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悠闲小地主-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那主事聪明,一听这事,心中哪里有不同意的。这回的对联还没有写呢,他还准备晚上弄点小酒小菜去求村里的那帮老头去。

可是村子里那些老人又都拿大,倚老卖老不说,姿态摆得老高。每年要写联都是一副不情愿的表情,非得好吃好喝供着,还得好话说尽。

为了这事,主事不免受些窝囊气。今日一听有人免费送联,哪里还有不乐意的?只是又不好做得太明显,让村长看出来。

那主事笑着开口问道:“黛丫头,要送春联倒是可行,但是我也得看看你的春联合不合适,好不好。若是不行,我和村长可是不接的。”

苏青黛听了大喜,急忙从包里拿出了准备好的春联。当场撕掉包装纸,将里面的春联亮了出来。

这次的春联,是苏青黛向孙强提议的,纸张比一般村里写联的红纸厚不说,更是提亮了的大红色,加之纸边渡了金色的花边,联底更是印着金童玉女怀抱聚宝盆的花样。再加上那些字用金色闪光漆印制而成,比一般人家自己书写的对联显得更加龙飞凤舞,大气异常。苏青黛才把这对联拿出,不仅那主事的看得目瞪口呆,连周利民也是瞪大了眼睛。

收到了效果,苏青黛心中暗笑,面上却还是怯怯地,有些担忧又有些小心翼翼地问:“周叔叔,主事大叔,青黛的这对联行吗?”

那主事哪里还会说不行?这样的春联他自然是没有见过,这下开了眼,自然就想要拿出去炫耀炫耀,只是因为村长还在,才不敢大意。心中却想着,明日那些来参加庆典的人一定会轰动,这么好的对联贴在祠堂里,也让别的村的人瞧瞧,我们清河村的鲁班庆也有东西可瞧!

周利民虽然是被这对联迷了眼,却不是目光短浅的人。看到苏青黛手里拿着的这对联,脑海中有个念头一闪而过,这苏家在市里进了一批这样的对联是为什么呢?

他在心里一盘算,已经明白了苏家打的什么主意。这苏大江怕是要借着这次庆典折腾几下,顺便把他们这对联的招牌打出去呢?

不过周利民是个眼界宽的人,他虽然不相信那主意是苏青黛想出来的,只以为是苏大江的主意,却并不打算阻挠。村里有人想发家致富,只要方法正道,不走歪门邪道,他都是大力支持的。

只是他心中不免腹诽着,这苏大江去外面混了几年,倒是真长进了不少啊。所以周利民并没有拦着,这对联明显是给自己长脸的,明日邵乡其他村的村长前来视察,他周利民定然可以挺直腰板。当下就提议:马上张罗米糊,周村长要亲自贴祠堂的春联。

村长这一贴,倒是真的给苏青黛打了活广告。原本祠堂里就有各家来帮忙的人,看到村长要亲自贴春联,已经诧异。待到村长将春联一贴出,顿时哗然。

村里谁家过年不写个联贴着?只是这样华美大气的联子他们谁也没有见过。顿时,祠堂里一片议论声,纷纷相互打听村长这对联哪里来的。

村长扫了一眼站在人群中的苏青黛一眼,心道:“这对联还真是贴对了,算了,帮人帮到底。”当下他就将苏家自动捐献对联一副的事情宣布了出来。

苏青黛看村长这么说,心中高兴,也明白了村长这是在帮自己,想着待有空一定到村长家去亲自道谢。

到了傍晚回去,苏父好奇地询问苏青黛外出的事,苏青黛本就没打算隐瞒,就将去祠堂的事情说了。她在前世见多了赞助商,所以对于这样打广告的方式并不陌生。这样的方式,比靠自己的嘴皮子吹嘘要好上百倍。只是苏父听苏青黛这么一分析,心中暗自惊奇,自己这大女儿真不是一般的聪明,连这样的法子都想得出来。

“爸,咱得沉得住气。等着吧,明天那对联让全村的人看到了,咱们的东西就不愁卖不出去了。再加上那些来视察的村长,咱们的对联一定会畅销,我觉得我们需要赶紧去联系孙哥多送点货过来。”苏青黛的眼睛里闪过光芒,对于这一场春联大战,她是势在必得。

第二日一大早,苏父就领着苏青城和苏青叶去了祠堂参加鲁班庆去了。

所谓鲁班庆,就是庆祝鲁班的生日。因为鲁班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发明创造,让人们能够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有工具可以提高劳动成效,让他们有粮食可吃,有木工活可做。

在邵乡,为了表达对鲁班的热爱和敬仰,鲁班生辰这日会举行全村的庆典活动,从开场的全年总结,到评选先进分子,到来年的劳动务农计划,都需要一一公布。然后就是全村人聚在一起吃鲁班饭,听鲁班戏,热热闹闹过一天。

苏青黛担心苏叔叔没有人照顾,加上她怕有人来打听春联的事,又怕孙强再来送货家里没有人接应,于是就一直呆在家中没有出门。

果然,才过了九点,就有人急巴巴得赶到苏家来了。是隔壁的江婶子,苏青黛得知上次江婶子拦着苏父打探自家的事情,心中有些不喜,但还是不动声色得将她引进了家门。

那江婶子进了屋,在正屋里四下环顾,眼睛也是贼溜溜地转。苏青黛有些不耐烦,于是开口问道:“江婶子这是多少年没有来我们家了吧?我们家可是没有多少变化,还是和原来一样。”

原来那江婶子以前最喜欢和苏母嚼舌根,唠叨这家两口子吵架那家谁谁谁发财了之类的话,苏母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江婶子来得多了,苏母就不愿意听她唠嗑,干脆起身去干活,将苏婶子干晾着。慢慢的,那江婶子也发觉了苏母不喜欢她,心中不免多了几分记恨,也就很少来苏家了,反而转移战场去了苏二家和苏婶子扯闲话。

苏青黛对于那些乱嚼舌根的人一向非常厌恶,自然给不了这江婶子好脸色。江婶子一听苏青黛的话,心中也知道自己太着急了些,连忙摆正了脸笑着问道:“黛丫头你怎么不去看鲁班庆?”

苏青黛虽然不想理会她,但是也不能没了礼数。毕竟这江婶子是左邻右舍,每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撕破了脸皮不好。所以也就淡淡地说道:“我叔叔病着,我得给他熬药。”

江婶子看话头引不到鲁班庆上去,只好强笑道:“真是个乖孩子。对了,我刚刚从鲁班庆回来,听说那鲁班台上的春联是你们家出的,这是怎么回事?我看那春联怪好看的,不知道你们家还有没有?能不能送婶子一副?”

送?苏青黛眼底闪过一丝嘲弄,这人还真会贪便宜。

于是她也就揣着明白装糊涂:“婶子说的是鲁班庆的春联吗?那是我爸爸从市里进的货,准备要卖钱的。婶子要是想要的话,我可以卖给你一副,我们卖得很便宜的,才两块五一副。不过要是送的话,苏婶子得去和我爸爸说,青黛不能拿主意。”

那江婶子一听苏青黛这是不肯送,顿时有些羞恼。只是想到苏青黛说是在市里进的货,顿时起了念头,又引诱着问道:“那你知不知道是在哪里进的货?可是那天来的那个车子送来的?”

苏青黛听了这话,哪里还不明白这江婶子打的什么目的,原来不仅仅是打她家货的主意,还想抢生意。不过真是不好意思了,若是要进货,先不论她进不进得到,就算是进到了,批发价也是不便宜。

这一想,苏青黛顿时不怀好意地笑了,既然如此,她倒不如反将一军。

“婶子是问进货的地方吗?这个我倒是知道,就是市里的南杂货批发市场。那里都是批发货物的地方,很多批发对联的小贩的,婶子只要去问就知道。”

那江婶子听了大喜,心中暗道小孩子果然好骗。当下自以为得了一个赚钱的大计,于是在苏家再也呆不下去,心急火燎地就回家去找自家那口子商量做春联买卖的事情去了。

苏青黛看到江婶子急急地走了,也不再去管,只慢悠悠地开始生火给叔叔熬药。火刚刚生起,就听到敲门声。苏青黛连忙跑去开门,门一开,就看到苏青叶欢喜地领着好几个妇人走了进来。

“姐,快把咱们的对联拿出来,婶子们说要买咱们的对联呢!”

第十二章春联热卖

都说女人都是天生的购物狂,说得一点也没有错。苏青黛以为村里的女人会不一样,却发现她完全低估了村里妇人的购买欲。

见到苏青叶领着村里那些来买春联的妇女进门,苏青黛急忙叮嘱苏青黛泡茶,自己则赶忙跑到厢房里去取货。

苏青黛原来将春联价格定位在两块五,算起来她也有一块五的毛利。但是别人去进货,估计批发价就要两块了。

但是想到村里人的生活并不富裕。若是太贵,怕是没有多少人要。

所以她有些迟疑,心里想着要是这样的价钱村里人接受不了,那就降价到两块吧。毕竟她这次只是尝试,而且她拿到的批发价并不贵,两块也是有得赚的。谁知道她才刚刚把价钱说出来,那些妇女就慌慌张张地一人抱了一大叠。看到那些年画也是喜爱得不行,又纷纷选了好几套,直嚷嚷着要给娘家亲戚送去一份。

苏青黛心中大喜,看那些妇人这般急躁地挑选货物的样子,就知道她这次的春联有销路了。

隔壁的连婶子也回来了,说是要来买春联。苏青黛哪里真会要她买,连说婶子见外,又说早准备了春联预备给婶子送过去,连婶子听了这话,笑得合不拢嘴。苏青黛自然知道这些是小恩小惠,也不放在心上。

很快,那些妇人都是高高兴兴地买了一堆春联年画走了。苏青黛在一旁收钱记账,连婶子帮着收拾存货,苏青叶在一旁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这一算计,才不过片刻功夫,他们的春联就出售了四十多副,年画也卖了不少。苏青黛心中高兴,急冲冲地就要苏青叶去镇上买鱼买肉。

还没出门,就听到车喇叭声。苏青黛一惊,已经急急地跳了起来,朝着门外奔去。来的人是李伟,穿着羽绒服,正在地坪里哈着气。看到苏青黛出来,李伟憨厚地笑了笑:“苏丫头,你家这地儿真难找!”

苏青黛看到李伟来了,知道是送货的,心中高兴,也咧开嘴笑:“那是,我家偏僻,比不得李大哥家的金屋哦。对了,孙大哥怎么没来?”

苏青黛知道孙强这人,虽然是奸商,看中的是和自己的长远合作,但是却也还算厚道,对自己一个孩子也并没有轻视或百般吝啬。能拿出百分之十的利润,算得上是大方的了。而且他上次亲自来送货,对于苏青黛的看重可见一般。这一次他没有来,苏青黛反而觉得有些诧异。

“我姐夫现下可没有空了,前天来了你这里之后回去就连夜开始印刷新的春联,听了其他几个合伙人的主意之后,又去电台做广告,还拉着那几个合伙的开始商量销售路线。听他们说什么加盟商的事情,这不,今天,好几个省外的大客户就打电话找上来了,他忙着应付这些生意,正脱不开身呢。”李伟脸上带着笑,说起孙强的事情,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李大哥现在也忙吧?还抽空来给我送货,实在是不好意思。”

苏青黛自然知道,这个时候已经是腊月中旬,正是开始置办年货的时候,李伟的那种批发生意,现在正是红火的时候。一年也就这一个月生意兴隆,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给自己送货,确实是不容易。

李伟浑然不以为意,一脸喜气地说着:“没事没事,那摊子我老婆在看着呢。不瞒你说,这次我姐夫弄了个叫‘鸿运’的商标,准备大干一场。现在我姐夫也不学其他印刷厂的成批发售给那些小贩了。只送到几个专门的小店做批发,别的地方根本拿不到货。我那小摊子托福,我的春联卖得很是红火,在那个南杂货市场差不多垄断了生意。”

苏青黛听李伟这样说,心中明白孙强是听进去自己的话了。注册了商标,开了加盟商路线,只要打开了市场销路,以后生意想不好都难了。

“对了,我姐夫说他抽空把那个合同给你拟好了,让你和你爸过目过目,要是可行的话就签了。我说苏丫头你这一手真毒啊,一开口就咬掉了我姐夫一块肉。百分之十的利润,我看着都眼红。你这一出手,就等着在家数钱吧。”李伟的眼里闪过一丝羡慕,但更多的是钦佩,能从他那人精姐夫手里拿到钱,可见苏青黛这小妮子不简单。

苏青黛哪里还看不出李伟在想什么,只是她可不是白拿银子的。她给孙强出主意做设计,要搁到二十一世纪,她就是公司的核心人物,孙强要是不花大钱供着,那她就撂摊子走人。

两人在屋内闲聊了一会儿,这才将运过来的新货卸下来。连婶子帮忙将货挪到了厢房里,苏青黛则趁着那段时间仔细研究了孙强拟的合同。

合同总体上没有大问题,只是苏青黛有其他想法。她其实并不想吞孙强那百分之十的利润,却想以她的样版画入股。只是她也明白,她拿不出股份钱,光只拿设计要入股,这样的要求,估计要那些奸商同意有点难。

以苏青黛的对于二十一世纪印刷界的了解,她自然知道印刷厂的发展前途和利润。不过这也只是一个想法,对方能不能同意,决定权不在她的手里。

所以苏青黛也就含含糊糊地将那些想法同李伟说了一些,至于孙强要怎么做,她并不强求。打不了拿到钱之后,她再找个别的营生。另外她又提及以后三兄妹可能要进城念书的事。李伟自然的拍着胸脯说念书这事好办,到时候找学校的校长说说就成。

这一折腾,就近中午。苏青黛要留李伟吃饭,李伟却直摇头,只说回去还要忙生意,急着赶时间回去。苏青黛也不好强留,就从地窖里收拾了十斤糍粑分两份装好,一份给李伟一份捎给孙强,又将连着这两日画的样版都交给了李伟。李伟也不推辞,拿了东西就急急地开车走了。

送走了李伟,苏青黛留了连婶子在家吃饭,正准备食材做饭,家里就来了一大堆买春联年画的人。

一屋子热热闹闹,苏青黛只好一边拿货一边收钱记账,幸好有连婶子在一旁帮衬着,苏青黛才没有乱成一团。

才送走一批人又来了一批人,这番忙活下来,苏青叶已经买了菜从镇子上回来了,还领回了一个中年男子。

一问才知道竟然是镇子是的小贩,听到苏青黛这里有一批上好的春联和年画,想打听打听价钱。苏青黛想笑,她倒是没有料到这小贩竟然跑到她这里来进货了。

不过这样也不错,她刚刚拿到李伟送来的两千货,还在发愁如何将春联卖到整个邵乡去。难道真的要去镇上租个店面吗?这刚烦恼呢,就已经有人来给自己解决麻烦了。

苏青黛到底不是小丫头了,一面和那小贩商讨价钱,一面介绍她的货,并说明她的货别的地方是进不到的,除非去李伟那。不过她的想法是,她以李伟同样的批发价钱,这样的话,邵乡镇的生意她就可以握在手里了。毕竟谁愿意舍近求远去市里进同样价格的货物呢?

那小贩起初听到两块的批发价时,有些犹豫。毕竟春联这种东西,一般家里都是自己拿红纸墨汁请人写的,没有谁乐意去买,更何况还是这么贵的价钱。

不过他才在屋里坐了片刻功夫,这屋里就来来去去走了好几拨人,都是来买春联年画的,有好几个人甚至一口气买了七八副走了。小贩顿时信心大增,打定了主意要在苏青黛这里拿这批货。

苏青黛也厚道,笑说:“我给你这个价格,自然不会蒙你。我定位在两块,你若不信,可以去市里问问其他批发商,若是低于两块你肯定拿不到货。至于你再出售时要卖多少钱一副,就不归我管了。而且我可以同意,我的货以后只批发给你一个人。”

那小贩一听这话,大为吃惊,有这样的好事?整批货只批发给自己一个人,这不是断了苏家自家的生意后路吗?这小丫头哪里来的胆子敢说这样的话?苏家的大人也不管吗?

苏青黛明白小贩的想法,也不多做解释,只含糊说家里的生意她可以做主。小贩哪里还有不答应的,只他手里有货,那他就能垄断邵乡镇的春联生意市场,那钱还不是滚滚来?当下满口答应,从苏青黛手里拿了两百件春联和年画,先回去试试手。

原本想要好好吃顿中午饭的,却不料做了这么桩大买卖。苏青黛累得慌,哪里还有心思做饭?

连婶子看苏青黛累得厉害,忙说她来做饭。苏青黛原还想客气客气,奈何她实在提不起力气,也就随了连婶子摆弄,只是心中对连婶子更多了一分尊敬和亲近。

下午又忙活了一下午,到苏父随着苏青城参加完鲁班庆回来,苏青黛的手里已经拽着六百多块钱,正是思索着下一步该怎么做。

苏父得知春联大卖的事情,大为惊奇。他虽然知道女儿将春联贴在鲁班台的计策管用,在鲁班庆上也有不少人来询问春联的事,却也料不到生意会这样好。既然春联卖出去了,他也就少了几分担忧。

苏青黛又将今日李伟来家里送货以及合同的事情,又将自己想带着哥哥妹妹去市里念书的想法提了出来。苏父知道苏青黛是个有主见的,况且他在广州打工的时候见识了不少,自然知道念书的重要性。哪里还有不答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