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超级富豪-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大增加了,而且王平暂时也不需要那么多钱。

“这个当然不行,一个公司就一个项目,要是你一个公司弄好几个项目,其他公司怎么办?”叶科说。

“那能不能办一个四万头养猪场?”王平问。

“你要么万头,要是十万头,这是两个级别。”叶科说,“你要报四万头养猪场,这么不上不下的,我们只能把你当万头养猪场来处理。”

“那就办个万头养猪场好了。”李穆说。

“万头养猪场的话,首先呢,你需要找一个能够容纳下你万头养猪场的场所,租也行买也行,总之把场地确定下来。”叶科说,“一定要正规场地,没有所有权争议的才行。否则的话,一旦有人提出所有权争议,局子里就不能给你批条了。”

“这个……万头养猪场要怎么样的场地啊?”李穆真是一点概念都没有。

“首先呢,一定要保证大小。”叶科说,“万头养猪场的话,最小也要10亩地,当然最好是100亩以上得比较好。”

“省城要找100亩地啊……”李穆面露难色。要是在子乌,别说100亩,就算是1000亩也不难,随便在山沟里面划一块就是了。

“我们省城是很大的。”叶科说,“谁也没叫你在城中心周围搞养猪场啊,你在省城下面的县级市搞也是我们管的嘛。”省城的确很大,除了市中心十几个区,外围还有好几个县级市,都是地广人稀森林茂密的地方。

“找到了地方,你就写一个可行性报告,写你要用怎么样的技术,建怎么样的养猪场,雇佣人员多少,预算多少之类。”叶科说,“我们局子里审查过你的可行性报告,觉得没问题了,就会给你发一份公函,你拿着这一份公函,就可以去农行贷款了。但是你贷到款,还不算完事。开工的时候我们局要派人去检查,完工的时候也要。最后开始出小猪了,我们还要去一次。”

李穆心想钱我都拿到了,你检查不及格又怎么样?还能从我这里把钱抢回去不成?这个问题倒不是很大。“这样的话,最快什么时候能拿到钱?”李穆问。

“我们只管审批,拿钱你要去找农行。”叶科说,“如果你的地点找好,可行性报告写好,资料齐全,一个星期我就能帮你把审批办下来。”

“这个可行性报告我不熟啊,叶科,你知不知道有谁能写的?”李穆问。这就是要送钱给他了。

“也没问题,很简单的,到时候我帮你找人写好了,保证符合我局的最新规范。”叶科说,“不过这个人他是个高级工程师,写万头猪场的可行性报告,一份要几千块。”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最重要就是写得好嘛。”李穆说,“那个开养猪场的地点。不知道叶科有没有推荐呢?”这可不但是要送钱了,如果地点是叶科推荐的,那么以后叶科就跑不了了,养猪场出了什么事情,叶科自己也要倒霉。这样养猪场的事情,叶科自然会尽心尽力的去办。

“这个,我可没有合适的地点。”叶科果然不上当,“小穆你自己去找一找吧,现在有很多养猪场转手的,你可以找个已经建好的养猪场,把地点报上来,等到局子里批准了,你就弄几个人去把那些猪舍什么的翻新一下粉刷一遍,就可以当新建的用了。”

说起猪舍,李穆忽然想了起来,其实自己是有猪舍的,不但有猪舍,还有鱼塘呢。施大石把房子卖了给李穆,因为要移民价钱开得高,还送了给李穆两个池塘几栋猪舍十几亩地,李穆对这些毫不在意,不过既然是白送的,他也没有推辞,还是收了下来。这么多天一来,他只是在签转让合同远远的看过一眼。“其实我现在有一个地方,不知道合适不合适。”李穆打开手提电脑,把那块鱼塘的红线图和地图位置打开给叶科看。

“这里啊……十八亩,小是小了点,勉强也够了。”叶科看着说,“小穆你这个手提电脑好,屏幕大又轻便。我那个手提电脑啊,屏幕大是大了,重的要死。”

“是吗?那真巧啊。”李穆一听就明白他要干什么,“刚好我有一台多余的没用,就送给叶科吧。”李穆用的是DELL的外星人R3,17寸屏幕,一万多块钱。

“咦?你怎么会有多余的手提啊?”叶科问。

李穆在心底大骂,谁有多余的啊,还不是要临时买一部给你,你好好收着就是了,还问什么问。嘴上只好努力编故事:“那天我看到这款手提电脑有特价,于是就自己买了一台,我爸也正好要换电脑,所以我就和我爸说了。谁知道我把误会了,一买买了两台,给了我一台,所以就多了一台出来。”

“哦,原来是这样阿。”叶科说,“平白无故拿你的电脑不太好吧?”

“不是平白无故,当然不是平白无故了,怎么回事平白无故呢?”李穆想了半天才想出来,“不是要写那个可行性报告吗?这是写报告用的文具啊!对,文具。”

“小穆你想得真是周到。”叶科这才答应了下来。

第十八章.新式养猪法

到底是省城啊,要是在子乌,哪里有这么多废话,东西拿出来,人家就收了。不对,要是在子乌的话,人家直接要钱,不会这么遮遮掩掩的要什么手提电脑。不但公务员如此,连省城的专家,行事都特别讲究。要是在子乌,找专家出方案,那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要什么结论就写什么结论,撒起谎来眼皮都不带眨的。可是在省城这里,叶科找的专家居然还约了李穆要一起去看场地。

“黄老师好!”李穆看见专家,连忙过去握手。

这个高级工程师专家叫做黄益,50多快60岁,头发黑白相间,戴着一副老气无比的树脂眼镜。李穆这一句老师叫的正确无比,因为他不但是高级工程师,还是省城大学的讲师,却不知道怎么没混上教授。所以千万不能看他是大学讲师就叫他教授,这是叶科事先叮嘱过的。

“小穆啊,你是我们省城大学的学生?”黄益呵呵地笑了笑,“读什么的啊?”

“读的是商业。”李穆说。其实李穆是想读些轻松一些的学科,比如历史哲学什么的,反正他也不用愁就业。不过他父亲李富贵一定要让李穆读商业,说是以后要李穆把富贵集团扩展成国际公司。李穆告诉他这样应该去读管理才对,李富贵还不听,一定要李穆去读商业。

“哎,怎么不来读农学呢。”黄益说,“农业大有可为啊!”

“现在小穆不就是要办养猪场了嘛。”叶科说。

“养猪也是好事,不过风险比较大。赚的时候赚死,亏的时候亏死。”黄益说,“我觉得还是种树的好,种下去都不用怎么管,每年施肥就行。我自己就包了几千亩地种黄花梨。”

黄花梨……这种东西严重不靠谱啊,李穆还记得在2011年,红木家具价格暴跌,连累着黄花梨什么的木材价格也暴跌。不过这又不关李穆的事情,“黄老师,现在已经快11点了,是先去吃午饭呢,还是先去看场地?”

“还是先去看场地吧。”黄益说,“要不然心挂挂的饭也吃不好啊。”

“对了,小穆,王总今天怎么没来?”叶科问。

“他今天有一个还能重要的会议不能来了。”李穆说。其实王平是因为建万头养猪场只能贷款500万,没有他的份,所以就没兴趣来了。“走这边,我的车停路边了。”李穆说。

开了车,李穆就直奔着自己的养猪场去。那里虽然说离学校不是很远,但已经是山里面了,道路又不是很好,所以李穆特地找王平要了一辆越野车来。现在李穆在省城还没有车,他想着以后事情越来越多,还是要买一辆车比较好,或者把子乌的车开过来。李穆的鱼塘藏在一个小山坳里面,距离大学后门李穆买的那个房子,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但是开在路上路上绕来绕去,足足开了半个多小时才到。最后一段路还是施大石自己铺的泥沙土路,越野车开上去都差点颠散了架子。好不容易开到了,回头一看,已经是远离人烟,仿佛身处深山之中一般。

“地方不错。”黄益说,“远离大路,附近也没有人居,对于防疫很有利。”

“这条路也太差了吧!”叶科说。

“无妨啊,路越差越没人进来。”黄益说,“养猪场嘛,就是拉饲料进来,拉活猪出去。大货车走这样的路一点问题没有。”

“黄工,”叶科苦笑着说,“以后我可是要来检查工作的,我们局子里的车可没有小穆的车好。”

想要电脑没关系,想要车……除非这不是贷款是补贴。李穆说:“那以后叶科大驾光临,都由我来接送好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啊。”叶科脸上也看不出异样来。

进到里面,迎面而来就是两口鱼塘,一口八亩,一口四亩,鱼塘边上还有4,5栋破破烂烂的猪舍。,每栋猪舍有15个猪栏,每个猪栏能养10头左右的生猪,加起来就是六七百的生猪。现在猪都让施大石给卖掉了,猪舍里面是空的,不过还是隐隐传来一阵阵猪屎的臭气。

李穆闻到臭气就不想往前走了,黄益却是毫不避忌,一个个猪舍钻进去仔细看,一边看一边摇头,最后说:“不行,又破又矮,间隔也不好,拆了重建吧。”

“不能改造改造吗?”李穆问。

“要改到适应现代养猪法,需要的工程太大,还不如拆了重建。”黄益说,“首先你看,这猪栏选址就不行,距离鱼塘太近了,水气潮湿,猪就容易得病。还有这里的猪粪没有处理,直接下鱼塘,也很容易造成猪群疾病的反复感染。养猪场呢,只要猪不得病,保本总是可以办得到的,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但是猪一得病呢,那可就亏大本了。特别是万一得了猪瘟、蓝耳病什么的流行疫病,那可真是血本无归啊。”

“蓝耳病?”李穆问。李穆知道蓝耳病是一种很厉害的猪病,搞的猪价很高。

“蓝耳病就是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黄益张口就是一串李穆完全听不懂的词。

看到李穆这个表情,黄益就知道他什么都不懂,顿时大生明珠暗投之感:“蓝耳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PRRSV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它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容易感染妊娠母猪和小猪,所以蓝耳病造成的危害特别大。小猪死了,让母猪再生就是,母猪一年至少可以生两胎。可是母猪死了,要在培养出一头能繁母猪来,花费的金钱和时间可就大多了。”

“原来是这样啊。”李穆说。

“小穆啊,你对养猪这行当,了解多少?”黄益问。

“嗯……没什么了解。”李穆说。

黄益早就知道了,摇头说:“这个万头养猪场,面前也可以算是大中型养猪场了。大中型养猪场呢,和小型的养猪场,还有那些散养户,是完全不同的。万头养猪场,一定要自繁自养,才能赚钱。”

李穆对此毫无了解,只得唯唯诺诺。

“这个自繁自养呢,就是说自己养能繁殖的母猪,让母猪和公猪交配,生下小猪来养大,然后卖肉猪。”黄益说。

“我还以为是买小猪回来养大然后卖出去呢。”李穆说。

“那是散养户和小养殖场的做法,有很多弊端。”黄益说,“大中型养猪场都是自繁自养的,买来的小猪,一来不知道有没有病,二来品质也没有保障,三来还贵。”

“那就自繁自养呗。”李穆对此毫无意义。

“万头养猪场的话,一年出一万头肉猪,需要大约600头母猪。”黄益说,“你这里地方小了点,最好把那个小鱼塘填了,只留下大鱼塘来处理猪粪,当然不能直接下鱼塘,要先处理过,最好是建一个沼气池,发完沼气残渣下塘。小鱼塘填高一点,以后就在上面建猪舍,万头养猪场的话,需要母猪舍两栋,分娩舍一栋、保育舍一栋、生长育肥舍十栋,还要兽医区、隔离区、饲料房、办公室、粪尿道、沼气池……”

“这么一整套下来,大约要多少钱?”李穆听的面如土色,虽然不是很懂,但是一听就知道肯定不会少。

“大约是300万吧。”黄益说。

“300万?”李穆看了看叶科。

“是啊,300万的土建成本,再加上购买母猪的费用、人工成本、流动资金,可以把一个万头养猪场办起来的总数额,就是500万。”叶科说,“要不然你以为为什么我们局子里会把万头养猪场的最高贷款额度算成500万?”

“有没有……便宜一点的方法?”李穆问。

“有是有的。”黄益说,“现在有一种新式的养猪法,叫做发酵床养猪法,比起传统的养猪方法来,要节省很多。养猪最困难的就是处理猪粪,猪粪里面病菌很多,处理不好,就会污染环境,更重要的是很容易造成各种流行疫病。用来冲走猪舍里猪粪的沟渠系统,加上沼气池什么的处理猪粪设施,可以占到养猪场建设成本的40%,每天清洁猪舍铲走冲走猪粪,也是运行成本里面很大一块。发酵床养猪不用处理猪粪,所以造价和运行费用都便宜很多。”

“那好啊,就这个了。”李穆立即下了决定,“我最喜欢新科技了。”

“发酵床养猪法虽然优点很多,可毕竟是新的东西,缺点也不少!”黄益说,“特别是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就算开始的时候运作良好,以后长期运行下去,也很难说会出现什么新问题。”

“没关系,哪一样新生事物没缺点呢。”李穆好不容易才捞到了救命稻草,那里有这么容易放弃。至于长期?长期和李穆有什么关系?只要借到了钱,把公寓楼建好就完了,到时候谁管养猪场出什么问题。

“黄工,你说的是不是那个号称零污染无排放的发酵床?”叶科也听说过,“要是那个的话,小穆,你就搞这个吧!除了那500万贷款,我还可以帮你争取争取农业新科技和环保新科技的补贴。现在我们市里还没有这种高科技养猪场呢。”

第十九章.拆迁

叶科和李穆一起对发酵床养猪着了迷,黄益也没有办法,只好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写一个发酵床养猪的可行性报告。所谓的发酵床养猪,就是在木糠或者其他垫料中掺入活性酵母等有益细菌,让这些有益的细菌在垫料中生长。猪就生活在垫料之上,拉屎拉尿也在垫料上。有益细菌会把猪的排泄物分解掉,转换成有益的细菌和猪可以吃的菌类。这样不必洗猪栏,也不必处理猪粪,养殖的人工和运营成本都大大减少,更关键的是,建造成本也可以大大减少。

当然,黄益写的可行性报告中,建造成本还是300万,加上人工饲料流动资金什么的还是500万。要是写少了,贷款就会相应的减少,李穆怎么肯干?当然也不能写多,要不然农业局的领导一看同样是万头养猪场,为什么人家的只要500万,你的就要600万?肯定是你的设计不行,这贷款自然也拿不到了。

这边黄益写好了报告,那边叶科就递了上去,在李穆开学的时候,农业局批准绿宝公司申请贷款的文件就下来了。拿着这个文件,李穆就去农业银行办了手续,只请了农业银行省城分行贷款部一个副主任吃了一顿几千块钱的饭,不用抵押不用各种顾问费咨询费评估费,这500万就到了绿宝公司的账户上,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当然,作为交换,绿宝公司必须把公司的基本账户放在农行,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基本账户放在哪间银行都一样。另外这笔钱也还不能随便用,要严格按照省城农业局定出的时间表来支取,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钱在账户上就行。就算不能直接动用,拿着存折作抵押,绕个弯还是可以借出钱来。有了钱李穆腰杆硬了,底气足了,连说话也大声了不少。他立即去找王平,告诉他可以动手拆房子了。

王平很快就帮李穆找到了几家建筑公司,说都是靠得住的。既然都靠得住,李穆又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就直接选了最便宜的那一家,签了合同交了定金,建筑公司就定了个黄道吉日,要去拆房子正式开工了。可惜的是,建筑公司定的日子正好是省城大学开学典礼,李穆心想拆房子也没什么好看的,于是就去了睡懒觉——反正上辈子参加过开学典礼了,也就是书记校长副校长还有鬼知道怎么选出来的学生代表轮流讲话而已,比拆房子还无聊。

李穆睡到8点半,忽然间电话响了,接通了电话,原来是建筑公司的人打来的电话,说有人阻止他们拆房子,那人说自己没有同意拆迁,在没有得到合理赔偿之前,他寸土不让,绝对不会让建筑公司拆房子。

李穆愣了半响,硬是想不起来拆那栋房子还需要谁同意,这房子原来是施大石的,现在已经卖给了李穆,李穆又转给了绿宝公司,手续很齐全,来源很清晰,证件也都是国土局规划局验过了的,产权和地界都不可能出什么问题。租客都是大学生,全都已经回学校居住了,连行李都搬空了。究竟会是谁呢?不会是那帮建筑公司的家伙搞错地方了吧?这么一想,李穆就坐不住了,立即跑步前去。

到了地方才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