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悠闲小地主-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阴沉着一张脸,开例会也没了能好转。

赵天华不甘心有好些年头了。从他下邵乡做知青那一年意外发现了张雅茹手里的那一箱子宝贝开始,他就潜伏到了张雅茹身边。

那些年他费尽心机对着张雅茹花言巧语献殷勤,结果他半点便宜也没能讨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张雅茹极度敏感,心思敏捷。虽然只有十**岁,却城府极深。早就在他和石昂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将那些孤本转移了。

得知孤本不见了的时候,他无比愤怒,在张雅茹面前露出了马脚,果然被张雅茹看出了端倪。张雅茹毫无情面地与他撕破了脸皮,嘲弄他不自量力,窥视她的家传宝物,妄图据为己有。

赵天华被张雅茹这样嘲讽,自然也没了耐性,不再虚与委蛇地和张雅茹斡旋,而是偷偷找人暗查孤本的下落。

可是他低估了张雅茹的心机,那些孤本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他花了一年也没能找到。很快就来了消息,他们这些知青都要回城了,眼看着连张雅茹也要回去了,他觊觎的那些孤本,也要与他失之交臂,他心有不甘,却只能无奈放弃。

回城后他就进了机关,仕途一升再升。也没了心思去关心那些宝贝。直到那天在邵乡遇到了拦车的苏青黛,那些旧日的记忆被唤醒,他才猛然想起来。那张雅茹一定是将孤本留在了村里。

所以一回到办公室,他就给石昂去了电话。这时候他才知道,在他回城的那一天。张雅茹就接到了北平的消息。她的家人在那场革命中支离破碎,母亲投井。父亲失踪,好好的张家就那样没了。

张雅茹在得到消息之后,一夜之间得了失心疯,每天神神叨叨,不复当初的神采。北平没有人来接她,凤翔村的张书记见她可怜,收养了她。后来她神智恢复清明。却丧失了所有记忆,连带着自己是谁也忘记了。

张书记为她取名张琴,当亲闺女养着,不久嫁给了清河村土生土长的农村伢子苏大江,结果嫁过去没几年就死了。

赵天华料不到当初那个明眸皓齿的城里姑娘会成了疯子,不过他可没有好心,心中只骂道:这就是报应,你个臭娘们当初要把那东西交给老子,老子没准念着旧情还会扶持你一把。如今你既然死了,那东西老子耍尽手段也要弄到手。

焦躁不安的他在办公室里走来走去。最后还是决定给石昂打个电话。

“你确定那野丫头存进去的真的只是个空箱子?”赵天华直截了当地问道。

石昂在那头脸色有些难看:“老子还骗你不成?!花了老子万多块大洋买通了那个业务员,结果开了那保险箱进去一看,把老子气得半死。就一个空空的破烂箱子!真是晦气!”

“你确定那个箱子就是当年张雅茹装那些孤本的那个吗?”

“当然确定!那箱子上有个通年宝鉴的标识,那玩意儿我还能认错不成?”石昂在那边火气十足。显然也是吃了瘪的。

赵天华的脸色也很难看,他料不到苏青黛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也这么难对付,当年在张雅茹那儿受的憋屈一下子又回来了,想着他忍不住攥紧了拳头。

“再查!老子不信一个小丫头还能翻出老子的手掌心!既然真是那个箱子,我看那些东西一定还在她手里!找个机会到她家去翻一遍,掘地三尺也要把东西找出来!”

挂掉电话,赵天华又阴沉着脸打了个电话给刘弘业询问情况。刘弘业这会儿倒是机灵,把在清河村吃瘪的事给说了出来,不忘添油加醋地提起周利民和汪鑫强的恶劣行径。

赵天华自然是恼火,那周利民当年就是个硬茬,若不是他,自己当初已经拿到了那箱子东西。如今他又千方阻挠自己的赚钱生计,这后气如何咽得下去。不过是个小小的村长,他能翻得了天?

“他一个芝麻绿豆大的村长你都制不服?真是没用。那什么汪鑫强又是怎么回事?怎么还来了个大学生,他瞎掺和什么?”

刘弘业倒是打听清楚了,将汪鑫强辞掉林业局的工作跑到苏家去种地的事情给抖了出来。

赵天华一听到苏家,立刻想到苏大江,暗道不会这么巧吧?一问果然就是,这下赵天华彻底怒了,孤本拿不到手,建个造纸厂你还来插一脚,这是想在太岁头上动土啊!?

“找个机会,给我好好整整那个苏家,别露出破绽!”

苏青黛自然是不知道她惹了麻烦,她在家度月假正乐不思蜀呢。

苏父一旦下了决定就马不停蹄地去村里找李大叔商量建房子的事情,恰好周利民也在,一听说苏家要建个四进的大楼房,吃了一惊。

上半年苏大江花了好几万承包大山的事情已经令她很吃惊了,如今还要建有几十个房间的房子,这苏大江究竟有多少家底?

苏父这会儿也不藏着掖着了,反正要建房子,藏也藏不住,那些人都睁着眼看着呢,又不是傻子。再躲躲藏藏地反而没意思,没准还引得别人胡思乱想。

“我家大丫头和人在市里合伙开了个什么奶茶店,赚了点钱。这建房子也是她倒腾出来的,这事我不懂。反正这两天老李你尽快找了人来,让我家黛丫头说说那房子怎么建,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这一番话下来,不仅李大叔,连周利民都有些不敢置信。苏家那个大丫头才多大?十二三岁的孩子在外头开店做生意?这不是开玩笑的吧?可是看苏大江那一脸笃定的样子却又完全不像是开玩笑。什么奶茶店这么赚钱?居然能赚十几万。

旁边听着的李婶子记到了心里,想着等什么时候去打听打听看,没准自家也去市里开一个,到时候赚了钱回来也建个大房子炫耀炫耀,和那帮媳妇子嚼嚼舌头卖弄卖弄去。

都说村里女人见识短,自然是这样。那李婶子不知道那些开店的猫腻,也不清楚苏青黛是如何同别人合伙开店的,只是听别人赚了十几万就动了心,想着也要分一羹。

不过后来她打听了消息之后,就彻底断了念头。开玩笑,开个奶茶店成本就要两三万,她哪里拿得出那么多钱?家里盖楼房还欠了一屁股债呢。

后来发生的这些事苏父当然不清楚,他只是和周利民李大叔说了找人盖房子的事,结果到下午三点多,李大叔就领着两个人到了苏家。

苏青黛正在屋里看书呢,听到门外有人唤,急忙出去待客。

李大叔自听苏大江说起他家大丫头在市里开店的事情之后,对苏青黛是刮目相看,不敢轻视了面前这个小女娃。看那丫头沉着冷静举止文明的样子,还真像个城里来的姑娘,没准真是干大事的呢。

苏青黛不知道苏父那一茬已经和周利民开诚布公,所以自然不清楚李大叔心里想的是什么。她也不多问,只将那几人请到正屋喝茶,就喝令苏青城到后山去叫摘金银花的苏父回来。

不多时苏父就提着几根山药回来了,苏青黛有些惊喜地看着那尺来长的山药,喜道:“不是要到十月中旬才能收吗?怎么这山药就长这么长了?”

苏父笑了:“这几根被那山猫子给扒出来了,索性就拿回来尝鲜。”

李大叔瞧着苏父提着山药藤回来,那根部一尺来长的山药把他看得一愣一愣的。那不是山药吗?那玩意儿卖得贵呢,好几块钱一斤。这苏家在大青山种了好大一片,居然长出这么长的山药,这等到收成的时候恐怕要赚不少吧?

这时候李大叔有些后悔了,山里不能种庄稼和菜,但是不代表不能种别的东西啊,自家怎么当初没有想到去承包那片大山呢?那大青山足有一百多亩地,如今都成了苏家的了,他后悔也已经没有用了。

“我说大江子,你这淮山药今年收成真不错啊,能赚一大笔吧!”

苏父倒是有些不自信,憨憨笑道:“这事还真不清楚,这山药一会儿一个价,等出了土才知道呢。”

这也是实话,农家种的东西,靠是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那一年收成好,但是不见得就能赚大钱。大家都收成好,自然是物多价贱,这种情况下好收成反而比不上收成差的时候。

李大叔听了觉得是正理。他是个心宽的人,他清楚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种地水平也不怎么样,倒是建房子还有些手艺,开荒种山这种事,他也就是想想罢了,真要是自己弄起来,就算是投资去种地,也是要赔的。

所以他也就放下了那个心思,只管将接下来要接手的事情做好。这苏家这次建的房子可是十几万的事呢,可不能马虎把这事半砸了。

第九章山药羹启示

李大叔效率倒是高,找来的那两个人也是房屋规划的高手。苏青黛所说的那些东西虽然他们没有建过,但是苏青黛一解释那两人就清楚了。

苏青黛去过不少农庄,也知道怎么的房子建起来大方舒服又不会显得死板。城里人来农村度假,想要的就是个轻松舒适,到了农村自然是不想再住那种死板的公寓样板楼。

苏青黛所说的那些东西虽然他们没有建过,但是苏青黛一解释那两人就清楚了。

苏青黛去过不少农庄,也知道怎么的房子建起来大方舒服又不会显得死板。城里人来农村度假,想要的就是个轻松舒适,到了农村自然是不想再住那种死板的公寓样板楼。

不过提这些都还太早,得等房子建成之后再说。这一谈就过了两个多小时,苏父要留三人在家里吃晚饭,李大叔连连摆手推辞,那两人也说还有事情要处理,来苏家都是抽出来的时间。苏父也不好强留,又寒暄了一番才罢。

得知十一月农忙过后那些人就会派一队包工来苏家实施筑基,苏青黛算是放了心。心情大好,看到厨房角落地上扔着的山药,她一时来了兴致,决定做可口的山药羹。

前世苏青黛到饭店的时候最喜欢点的就是山药羹,山药羹甜而不腻。很受白领女士喜欢。一来它香甜爽滑,二来山药滋补,养颜美容。还能调节女性女分泌,所以这类药膳极受女士喜欢。这也成了苏青黛去饭店必点菜式。

后来她到网上查菜谱,也学了几手。尤其是蜜汁山药。她做得最为顺手,不过这会儿没有桂花酱买。苏青黛从家中壁橱里掏出了年前的陈桂花代替桂花酱,心中却想着,中秋节不远了,今年一定要到村口那棵大桂树多摘些花来,酿酒做丸子或者做桂花酱都成。

做蜜汁山药材料最简单,取山药,枸杞。桂花酱,冰糖适量即可。

蜜汁山药做法也很简单,有的人讲究,会用鸽子熬出来的高汤做底,但是明显苏青黛这里缺少这个材料。所以她也不讲究那许多了,弄了一块小排骨切碎放到汤罐中用炖,约摸半个小时后将山药枸杞等材料放入汤罐里文火慢慢熬。

等到山药熟了之后,再放入盐,姜,葱。味精,冰糖等调料,这山药羹就可以出锅了。

农村人是不常吃山药这种贵东西的,即便吃也是炒木耳或者油炸了吃。嫌少做成甜羹的。

山药羹一上桌自然博得了苏青叶和苏青城的喜欢,小孩子爱吃甜食,所以自然喜欢山药羹的甜腻味道,但是苏父却并不喜欢。

好在苏青黛做了其他菜色,湘里人最爱吃的就是辣,湘菜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这味就是指辣味。苏青黛做的山药木耳炒肉丝很受苏父欢喜,吃了好几碗饭还舍不得放下筷子。

汪鑫强倒是什么都吃,只是在尝到山药羹的时候,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看着苏青黛问道:“黛丫头,你……有没有想过,以后在城里开个私家菜馆?”

这话一出口,苏青黛愣住了。私家菜馆她不陌生,前世在北京她也去过几家,都是老字号,自家都有祖传秘方在手,生意自然不用说。但是若让她开个私家菜馆,能行吗?

汪鑫强看她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忙解释道:“我也不是平白无故地开口的,早两年我在北京上学的时候,我一个同学家里就是开私家菜馆的,我也去吃过,不是说他们家的馆子就有多好,而是他们家的菜很别致。”

“别致?”苏青黛好奇地看着汪鑫强。

“对,很别致。都是反季的菜色,冬天里吃夏天的菜,夏天就吃冬天的菜。这样的菜色,在那里只此一家。”汪鑫强看着苏青黛,眼睛里露出精光来。

“你是说,他们家种了大棚菜?!”

汪鑫强睁大了眼睛,他虽然知道苏青黛懂得很多东西,但是大棚菜这个事物在农村却并不曾听说过,现在听苏青黛一口就道破了那家私家菜馆运营的窍门,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找什么词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面前这个丫头,真的是个初一的学生吗?这简直是妖孽啊。

苏青黛却来了灵光,她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家要开私家菜馆的,可是如今听汪鑫强说起来,她想的却比汪鑫强更多更远。

等将来她家开了农家乐,肯定是要弄个大农场种植蔬菜瓜果的,那些DIY小农场种的菜,自然只能出售。如果要找销售商,倒不如自家开个饭馆将那些菜都倾销进馆子里去。还可以打招牌广告,DIY农场出品的无公害蔬菜,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这样不仅给私家菜馆招揽一批工薪族食客,还能免费替农家乐和小农场做广告。

苏青黛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她虽然不是个好厨师,但是不代表就招揽不到好师傅。只要到时候农家乐和小农场建成,她就可以去市里开个菜馆,菜色根本不用愁,有她十多年超前的记忆,还怕想不出好的点子吗?

其实苏青黛早就想过要再做点什么生意来敛财了,她虽然不是个十分有野心的人,但是钱多好办事,多赚点钱总不是坏事。作为一个标准的小地主,怎么能不多积累点黄白之物?

她虽然手中有奶茶公司的股份,却也知道奶茶虽然赚钱,却只有一段时间。等到竞争变得激烈,各种奶茶饮料公司出现,飘香就真的需要靠实力说话了,钱哪里那么好挣?中国人最不缺的就是山寨和模仿,只要有东西赚钱,跟风的人一大片,很快就会让市场饱和。

至于水果公司,则更是不靠谱,靠听吃饭不说,还分淡季旺季,水果又不能一直有,只有在成熟季节才有得卖,过了那一段时间,公司就基本上没有收入。所以看起来也不怎么行。

现在国家正鼓励下海创业,正是个体经营创业的好时期,她有那么多的点子建议,自然是能利用的都要利用上来。不然等到时机一过,后悔都来不及了。

所以私家菜馆一事一经提出就被苏青黛采纳,她又和汪鑫强商讨了一晚上,总算有了一个模糊的计划。

这事苏父却是不管,他现在每天夜里都要去山里守夜,那山药长得很长了,眼看着就要到收成的时候,可是不能再出什么差错。

他如今也多了几个心眼,那村里人有几个是没有见识眼皮子浅的,没准在知道自家山药成熟了起了别的心思。更何况最近山猫子也活动得厉害,连着到地里刨了好几次山药了,他到底不放心,吃过晚饭就去山里了。

在家一连呆了三天半,这天才吃过午饭,孙强就开着车来接苏家兄妹了,开车同来的还有和老板和一个和圣堂的伙计,想来是来收金银花的。这已经是最后一茬,苏青黛帮着苏父把晒好的金银花装袋完,看到苏父和汪鑫强往车上装东西,这才回屋取早就收拾好的东西。

和老板进屋呷了一口茶就出来了,看到苏青黛和苏青城一人提着好几个包,笑道:“我说苏丫头,你们兄妹两这是三光大扫荡呢?回来几天功夫就搜罗了这么多东西。”

苏青黛听和老板这话,不好意思地笑了。城里的菜贵,她上午在自家菜园子里整了不少蔬菜瓜果,估计能吃一个多星期。她本来还嫌不够,可惜在市里租的房子没有冰箱,菜估计也放不住,这才作罢。

结果一收拾,还真是吓了一跳。除去清洗干净放在蛇皮袋中的一大袋螺蛳,还有一蛇皮袋的蒿笋,加上苏青黛摘的蔬菜瓜果,足足放满了孙强的后尾箱。

正要上车呢,隔壁连婶子突然跑到了苏家,看苏青黛要走,拉着她就塞了一大袋子的蔬菜。苏青黛低头一看,好家伙,绿油油红彤彤都是自家没有种的菜,苏青黛笑着推辞了一番就收下了。

这虽然是小事,苏青黛却是记住了连婶子的好。连大叔家虽然不怎么富裕,但是这几年来一直周济照顾着苏家三兄妹,这些事苏青黛可是记得很清楚。相比起苏叔叔家,苏青黛反而觉得连婶子更亲一些。

就拿这次她和苏青城回来的事,她从市里带了不少东西来给苏婶子和苏叔叔,但是也没有见苏婶子来自家家送点什么菜。虽然自己并不是想贪她家的东西,但是她连过场都不走一遭,还真是够吝啬无情的。

想到这些,苏青黛忍不住叹息一声。人心肉长,自然懂得孰亲孰疏,她想着好好对待苏叔叔一家,但是人家未必领情。

这般想着,苏青黛不免觉得黯然。回了市里最先处理的就是那些菜,她早就将河蚌肉,蒿笋还有蔬菜分成了好几份,给和老板送了一份,留了一份给孙强,回家后送一份给罗老太太,自己家则留了大份。

罗老太太没有吃过乡下的蔬菜瓜果,收到那些真正干净没有农药的东西,很是欣喜。想不到这新来的苏家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