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俱生萨迦耶见」(注102)。所执的能自存自立极为生动的「我」就是所要破除的。吉祥月称也说过:「这里所谓的「我」是指某一能不依赖他物的本体或自性。这种东西不存在就是无我。」(注103)
名言的「我」只是依赖安立所依与能安立而安立的。《大威德仪轨》中的:「一切法皆依他安立故。」以及「胜乐仪轨」中的「唯遍计安立犹如幻化」等,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如果要细说的话,我们所观察的应该是所著理,而非是所现理,所破除的也应该是所著境而不是所现境。这些可作一个摄颂:「分别安立故,须依安立所依与能安立,依他缘而生,无自己这方面之有,此等应决定。」
关于所破之所著境,当我们观察所著境有无时,有一个不是安立的「我」,而是由自己这边成立过来的「我」于心中现起。因此,此「我」不只是依身心安立而是在身心之上成立过来的便是所著境。比如,你在黑暗时见到盘绳,乍见之下你于盘绳安立为蛇而自思到:「哎呀,一条蛇!」其后你忘了蛇是你安立的,开始感到蛇是从盘绳这边成立过来的。像这样的显现并不是所破,将这样的显现执为实有才是所破。
同样,我们在观察「我」的时候,假设有人跑来称呼你的名字,先初你想:「有人在叫我。」在心中现起名言的「我」,后来那人说到:「你是个贼!」这时候你的这个「我」开始变得越来越强有力,开始想:「我不是贼!他在诬陷我!我无法忍受!」不断地说「我」「我」,这个能自存自立鲜明生动的「我」在心中浮现。这里应知我们不破名言「我」的显现,也不破「我」是自存自立实有的显现,也不破能自存自立实有的「我」的显现,而是破「我」能自存自立而有,或「我」自性有,或自性有之「我」。
然后不依靠身心二者而从自己这边而有的鲜明生动的「我」杳然消失了。先德说此是初得中观见,所以此人能获「佛陀所喜之道」。
当你这样观察,寻求所安立义时,一切法能自性而有的,连微尘许都找不到,而只在名言中显现为有的一切,因果作用都是不可辩驳的、合理的。
以房屋为例,实有的房屋虽然连微尘许都没有,但是只要房子的因缘凑合,仅以名字与分别能安立而有的情况下,房子的一切作用都能办到,无有欺诳。镜中的容貌影像也不过是心中所现与名言而已,此外无任何本质的认可。虽然只是影像的显现,但其上有无污垢等的一切因果建立都是合理的,所以说:「名言中有即可为有,胜义中无不即为无。」
如能真正了解缘起之义,便会对业果获得猛力定解,对业果逐渐重视。
这就是说,从善因生乐果,从恶因生苦果,各各不乱而生的这个定律来自缘起。如能了知缘起之义即无自性,便能附带了知因果缘起在唯名言中是完全无欺和合理的,亦即能对轮回涅盘的业果至心获得定解。然后我们可以说因为诸法皆依靠其它聚合而有,所以无自性有;因为无自性有,所以业果是合理的;因为一切因果作用是合理的,所以才会由种生芽,由芽生果等。不然的话,假设麦种是自性有的,那么麦种就绝不会变成麦芽;若儿童是自性有的,那么儿童就不会长成成人;若乐趣是自性有的,那么乐趣有情也就不会堕入地狱;若有情是自性有的,那么有情也就不可能成佛等等,过失众多。
所以说,因果缘起与无自性二者相辅相成,是「中观应成派」的独特优胜之处。
(3)如何了知正见观察尚未圆满
第三,如何了知正见观察尚未圆满,本文说:
(十一)
「现相缘起不虚妄,离执空性二了解,
何时见为相违者,尚未通达佛密意。」
如是修习令正见观察圆满的话,缘起与空二者必然相辅相成而现。然而以前印度与西藏的一些人,他们貌似理解无自性,却不知建立缘起的道理,像这样对于现相缘起与空无自性二者,虽知其一面之义,然不能在同一事物上见为不矛盾。因(业)果不错乱而生的无欺缘起,与一切法无微尘许自性有的离执空性这二种了解,何时见为彼此矛盾犹如冷热,那么该时于能仁的究竟密意尚未正确通达。
(4)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
第四,正见观察圆满的标准。本文说:
(十二)
「不复轮替而同时,甫见不欺缘起已,
普灭实执所执境,彼时见观察圆满。」
所谓「不复轮替」意为,一切法唯名字安立有的一切善恶作用是合理的,与寻求所安立事时,各各法无微尘许自性有的空性二者,不再轮流替换,而能同时安立。
如能这样,便能了知空与缘起二者可在同一事物上安立而不矛盾。
而且,依靠安立所依的聚合,唯由分别安立的缘起毫无欺诳,甫见之下,便能通达实执之所执境从来没有。然后能空现为缘起,缘起现为空。所以一些大德说:「若知缘起之扼要,空性之义便刹那出现。」
如果这样的话,你便能通达缘起之义即是无实,而无实之义即能引发缘起无欺的有力定解,这才是中观应成派的正见观察圆满,也是龙猛的不共密意。
(5)应成派的独特优胜处
第五,应成派的独特优胜处。本文说:
(十三)
「又由现相除有边,及由空性除无边,
若知空性现因果,不为边执见所夺。」
应成派以外的人,虽然也承认由现相除无边,由空除有边。而应成派则主张,任何一法除了只是现相外都不是实有,了知这种现相之义能除胜义中有的「有边」;此唯现相本身不能从自己这边而有,了知这种空性之义能除世俗中无的「无边」。
某物既然是缘起,那么除了无自性有或不能自存自立外,不可能成为别的什么。这是因为它必定是依靠安立所依聚合而出生的,以虚弱的老人为例,他自己无法从座位上站起来,必须依赖他人而起,这里也一样:任何一法都不能自存自立,必须依靠其他条件,无自性有。
总的说来,虽然有许多抉择无我义的正理,而如「正理之王」者,厥为「缘起正理」。我们在此立宗道:「芽 有法,无实有,是缘起的。」对此外道们将回答「因不成立」,因为他们承认一切法是「总体胜性」的变化。
大部分藏地先人许为「毕竟无」,堕于断边;唯识宗以下的一切实事师,不了解无自性有能安立缘起的道理,堕于常边;自续师虽承许缘起,但无法接受「若是缘起,即无自相有周遍」,也堕于常边。
智者中观师将有无分成四种差别:虽是自性无,但不是毕竟无;虽是名言中有,但不是自性有。实有师等的错误根本,就在于未将有无分成这四种的过失。
应成派以「无实有,是缘起故」之量,能双除常断二边,此即是由第一句(无实有)除有边,由第二句(是缘起故)除无边。
觉耐仁波切(注104)常说,这二句中的每一句都能双除常断二边,其双除之理,即由「无实有」一句直接除常边,兼示并非总说一切全无而除断边,「是缘起故」一句也能由此类推。
因此,我们可以明白为什么吉祥月称也说:「是故由此缘起理,能断一切恶见网。」(注105)像这样,以一切法无实与「是缘起故」之因消除二边故,也可理解《根本慧论》中所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以及经(注106)中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即是缘起即空,空即缘起之义。如果同样配以「我即是空,空即是我」,亦易予理解。
总而言之,自性空中一切法皆可成立。如果你能不堕二边,就不会落入正见歧途。
4、获得决定后勉励修持的教诫
第四,获得决定后勉励修持的教诫。如本文最后一颂所说:
(十四)
「如是三主道诸要,子能如实通达时,
当依静处起精进,速疾成办究意愿。」
此颂是宗喀巴大师出于悲愍爱护对我们后学者所作的教诫。他说:「对于如上所说的《三主要道》诸要义,先以闻所思慧令得通达,其次闭关斩断现世的藤绊,少欲知足,少事少业而住,以思所成慧获得定解,亦即于寂静处,生起精进力,不作推延,速疾成办一切生的究意希愿。」
宗喀巴大师的这些话中有大扼要。举例来说,如「静处」一词的意思,不仅要远离外在喧杂的住处,也要远离内心八法与众多分别的「周游列国」。
「精进」也有其特殊的意思,以极大的努力作不善业不能说是精进,热衷于行善方是精进。
「究竟愿」是指从现在起直至成佛的远大理想,要实现它就应该快快努力,因为寿命的长短是无法确定的。
生起精进力的道理是,像我们这些人早上开始闭关,到了晚上就梦想出现亲见本尊、授记、祥梦等等的成就征兆,这些作为根本不是佛法。经中说我们的大悲大师尚须修三大阿僧抵劫才得佛位,所以我们应该自思:「如果需要,我就是花上十万生也要去修。」
我们必须花许多时间在闻、思、修《道次第》上面,对于获得《三主要道》的善妙证德,应有这样的思想准备:「我能在一天中生起为最上,要花一个月生起为中等,最下我也要在一年内生起。」
我们应遵循噶当派格西多巴(注107)的教导:「所谓道次第道次第,就是三句话:眼光要放远一点,心量要放大一点,情绪要放松一点。」所谓「眼光要放远一点」意为,我们应将目标定在成佛上面,「心量要放大一点」意为,我们应自思:「为了决定获得佛位,我必须依次修三士与密法生圆道。」
在世人那边,有人明知道自己将活不到一年,却仍然在制定宏伟计划,好像他们能活上一百年似。在佛门这边正好相反,我们喜欢把目标订得尽可能的低;办作一点自以为是的闻、思、修,甚至只作一点点日常常念涌。我们总是尽可挑选最简单,最容的来修,总以为「我能作的只有这些」。
但是这种态度是错误的,如果你真花力气去做,你决定能得佛位。《入行论》中说:「不应自退怯,谓我不得觉。如来实语者,说此真实言。所有蚊虻蜂,若发精进力,咸证无上觉。况我生为人,能辨利与害。若不废行持,何故不证觉?」因此,对世间俗事要尽可能的小,对佛法心量要尽可能的大地去修。
所谓「情绪要放松一点」意为不能有时生起勇猛精进,有时又躺下来无所事事把佛法抛于脑后,修善加行精进的程度应松紧合适,如细水长流。应尽自所能善取暇身之心要。
三、结束部分
第三,讲解究竟之结行,即书尾跋语:「此是多闻比丘洛桑札巴贝(善慧名称吉祥)为亲侄擦廓阿旺札巴(语自在称)所作的教诫。」
像这样对《三主要道》以认真的闻思获得彻底的定解之后,那些想进一步求得证德的人需要知道修习所缘之法。
本文最初的「敬礼诸至尊上师」,意思里暗指的是加行部分,包括观想资粮(注107)田,以及积福净罪等。简言之,我们应依照《乐道》、《速道》修「加行法」等。
动机所缘类中,也应作全圆道体启请。如果由殊胜动机菩提心摄持之门,思维暇满利大、难得等,这样的话就不会成为真的中下士道,而是共中下士道。所以这里边有很重要的区别。
至于皈依境,如《乐道》、《速道》而修,或如此中所说的资粮田而修均可。降甘露有二种观法:一是缠绕光明降,一是从光筒中降。甘露光明所要清净的是我们的罪障,这些罪障的根本是我们心底深处的「我爱执」。因此你可以在心间观一黑团作为代表,而被那些甘露光明驱逐出体外。同时在地下观死主阎罗,形如黑色母猪(注108),垂涎你的性命而来,嘴巴向上大张作吞食状。观黑汁随之滴入其口中,使她感到极为满足而不再试图损害于你,这个观想极其重要。
如果皈依二因(注110)只是造作的,那么你的皈依也不过如此,如果皈依二因是合格的,那么你的皈依也会合格。
在修「以果为道」发心时,因器世间诸般过失是有情罪障的增上果故,在清净情世间罪障的同时,也应观想净治器世间过失。这个教授极为重要,与诸大续部的「最上曼陀罗王」修法同一意趣。
其次修「四无量」(注111),应知这与单纯的「四梵住」不同,有大悲、大慈等的区别。
关于「四无量」的次第,依照七重因果教授,先修「平等舍」极为重要。
其次的「发殊胜心」虽不是发心本身,但对强化发心极为有益。
观想「资粮田」时,应观如意树系由自身福德与资粮田诸尊的发心和合而生。观主尊宗喀巴大师身体的颜色为白色,代表二障清净的功德。
宗喀巴大师左侧的经函应观为《般若八千颂》,经师金刚持(注112)的语教中,说此是根据所化根机的利钝,代表不同的程度与需要。
经函能够自己发声,应观其发出出离心、菩提心等你目前所修法的声音。
帕绷喀大师还讲了「三重萨缍」修法的扼要。
观想「修持加持传承」诸师时,应按照《智有颂》中所说而修,除金刚持外其他上师都观为妙音相,《供养上师法》中,观「修持加持传承」派时有配不配「大印」修法的区别。
本尊如《乐道》、《速道》而修,前方为「无上瑜伽续」,右方为「瑜伽续」,后方为「行续」,左方为「事续」。或者前方为「集密」,右方为「怖畏」,左方为「胜乐」,后方为「喜金刚」等,外边依次观「瑜伽续」,「行续」,〔事续」等。
观想浴室有三种方法,一是观在四方,一是观在东方,一是观在南方。在每一位资粮田尊者前,自己分身为三,此等自身变化无量能成熟登地时变化多身利益众生的善根。
启请时应以《智有颂》为主,于主尊身中安置「身曼陀罗」,如《供养上师法》那样修亦可。
加行、正行、结行三者的其余部分,一切按照「道次第引导」中所说,与此处互相配合。结行中,如能念诵「此善所表三世中」等而发愿者甚善。
我有幸在与菩提心教法主宰怙主金洲无二无别我的依怙主大宝上师(注113),及依怙主珠康金刚持名讳洛桑阿旺丹增嘉措贝桑波(善慧语自在持教海吉祥贤)等众多智者成就师的跟前,多次获得《三主要道》根本文与注疏二者的引导。
这一次我已将建立在根本文基础的《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简略地奉献给诸位了。我恳求在座的各位,请你们发心,尽自所能去实修上面所说的那些教授吧!
随后,大师高兴地念诵「令我所集诸善根」(注114)等,带领我们回向。大师恩赐我们的《三主要道》引导至此结束。
后、附录
后跋
谁是主持,
诸佛甚深密意,
怙主慈氏与妙音所传二派之规,
收放三世诸佛事业无边大海之王(注115)。
谁是无与伦比十力。(注116)吉祥之意秘密藏,
依此宣说智慧宝库之天。
他就是洛桑札巴(善慧名称),声誉如燃烧的大火,
从他口中吐出的正法珍宝。(注117),在这个世界上发出灿烂的光芒。
诸佛之父现佛子童真身(注118),
他所赐的教授,是将八万语秘密(注119)的精华,
总摄心要称之为《三主要道》,
众所周知犹如无垢圣教虚空中的太阳。
他的话不是空洞的言辞,那种自以为是的深奥和偏执,
而是全圆妙道真义传承证德教诫。
百宝藏中涌出的法音,
能夺走有寂(注120)中所有的善誉。
于所知处无所畏惧的勇士,
注视着标准显密妙典的虚空,
搭起瞻部洲智者宗规正理之箭,
射穿倒说者的心脏。
死死抱住贪爱三有之乐,那是究竟安乐的刽子手,乔装改扮成我的密友,
我何时能够彻底抛弃现世的经营,
让我的余生具有意义?
愿我在今生和后世之中,
成就二身的方便,久暂之因资粮的积集不要太劣。
若我具足引导自他有情沿着妙道前进的慧眼,
追踪智者与成就者的足迹,这该有多美。
这本不是我这种人所能承担的责任,
但我还是尽最大的努力把大师的善说转录成文,
对于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