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悠闲小地主-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看女儿的谈吐,思维清晰,有条不紊,又带着一股他从没见过的成熟,只觉得有什么从胸腔划过,刺剌剌地疼。他的孩子,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悄悄蜕变成一个大人了。

苏父心中对于三孩子充满了愧疚,当下也提起自己工厂倒闭,工作泡汤的事,又说起随着张家跑长途运输的事情。苏青黛自然的百般不同意,当年就是因为这个,苏父才送了命。她哪里还敢让苏父往死路上走?于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说弊端又说别的行业的前景,顿时说得苏父冷汗连连,连声说考虑不周。

苏青黛见达到目的,也不含糊,包括苏青黛所想的对联生意,还有以后开店面做生意的打算。

苏父越听越惊奇,心中虽然有些怀疑,却有大部分是信的。因为有些生意他在外面也有所耳闻,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事,但是显然心动了。

苏青黛也不多说,过犹不及。说的那些对苏父已经是个冲击,还是等他想明白再说。当下又转移话题,说起家里的其他事情,又商量着打糍粑的事。

正说着,下考铃就响了。苏青黛还想细问父亲在广州那边的事情,就看到两个身影朝着操场飞奔而来。苏父见到儿子和小女儿跑来,也是高兴地迎了上去。苏青黛在后面看着,那欢乐融融的样子,让她心中溢满了温情。

第八章父女进城

一大早,苏青黛就随着父亲到镇上坐车去市里。

经过一晚上的讨论,加上苏青黛的鼓动,苏父总算是答应苏青黛去市里的事情,但是有个条件,苏父得亲自跟着。

苏青黛虽然有些不乐意,但是没有办法,她现在毕竟只有十二岁。这么小的孩子独自去市里,苏父不答应也是正常,当下自然是满口赞同。

几人又合计了一下邵乡各村的人数,想着要进多少对联才不会滞销。不过,对于苏青黛说的卖对联一事,苏父和苏叔叔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可是看到苏青黛一脸自信的神情,他们也不好打击。

苏父拿出五百,加上苏青黛赚的三百,苏叔叔拿出的两百,凑了一千块钱。苏青黛怀揣着一千块,准备开始她的新发展。

整整坐了三个小时的汽车,才总算颠颠簸簸到了市里。

苏父虽然在广州呆了好几年,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工厂里,根本都没有到过怀阳市。虽然他不似村里人其他人那般怯生生的,却也好不到哪里去。一下车领着苏青黛走在车水马龙中,看到人来人往,顿时迷了眼,分不清南北东西了。苏青黛只好靠自己,一路上又是叔叔又是阿姨,问了不少人费了不少嘴皮子才找到批发市场。

这个时候的批发市场大多是批发南杂货的,也没有固定的门面。都是一些小贩搭着帐篷,在露天的场地上做买卖。

因为快过年了,苏青黛很容易就找到了卖对联的摊位。那小贩看到苏青黛这么一个小姑娘在自己摊位面前挑挑拣拣,身后又跟着一个中年男人,以为不过是个买零货的,也就没怎么在意。

苏青黛挑挑拣拣了半天,也没找到几幅,又翻看了一旁的年画和窗纸,同样品种非常单一,根本找不到几幅她中意的,顿时皱紧了眉头。

苏父在一旁不吭声,心中却是奇怪。那些对联和画他看着都挺好的,那些字画,他在村里的集市上可是没见到过,这么一比真是天上地下。只是看苏青黛皱眉的样子,似乎自家女儿还不满意?

那小贩看苏青黛半天也不说话,又不走,心下奇怪,忙问道:“小姑娘你是要买对联和年画吗?是单买还是批发?批发的话我给你算成本价。”

苏青黛自然不相信什么成本价,没得赚你还做什么生意。当下开口试探着问了价钱,又悄悄暗示苏父到其他摊位去询问了一通。那小贩一见苏青黛的表情,就知道遇到了主,糊弄不过去。但看苏青黛那架势,恐怕是桩大生意。当下也不敢再轻视,打起精神准备迎战。

苏父询问了几家价钱,回来给苏青黛汇报。苏青黛听了,微微点了点头。那小贩看苏青黛似笑非笑的神情,只觉得心虚,心下暗恼:这是犯浑吗?不过是个奶娃子,有什么好心虚的?

“老板,你给我个实价吧,我们商量商量。”

那小贩连忙笑着说了个价,苏青黛沉吟了片刻,抬起头,眼睛亮亮地问道:“老板你的这些东西是从哪里进的?”

原来苏父问了好几家的价,都比这边的贵了几分。苏青黛略一思索,猜到问题的根源出在货源上,才有了这么一问。不过这也让苏青黛认识到了这个时候的生意人,没有二十一世纪的人那么多花花肠子。随便那条街上的货,只要是一样的东西,价格都是一样没得商量。

那小贩听苏青黛这么问,以为苏青黛打他货源的主意,顿时警惕起来:“小姑娘,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这价钱真的非常合理了,你若是还不满意,我们就免谈了。”

苏青黛一听那小贩的话,就知道他误会了。当下连连摆手解释道:“老板你误会了,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觉得你这里的货不全,而且式样也不好,很多我想要的都没有。若是我真要自己去弄,怕是没有那个本事。所以想问问老板,您这东西是从别人手中拿的,还是直接从印刷厂出来的?”

那小贩原还看不起苏青黛,这些听苏青黛一下点中要害,大为吃惊:“你怎生知道我这里的货是从印刷厂出来的?小姑娘你这眼睛毒啊,不瞒你说,我姐夫是印刷厂的,我这些货啊,就是从他那里过来的,所以价格自然就便宜几分。但是我可没有说大话,这整个怀阳市里,我这里的货是最全的。小姑娘你若还是不满意,我可就真没有办法了。”

苏青黛一听这话,笑问道:“难道我提供画版样式也不行吗?”

那小贩心中惊奇,这女孩看着也不过十来岁,怎生说话这么成熟,而且想法新奇,心思深沉,只说了几句话就知道不好对付。虽然他不怎么相信苏青黛能拿出什么新样板,但是看苏青黛那自信满满的眼神,不知道为什么,他有几分动摇。

苏青黛看那小贩犹豫的样子,知道有戏,也不多说废话,直接从背包里抽出速写本和铅笔,迅速地画开了。

不过短短十分钟,她就将手中的速写本递到了小贩的手中。

那小贩只随意地扫了速写本一眼,已经大为吃惊,小心翼翼地朝四周看了一眼,就急急地拉着苏青黛往大帐篷里拉。

“你能画出多少样式?”他的声音有些颤,做对联年画生意也有好些年头了,他自然是知道这一行的利润。虽然一般人看不起几毛钱的毛利,但是,若是真正把握住了市场,钱可是越滚越大的。他如今看了苏青黛随意几笔就画出了不一样的风格,漂亮大气不说,他一眼就喜欢上了,猜想着这画一定有市场。

苏青黛自然是可以画一堆,只要有绘画基础,见多了二十一世纪的各种风格的绘画,重生一回谁不是画家?

要年画样板,苏青黛自然信手拈来。当下淡淡笑道:“样式不用着急,只是我需要知道,老板能否解决印刷问题,当然,老板你得拿出点诚意来。”

那小贩一听这话,知道这生意跑不掉了。只是他也不好一个人拿主意,得把他姐夫叫来商量,于是急急说道:“印刷问题自然能够解决,只是这些牵涉比较大,我得找我姐夫商量。小姑娘你若不着急,就在这里等着,我去打个电话就来。对了,忘记介绍了,我叫李伟,你若不嫌弃,就叫我声李哥。”

还不待苏青黛点头,那个李伟已经猴急地跑出去,连摊位都顾不上了。苏青黛心中好笑,连连摇头,拉着摸不清状况的父亲坐到了帐篷里。

苏父有满肚子的疑惑,却不知道该怎么说,况且这里也不是问这些的时候。苏青黛也不理会父亲那探究的眼神,只管拿出速写本画起来,很快,一张张样板图就在笔下生成。苏父看得惊奇,只能呆呆得坐着,眼睛睁得老大,说不出话来。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李伟就领着一个大肚子男人走了进来。苏青黛心中暗道:“来得倒是真快!”

李伟的姐夫孙强走进来,见到帐篷里坐着两个人,还以为要谈生意的是苏父,连忙伸出手和苏父握手,又是笑道:“这几日厂里忙,我得看看样板,不然我可不想我的厂子年底就倒闭。”

苏父当下不知所措,只能求助地看着苏青黛。一旁的李伟也是一脸尴尬,红着脸对孙强道:“姐夫,画样版的是那个小姑娘,你……你搞错人了。”

孙强一听李伟这话,脸色大变,认为李伟是在耍自己玩,怒道:“你这不是胡闹吗?我是听你说有大生意才推掉了会跑来的。如今你找这么个毛丫头来,你是想开刷我吗?”

李伟大窘,着急地看着苏青黛,生怕她一生气甩脸子走人,待看到苏青黛一脸笑容,没有半点生气的样子,这才放下心来,一面安抚脾气暴躁的姐夫,一面将事情慢慢说明白。

孙强不信的眼神扫过苏父,又上下打量着苏青黛。苏青黛神情自若地任他打量,手下的笔照旧飞舞。好不容易画完,她才松了口气,笑着将手中的速写本递给孙强。

孙强越翻看越诧异,抬起头看着苏青黛:“这些都是你刚刚画的?”

苏青黛点头:“这不过是一个系列样式的一部分,若是这批画好卖,我再给你其他系列的样版。”

孙强这时哪里还有什么怀疑,抱着手中的画,似乎就能看到今年的收入会翻番。当下笑着又是赔礼道歉又是连连应承,只差没点头哈腰了。

“既然这样,李哥,孙哥,咱们的生意也就要另外谈了。我给你们提供样版,你们得给我们提供货源,价格嘛,自然就不能是原先李哥说的那个价钱了。”

孙强这时候哪里会让李伟坏事,且不说手中的画还没有到手,就小姑娘说这一系列还有其他样板没有画出来,而且还有其他系列,这么一大株摇钱树可不能让她跑了,连忙说道:“这是自然,既然你们要做对联生意,孙哥也不能不厚道。价钱算一半,另外孙哥再送你两百副春联作见面礼。”

这话一出,苏青黛顿时笑开,心道:这孙强果然狡猾,不过既然他这么会来事儿,我倒是不妨和他合作。

“孙哥真厚道,既然这样,咱就得签合同,然后我手里那二十幅样板才能给你,不过咱可说好了,我明或者后天就要货。另外,你们的对联我想提点意见,对子不够新颖,另外,建议将墨字变成金字,金字更喜气。红纸对联也可以弄点花样出来,比如在纸面上弄金色的花边或者点些金印,又新颖又喜庆。”

孙强本来还想着这女孩不聪明,没准可以忽悠忽悠,一听苏青黛说要签合同,心中一凛,看到苏青黛眼睛里精光闪动,已经是不敢有半点含糊,心中暗道这女孩不简单。

听到苏青黛给他的建议,几个点子都是以前从来没有尝试过的,但是一听就知道是好点子,心中大喜,心想这一趟没有白来。

当下几人又是签合同又是选样板,又几番讨论修改,到了中午近十二点才办好。那孙强拿到一桩大生意,也是神清气爽,当下豪爽地拉着苏家父女进了饭店搓了一顿。

这番下来,已经是两点,苏青黛又急急拉着苏父去医院询问叔叔病情的事,一番耽搁,到了四点才坐车回家。不过收获不小,想着接下来要拿到的货,还有叔叔的病情有救,苏青黛就觉得力气充沛,恨不得立刻就大干一场。

第九章打糍粑咯

苏父这次回家,原本冷冷清清的家就感觉热闹了不少。再加上苏婶子回了娘家,苏叔叔一个人也没有办法照顾自己,苏青黛就拾掇了个厢房让叔叔住到了自己家里。

从市里回来,苏青黛当日夜里就和苏青叶开始挑拣起糯米和粳米,又用纱罗仔细地筛选过,这才放上水开始浸泡。那一边苏父也领着苏青城将久置不用的甑蒸笼和石舂清洗干净,放在阴风处吹干。

这一忙,就到了夜里十一点。苏父就上赶着几个孩子上床睡觉。

一夜无梦,苏青黛第二日一大早就起来了,听到父亲打扫庭院的声音,心中一阵满足,连忙准备去做饭,顺带着看了看浸泡的米粒是不是好了。

吃过了早饭,苏青黛就准备了两口干净的大锅开始烧水。火炉生得旺旺的,映照得苏青叶圆圆的脸,红扑扑煞是可爱。

苏父将甑蒸笼架好,将浸泡好的米放进去。那一面苏青黛则负责看火,又一面叮嘱弟弟将准备好的杏仁核桃花生葡萄干之类的干果混在一块研成粉末。待到过了一个小时,估摸着快要起锅了,隔壁的连大叔也随着连婶子到了家里。

“哟,这都准备上了?是不是可以起锅了?”连婶子闻到米饭的香味,顿时笑眯了眼,“那还真是抓得紧,这糯米一起锅就得赶紧地。这天气怪冷的,要不一会儿舂得慢了米可就不糯了。”

苏青黛笑了笑:“可不是,所以我们准备了好几炉炭火呢,那石舂都让我们用炭火烫着呢,保证热和和的。”

连婶子一听,看到屋里那被火热着的石舂,顿时眼睛亮亮:“这倒是个好主意。”

当下几人也就不再废话,将甑蒸笼里蒸好的糯米尽数倒入到石舂里。

另一边苏父和连大叔也已经将木杵石臼准备好。当下苏父拿着木杵,连大叔拽着石臼,一人用石锤舂,一人用木杵翻动,一下一下敲打起来。

打糍粑是个技术活,既要有力道,又要快准狠,这样的糍粑才能打得均匀瓷实,粘稠透明如泥,偏偏挑起又极有任性。若是力气不够,石臼提不起来,木杵捅不下去,这样打出来的糍粑就又硬又涩,十分难吃。

听着苏父和连大叔一吆一喝地打着,苏青黛忙嘱咐苏青叶看着石舂下的火,火不能太旺烧糊了糯米,又不能太凉让米糊冷了,只需让石舂保持温热就好。

随后她就随着连婶子去准备模具,又取了香油点润。待看到苏父挑起那些糯米时感觉绵软柔韧,立即吩咐妹妹卸掉火,又让哥哥将研好的干果倒进石舂内,连着那些糯米一起搅拌均匀。

这个时候,糍粑就打好了。再将热和和的饭泥倒进早就准备好的模具中,制成圆饼或长条的形状,待到糍粑冷却之后,将模具里的糍粑敲打出来就好。

这般忙活下来,已经是下午两点。期间苏青黛已经开始准备饭菜,新出炉的糍粑最好吃,苏青黛也不含糊,挽起袖子做起了糍粑肉,待到肉香味飘出,苏青城已经是口水直流,眼巴巴地盯着那大碗的糍粑肉。

又炒了两荤两素,热了二两小米酒,忙碌了一上午的苏父和连大叔也不再忙活,同苏叔叔三人聚在一块吃起酒来。连大叔吃着糍粑肉,赞不绝口。

连婶子忙问做法,苏青黛并不藏着掖着,当下笑着和连婶子说起如何配料如何入锅,火候如何。连婶子听得惊奇,对于这样的做法从未听闻,但是那糍粑肉确实滑嫩爽口,也就暗暗记在了心上。

这个时候的苏青黛不知道,正是因为这糍粑肉,让清河镇的糍粑在几年以后闻名于全国,有不少中外游客慕名而来。

打好的糍粑,苏青黛用干净的蛇皮袋装好放进地窖里,等想吃的时候再拿出来蒸。因为连大叔家来帮忙,苏青黛也不吝啬,拿了十斤糍粑递给连婶子,又封了一个二十元的红包放到她手里。连婶子虽然寒暄客气,红包还是接到了手里。

在邵乡,打糍粑是件大事,意味着一年的丰收和来年的好运气。请人打糍粑也是含糊不得的,必须封红包,多少倒是没有规定,有五块的,十块的。

但是苏青黛这般封二十块,在清河镇算是大手笔了。那连婶子回去后开了红包,很是诧异。但是想起听到的传闻,也就释然。那苏家的女儿,看着倒真是个有出息的呢。

苏青黛封了红包,也不瞒着父亲,转身回了屋就跟父亲说了。又说起父亲不在家的日子连婶子几番帮忙,封个大红包算是感念连婶子的照顾之恩。

苏父原本还觉得女儿有些大手脚,这下一听,也觉得封个大红包才像话。这一想就觉得自己果真是糊涂,竟然还没有自家女儿明事理。但是看到女儿行事熟稔,没有半点怯场,心中又是骄傲又是羞愧。

下午苏父带着苏青城出门去办事,苏青黛就给苏叔叔熬药。昨日她去医院询问苏叔叔的病情,得知咯血一事,那医生一脸为难,坚持要住院治疗。苏青黛自然明白早住院比晚住院好的道理,只是苏叔叔死活不肯,也就想着先过了这年再说。于是软磨硬泡磨得了那医生的药方子。

那医生也算好心,看苏青黛一个小女孩子这么关心自己的叔叔,也就不隐瞒,连说咯血已经不是小病了,若是要根治,必须及早到医院治疗。他的药方子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那样的病只能拖上几月。

苏青黛一面熬药一面感慨:九十年代的医生就是单纯啊,医者心就是救人治病,也没有那么多功利心理。也不会黑心收红包,更不会草菅人命。

正胡思乱想着,就听到在外面玩耍的妹妹急急地朝着家门冲了过来。

“姐,姐,有车……有车来咱们家了!”跑得气喘吁吁的苏青叶断断续续地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