底消散,或许我们可以利用这三星做一些文章。”
“三阳开泰?”
古月居士和熊贸的反应不慢,瞬间想到了方元刚才的自言自语。
“差不多。”
方元郑重点头:“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七星伴月格局龙脉被毁,结气已经彻底消散,却忽略了这个格局本身就是后天成型的,就算风水格局被破坏掉了,地脉受到的创伤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严重。只要还有地脉生气残存,那么就有挽回的可能性。”
“怎么挽回?”顾昌急忙求教。
“我说的挽回,不是指修复七星伴月风水格局。”方元提醒道:“而是指利用残存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