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电视剧同人)时空历练记+番外 作者:兰桂(晋江vip2014-10-1完结)-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皇太极与多尔衮的交手中,明显是多尔衮占了上风,如果皇太极驾崩,她的尼泰根本争不过多尔衮!这里不是中原,兄死弟及之事,在部落里并不少见。多尔衮战功卓著,对大清的贡献仅次于皇太极,若他露出想要继位的意思,那等待她和尼泰的下场显而易见!

    母爱战胜了她对皇太极的感情,为了儿子尼泰,她只能再心狠一次了。哲哲紧紧的握着拳头,指甲刺破了手心,她却似毫无所觉,愣愣的流着泪。当初赛琦雅替小玉儿送给她两张生子保胎的药方,谁也不知道,小玉儿又私下里送过她一瓶毒药,称那药无色无味,食用者几个呼吸间便会身亡,谁也查不出来。

    她当时以为小玉儿是怕她在后宅受人欺负,所以十分欣慰的收下了,也在忍无可忍时暗害了一名侧福晋。后来小玉儿封妃的时候,她还担心小玉儿会把此事告知皇太极,暴露了她,却没想到,在封妃大典上会发生那样的变故。

    几日后,皇太极以阿巴亥身死之事,诱多尔衮进宫,言语间对阿巴亥多有侮辱之词。多尔衮一直深恨他杀父弑母之仇,忍了这么多年,眼看就要成功,却无法忍受母亲被人侮辱,当即骑马进了宫。等大玉儿知道的时候,再着急也没用了。

    那一日,没人知道皇太极和多尔衮在室内谈了什么,门外的太监宫女连争吵声都没听到,待日落西山,见里面还是没有声音,皇太极的贴身太监润福才大着胆子问了一声,谁知久久不见动静。这时他也有些慌了,主子要对付睿亲王的事他知道,但这么久了,成不成功都应该有个结果才是。

    想到主子的身体,润福顾不得再多想,推开门快步走了进去。满地的狼藉,皇太极和多尔衮都歪倒在地,脸上竟隐隐泛着死气!润福吓得瑟瑟发抖,站也站不住。他连滚带爬的到了皇太极身边,颤颤巍巍的探向皇太极鼻端,细心等了会儿仍旧没有呼吸,他惊得向后一躲,刚好打翻架子上的花瓶。

    门外伺候的奴才听到声音连忙跑进门,见到这场景俱都面无人色,主子中午还好好的,现在突然驾崩,他们这些伺候的奴才全都跑不了陪葬的命!

    哲哲穿戴整齐的坐在清宁宫里等待消息,面色僵硬,眼神却十分坚定。她在皇太极屋里所有吃喝的东西上都下了药,她不知道多尔衮会不会用宫里的东西,若是错失了这次机会,也许她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如今,只能赌赌她的运气。

    当她的贴身宫女惊慌失措的冲进屋说出皇上驾崩、睿亲王暴毙时,她心里狠狠的松了口气,眼泪不停的往外流,连身子都软了下来。她这副样子看在下人眼中,都以为她是在为皇太极驾崩之事难过,谁也不知道她心里既欣喜又悲痛的复杂。

    皇太极生前留下了遗诏,命嫡子尼泰继位,哲哲将皇宫把持的如铁桶一般,秘密联络皇太极的心腹大臣,由于多尔衮与皇太极同室而亡,这些人自然不可能投奔多尔衮的阵营,连几名中立的老臣也接过了尼泰递出的橄榄枝。而皇太极其他几位儿子,大多数都愿意遵循遗诏,这种情况下,连多铎也无法公然反抗。

    半月后,尼泰继位。

    大玉儿一身孝服面无表情的看着哲哲,“姑姑,你告诉我,多尔衮到底是怎么死的?”

    哲哲脸上露出哀戚之色,“玉儿,太医院已经仔细查验过,称先皇与十四很可能是怒极攻心而亡,哀家知道你与十四夫妻情深,先皇突然驾崩,哀家心里也很难过,可是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玉儿,你还有孩子要照顾,莫要沉浸在伤痛之中。”

    大玉儿深深的看了她一眼,转身出了宫门。哲哲擦掉脸上的泪,想到刚刚大玉儿眼中的冷漠,握紧手帕,自语道:“玉儿,若你聪明,就不该和姑姑作对,否则,我们就只能各凭本事了……”

    草原的另一边,娜木钟得知皇太极驾崩的消息,仰天大笑,对天喊道:“大汗!您可听到了?大金如今只一个娃娃坐镇,我娜木钟定会率领部下为您报仇雪恨!”林丹汗在一场与皇太极的对战中受了重伤,临终前刚露出想让福晋陪葬的意思,便被娜木钟一刀毙命。

    之后娜木钟假传林丹汗遗言,让自己的儿子阿布奈成为新一代可汗,整合部众继续与大金对抗,硬拼拼不过就采取游击战,虽然人数逐渐减少,可也给皇太极添了这么多年的麻烦,让他始终无法统一蒙古。娜木钟心里对大金一直有一种恨意,无法消除,她认为这是杀夫之仇,并未深究,只想率领部下与大金一拼到底。

    小玉儿第一时间将他们的消息告知了李定国,如今她一身男装,化名李云,是李定国的军师。

    “军师,此事当真?金国占领辽东称帝,侵扰边关多年,若皇太极与多尔衮身亡,我们便可专心对付朝廷了。”李定国虽然口中问着真假,语气却透出了欣喜。这两年军师在他身边出谋划策,见识非凡,又精通术数,偶尔掐算一番却是极准,他心里早已坚信不疑。

    李云喝了口茶,笑道:“自然是真的,如今朝廷已是强弩之末,不足畏惧,”说着,她抬起头看着李定国认真的道:“王爷,可曾想过将来?”

    李定国笑容一顿,转过头盯住她问道:“军师此言何意?”

    李云淡淡的回道:“如今大西有四位王爷,均为圣上义子,孙可望居首,足以见圣上对他的器重,将来攻下明朝,圣上会立谁为太子?王爷心中可有定数?”

    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将仅有的四个义子分封为东南西北四位王爷,其中长子孙可望英勇机变,最受器重,可此人却视李定国为眼中钉,几次三番想要谋害,以确保自己继承人的地位。

    李定国眉头微皱,“义父对本王恩重如山,本王实在做不出谋逆之事。”顿了下,他又继续说道:“至于长兄,他对本王成见极深,若有朝一日他登上皇位,恐怕朝中再无本王立足之地!”

    李定国从来都不是愚忠之人,头脑清醒,也很有大局观,李云听到他的话,满意的点头道:“说句大不敬的话,我观圣上面色,似寿数已损。如今王爷可暗中积蓄势力,一旦出现变故,即可奋力一搏!”

    李定国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慎重的思考了三天,才坚定的表示要暗中筹谋。他十岁投军,毕生的理想便是一统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决不能因为孙可望是长兄,便将皇位拱手相让!

    大清已经在明军和娜木钟的多次突袭下势力大减,急需休养生息,根本无法再顾忌中原之争。三年后,张献忠病逝,李定国早有准备,且军心所向,顺利的登上帝位,改年号永华。

    登基之日,成都天降祥瑞,文武大臣均看到空中浮现出一条若隐若现的金龙,就盘旋在李定国的头顶!震惊过后,众人跪地齐呼“万岁”,李定国乃真龙天子之说极速传遍了整个中原。

    这些年李自成、郑成功等人的势力都被李云暗中破坏过,至今已无法与李定国相提并论。没多久,李定国手执历代传国玉玺,更坐定了他真命天子的说法,从此势如破竹,势力愈加壮大。

    又过了五年,李定国攻入京城,宣布明朝灭亡。

    明朝皇帝,当年的太子殿下朱慈烺见大势已去,想要自刎殉国,被李定国救下。“大明虽灭,然天下仍在,子民仍在。你可愿助朕一同治理这片江山?”

    经过李定国的一番苦劝,朱慈烺终是放下了宝剑,被李定国封为义王,带妻小迁出皇宫。李定国并未给他实权,但他仍可在朝堂上提出自己对国家的看法,明朝会灭是他早已预料到的事情,并不会意外,若能用这种方法再为自己的子民出一份力,他心甘情愿。

    李定国此番自有一番算计,明朝再*也有对其忠心之士,如今明朝皇帝都已臣服,其他人自不会再打着什么复明的旗号出来作乱,同时,对招降昔日的明朝大将也十分有利。

    吴三桂见国家易主,恐自己不会得到重用,便想引入清兵,让他们鹬蚌相争,伺机自立为王,谁知他生出叛逆之心后,身上的符咒便起了作用,从此昏迷,再也没醒来过。

    天下初定,虽有许多事要处理,但已经不需要李云再指手画脚了,历代帝王的谋士,均是在其成功之时退隐,李云也不例外。她恢复了女装,恢复了云岚的名字,随商船去了外国。

    在国外,她拿到了火器、蒸汽机等领先中原的技术资料,并请画师画下了许多国外的众生百态。后来回国的时候,她将这些都交给了李定国,李定国知道资料的重要性,特别是看了那么多的“国外生存实录”后,对自己的要求更高,追求也更广阔了。

    凭借先进的火器、大炮,李定国很快便消灭了李自成等民间残留势力,郑成功归降后,李定国知人善用,专门命他海上作战。郑成功同历史上一样收复了台湾,手下之人劝他趁机自立为王,但他本就犹豫不决,家人又都留在京城,说好听的是享福,实际上却是人质,他终是叹息了一番,放弃了自立的想法。

    在中原安定下来之后,倭国为试探新朝实力,派数千人伪装成海盗至中原沿海地区行烧杀抢掠之事,李定国正需要杀鸡儆猴,树立威信,哪里会放过这次机会?当即命郑成功带领水师出战,倭国没想到中原会如此郑重其事,准备不足,被打了个正着。

    李定国并未像唐朝一样允其做属国,而是挑选了文武大臣带领一批汉人迁居过去,全权掌管的同时不着痕迹的同化他们。

    云岚知道消息的时候,正在义王府中与朱慈烺下棋,她的易容术与幻术都很精通,身份变来变去,并无人识破。朱慈烺毕竟是她从小看到大的,虽然明朝灭了,她也不希望他的下场太差。因此在大事了了之后,便寻了机会经常与他谈天下棋,借此解开他心中的心结,指点他如何才不会被李定国猜忌。

    这一世四处奔波算计,很是疲惫,但看到中原在李定国的治理下日渐兴盛,云岚便觉此生无憾了。

    作者有话要说:苏落若扔了一个地雷

    Estella扔了一个地雷

    谢谢亲们( ̄︶ ̄*))抱抱~

    今天更晚了,不过很肥哦^_^

    下一个先写水云间吧,穿谁虐谁呢(⊙_⊙)?(梅若鸿、杜芊芊、汪子璇都不咋地)

第178章 水云间(一)

   “爹;吃药了。”翠屏端着一碗中药缓步走了进来。

    梅父躺在床上脸色灰败;闭着眼不说话也不动。梅母见状趴在他身上痛哭出声:“他爹啊!你可不能有事啊!老大和小丫已经去了;你要是再有什么事,让我可怎么活呀?”

    梅父紧闭的眼角流出了泪水,却紧咬牙关不肯哭出声来,天灾*;他真的觉得好累了,他撑不下去了,可是老伴怎么办?孩子们怎么办?还有那远在杭州的若鸿……

    梅父缓缓睁开眼睛,看向床边站着的儿媳;哽咽道:“翠屏,把药给我吧。”

    翠屏连忙上前扶他;梅母用袖子胡乱擦了下脸,帮着翠屏把浑身无力的梅父给扶了起来。翠屏看到梅父把药喝光,心里松了口气,拿半旧的帕子把洒在衣襟上的药擦干。“爹,您别想太多,好好休息,家里的事儿有我呢。大哥和小妹的后事我都安排好了,明日就让他们入土为安。您要快点好起来,要不娘也跟着您担心不是?”

    梅父躺下后疲惫的点了点头,梅母给他掖了掖被角,随翠屏一起出了房门。她欣慰的拉着翠屏的手说道:“好孩子,苦了你了,等若鸿回来,娘一定让他好好待你。”

    翠屏微笑道:“娘,这都是媳妇该做的,您多保重身体,最近村里得病的人很多,咱们没事就不要出门了,等熬过了这一阵,日子就会好的。”

    梅母点了点头,一抬眼,看到了在院子里玩耍的孙女,叹道:“这样的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儿,翠屏啊,咱们大人少吃点就好,可别饿着画儿,她还小呢……”说着又忍不住要落泪,翠屏忙劝了几句,让她进屋休息了。

    百年难得一见的水灾,把村里的田地都淹没了,要不是家里还有些存粮,他们几口人早就过不下去了。梅父和梅母虽说才四十出头,身体一向硬朗,可突逢巨变,一辈子赖以生存的根本没了,难免承受不住。梅父就是在这时候染上了痢疾,一病不起,而梅家的大儿子和小女儿也急病去了。

    翠屏也就是云岚,摸了摸画儿的头,进厨房里开始准备晚饭。她刚刚穿过来两天,怪不得原剧里翠屏找到梅若鸿的时候身体虚弱成那样,整天吃不饱、穿不暖,还要干活,照顾公婆和女儿,再健康的身体也承受不住啊。

    谁能想到他们一家人生死攸关的时刻,梅若鸿正在杭州左拥右抱、大鱼大肉呢?说什么十六岁之前是“前生”?“前生”的妻女不要了,连父母也不要了吗?穿越这么多次,她还真是头一次遇到这么奇葩的人。

    她穿来的时候,梅父已病重危在旦夕,若一下子好起来,恐怕不止他们自己惊疑,全村的人都会闯上门求药抢药的,到时候她解释不清楚,说不定还会被当成妖孽。天灾的时候神神叨叨的事情,还是能免则免,她也怕麻烦。于是她只配了稍好一些的中药让梅父先缓过来,然后再慢慢痊愈。

    准备好了饭菜,翠屏冲院子里喊了一声,“画儿,饭做好了,去叫你奶奶还有叔叔婶婶们吃饭。”

    “哎,娘,我这就去。”画儿丢下手中的树枝,朝梅父梅母的房间跑去,到了门口,却轻轻的敲了敲门,小声道:“奶奶,吃饭啦。”等了一会儿,见梅母开门出来,又仰头小声问道:“奶奶,我没有吵到爷爷吧?”

    梅母慈爱的摸了摸她的头,笑道:“画儿乖,你爷爷他还睡着呢,我们去吃饭吧。”

    画儿笑了起来,“奶奶先去吧,我去看看二叔和三叔回来了没,他们早上就出去了呢。”

    梅母看着画儿蹦蹦跳跳的背影,叹了口气,那两个儿子每天早出晚归的,也不知道在干什么,连老大和小丫的后事也不怎么管。还有他们的媳妇也不是好的,闹灾后就带着孩子躲在房里什么都不管,整个家里现在都是翠屏一个人在撑着。

    翠屏把几个窝头和大饼放到桌上,自己却端了一碗几乎看不到米粒的稀粥喝了起来,梅母看着这么多实打实的粮食,忍不住说道:“翠屏啊,咱家的粮已经不多了,这……以后还是喝点稀粥吧,这太浪费了。”

    翠屏给她夹了个大饼,说道:“娘,二哥、三哥他们每天出去忙,喝粥喝不饱的,您的身体也不好,不能饿着。您别担心,媳妇心里有数。”

    她一个普通的农家媳妇能有什么办法,可梅母看着她坚定的脸,心里却不由自主的想要相信,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没想到却是被这个媳妇又顶了起来。正想着,就看到老二和老三走了进来,一脸的严肃。

    画儿怯怯的走在后头,翠屏冲她招招手,她连忙到翠屏身边,小手紧紧的揪着翠屏的衣角。翠屏看她这样子恐怕是受了什么委屈,但这会儿不好问,就笑着拿了个窝头给她,让她就着粥吃。

    画儿之前没少挨饿,只这两天才吃的饱一点,看到窝头眼睛都亮了起来,狼吞虎咽的往嘴里塞。翠屏一边劝她慢点,一边留意着老二老三的动作。

    老二和老三没管他们母女,径自在梅母面前跪下,梅母吓了一跳,伸手要拽却被老三挡了回去。老二面无表情的说道:“娘,我和老三这几天在村里跑着看过了,咱们这没法营生,我们这拖家带口的,为了孩子也不能继续在这呆了,我们已经找好了门路,明天一早就走。”

    “什么?”梅母闻言惊得筷子掉在了地上,颤声问道:“你们要走?你们两家人都要走?”

    老三看了老二一眼,“是的!娘,现在闹灾,外面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说不定还不如家里呢,您和爹身体不好,就别和我们一起折腾了。家里有弟妹照顾你们二老,我和二哥就放心了。”说着,他转头看向翠屏,“弟妹,爹娘就交给你了,你一定要替若鸿照顾好爹娘!”

    梅母气得浑身发抖,这两个儿子说得好听,分明就是嫌弃他们,不要他们!她哭着喊道:“孽障啊!你们要走就走,就当我们梅家没养过你们这帮狼崽子!”

    老二和老三看她这个样子有些不忍,但想到村里的情况,还是狠下心,给梅母磕了个头,转身走了。

    翠屏一边安慰梅母一边用神识观察他们,见老二和老三媳妇还闹着要带走家里的粮食,说什么家里老弱病残早晚都是个死,粮食留下就是浪费。翠屏心中冷笑,想带粮食也不是不可以,就看你们咽不咽的下去了!

    收拾好碗筷之后,她趁大家不注意,将家里现有的窝头、大饼等吃食都弄成了酸甜苦辣各种奇怪的味道,现在闹灾荒,老二老三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