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往事-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惠参谋长,这不是多虑不多虑的问题。眼下情况不明,你贸然报上去的话万一出了什么状况,人家不会拿你说事,人家会抓着师长不放!”单于又是心痛眼前第六团的伤亡,又是心烦在这种情况下刘峙、惠东升还不忘争权夺利,心头火一起,立刻就发作了起来。话里话外直指惠东升这么做是有拿刘峙顶缸的嫌疑。

    “单于,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认为我会陷害师长不成?!”见单于如此不给自己留面子,惠东升顿时怒了起来。

    “没错,老子我就是这个意思!你一个上校参谋长和我大呼小叫成什么体统?!还有没有点上下级观念了?!”单于对惠东升如此不顾大局很是恼怒,再加上眼下刘峙似乎完全听进去了惠东升的话,他很难阻止刘峙上报军情。

    想了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大闹一场,把水搅浑。至少可以暂时阻止刘峙上报军情的行为。于是干脆一点面子也不给惠东升留。

    单于这一发火,别说惠东升,就连刘峙也大吃一惊。。刘峙没想到平素对惠东升、严尔艾这些老前辈颇为尊重的单于现在居然不留情面。

    “你……你……”惠东升更是气得话都说不出来,只用手指着单于。

    “我什么我,一点规矩都没有。拉人,给惠参谋长找块凉快点的地方好好反省反省!”既然已经翻脸了,单于干脆把惠东升得罪到死。

    指挥部里的其他军官从没见过平素和颜悦色甚至有点忍气吞声的副师长居然也有这么火爆,这么“跋扈”的一面,一时间全都愣住了。

    “怎么着?是不是都和惠参谋长一样,觉得我年轻才疏,不愿意听我的话啊?!”单于得理不饶人的说道。

    他这么说,指挥部里其他军官谁不知道自己面前这个副师长是动了真怒,都犹犹豫豫的开始靠近惠东升。

    “我看你们谁敢?!”惠东升见军官们似乎想把他扣起来,一下子掏出了腰间的手枪。

    “惠东升,你想干什么!?”单于见惠东升掏出了手枪,也不客气抄起望远镜就朝惠东升持枪的右手掷了过去。

    一下子就将惠东升的手枪打落在地,还没等惠东升反应过来,单于立刻就扑了上去。两人顿时扭打成一团。

    “够了!你们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个师长!”刘峙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拍桌子大吼一声。

    此时单于刚刚推导惠东升,把他压在身下,顺势一拳打在惠东升的鼻子上,打的惠东升鼻血、眼泪全出来了。惠东升又气又急,竟然就这么昏了过去。

    “你们先把惠参谋长抬下去,找个房子看起来。”虽然刘峙很恼怒单于如此不成体统的大闹指挥部,但更恼怒惠东升没脑子的掏枪行为。

    见众人七手八脚的将惠东升抬了出去,刘峙这次转过脸对满脸不在乎的单于说道:“文革啊,你可以啊,黄埔那么多学生里你成了第一个打教官的学生!你这么闹是什么意思?!”

    刘峙见单于还是那么面无表情,叹了口气说道:“不要以为就你一个聪明人,别以为我看不出来你这么闹的目的。你,我是管不了了,我这就给总司令发电,让总司令来管管他的得意弟子吧。”

    “师长,您别,我这么做也是逼不得已啊。不过说真的,惠东升也确实太不是个东西了。他这是一心把您往火盆里推啊。”单于对于刘峙看出自己的目的并不吃惊,这点算是他的优点之一,他从不低估任何人的智商。

    “师长,您好好想想。这武昌城要这么好拿下那上次咱们就拿下了;还用等到今天吗?再者说,不是我说大话,咱们第六团在军事技能上强过独立团几条街!咱们都没能拿下,独立团就能拿下了?他们重武器还没咱们多呢,咱们一个营的机枪就当他独立团一个团了。再有地理优势,没有火力上的优势有什么用?我敢肯定独立团拿不下宾阳门。”单于苦口婆心的对刘峙说道。

    “师长啊,真要是谎报军情,就算总司令不处罚咱们;可一顿训斥是免不了的,何必呢。”单于真的觉得自己也快口吐莲花了。

    “恩,文革,你说的有道理。那这么着,你去独立团的阵地看一看,眼见为实嘛。怎么样?放心,你回来前,我肯定不会报上去的,难道你觉得我刘某人的连这点信誉都没有吗?”

    单于开始还真有点担心刘峙是不是想支开自己,可见刘峙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也就只好服从命令了。事实上单于确实是多虑了,刘峙又不是傻子,在自己副师长明确表示反对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谎报军情?真要出了事,那不是摆明为自己身边这个深受蒋中正器重的副师长腾位子吗?

    其时天已近黎明,单于骑上马,带着两个卫兵就朝设立在长春观的独立团指挥部而去。

第六卷 旌旗北指,三千里外觅封侯 第五十四回 武昌一叶(一)

    在单于前往长春观的同时,叶庭以及独立团在宾阳门一带与直军苦战。

    独立团敢死队虽有一部分人到达了城下,但只有少数的人爬上了城墙。可直军对此显然是早有防备的,远处的用机关枪扫击,近处的用手榴弹投掷。爬上了城的独立团战士因为寡不敌众,都被打下了城来。

    幸好独立团所选择的指挥部长春观地理位置优越,几乎和城墙持平,相隔也不过有二三十丈的距离,独立团的战士还可以靠着长春观红色的土墙用机枪压制城楼的火力。不过可惜的是独立团机枪数量有限,没能彻底压制住城楼上敌军的火力。

    单于到达长春观的时天色渐亮,依稀看见有几个人从另一个方向靠近长春观。等走进了一看,原来是郭沫若、胡公冕以及一个他不认识的年轻人三人。老实讲,单于因为某些个人原因对郭沫若这个北伐军总政政治部副主任并不怎么感冒,可无论如何既然遇到了单于也不可能不搭理他们。

    骑在马上的单于很快就与郭沫若三人在长春观门口碰面了,没等单于主动招呼郭沫若三人,三人中那个最年轻的浓眉年轻人就主动对单于敬礼,嘴里还称呼单于为学长。

    单于一面回礼下马,一面在心里暗自嘀咕眼前这个年轻人好生面熟。

    “哦,文革啊,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尽管单于对郭沫若没什么好感,可郭沫若对单于的感觉可是很不坏的。一边招呼着单于,一边还将手伸了出来,看样子是想和单于握手。

    不过单于并无和一个曾经的同性恋者,蠕动的阿米巴握手的兴趣,见郭沫若伸出了手,很自然对郭沫若行了一个军礼,嘴里高声说道:“郭副主任好,胡队长好(胡公冕时任北伐军宣传大队长)。”

    郭沫若没想到单于会给自己行军礼,倒是搞得有点尴尬,不过单于举手的时机实在是太好了,刚好就在郭沫若伸出手来的那一瞬间,使得郭沫若没有怀疑单于是有意不想与自己握手,反而自嘲的笑了笑:“呵,我都忘记现在我也算是一个军人了。”

    “文革,这位你还不认识吧?”胡公冕为了避免郭沫若的尴尬,连忙岔开话题,把刚才那位首先向单于行军礼的年轻人介绍给了单于。

    “看着面熟,可想不起来是谁。”单于当然知道胡公冕的用意,不过他也确实对这个有着一双自己熟悉浓眉的年轻人的身份感到好奇。

    “他叫周恩寿,是黄埔四期生,是你正经的学弟。是不是看着觉得有点面熟?周副党代表是他哥哥。”没等胡公冕回话,郭沫若抢先公布了答案。

    “呀,是周主任的弟弟啊?时间可真快啊,一转眼连四期的学弟们都毕业分配了。”单于这才明白为什么他会觉得这个年轻人很面熟。

    “文革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感叹?要说感叹也该轮到我才对,总理让我负责招生事宜就像是昨天的事情一样,可一转眼,你都已经是少将副师长了。”孙中山曾经让胡公冕负责过早期的军校招生工作,因此尽管胡公冕目前职务没有单于与郭沫若高,可在单于这样的黄埔学生面前摆摆老资格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而周主任的弟弟周恩寿真是一个老实人,在单于与郭沫若以及胡公冕谈话期间,一直很规矩的站在郭、胡两人身后一言不发。

    “郭副主任,你和胡队长怎么跑到这个地方来了?这里可是战场哦。”不远处宾阳门战场上响起了一声集束手榴弹的爆炸声提醒了单于,这里可是战场,不是聊天的地方。

    “嗨,我不是来找咱们的邓主任了吗?战斗打响后邓主任说到独立团这边来看看,可一直就没回来,我这个副主任只好过来找他了。”郭沫若两手一摊颇为无奈的说道。

    “什么?邓主任上战场了?”对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自己的邓演达单于始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因此听到邓演达待在独立团一直没出来的单于不由得为邓演达担心起来。

    “文革,那你怎么也跑到独立团来了?你们二师闲到这种程度了吗?”胡公冕早就想问这个问题了,能忍到现在只能说胡公冕的涵养着实不错。

    “我不是听说独立团已经登上了城头吗?这不专门跑过来看看。不过到了这里就知道消息是假的了。”单于轻描淡写的说道。

    “哦,文革,你怎么知道消息是假的?”郭沫若饶有兴致的问道。

    “很简单啊,只听城头上的枪炮声以及城脚附近的爆炸声就知道了。要是独立团真拿下宾阳门不说独立团肯定会向上汇报,就是不汇报,这战场也早就向武昌城内延伸了,城楼这边怎么可能还有这么密集的枪炮声?”单于觉得郭沫若问的这个问题实在有点白痴了。

    “我说你们这些人,既然来了就早点进来吗?一直堵在大门口算怎么一回事啊?”正在单于与郭沫若等人站在红墙外大门口聊天的时候,只见一名中等身材的军人带着两个卫兵大步从不远处朝他们走来。

    此人大约30出头,虽其貌不扬,但却给人一种英姿勃发的感觉。此人见到单于后立刻就对单于行了一个军礼,到是把单于搞的有点手忙脚乱。单于还没习惯一个历史书里的人物首先朝自己行礼。

    “叶团长,你是我的前辈,你这么做不是存心恶心我吗?”一面略显狼狈的行礼,一面略显尴尬的说道。

    因为彻夜未眠以及硝烟的关系,红着双眼的叶庭对单于这么尊敬前辈似乎也略感满意,只笑了笑说道:“在私底下我勉强算一个军界前辈,可论公,你可是少将副师长,我这个团长首先向你敬礼才符合规矩啊。”

    单于本还想说对叶庭说些什么,可郭沫若却抢过了话头。

    “喂,赵子龙,怎样?”郭沫若和叶庭是老朋友了,因此话说的很随意。

    叶庭看了单于一眼,似乎犹豫了一下,说道:“不怎么样,打了快一夜都没拿下。”说完就把头垂了下去。

    单于似乎知道叶庭看自己一眼什么意思,插话道:“都一样,我们第二师也是毫无进展。”叶庭没想到单于能说这话,有点诧异的抬头盯着单于看了好一会儿。而单于则朝叶庭点了点头,两人心有灵犀般的同时叹了口气,一时间气氛显得很低沉。

    “打仗是你们的事情,我只想问择生(邓演达)是在里面吗?”郭沫若看单于与叶庭情绪似乎都有点低落,于是打岔道。当然这也是他来此的主要目的。

    “嗨,我这不是正在在找吗?长春观里里面连一个鬼影子也没有。”提到邓演达,叶庭对这个到处乱跑爱上前线的邓主任也是一肚子意见。

    “他该不是战死了吧?!”郭沫若的这个猜测把在场的众人都吓了一大跳。

    “不会的,我们今天清早一同踞在这儿,隔着墙和城墙上的敌人对打。他叫我去找陈(铭枢)师长,我找了半天才找到,转来便没看见了他。他是和铁罗尼一道的。”叶庭见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他身上,连忙摇头否认道。

    “算了,还是进去说话吧。”胡公冕觉得大家都堵在门口说话不是个事情,于是提议大家先进到长春观再说。

第六卷 旌旗北指,三千里外觅封侯 第五十五回 武昌一叶(二)

    众人刚到长春观内就听到一阵密集的子弹声,而一进到长春观主殿,就看见许多轻伤员被安置在此处。单于甚至发现许多受伤情况颇为严重的伤员。由此可见独立团确实打得很辛苦。

    “赵子龙,这么多伤员你怎么不后送啊?”郭沫若看到满殿的伤员,颇有不满的对叶庭说道。

    叶庭没料到郭沫若会来这么一句,一下子愣住了。想跟郭沫若解释吧,却觉得一时千头万绪不知道从何说起。况且有单于这个“外人”在,很多话叶庭也不方便说。叶庭总不能当着单于的面指责蒋中正把他的独立团当作后娘养的,补给医疗什么都是排在最后的吧。可让叶庭意外的是最后还是单于帮叶庭和郭沫若解释。

    “郭主任,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今天战斗的激烈程度在我看来超过了之前我们第一次攻打武昌很多。就我们第二师与叶团长独立团的情况看,伤员人数明显多于前几天那次攻城战。估计这种情况总部没有预料到,现在野战医院恐怕接纳不了这么多伤员。轻伤员大概只能就地安置一下了。我们第二师也是这样的。”单于看叶庭的神情就大概猜到了叶庭的想法,也知道叶庭在顾忌什么,于是主动帮叶庭向郭沫若解释道,当然也是为叶庭解释。

    “是啊,单师长说的不错,总部对伤亡这块估计有点不足啊。”叶庭也深有感触的说道。

    可让叶庭与单于没想到的是郭沫若听了他们的解释后脸一下子就红了起来,半天都没有说话。而胡公冕也颇有点不好意思。

    原来之前虽说是蒋中正一意孤行要求肉搏冲锋的,可郭沫若与胡公冕等总部人员也没少帮着蒋中正说话。这不是说郭沫若与胡公冕倒向了蒋中正一方,而是郭沫若与胡公冕这些总部的政工干部压根就没想到经历了两桥惨败的吴佩孚还有如此的韧劲和北伐军在武昌城苦战。他们都觉得说拿下武昌不过是举手之劳,已经被北伐军打得失魂落魄的直军怎么可能是北伐军的对手。为此他们以及C。P和KMT左派还不顾独立团之前一直没得到好好休整的情况,一力要求独立团参与此次对武昌城的攻击。

    而他们的目的当然和蒋中正的目前相差仿佛,都想先对方一步拿下武昌城,造成己方的主动与对手的被动。为此他们还想尽了办法给独立团争取到了宾阳门这个地理条件最优越的攻城地点。他们可没想到伤亡会如此之大。

    单于与叶庭两人到不觉得什么,只后来看郭沫若与胡公冕两人老半天都不说话才后知后觉的想起之前唱武昌城不堪一击高调的人中有他们两人,特别是郭沫若。简直就把攻击武昌说成了一场宣扬革命的武装游行。

    “哎呀,赵子龙啊。我要向你道歉啊,我之前没想到吴佩孚如此做困兽犹斗。还一直认为武昌不堪一击呢。”没等单于与叶庭两人说什么,郭沫若到是抢先对叶庭做起了检讨。

    叶庭对郭沫若这种有错就认的态度当然是颇为感动的,不过单于却别有一番心思了。因为他深知在历史中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说了很多“何不食肉糜”之类的正确无比的废话。

    “叶团长,我能不能把土墙那边去看看情况?”单于觉得自己这个“外人”老是插在他们同志之间不是个事,也没兴趣在这里听郭沫若的自我检讨,于是开口提出想到靠近城墙的土墙那里去看看。

    作为军人的叶庭对单于这个要求还是很欣赏的,况且也确实觉得单于在此,他与郭沫若和胡公冕很多话不太方便说。当下就答应了单于的要求,让自己的卫兵领着单于以及单于带来的卫兵到靠近城墙那侧土墙去看看。

    长春观是沿着双峰山而建的,因此地势成西高东低,和武昌城墙刚好相反。而长春观靠近武昌城强这边围墙刚好和城墙持平,地理位置之优越确实在所有攻城部队中算得上首屈一指。不得不说C。P为独立团,为早蒋中正的第一军先一步入城确实是下了很大一番功夫的。看到单于都在心里埋怨蒋中正为什么这里不让第六团主攻。

    单于他们来到长春观靠近武昌这侧的围墙处,就看见不少独立团战士手持驳壳枪与城墙上的直军对射。而通过望远镜观察,由独立团一营长曹渊带领的敢死队和第六团敢死队一样,被直军完全压制在城脚。不过看得出,独立团战士比起单于的第六团来更加勇敢无畏,在明知登城无望的情况下还不停的组织着登城。

    而单于从望远镜里刚好就看到一名军官在距离城墙只有些微差距的情况下被直军子弹击中,晃了两晃就从云梯跌落下去了。

    真是太蛮干了,单于不知道该为独立团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喝彩还是该说这些年轻的军官正不停的浪费着自己与战士的生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