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史疑云:960年到1279年之两宋典故 作者:吴蔚-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挤蹲嬗碓蛑苯由鲜韪咛螅源歉蛹ち摇6源耍咛蠼馐退担菏撬紊褡谝帕粝碌募父鲂」髂暧祝枰槟刚展恕6酝獾幕笆钦庋担咛笃涫狄膊幻魉裕扇怂较陆握茏谏肀叩墓灰唤腥ド笪省K握茏诳蓟共恢溃罄捶⑾稚肀叩墓歉龈龊熘鬃叛郏成野祝邮挚膳隆4蛱拢胖朗且蛭醢彩馈⒎蹲嬗砩献嗟慕峁K雀械椒吲哺械娇志澹蛭约旱囊痪僖欢荚诟咛蟮募嗍又小
 经历了此事后,宋哲宗明显感觉到后宫令人窒息的气氛,他的逆反心理也开始蠢蠢欲动。 

  元祐七年(1092年),宋哲宗十七岁时,孟氏被立为皇后。孟氏为眉州防御使马军都虞侯孟元的孙女,小宋哲宗一岁,自小就被高太后选入后宫,教以女仪,因贤淑温婉而为高太后所喜爱。从这个时候开始,皇帝才算有了正式的妻子。本来这是件好事,但却由此又引出了高太后和宋哲宗之间的矛盾。
  皇帝大婚非同小可,钦天监选定的日期是五月十六。这是因为宋朝皇室普遍迷信道教,而道家以五月十六为“天地合日”。但是在民间这一日却有禁忌,夫妻应该分床,如有违背,将有性命之忧。宋哲宗生母朱太妃担心儿子,出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提出要更改大婚日期。宋哲宗自己也偏向母亲一边。但高太后却坚决不同意,认为禁忌一说纯属无稽之谈,坚持以五月十六为大婚日期。
  尽管大婚典礼隆重非凡,但宋哲宗一直笼罩祖母的阴影下,被逼迫在禁忌日成婚,心中难免愤愤不平。如此来看,他对高太后所选的孟皇后不可能有特别的好感。高太后有能力将自己喜欢的女子选给孙子做皇后,但孙子喜欢、宠爱后宫哪个女子,高太后就鞭长莫及了。宋哲宗喜欢明艳照人的刘婕妤,刘婕妤宠冠后宫,也开始恃宠而骄。高太后在世时,她尚有所收敛,高太后去世后,她与孟皇后的冲突日益显露。
  有一次,孟皇后带领后宫嫔妃到景灵宫朝拜历朝帝后画像。礼毕后,孟皇后就座休息,其他嫔妃都在一边侍立。只有刘婕妤独自一人站在帘子下,背对孟皇后。这显然是公开藐视孟皇后。孟皇后身边有个侍女叫陈迎儿,忍不住上前呵斥刘婕妤。刘婕妤置之不理。孟皇后身边的宫人无不愤怒有加。但宋哲宗宠幸刘婕妤,孟皇后也没有办法。 
  冬至那天,嫔妃照例要到隆祐宫谒见向太后。当时向太后还没有起来,众嫔妃就坐在殿右等候。按照规定,只有皇后才能坐朱漆金饰的椅子。刘婕妤看到孟皇后坐下,就一个人站在一旁,不愿坐普通的椅子。刘婕妤身边的宦官郝随知道刘婕妤心中所想,于是替她换了把朱漆金饰的椅子,与孟皇后的一样,刘婕妤这才满意。不料已经惹怒了孟皇后身边的侍女,决定要整治刘婕妤一下。
  刘婕妤刚刚坐下,突然有一人传呼:“皇太后驾到!”皇太后到来,众人都要起立迎接,刘婕妤也站了起来。不料等了片刻,并不见向太后身影,于是嫔妃们又各自坐下。刘婕妤刚要坐下时,孟皇后的侍女将椅子搬走,她一下坐了个空,仰天跌在地上。原来刚才是故意有人谎报向太后到来,目的就是为了诱骗刘婕妤起身。
  刘婕妤受了这番捉弄后,惊忿交集,也顾不上拜见向太后,跑去向宋哲宗哭诉。宋哲宗虽然不喜欢孟皇后,但孟皇后一向循谨,他也没有相信刘婕妤的搬弄是非,只是安慰了一番刘婕妤了事。刘婕妤无可奈何,只能哭泣来发泄气愤。宦官郝随劝慰说:“婕妤不必生气,若能早为官家生子,此座(指皇后位)正当为婕妤所有。” 
  郝随不过是一个宦官,竟然敢在孟皇后还在世的情况下说这样的话,显然背后有不寻常的力量在支持,这力量就是宰相章惇。之后,宰相章惇就通过郝随与刘婕妤搭上了关系。刘婕妤之所以与章惇勾结起来,只是因为她想当皇后,她需要有人帮助她拔掉孟皇后这颗眼中钉。而章惇则想利用最得宠的刘婕妤探听宋哲宗的秘密,而刚好孟皇后也是他的目标。章惇想废除孟皇后,并非他与孟皇后有仇,而是因为孟皇后为高太后所立。当时朝中的保守派已经死的死,贬的贬,章惇已经能够为所欲为,就将打击的目标指向了后宫。不过,因为孟皇后端庄娴雅,性情和淑,很得向太后喜爱,加上宋哲宗一向尊重孟皇后,所以还得寻找有利时机,但机会很快就来了。  

  孟皇后无子,只有一个女儿福庆公主。福庆公主突然染病,孟皇后的姐姐懂得医术,曾经治好孟皇后的病,因而皇后的姐姐经常出入宫中,亲自侍奉孟皇后。她听说消息后,特地入宫医治小公主。因药物无效,孟皇后的姐姐便将民间道家治病的符水带来替公主治病。宫中最忌讳符水一类的物事,孟皇后一见,大惊失色,连忙禁止,说:“姐姐莫非不知宫中禁令,与外间不同吗?倘被奸人藉端播弄,这祸事就不小了!”赶紧将符封存了起来。等宋哲宗到来时,孟皇后才将符取出,如实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宋哲宗倒也没有怪罪,只说:“这也是人之常情。”
  此事过后不久,宫中有谣言流传,说孟皇后与娘家人勾结在一起,在宫中大搞符咒厌魅。孟皇后大为紧张,忧心忡忡,日夜难安。她的养母燕氏、女尼法端、供奉官王坚出于好意,便为孟皇后和夭折不久的福庆公主祈福,不料刚好落人口实。宋哲宗听说后也开始怀疑起来,诏令内侍押班(宦官)梁从政等人在皇城司(负责宫城守卫)审理此案。在宰相章惇和刘婕妤的支持下,皇城司逮捕了孟皇后左右侍女宦官三十多人。这些人都被拷打,直至体无完肤。在酷刑威逼下,孟皇后的“罪行”被供认了出来。 

  因为皇城司没有司法权,宋哲宗又派侍御史董敦逸前去复审。董敦逸到场一看,所谓的“罪人们”都已经没有人形,且气息奄奄,无一人能出声。董敦逸感觉无从录起,有些迟疑。郝随生怕他翻案,立即加以威胁。董敦逸胆小畏祸,只得将皇城司所取得的口供抄了一遍,稀里糊涂地了结了此案。
  孟皇后既然“有罪”,就不能再母仪天下。但宋哲宗顾念发妻之情,一时下不了废后的决心。这时候,有人翻出了当年五月十六“天地合日”的老账,说孟皇后不废,皇帝将有生命之忧。于是,宋哲宗以孟皇后“旁惑邪言,阴挟媚道”为由,下诏废去孟氏皇后位,孟氏出居瑶华宫,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法名“冲真”。此时,孟氏还不到二十岁。
  废后的诏书下达的那一天,天气阴翳异常。侍御史董敦逸心中有愧,认为这是天降异兆,于是上奏说:“中宫之废,事有所因,情有可察。诏下之日,天为之阴翳,是天不欲废后也;人为之流涕,是人不欲废后也。愿陛下暂收成命,更命良吏复核此狱,然后定谳。如有冤情,宁谴臣以明枉,毋诬后而贻讥。”又说:“臣覆录狱事,恐得罪天下后世。”宋哲宗看了奏章后大怒,对群臣道:“董敦逸反复无常,不可在言路。”打算贬斥董敦逸。枢密使曾布说:“陛下本以狱案是近臣推治不足准信,故命敦逸录问,而今大案始定,就贬录问官,何以取信中外?”意思是说,正因为皇城司没有司法权,所以才派董敦逸去复审,如果就此贬斥复审的官员,就无法取信天下了。宋哲宗这才放过了董敦逸。
  孟皇后被废后,身边的人也受到了相应处罚,养母燕氏、女尼法端、供奉官王坚三人都被处斩,孟皇后心腹侍女陈迎儿被杖责后驱逐。但孟皇后无辜被构陷,却在民间引起了广泛的同情。《鸡肋集》中记载了一则故事:孟皇后所居住的瑶华宫是所道观,在开封西北,刚好位于金水河边。这里地处繁华,小商小贩很多,十分热闹。当时京师卖熟食的小贩,都要在吆喝上下工夫,“必为诡异标表语言”,这样才能引人注意,生意才能兴隆。唯独有个卖馓子(馓音san,同伞。馓子是一种油炸的食品,古时环钏形,现细如面条,呈栅状)的汉子,每天都到瑶华宫前,放下担子,既不吆喝他卖什么,也不说馓子好吃,只是长叹一声:“亏便亏我也!”意思是,吃亏就让我吃亏吧。这话在别的地方都没事,在瑶华宫门口“太息大言”,便让人感觉是明目张胆地在为孟皇后被废叫屈。开封府听说后,派人抓捕卖馓人,打了他一百大棍,警告他不准再那样吆喝。于是,卖馓人改吆喝为:“待我放下歇则个!”他竟然就此成了名人,生意兴隆无比。
  章惇达到废除孟皇后的目的后,趁此机会向宋哲宗进言,说高太后执政时曾有过废掉宋哲宗而另立皇帝的想法,因为当时刘安世和范祖禹曾上书高太后说小皇帝过早接近女色。刘安世和范祖禹二人遂因“构造诬谤罪”被贬逐。  

  章惇还不罢休,为了证实高太后曾有想废掉宋哲宗的念头,他将当年高太后身边的宦官张士良抓了起来,交给蔡京审问。蔡京将各种各样阴森恐怖的刑具摆在张士良面前,逼迫他诬蔑高太后。张士良大哭说:“太皇太后可诬,天地神袛不可欺。”然后请求一死。蔡京无可奈何。章惇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亲自拟了一道诏书,连夜送进宫中,请宋哲宗同意颁发。
  这道诏书的内容竟然是要宋哲宗追废他的祖母高太后为庶人。向太后当时已经睡下,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宋哲宗那里,严厉地干预此事。宋哲宗一时无奈,将诏书放在烛火上烧毁。郝随将宫中情形连夜告诉了章惇。 

  第二天上朝,章惇和蔡卞又提及追废高太后一事。宋哲宗十分不快,厉声呵斥:“卿等如此作为,是不想让朕死后见英宗皇帝吗?”章惇这才不敢再提废高太后之事。
  事过不久,宋哲宗也逐渐醒悟孟皇后“符咒厌魅”一事,常独自长叹:“章惇坏我名节!”正因为宋哲宗对废后一事颇为后悔,所以孟皇后被废后,刘婕妤只是被晋封贤妃。刘妃为此十分着急,派宦官郝随动员宰相章惇,内外一起相求,但宋哲宗仍然没有立后的意思。直到刘妃在元符二年(1099年)生子,这是宋哲宗的第一个儿子,也是他盼望了许多年的期望,喜不自胜,终于同意立刘妃为皇后。
  刘妃立后一事,朝中尚有反对意见。右正言邹浩谏阻说:“立后以配天子,怎么可以不慎重?仁宗时郭后与尚美人争宠,仁宗既废后,并斥美人,所以公平,可为天下后世效法。陛下废孟后,与郭后无以异,天下孰不疑立贤妃为后,凡皇后须德冠后宫,不能从妃嫔中晋升,应自贤族中选择;况且刘贤妃有废后之嫌,更不宜立为皇后。”宋哲宗大怒,将邹浩削职除名,贬去新州。立后一事因此而定。
  刘氏终于做了皇后,一时间扬眉吐气。但好日子并不长久,她的儿子赵茂才两个月便不幸夭折。刘后悲不自胜,宋哲宗也备受打击,卧床不起,一年后驾崩,年仅二十五岁。
  宋哲宗的一生,都是很不快乐的。他在祖母高太后的阴影下长大,亲政后始终没有从青春期的叛逆中走出来——凡是高太后推崇的,他就要反对。高太后以母改子,废除宋神宗新法,信用保守派,他就恢复父亲推行的新法,大力起用变法派。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未必就是快乐的,否则不会年纪轻轻就忧郁成疾,以致青年而逝。宋哲宗之死还远远不止皇帝驾崩如此简单,他的死还直接导致了北宋江山的断送。
  因宋哲宗无子,向太后召集执政大臣,哭着说:“国家不幸,哲宗皇帝无子,天下事须早定。”新皇帝只能选宋哲宗的兄弟中选。宋神宗共有十四子,当时在世的还有五人。按照嫡庶礼法,宋哲宗的同母弟简王赵似是理所当然的人选。不料向太后坚决反对,很不高兴地说:“老身既无子嗣,那么诸王都是神宗帝的庶子。”意思是不承认宋哲宗母亲朱氏的太后地位,由此可见这位没有儿子的向太后对宋哲宗并无好感。章惇又说:“如此,则以长幼为序,当立年长的申王赵佖(音bi,同必)为帝。”向太后再次反对说;“申王体弱多病,恐不当立。”章惇还要再说,知枢密院事曾布知道向太后其实早有主意,于是大声呵斥道:“章惇,听太后处分!”章惇只好不再发表意见。向太后提出立宋神宗第十一子端王赵佶。章惇当即表示反对,说:“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圆滑的曾布立即附和向太后说:“章惇未尝与臣商议,如皇太后圣谕极当。”尚书左丞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也表示赞同向太后的提议。章惇势单力薄,只得不再争辩。于是,赵佶即位为帝,是为宋徽宗。  

  如果宋哲宗不死,皇位无论如何不会传入赵佶之手。众所周知,北宋实际亡于宋徽宗之手。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就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被推上了历史舞台。向太后不选简王赵似是可以理解的,她在政治上属于保守一派,反对新法,对宋哲宗搞的那套“绍圣绍述”很不以为然,她不喜欢宋哲宗,自然也不希望看到宋哲宗的亲弟弟当上皇帝。但为什么向太后一定要选立赵佶而并非他人,并无史料可考。推断起来,应该是个人情感的因素使然。只是,这一妇人的情感因素,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宋徽宗即位之初,对向太后感恩戴德,请向太后垂帘听政。那位当了女道士的宋哲宗废后孟氏,则因为向太后一直很喜欢她,再次时来运转。在向太后的主持下,被宋哲宗废掉的孟皇后重新复立为元祐皇后,且位居刘后(元符皇后)之上。
  孟皇后回到皇宫居住后,发现已经物是人非,不由得十分感慨。她与宋徽宗皇后王氏关系极好,引为闺中知己。只是,孟氏这个二度皇后当得并不长久。元符三年(1110)七月初一,向太后下诏罢同听政。半年后,向太后病逝,宋徽宗正式亲理朝政。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人勾结元符皇后刘氏,致使孟氏再度被废,加赐号“希微元通知和妙静仙师”,重居瑶华宫。据说,孟氏离开皇宫时,宋徽宗皇后王氏深感过意不去,孟氏却笑着说:“总算又可以离开这是非之地了。”如此胸襟,自非元符皇后刘氏所能相比。甚至连宋徽宗与王皇后谈论孟氏时,也忍不住感慨地说:“元祐皇后实在是可敬的。” 

  元符皇后刘氏如愿以偿地赶走孟氏后,又妄图干预政事,且行为不谨,由此引起宋徽宗的不满,于是与辅臣计议,打算废掉元符皇后刘氏。刘后的心腹宦官郝随听说后十分恐惧,因为历来废后都要连带追究皇后身边的人。实际上,刘后干政,确实是受了郝随的怂恿。为了保全自己,郝随只好牺牲刘后,对其百般辱骂,逼迫她用帘钩刺喉自杀。刘后死时年仅三十五岁。
  孟氏重回瑶华宫后不久,瑶华宫失火,她不得不移居延宁宫,延宁宫不久又毁于火。而朝廷也不给安排新的道观居住,因为无家可归,她只得住进弟弟孟忠厚家。然而,命运有诸多巧合,恰恰如此,孟氏反而逃过了一场大浩劫。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开封),自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始,三千多后妃、皇子、公主以及宗室近戚,都被金兵俘往北国。北宋就此灭亡。孟氏因住在宫外民居,竟然奇迹般地得以保全,幸免于难。由于孟氏特殊的身份,同年四月,她重新被宋臣尊为元祐皇后,垂帘听政。孟氏听政之后,立即派人把宋徽宗唯一幸免于遇难的儿子康王赵构接回,请他即皇帝之位。赵构对伯母的眷顾之情感激涕零,其后,赵构在南京(河南商丘)即位为宋高宗,史称南宋,尊孟氏为“元祐太后”。为了避其祖父孟元之讳,改称“隆祐太后”。
  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护卫统制苗傅、刘正彦发动政变,逼迫宋高宗让位给三岁的皇太子赵旉(音fu,同敷),企图让孟太后听政,被孟太后拒绝。不久,韩世忠、张浚等平息兵变。
  绍兴五年(1135年)春,孟太后患了风疾,死于越州行宫,终年五十九岁,谥号“昭慈圣献皇太后”。亡国之君宋徽宗赵佶也死在了这一年,不过却是死在了金人的五国城,死后尸体还被熬炼成灯油。


  第四章 靖康耻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这是令宋人心痛而不能忘怀的一年。
  就在这一年,宋徽宗、钦宗被金人俘虏北上,宋宫中所有的法驾、卤簿等仪仗法物、宫中用品、书籍、印板、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各州府地图,连同宫人、内侍、伎艺工匠、倡优、府库蓄积,全部被金人席卷一空。北宋就此灭亡,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由外族统治中国。
  也就在这一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重新建立宋王朝,史称“南宋”。只是,这个王朝却是个只知道苟且偷安的王朝。同年五月初五,宋高宗召李纲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拜为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