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达士博和魏瀚等人仍在全神贯注于工程之上,林义哲想了想,没有向往常一样的上前和他们一起进行讨论,而是转身来到了“建靖”号的舰体前。
由于很早就对日本人的无孔不入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为了能够保证在未来的对日战争中能够占得先机,对于“福靖”号和“建靖”号的建造和加装装甲工程,林义哲采取了最为严格的保密措施。在他的命令下,工人们不辞辛苦的搭建起了巨大的木棚,将两座船台完全遮蔽起来,林义哲同时下令增派人手,以勘合验明身份。严格出入,没有勘合的人一概不许进入。象身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就因为视察时因忘带勘合亦未能进入船台区,正是因为这些措施。日本方面对于船政把“威远”级快速炮舰的后续两舰改造成新式轻型装甲巡洋舰一事,茫然无知,毫无察觉。
林义哲仔细地察看着“建靖”号已经敷设的装甲,虽然只是远远的看着。但他还是能从平整乌亮的装甲板和整齐的铆钉上,看出中国工人的精熟技艺。
尤为难得的是。中国工人按照达士博的设计,对船壳板也进行了特别加厚,特意让船壳板和装甲板外缘齐平,使船体更为坚固。
看到这一切,林义哲的心中感到一阵难言的欣慰,此前对未来战争迫近的焦虑至此减轻了许多。
正是眼前的这些中国工人,又增加了他战胜敌人的决心!
林义哲走出了木棚,来到了石坝之上,他放眼望去,看着已然形成规模的船政厂区,一时间信心十足。
就在林义哲信心满满的准备迎接来自于东瀛岛国的挑战时,在这个岛国的都城东京,另一个人——已经是明治政府重臣的工部卿伊藤博文,心境也和林义哲几乎一般无二。
此时在偏殿之中等候明治天皇召见的伊藤博文,看着纷纷扬扬飘落的樱花,心中莫名的升起了一丝怅然之意。
樱花在日本人的眼里,赋予人间一种浪漫的情调。那些飘散了的花瓣儿,仿佛是情人的眼泪,一滴滴地垂落。于是间,那满地的泥土红了,在这洒满了花瓣儿的路上,那浪漫于樱花树下的男男女女,牵着手儿,幸福的走过……
也许只有此刻的美景,才是伊藤博文人生真正所想要的。
不知怎么,伊藤博文总有这样的感觉,他内心深处想要拥有的只是一种幻想中的现实,而实际,在他们这样的年代里,向他这样古老的浪漫主义者,是少之又少了。
他喜欢花儿的五颜六色,尤其独爱这樱花的浪漫。他看着她们,总有一种内心的冲动,恨不得倾家荡产,一个人独自逍遥于那浪漫的樱花季节。
如今时节已是1874年的3月间,棵棵的樱花树又是花满枝头,那粉红的颜色如婴儿的脸颊,细嫩的让人触手可得,只是碍于这花儿的美貌,无人采摘。这串儿似的花儿,如同古时少女的头饰,一支支掩入鬓角,一朵朵垂下,远远地望去,不觉得是少女的容颜,只是这花儿的头饰太多,似乎是哪一位花精作怪。吓得那些白面的书生,掩面而去,留下的只有这他这样的花痴的孤独,一个人寻思着,这国色的佳人为何却是如此的落寞?
花开季节,这樱花的烂漫是最浪漫的,那翩翩的花瓣散落,微风吹过,如三月间的细雨缠缠绵绵。那红色。白色的花雨飘扬于大街小巷。那诱人的景色,忍不住让人止步三分,想要留下这美妙的时刻,回想过往,那曾经浪漫于花雨下的记忆。立于或坐于樱花树下。头顶是雪海云天,脚下有落英缤纷,有的是春天泥土的芬芳,一片片花瓣儿无声无息地飘落,短暂而亮丽的人生,让她无愧于此生的潇洒。
看到这一幕,伊藤博文禁不住感叹起来。
尘归尘。土归土,来年化为春泥,也许明年的此节的樱花更为烂漫吧!
伊藤博文忽然想起了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咏赞樱花的诗来。
唐朝李商隐有诗曾曰:“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水巷垂杨岸”。元朝诗人郭翼说:“柳色青堪把,樱花雪未干”,到了明朝,于若瀛的诗“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的佳句,更生动的描写了樱花的美貌。可惜的是。这樱花虽美,却依有美中不足,若是寻求完美主义,而去求疵的话,这疵亦有三点:一是树龄短,樱花树的寿命只有20至30年左右,正是花季盛年,却提前谢幕。岂不是天妒红颜,太美的东西也有红颜薄命之曰?“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的道理,也许真是应于此吧?二是花期较短。传统的樱花花期不过一周,樱花绽放时,最怕风吹雨打,不比室花,一旦肇此厄运,则是一树飘零,令人惋惜。三是花味不香。樱花绽放时,花形似桃、似李、似杏、似梅,也许这正是她的独妙之处吧?虽说独少芬芳,但那花儿的形态,那花朵的颜色,早已羞煞旁人,一个人独领风骚,巴不得这春天的景色唯她独尊呢。
这樱花如此的烂漫,古往今来,此时的美景最诱惑人的,如若不是,杜甫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佳句里,是否也依托了这樱花的烂漫呢?
在这浪漫的季节里,伊藤博文本该领略春天的希望,但此时的他,心头却感到莫名的压抑和沉重。
柳原前光的水野遵的报告,他已经仔细看过了,这些从福州收集来的情报已经清楚的表明,他最为担心的那个人,现在的的确确的已经在守制,不负责任何具体的政务了。
这对他来说,应该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
而且除此以外,柳原等人竟然还获得了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情报,那就是法国和中国可能因为发生在越南的法**官遇害事件而交恶!
在接到柳原等人的情报之后,伊藤博文为了进一步查实,特地安排人前往越南打探,结果证实,法国方面的确有军官被“服从于越南的中国雇佣军”杀死,而且不是一人,而是两人!这两位法**官,一个是海军上尉安邺,一个是海军中尉巴尼!
对于两位海军军官的丧生,法国方面正以此为借口,和越南政府严辞交涉,而越南政府虽然对法国侵略其国土异常痛恨,却始终没有与法国全面抗争的勇气,黑旗军斩杀安邺后,越南政府认为这场规模很小的战斗之所以能获胜,只不过是侥幸,“若堂堂正正与之角胜,想亦难持久。”最终,两个都不愿因安邺之死而爆发全面战争的政府,于1874年3月15日签订了《法越和平同盟条约》。
条约中对安邺事件的善后条款包括,法国将安邺侵占的越南北部宁平等省份交还给越南,作为回报,越南开放红河通往中国云南的航道,以及开放沿岸的东京等重要城市,允许法国在此航行通商,设立租界。除这些条款外,法国政府在和约中还有一条极为险恶的条款。为防将来在越南境内其他非法国控制区攫取利益时,再遇到因为事前没有条约约定而遭越南政府反对的情况,法国政府经过盘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决定直接把越南变成自己的被保护国。但是,经历了安邺被杀的失败,加上国内经济复苏需要时间,法国政府不想投入过多的军力对越南实施威慑,直接把这个条文拿出来,越南政府未必会就范。于是法国人耍了一项花招,用一段文意模糊的约文,欺骗越南政府中招。和约第二条规定“法兰西帝国皇帝陛下,向一切外国宣布,法国承认安南王的主权和完全**,承诺给他帮助及救援,并约定在他要求时,将无偿给予必要的支持,以维持他国内的秩序和安定。以帮助他对抗一切攻击,并消灭蹂躏王国的海贼活动。”这条约文看似公允,实则按照国际法标准,已经宣布了法国是越南的保护国。条约中所说的海贼活动,其实就是在影射杀死了安邺的黑旗军。
懵懵懂懂的越南就这样成了法国的被保护国。但在条约签定后,宗主国中国过问此事,质问越南为何擅自签约时,越南政府才追悔莫及。
熟悉亚洲各国政情的伊藤博文知道,越南政府一直与中国藕断丝连,在越南的黑旗军的背后肯定有强硬保守的云南贵州地方官员(主要是云南巡抚岑毓英)支持。黑旗军的行为将使法国政府大受刺激,在法国人看来。只要中**队进入越南,就意味着中国要和法国争夺对越南的保护权!
另一方面,伊藤博文也已经得到了消息,越南政府在条约中承诺的开放红河航道。已经被证明也是一纸空文。从越南通过红河进入中国云南,黑旗军驻守的老街是必经之地,自从与安邺交手之后,黑旗军就对法国人充满仇恨。认为法国人在红河任意航行通商,影响了黑旗军设卡抽税的利益。而且对黑旗军驻地的安全也构成威胁。黑旗军统领刘永福已经宣布,根据越南国王和法国签署的条约,红河开放给法国通商,但黑旗军只接受法国人委托中国船只上驶通商,绝对不能容忍法国船只直接穿越黑旗军的驻地。
为改变这令人懊丧的局面,法国一方面不断向越南和中国抗议、声明,强调自己才是越南的保护国。然而中越两国始终不承认,令法国人无可奈何。法国向越南政府施压,要求驱逐黑旗军,但也没有任何结果,反而接连传来法国人在红河上遭黑旗军袭击的消息。
这些消息证实柳原前光的情报的准确性,而且也清楚的表明,因为越南的保护权和黑旗军的问题,中国和法国,正在一步步的走向战争的边缘!
而这个突然情况的出现,无疑的给了日本对台湾采取行动的最好机会!
这个机会是如此的美好和诱人,以至于他都有些不敢相信!
在上一次的聚会中,伊藤博文在西乡从道告诉他林义哲守制的消息后,他要柳原前光前去察看,目的也并不全是为了获得真实的情况而支持西乡等人的军事行动!
如果能找到一丝一毫的反对理由,伊藤博文就会坚决的反对这场冒险的军事行动!
他其实在心里已经暗自决定了,就算是林义哲真的守制,他也要反对西乡等人的冒险。他的反对理由甚至都已经想好了,那就是林义哲虽然守制,但并没有离开福建,仍然会对福建的事务发挥影响力!只要这个人留在福建,日本就不应该向属于福建管辖的台湾下手!
但是现在,柳原前光弄到的这个新情况,却让他陷入到了两难的纠结之中!
在得知这个新消息后,西乡从道桦山资纪等人无不欣喜若狂,消息很快传到了大久保利通和大隈重信的耳中,使得日本政府的高级官员们对“征台”由原先的疑虑重重,变为了支持。
大久保利通在心里一直是支持西乡征台的,他对于美国人李仙得提出的“台湾番地无主”论也一直持肯定态度,而大隈重信原来则是明确的表示反对征台,但在得知中法因越南问题交恶之后,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的态度,自然会对年轻的明治天皇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今天,天皇召见自己的目的,应该就是为了这件事征求自己的意见!
伊藤博文知道,以明治天皇对自己的绝对信任,征台之否,就决定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伊藤阁下,请随我觐见天皇陛下。”天御侍武官(宫廷侍卫)的声音,惊醒了陷入沉思之中的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跟着侍武官来到了大殿之中,此时明治天皇正端座于大殿正中的幕帐之中,一张脸隐藏在黑暗之中,完全看不出面目来。
看到伊藤博文前来,明治天皇冲侍武官点了点头,侍武官躬身行礼退出,大殿之中,只剩下了天皇和伊藤博文两人。
的明治天皇从宝座上起身,走出了幕帐,来到了伊藤博文的面前,他打量了一身西式燕尾服垂首而立的伊藤博文,眼中竟然现出了热切之色,好似儿子见到父亲一般。
ps:刚才听车上的广播里一个男人打电话来,都快哭了,说外面雾太大看不清红绿灯,车开到中间看清是红灯了,都连闯了四五个了,咋办啊?广播员安慰他说,没事,雾大,照不清你车牌号。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二百九十章 雄主亦有难断时
伊藤博虽然没有抬头,但他仍然能够感觉到,明治天皇望向自己的热切目光。;-》
伊藤博向明治天皇行觐见礼,明治天皇这才回过神来,他抬了抬手,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道:“爱卿平身。”
伊藤博静静地等待着天皇的垂询。
“今日朕召爱卿前来,就是想和爱卿随便聊聊,爱卿不必拘礼。”明治天皇和颜悦色的说道。
伊藤博抬起头来,看着明治天皇,和一身西装革履的他不同,明治天皇今天并没有穿他平日接见臣子时经常穿的军礼服,而是穿了一件较为休闲的和服,腿上是一条灯笼裤。他的身材就矮小,又穿上这样一套有些宽大的衣服,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活象一具玩偶商店里的人偶。
“今年的樱花开得早,凋谢得也有些早了。”明治天皇望了望窗外,此时一阵劲风刮过,大量的樱花花瓣纷纷飘落,好似雪花漫天飞舞一般,远远望去,给人一种严冬提前到来的错觉。
“不知日的国运,会不会也如同今日这樱花一般,在刚刚绽放之际,因意外而至的狂风摧残,凋谢飘零。”明治天皇叹息了一声。
“陛下说笑了,帝国的各项事业已然走入正轨,国运正蒸蒸日上,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伊藤博感觉到了明治天皇内心深深的忧虑,立刻安慰他道。
“伊藤卿,朕想知道,你对现在众臣所持的‘征台’之议,是怎样的看法。”明治天皇直截了当的问道。
“臣一直是反对征台的,陛下应该清楚。”伊藤博坦言道,“但是现在实施征台。的确是好机会,是以臣的内心也非常的矛盾。”
“伊藤卿以前说过,日现在国力仍然很虚弱,不适于对外扩张领土。”明治天皇问道,“可现在伊藤卿竟然矛盾起来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臣刚刚得到情报,法清两国,可能因越南已然交恶,战争一触即发。清国如今主要的军力。都集中在西北地区,东南沿海防御空虚,加上和法国因越南产生矛盾,帝国如果于此时秘密出兵开拓台湾番地,清国很可能无力阻止。有如帝国吞并琉琉一般。”伊藤博道,“但是,臣心中担心的,是清国和帝国之间的国力差距,清国虽然孱弱,但却是东方第一大国,并不是现在的帝国一下子可以战胜的。台湾又不同于琉球。距离清国很近,一旦清国得知我军攻打台湾番地,决意出兵,只怕战端一开。对帝国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是啊!实在是太过冒险了!”明治天皇也叹息起来,眉头了跟着皱了起来,两撇黑色的小胡子一动一动,显得很是可笑。
明治天皇沉吟着转身。来到了自己的御座前,打开一个件盒。将里面的一张画取了出来。
他仔细的看着这幅画好一会儿,才转过头,将手中的画向伊藤博扬了扬。
“伊藤卿对这个人怎么看?”
伊藤博快步上前,从天皇的手中接过画看了起来。
画上是一个身穿官服的年轻中国官员,他眉清目秀,仪表俊伟,正襟端座在一张椅子上,目光望向前方。虽然这是一张从西方报纸临摹下来的铜版画,但却画得十分生动传神。
伊藤博一眼便认出来了,这幅铜版画上画的是谁。
林义哲!
“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中国官员,也是持‘征台论’的人最大的阻碍和最危险的敌人。”伊藤博将画像还给明治天皇,说道,“臣一直认为,只要这个人还在福建,帝国就不应当向台湾发动进攻。”
“朕对这个人的事迹,也听说过一些。朕认为,他的才能足以和柳原卿相比。”明治天皇的眼中闪过惊诧之色,问道,“前几天朕从柳原卿那里知道了他最近的情况,这个人已经因为国内的弹劾而罢免了官职,现在应该不能发挥作用了,伊藤卿为什么还认为,他会成为帝国危险的敌人呢?”
“柳原君曾经被他愚弄过,所以臣认为,柳原君的才能,是比不上他的。”伊藤博答道,“正如柳原君的情报所说,这个人现在的确已经没有了官职,但他个人的影响力依然巨大,他不但对北京的朝廷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和法国皇室及海军名将孤拔保持着很好的个人关系,如果他得知帝队进入台湾,哪怕是没有官职,也会运用他的一切力量来阻止帝国的行动。”
“伊藤卿觉得,他会如何阻止帝国对台湾的行动?”明治天皇接着问道。
“臣猜想,他在那样的情况下,一定会利用自己和法国人的关系以及对朝廷的影响力,想办法促使法清矛盾缓和,并且会想尽办法促使清国政府和帝国开战。”伊藤博说道,“一旦战争升级,以帝国现在的军力,势必难以持久,则帝国将陷入台湾的战争泥潭不能自拔。”
说这番话的同时,伊藤博在心里已然做出了决断,那就是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坚决反对“征台”!
“那么说,伊藤卿是坚决反对的了?”明治天皇叹了口气,说道。
“臣是坚决反对这样的冒险行动,但是,这只是臣一个人的意见,陛下还应该多多听取众臣的意见才是。”伊藤博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