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合集)作者:刘心武-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字涂掉了,改成了“访”。所以你在通行本里面就可以看到,高鹗他们改成了什么呢?他不但续后四十回,他还改前八十回,他就把“乘槎待帝孙”,改成了“访帝孙”,一待一访,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待帝孙”就是你对一种力量有所期待,你希望他能解救自己,是盼望救星的意思,等待他成功的意思;“访帝孙”就是去做一趟客,做一次友好访问,就大不一样了。所以你说谁敏感啊?二百多年前那个姓高的他比我敏感,赶紧改了。
  还有两句叫做:“虚盈轮莫定,晦朔魄空存。”就是说有人说了,月有阴晴圆缺嘛,月亮,有的时候它就会变成一个月牙,有时候是一个满月,有时候它是虚的,有时候它是盈的、充满的;月亮嘛,可以说是不稳定的,他们也注意到这一点,这个力量确实是时而显得很强大,时而显得很虚弱。但是,下面一句明确地宣示了他们的一个信念,叫做“晦朔魄空存”。在它完全变黑的时候和它完全变亮的时候都只是它的表象,明白吧?不要看表面的变化,无论怎样,它的实体,它的魄,是在天空当中稳定地存在的呀!这个联诗当中就联出了这样的句子,难道是偶然的吗?难道我认为在《红楼梦》的文本里面月喻太子,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吗?
  也有人可能会说了,你光是引诗,你能不能举出点情节的例子让我听听啊,是不是?在《红楼梦》的描写当中有没有暗示现实生活当中的曹家,升华为艺术当中的贾家以后,去支应潜在的政治集团的事情呢?有没有这种情节啊?如果你读得仔细的话,是有的。在第二十八回,突然插进一个很小的情节,很多人都不注意,但是我提醒你注意,就是贾宝玉匆匆忙忙跑过凤姐的院子,凤姐说你来,你给我写几个字,有没有这么个情节啊?是吧?贾宝玉说写什么字啊?凤姐说,你甭管了,你就给我写。写的什么字?叫做“大红妆缎四十匹,蟒缎四十匹。上用纱各色一百匹,金项圈四个”,多不多啊?这东西不少啊,是不是啊?也很贵重啊。贾宝玉就问,“这算什么?又不是账,又不是礼物,怎么个写法?”凤姐说,“你只管写,横竖我自己明白罢了。”大家知道,凤姐平常写字、算账,她是有一个可供支使的人的,叫什么呀?叫彩明,记不记得这个人啊?彩明不是一个丫头啊,彩明是一个童子,是一个小男孩,但是有文化,会算术,一般的这种事情凤姐都是让彩明来做。但是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凤姐就没有叫彩明,而是找她最亲近的人,找贾宝玉来做这件事。她知道贾宝玉是个不问政治的人,贾宝玉根本就不耐烦,正合适,贾宝玉写完就忘了,太好了。凤姐要把这些东西往哪里送?有人说她送给元春的,人家这个贾家的大小姐在皇宫里面是贵妃啊,是不是?她送给元春,她要开一个单子,她需要贾宝玉这么秘密地来开吗?她让彩明开不就完了吗?而且她为什么不回答贾宝玉呢?你就跟贾宝玉说不就得了吗?凤姐说,这事横竖我明白就行了,我明白就罢了,怪不怪啊?而且底下,凤姐还有很多蹊跷的事情。到第七十二回,那一回里面凤姐讲她做了一个梦,叫梦中夺锦。她说突然来了一个人,看着很面善,仔细想又想不起是谁,来要一百匹锦,于是凤姐就问他,那个人说娘娘要一百匹锦,凤姐问他,是哪一位娘娘啊?结果那个人说的又不是咱们家的娘娘。有这个情节,是不是啊?当时王熙凤作为一个当家人,她所要支应的,要对付的不仅仅是一个太阳,她还要应付月亮那边呢,应付月亮那边只能采取这种办法,不能太明白地去应付,知道吧?
  所以你看这些地方都说明,在康、雍、乾三朝,当时的政治形势影响了曹家,曹雪芹这个作者又把乾隆初期复杂的政治情势,和自己家族的命运,巧妙地投射到了《红楼梦》的文本当中,留下了诸多的蛛丝马迹;而且有的已经不是蛛丝,已经不是马迹,留下的痕迹已经是非常清晰了,这就是这一讲我所要强调的。请你注意“双悬日月照乾坤”!也可能有朋友就着急了,说您看您说了半天还没告诉我们,秦可卿的原型究竟是谁呢?关于这个,请听下回分解。


  第十讲 蒋玉菡之谜


  有的红迷朋友问我,你为什么总讲些过场戏啊,你讲的那些情节,往往是在看书的时候,我匆匆翻过去的,有的地方简直就直接跳过去,不看那个,看下头,看贾宝玉跟林黛玉又怎么样了,关心的是究竟贾宝玉后来娶了谁,他怎么当的和尚,总之,关心的是《红楼梦》里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大主干,大脉络。各人有各人的读书角度,读书习惯,您那么读《红楼梦》,我觉得也是一种读法,我也很尊重,说真的我一点也不想干预,更谈不到批评了。我只不过是想告诉您,我有我的读法,您可听可不听,如果您听了两耳朵,觉得我的读法虽然让您吃惊,但也还有趣;您不赞同,但在多元存在的社会里,我们互相容忍,又从互相容忍,进一步,到互相听听,了解了解跟自己不一样的人与事,不一样的读书方式,不一样的读《红楼梦》的角度,增加些见闻,聊备参考,那不也挺好吗?
  其实,我也非常重视《红楼梦》里面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的爱情,能不重视吗?我从秦可卿入手,并不是光研究这一个人物,我不是搞人物论,不是搞秦可卿的人物专论。我从探究秦可卿的生活原型入手,目的是为了找到一扇窗,一扇门,从那个窗口望进去,从那道门槛跨过去,可以把《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把曹雪芹的创作处境和创作心理,更好地把握住。把握住以后,融会贯通,我也就会把比如说您所关心的宝、黛、钗的感情纠葛,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其他各钗,副册、又副册中的那些女性,以及贾府最后的陨灭等等方面,把我对这些的连续性的探究心得,一一表述出来。但是我必须一环一环地进行。现在我还在探究秦可卿的生活原型,而这方面的探究,就必须要涉及到您所说的,书中的若干过场戏。
  我的观点是,我们读《红楼梦》,不能够错过它的一些过场戏,《红楼梦》每一回都有主要的情节,那情节基本上在回目上就都点出来了。但在主要情节的发展当中,会有一些过场戏,这些过场戏,早已有红学专家指出,都不是废笔赘文,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比如说第二十六回,这一回回目是“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很显然,重头戏是表现小红跟贾芸,以及林黛玉跟贾宝玉的爱情纠葛,当然还讲了一些别的事情。但是这里突然出现一个人物,就是冯紫英。大家记得这个人物吧,实际上在这回之前,他的名字已经多次出现了,有关秦可卿得病和丧事的情节里,就多次提到他。我们从脂砚斋批语里可以得知,前面提到过的一些人物名字,虽然只是那么一提,没戏,但在八十回以后,却是要正式出场的,不但有戏,有的可能还有重头戏呢!那么冯紫英这个角色也不仅是被提到,他是会正面出场的,在前八十回里他就正面出场了,第二十六回这个人物就出现了。当时他见到了贾宝玉、薛蟠,然后贾宝玉、薛蟠就问他,说你前一段哪儿去了,冯紫英就说,是随着他的父亲打猎去了。这段文字是不是有的朋友还记得?这段文字值得推敲。他说他是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儿回来的,他是在春天时候去的。打猎的事情,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就是说康熙朝的时候,康熙特别强调要保持满族的骑射文化传统,强调每年都要进行大规模的围猎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是在秋天,前几讲我讲到了木兰秋,但是春天有时候也会去打猎。
  那么这第二十六回就讲到,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来了,为什么提到打猎这个事呢?就是薛蟠和贾宝玉发现他脸上有轻伤,脸上挂彩了,一开头他们以为他打架了,这些贵族公子经常挥拳打架,所以薛蟠就问他,这脸上又和谁挥拳,挂了幌子了?薛蟠自己就爱打架,他们都是一伙的,确实他们也经常打架,那么这个冯紫英就告诉他,说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得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拳?可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对头就是仇都尉,仇都尉的儿子他们也认为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打过架,但是自从那次以后,冯紫英说,他就不再那么随便打架了,不再荒唐了,他要做正经事了。那么做了什么正经事呢?冯紫英就说三月二十八去的,前两天回来的,干嘛去了,跟他父亲打围去了,就是打猎去了。地点呢?他也说出来了,是在什么地方呢?这个地点如果你囫囵吞枣那么读下去的话,你也就把它放过了,如果你细心的话,一看眼睛就会一亮,他说是在潢海铁网山上。
  潢海铁网山,这个地名在第十三回出现过,你想是不是啊?第十三回秦可卿死了,死了就要找木头做棺材,好埋葬,这个棺材当时要好木头,薛蟠就说,他家里存有一副木头,是樯木,这个樯木就是潢海铁网山出产的。第十三回出现了铁网山的地名,第二十六回又出现,这绝不是偶然的。这在曹雪芹的笔下,是很重要的信息;这对冯紫英来说,那是非常重要的地点。他说是在铁网山上叫兔鹘子捎一翅膀,兔鹘子就是一种鹰,逮兔子的那种鹰,过去有一种鹰叫海东清,专门扑兔子,特别勇猛,又可以叫兔鹘子。那么这个冯紫英就跟他们解释,说脸上轻伤哪儿来的呢?不是挥拳打架来的,是跟我父亲到铁网山打围去了,在那儿为了抓兔子放鹰,那个鹰翅膀那么一扇乎,把我打了一下,出现了轻伤,他这么解释。他为什么要这么解释呢?想必有很多的原因,曹雪芹笔下也写了,贾宝玉跟薛蟠都急着问他,你为什么要去呢?冯紫英在这儿,没有直截了当地把前因后果说出来,但是冯紫英说了一句让人听了心里发痒的话,冯紫英说这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这话多有意思啊!大不幸这是一个大前提,他怎么会大不幸呢?光是让兔鹘子捎了一翅膀,只能说是个小不幸;可是大不幸当中又大幸,怎么会又大幸呢?兔鹘子没把他捎得更惨,算是幸运吧,也够不上是什么大不幸中的大幸啊!这话好怪,说得薛蟠和贾宝玉心里痒痒,急着问他怎么回事,他还不说,他都不坐,只说今儿有一件大大要紧的事,回去还要见家父面回。他还说到,他去那个潢海铁网山,是因为他父亲冯唐要求他跟着去,否则他不会寻那个烦恼去;他父亲把他抓得很紧,不嫌烦,春天里就往那么个地方跑,把他弄得也很忙,这不,又等着他回去。这个冯紫英真是忙得很,他都顾不得坐,站着饮了两大海酒,就匆匆离去了。他那么忙,他父亲跟他,显然还有些其他的人,究竟在忙活些什么呢?
  这个冯紫英是一个很神秘的人物,而且贾宝玉在对话当中还掐算了一下,说你是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哦,怪道前初三四儿我在沈世兄家赴席不见你。沈世兄看来也是和他们来来往往的一伙人里的,贾宝玉到沈世兄家赴席,那个应该是四月初三初四,那么一算,冯紫英去了多久?他说三月二十八日去的,那么在四月初三初四的时候,还见不到他的影儿,起码得有多少天你算算,起码得有一周以上是不是?就算他初五回来了,说明他也得去了一周,其实很可能不止一周。那么铁网山究竟是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可以估算出来,应该就在木兰围场的范畴之中。在当时那个交通条件下,打猎时骑着马,去了以后,兜一圈很快再回来,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时间段。他干嘛去了?这是第二十六回里写的,是个过场戏,但我主张不要放过,要琢磨。那么我说这个干什么呢?就是想告诉大家,在《红楼梦》的文本里面,除了一般读者所感兴趣的爱情描写,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微妙的心理冲撞描写以外,它也时时地把他们曹家家族所经历的重大的政治斗争、权力斗争的事件,投射到他的作品文字当中。那么这段文字其实就是起这个作用,冯紫英干什么去了?他怎么会大不幸当中又大幸?隔了一回以后,我们就在第二十八回又发现一个情节,这个情节也很重要,冯紫英跟贾宝玉他们,坐在一块儿饮酒作乐。
  在第二十七回里面,我们看到一些美丽的场面,贾宝玉和大观园里的一些女儿们在大观园里面举行一个活动。就是那一年的四月二十六日交芒种节,据书中说,当时闺中有一个风俗,她们把这一天当做饯花节,跟花神告别,就是百花开到这个时候,纷纷都要退场了,“开到荼蘼花事了”,最后一种花就是荼蘼花,荼蘼花都谢掉以后,所有春天的花事就都完结了。就在芒种这一天,她们要跟所有的花,跟花神饯行,这一天大观园儿女们就举行了这样的活动。
  实际上这一天就应该是贾宝玉的生日。《红楼梦》里面,很多人的生日都是挑明了说,贾母是几月初几,薛宝钗是几月初几,王熙凤又是什么时候过生日,它都有一些很明确的交代,但是贾宝玉哪天过生日,在《红楼梦》的前八十回的文本里面,没有一个明确的交代。可是他又大写“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这是为什么?这个我们放在以后专门谈贾宝玉时,再去揭秘,现在我先点到为止。我先告诉你第二十八回冯紫英请贾宝玉去赴宴,其实就是给他祝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一天跟着贾宝玉去冯紫英家的是谁呢?是四个小厮。贾宝玉小厮很多了,在《红楼梦》里面可以看到很多小厮的名字,其中最主要的那个是叫焙茗的,然后有锄药、扫红、墨雨等等,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小厮。这些小厮出现往往不止一次,偏偏在第二十八回,写他去赴宴的时候,多了两个小厮,这两个小厮在这之前和之后都永远不再出现;他们的名字一个叫做双瑞,一个叫双寿,这就暗示是请他去赴寿筵去了,瑞寿嘛。所以像这样一些很精心的文笔,作者既然如此精心地写下来了,我们读的时候也无妨非常细心地去读,体会出其中无穷的奥妙。
  那么冯紫英请贾宝玉和薛蟠他们去了以后,他们发现席上出现了两个新人物,一个是蒋玉菡,一个是云儿——一个妓女,几个人聚在一起饮酒。在这个故事情节当中,作者也照应了一下第二十六回,那一回不是冯紫英说这次大不幸中又大幸吗?当时他不告诉薛蟠和贾宝玉,他说改日再说,现在已经改了日子了,也把这两位请到了,这两位就请他说,结果他又说并没有什么事。他说当时为了把你们请过来,我那是一个设辞,就是我故意用一个话头把你们吸引来。作者在第二十六回把这个事情很郑重地提出来,到第二十八回又轻轻抹去,可见作者在写这个情节的过程当中,内心不断地掂掇,我应该怎么写。他没有明白写出,但是又使我们隐隐感觉到话里有话,文章里有文章。这个我在下面还会回过头来跟你解释,为什么是这样的。
  且说在这一回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就是贾宝玉和蒋玉菡两个人见面了,认识了,结交了,互换信物了。贾宝玉把自己随身带的扇子上的一个扇坠儿,送给了蒋玉菡,蒋玉菡就把他自己腰上围的一条汗巾子,就是系内裤的腰带解下来,送给了贾宝玉。而且他还交代得很清楚,这条腰带是谁送给他的呢?是北静王送给他的,北静王把这条大血红点子的,非常珍贵的,从外国进贡来的腰带,给了蒋玉菡。那个外国,曹雪芹设计得很奇怪,叫茜香国,而且国王是女的;这个女国王给书里的中国皇帝进贡,贡品很离奇,是腰带,而且是系小衣的,小衣就是内衣,实际上就是内裤,是那样的腰带。皇帝把那腰带给了北静王,北静王又赏给了蒋玉菡。蒋玉菡是个伶人,艺名叫琪官;过去这种唱戏的一般都是俗称什么什么官,《红楼梦》里面就有红楼十二官,龄官、芳官等等,记得吧?贾宝玉就和琪官互赠结交的礼品,这些情节都很重要。怎么个重要呢?我看下面有的朋友瞪着眼睛,在想,这有什么重要?这个在《红楼梦》里面是很次要的情节啊。哎呀,非常重要,它实际上是把当时雍正、乾隆时期权力斗争的一些情况,折射到了小说文本当中。所以说它实际上非常重要。
  因为如果你仔细通读《红楼梦》,就会发现,实际上《红楼梦》里面隐约出现了两大政治集团,这两大政治集团是互相对立、互相冲突的,其冲突最后就蔓延到了贾府,激化了贾政和宝玉的矛盾,最后导致宝玉被他父亲暴打。宝玉挨打,其导火线当然有两条,一条是金钏儿的事情,这事又是由贾环添油加醋告到贾政面前的。金钏儿的事情,今天我们暂且把它放在一边,实际上贾政之所以最后把宝玉往死里打,并不是由于这件事,这是一件附加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