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主要道-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喀巴大师与这位弟子的关系十分亲密。在《三主要道》的末颂中,大师称阿旺札巴为(子),表明大师非同一般的慈爱。而且从上述的那幅画来看(众弟子向宗喀巴大师作求法状),大师似乎很愿意满足阿旺札巴的学法请求。据说《常啼菩萨本生记-诗词如意树》一文就是应他的请求而造的。在阿旺札巴回到杰摩陇并大力弘法时,宗喀巴大师先后寄了三封信给他(均收入《宗喀巴大师散集》),在首封信的结尾部分,大师勉励他要奉行大师之教,希望他在一切生中能像大师一样地行持与发愿。大师答应,将把成佛后的第一口正法甘露赐给这位钟爱的弟子。 

  有意思的是,这位如此受宗喀巴大师喜爱的弟子,就是大师圆寂五百多年后,振兴格鲁派教法的一代巨匠,《三主要道甚深引导-开妙道门》的讲授者--帕绷喀大师(1878…1941)的历代转世化身之一。这在《帕绷喀大师传》上卷中,有详细的描述。 

  (帕绷喀)一名与(宗喀巴)一样,是藏文中的一种避讳称呼。大师的真名是(杰尊强巴丹增成雷嘉措贝桑波),汉译为至尊慈氏持教事业海吉祥贤,(德钦宁波)(大乐藏)是他的密名,亦为大家所熟知。藏文典籍中多有称为(帕绷喀德钦宁波)者。据传大师是嘿汝嘎胜乐金刚的化身。 

  1878年,帕绷喀大师诞生于拉萨北方耶鲁桑地方的擦瓦里镇。他的家庭系一名门望族,拥有一座简陋的庄园。父亲是个小官,但家境不算宽裕。据说大师降生之时正值黑夜,但屋内光明晃耀,屋外有人见到一位护法神降临于房顶。在孩提时代,大师便显露了非凡的功德,七岁那年,由当时的一位大德却杰.洛桑达吉(法主-善慧宏扬)摄受。 

  这位大德确定此男孩必是某位大师的转世化身,甚至还考察其是否为他本人已故上师的转世,结果证明不是。但他授记,如果这个孩子加入色拉寺麦札仓杰陇康村,将来会有希有之事发生,稍后,年幼的大师被认定是章嘉大师的一个转世,由于当时汉藏关系十分紧张,为避人耳目,取消了(章嘉)的名号,而代之以(帕绷喀堪珠),意为帕绷喀寺堪布(方丈)的转世化身,所以帕绷喀大师实际上是第二世帕绷喀。 

  帕绷喀,又称颇章喀(汉文意为磐石顶),本是拉萨色拉寺西山腰间的一座古庙名,公元七世纪初,吐蕃王松赞干布在拉萨平原西北山坡上建了一个小屋,屋在一块大石顶上,因而得名。吞米桑布札就是在这里创造藏文字母和文法的,是一处十分重要的古迹。帕绷喀大师在色拉寺的生活并不出名;他只获得(林赛)格西学位,也就是说只通过了本寺的考试而未去参加最高一级的(拉然巴)格西学位的角逐。大师从色拉寺毕业之后,又花了二年时间在上密院学习。 

  他的根本上师是洛卡的达波喇嘛仁波切.绛贝伦珠嘉措(妙吉祥任运海),他是金洲大师的化身,帕绷喀大师是他的上首弟子,这位上师常年居住在巴桑的一个山洞里,主修(菩提心),其本尊是圣观自在,他每天晚上念诵六字大明咒达五万遍以上。当帕绷喀大师第一次与达波上师会面,在拉萨共修(供养上师法)与会供时,大师出于无比的尊敬,自始至终痛哭不已。 

  帕绷喀大师完成学业后,便长时期亲近达波上师,并在上师所居山洞的附近闭关专修(道次第)。达波上师每教完一个道次第所缘类,大师便离去实修,稍后再回来陈述自己所证的情况;如果他获得一定的证德,达波上师就进一步教下去,大师又再离去实修,就这样来来回回一直持续了十年! 

  根据帕绷喀大师诸亲炙众弟子的描述,大师身材不高但十分肥胖,当他登上讲经台说法时,似乎能将整个座位填得满满的。他的声音宏亮有力,令人不可思议。大师说法时,动辄会集数千人甚至上万人,但每个人都能清晰地听见大师的法音。要知道,当时的西藏根本没有麦克风或扬声器! 

  总的来说,西藏各大寺中学习的教理极为深细和专门化,并以严格的辩论考试方式逐步升级,这种方式对系统地修学得到成就和日后传授他人十分重要。但这些都超出在家人的能力和时间限制,而大师最大的成就在于:能深深地吸引和引导各个层次的僧俗听众。 

  他最出名的武器是幽默。西藏的法会经常持续十多个小时,中间不休息,只有大德高僧才能保持注意力如此之久。每当部分听众开始瞌睡或走神时,帕绷喀大师便会突然讲个奇妙的故事或开个有意思的玩笑,令听众哄堂大笑。这往往使某些做白日梦者大吃一惊而要求邻座重复大师讲的笑话。所以由大师主持的法会自始至终充满着智慧与生机。 

  大师对听众的影响是深刻和立见成效的。例如有一位名叫达彭擦果的贵族武官,他第一次来听大师说法时,衣着华丽,头发梳着精细的辫子,腰挎宝剑,行动铿锵有声。当教授的第一部分结束时,他深思着默默地退出了经堂,将剑包在布中藏起来,偷偷地带了回去。后来他把自己的勇士发辫修剪掉了。最后有一天他跪在大师面前,请求授予在家居士戒。从此之后,他寸步不离大师,大师所有的公开讲经活动他都参加了。还有许多玩世不恭,浑浑噩噩度日之人,在听了大师的教导后,立即洗心革面,刻苦学修。例如,现在美国新泽西洲弘法的洛桑塔钦上师就是在大师的加持和教导下,由一个顽皮的小学僧成长为受人尊敬的拉然巴格西。 

  大师住在帕绷喀小寺的时间并不长,大师出名后,色拉寺的阿巴札仓供养了一座大闭关房,建在帕绷喀上方的山腰上。这座茅篷藏文名为(扎西却林),意为吉祥法洲。常住的有六十多位比丘,其中十六名为侍者,照顾大师的日常起居。此外还有一个建在山洞口的小禅室。帕绷喀大师的日常生活多是在这二个地方度过的。 

  那个山洞被称作(达丹)(意为常固),帕绷喀大师长期在此修持。山洞有个很高的拱形顶,普通火把的光明难以照达,故终年处于黑暗之中。据说顶部中央的岩石上,有个自然形成的三角形图案,与密法中所说的(法基)或(法生)十分相似。在这个奇妙山洞的一隅,还有一股泉水从山岩中涌出,在此之上,另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图案,状似佛母前额上的第三个眼睛。藏人相信,这个山洞是空行母的住所。据称经常有人看到一个美女从山洞中出来,却从未有人见她进去过。可情的是,此禅室已在(文革)中毁掉,洞门被封闭。 

  帕绷喀喀巴大师和宗喀巴大师等许多格鲁派大德一样,其教证功德是凡人难以测度的,从外表上看,大师温文尔雅,从不发怒,任何嗔心都被他的菩提心彻底平息了。每当人们排着长队请求加持时,大师都要各别垂询并摸顶加持。大师还经常施药,不管多苦多累都要满足来访者的请求。有时候,大师的管家--据说是一位护法的化身,面相极为凶恶,因不忍心见到大师过度劳累而破口大骂来访者,大师都要好言相劝。大师甚至还数次实施(自他相换)之法,将病危者的死亡危险转移到自己身上。这一切都使大师成为一位不寻常的大师。 

  帕绷喀大师对正法住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如藏文《帕绷喀传》所说:「当总的灌顶、传教、教授等一切显密教法,尤其是菩提道次第教法在雪域藏地极为衰微之时,大师从根本上加以救治;对业已严重衰微的瑜伽密际速道,大加持藏吉祥总摄轮的讲修,大师也极大地作了弘扬工作。」 

  大师示寂前不久,受邀前往他根本上师的寺院,洛卡的达波西达林讲授(道次第),他选了第二世班禅著的《速道》为主讲内容。这是达波上师第一次教他(道次第)时使用的,大师生前也说过,这将是他最后一次说法所要讲的。以前每次拜谒他上师的寺院,只要寺院一进入大师的视线,他便立即下马,一路顶礼,直至寺门,这对他这种身材的人来说,是极不容易的。这一次,当寺院在大师视线中消失时,大师作了一次顶礼,随后住在附近的一所房子里,不久大师示现腹部不适之相,于当天晚上辍讲。他要求侍者离开以便诵经,声音响亮逾常。后来又似在传授(道次第),当声音停止后,侍者入室一看,发现大师已悄然示寂。 

  大师的遗体以锦锻包裹,按仪轨焚化,灵骨舍利奉安于札西却林,受人天供养。然而不幸的是,扎西却林在文革期间遭到极大的破坏,大师的圣骨箱亦被拆毁,后经里布仁波切尽力收集,现有一部分舍利供养在色拉寺。有关大师的生平,详细的请参阅洛桑多杰著的《各部与曼茶罗海遍主嘿汝嘎吉祥作袈姿舞唯一依怙帕绷喀大乐藏吉祥贤传-具义梵音》,以及赤江仁波切著的《具足三恩根本上师遍主金刚持帕绷喀吉祥贤密传赞颂启请-三信欢喜增长白莲柬》。 

  领受过大师正法甘露的弟子不计其数,其中最著名的四大上首弟子是:嘉杰.林仁波切,嘉杰.赤江仁波切,康萨仁波切和达札仁波切。其中达札仁波切是当时西藏的摄政,正如达波上师所授记的(子威于父,孙威于子)。康萨仁波切也是位教证功德最极增上的大师,在近代西藏大德中,最受四众弟子敬仰的就是帕绷喀大师与康萨仁波切,被誉为西藏的(日月二轮)。目前在海内外传法的格鲁派格西、仁波切多半是大师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以称帕绷喀为格鲁派宏传史上划时代的一代大师并不过分。 

  我们汉地也有一些人曾亲近过大师,如观空法师、法尊法师等,其中观空法师依止大师的时间长达十年,大师的《至尊那若空行母单尊迁识法-大悲钩》就是应他之请求造的,该文后跋中的(嘉喇嘛强巴衮钦)(汉地法师慈氏遍智),是大师赐给他的藏文法名。除此之外,大师还给当时的西康省省长刘军长(音译,可能是刘文辉或刘湘)与夫人以及几位汉地居士讲过开示,散见于大师文集中。 

  大师的文集共十三函(一说十五函),和宗喀巴大师文集一样,是末法时代求解脱者最可信赖的教授宝藏。我真诚地启请立志复兴佛教的各位大心道友,尽自所能将这些宝藏从藏文英文等迁译成汉文,使清净圣教之日重现于神州大地,我个人以为,这是行菩萨行的最佳机会。 

  在宗喀巴大师和帕绷喀大师的慈悲加持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本文的汉译工作,我希望这外翻译能成为好的缘起,不久会有更多的大师嘉言汉译本涌现出来供养给诸位。 

                               仁钦曲扎 
                           1994年于上海 

  那谟咕噜曼殊廓喀雅 
  敬礼上师妙音(注2) 
  开头诗 
  敬礼恩德无比的上师, 
  您是一切诸佛三密(注3)的总聚体,作披著架装之舞。 

  在这里,我要将解释妙音口授《三主要道》的笔记,简略地写一下。 

    一、序分 

    1、本文的说法上师与文字来源 

  有这样一位上师,他的本色是无量佛陀一切智、悲、力三者的总聚体,是我们上、中、下一切众生所不熟知的唯一大亲友,也是浊世唯一的轮怙主(注4),他就是恩德无比的至尊上师,遍主帕绷喀大金刚持。本教授是上师亲口宣说的。 

  妙音上师宗喀巴的善说甘露《三主要道颂》,是三世一切诸佛教法的心要,是菩提道次第的精髓。 

  帕绷喀大师曾先后多次很高兴地赐给我们《三主要道颂》的甚深引导。他的引导是密切建立在本颂之上,并包含极为甚深与扼要的教授。因担心日久遗忘,我们作了笔记,并将其中一些零散的资料编辑整理而成为现在这篇讲记。 

    2、为什么要学《三主要道》 

  帕绷喀大师的开场白是引述三界法王大宗喀巴的话,即「暇身胜过如意宝(注5)」等与全圆道体相配合,以此使我们大家真正改正听法动机,调柔身心相续。又简略地特别开示了断除「器之三过(注6)」,依止六想(注7)等听闻法,并指出最初所说的「器垢」,不仅在现在听闻时,就是在其他思、修等时都很重要等。 

  《菩提道次第》是三世诸佛所共履的康庄大道,是三界(注8)中唯一的明灯。而《三主要道》就像是它的心要或命根一样。 

  我们要想利他就必须成办佛位,为成办佛位就必须懂得修法,为修法就必须要听法,而所听之法又必须是一种无谬之道。 

  所以,我想把在不了义化机感觉中,由妙音怙主大宗喀巴赐给杰摩陇为官的侄儿阿旺札巴的《三主要道》本颂甚深引导简略地奉献给诸位,现在正逢其时! 

  这里所说的《三主要道》与《道次第》中所说的「三士」(注9),除立名与科判略有差别外,实际上与《道次第》相仿,但因科判分法的不同,故另有一种引导传承。 

  《三主要道》就像是能支撑一切道之主心木,不管你是修显还是修密,决定需要由这三种道来摄持。凡为出离心所摄持的,就是解脱的因;凡为菩提心所摄持的,就是一切智的因;凡为正见所摄持的,就是轮回的对治法。 

  否则的话,你便会造非福不善业堕于恶趣(注10),造福业生于欲界天人中,造不动业生于色、无色界天中。如果没有三主要道的摄持,无论你假装修什么法一一气脉明点(注11)、大印、大圆满、生圆次第等等,这一切除了是轮回的因外,一点也不会成为解脱或一切智的因。 

  格西浦穹瓦曾请问京俄瓦(注12)这样一个问题:「假设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善巧五明(注13),获得坚固三摩地,具足五神通(注14),得八大悉地(注15);另一种是觉窝(注16)的教授虽尚未如实在相续中生起,但对此能获得定解,他人无法改变其意,不知您选哪一种?」 

  京俄瓦回答说:「阿奢黎,不要说《道次第》在相续中生起,就算是只知道一点点《道次第》,我也宁可选这种。因为我以前曾无数次地善巧五明,能经劫入三摩地,具足五种神通,获得八大悉地,但却不能超越轮回;但是如果我能对觉窝所说的《菩提道次第》获得决定,那么我一定能够遮退轮回。」 

  婆罗门子旃迦(注17),喜金刚瑜伽师(注18)等的故事也能说明这点。至尊妙音对妙音怙主大宗喀巴说:「如果你不能依止观见到轮回过患与解脱利益的正念正知,背弃虚荣,不能系念于生死丑陋,解脱胜利,熟习所缘生起出离心觉受,不管你再怎么熟习善根一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也绝不会成为解脱之因。所以真心求解脱的人起初应将其它一切所谓甚深教授放下,应作「分别修」以生出离心。 

  大乘行者应花数座时间,依止作意自利过失与利他功德的正念正知,熟习所缘以生起觉受,不然的话修什么都不会成(大乘)道。因作意自利的关系,诸善根只会成为「下劣菩提」之因,就像不熟习依止出离心正念正知的所缘,一切善根便会随世间虚荣而转,只能成为轮回的因一样。所以先把密法等所谓甚深教诫放下,最初生起出离心与菩提心的觉受是完全必要的,这些生起之后,一切善根便自然而然成为解脱与一切智之因。因此,如果有人认为这些法不值一修,便是根本不懂修道扼要之辈(注19)。」 

  上述之「分别修」就是「观察修」,这个《三主要道》是一切佛经的心要精华,所有经论之义都可摄入「三士道次第」中,它又能摄入《三主要道》中。 

  那么这是怎样摄入的呢?当知所有经论之义说的都不外乎是帮助诸化机获得佛位的方便,为获佛位就必须学习方便智慧二因,这二种因最主要的成份就是菩提心与正见这二个,为了使这二个在相续中生起,就要把自己耽著轮回圆满的心整个地颠倒过来。这种希求自己解脱轮回的合格出离心生不起来,希望其它有情解脱轮回的大悲心就不会生起,所以没法不要这个出离心。为了成办佛的色身,必须积集福德资粮,这主要归究于菩提心,成办法身智慧资粮中最重要的是正见。因此一切道要都能摄入三主要道而修,这是妙音直接赐予大宝师尊宗喀巴的殊胜教授。 

  最初没有出离心就无法使心趋向佛法,没有菩提心佛法就不会成为大乘道,没有正见就无法断尽二障(注20),所以这三者被称之为《三主要道》。 

  一旦在《三主要道》中生起某些觉受,那么你的一切所作都能成为佛法。如果未由这三种摄持,那么无论你做什么都不外乎是轮回之因,如《道次第广论》中所说:「由是因缘,若未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