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迎春遇仙 作者:海带结(晋江vip2013-12-17完结)-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春忙去搀扶她起来,又道,“世子祸从天降,故而心中有一股怨气,灵魂便不至于堕入轮回,故而能被敕封神灵,此乃上天注定事,你不必谢我,倒可去谢玄明真人,是他一手操持这封神之事,只不过世子算是他兄弟,自家人之间,亦不用谢。”

    “我们家能遇上两位真人,真是天大的造化,”这说话的却是忠顺王妃,她一边说,一边自己拭干了泪,又走过来给迎春行礼,只因玄明叫她一声母亲,迎春却也不敢受礼,侧着身子让过了。

    那世子妃在旁愣了片刻,突然又跪倒在迎春面前,“真人,我愿出家为道姑,去那东岳圣君庙中侍奉香火,请真人成全。”

    “世子妃,此事容待后议,”迎春连忙道,“你家中还有女儿,总还是要照顾的。”

    “大姐儿亦可送到仰山去学道,与她兄弟一起,”那忠顺王妃便又道,“真人,你看我这媳妇儿也是一片苦心,您看她可做得成道姑么?”

    迎春闻言,想了片刻,便叫那世子妃起来,待她站稳,才又对她说道,“你既然到那庙中去跟着侍奉香火,可让世子将他所修之法传给你,然而那法门却是完全针对灵魂之体的,若你要修行,必要舍弃这副肉身,待修成时,亦可敕封为神灵,也算是夫妻团聚了。”

    那世子妃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又说,“我本以为从此就天人永隔了,既然有此一条路,我必然刻苦修行,只盼着能有重见到世子的那一天。”

    迎春的话已经说完,故而只是吩咐羽宛,令她在家里多呆上几天,陪伴父母,忠顺王妃等,并不敢留她,一齐送她到外面,正巧遇上玄明道人和忠顺王一行人过来,玄明便对王妃打了个稽首,也不多说话,便带着迎春一起告辞离去。

    两人回到了云霄峰上,迎春却才问玄明,可知忠顺王是否要向乌衣巷的贾府二房寻仇,玄明便点了点头,又道,“我对他说了,虽然你们已经分家,那贾宝玉之父也还是广泽真人的亲叔叔,奉真公的亲弟弟,他理当知道分寸。”

    迎春闻言,也便松了一口气,“如此甚好,我二叔贾政,论年龄也该致仕了,只要忠顺王不要坏了他们一家人的性命,总还能得个善终,”继而想到了贾兰,又叹息一声,“只苦了我那侄子兰哥儿,恐怕仕途要受阻了。”

    “在为兄看来,你那二叔一家老小最好的归宿,莫过于离开京城,寻个偏僻地方安顿下来,耕读传家,将来若有成器的子弟,也可送到本山来修行,也可出仕,”玄明便又笑道,“师妹若真是要照拂他们,可派个弟子去传话,指点他们一二。”

    迎春连连点头,然而她修行以来,记性好得多,尚未忘记当年之事,便又摇起头来,“我只恐怕他们依旧不信我呢,既如此,还是让我家大嫂子递个话儿吧。”

    话说到此,迎春却又想起一事,便问玄明,“师兄,我曾听正仪说过,那宫中的傀儡,后来的面相,并未按照羽隐的形容去改变,故而我想着,也该让她回家一趟,去拜见一下祖父母和父母亲吧?”

    玄明自然说好。于是迎春便将羽隐召来,如此这般的吩咐了,令她也回家去住上几天。只因此事已经告一段落,迎春便又闭关,半月之后出关,羽隐羽宛两个,却也都回来了。

    那羽宛答话之时,便有几分吞吞吐吐,迎春问了好几句,却才明白,那一位忠顺王,其实摆了极高的姿态,绝口不提向乌衣巷的贾家寻仇之事,其实朝中并不乏看不惯那贾宝玉之人,又有人去挑唆忠顺王,他却将那些人都训斥了一顿,说他们不敬广泽真人。

    迎春听了这一节,也只好对羽宛笑道,“难为你父亲了。”待她退下了,那羽隐却才对迎春又说,“师父,忠顺王就这样什么都不做,二爷爷那边府上,就已然过不下去了。”

    迎春听得此言,却也惊奇,那羽隐便细细解说,忠顺王府里做起丧事,满京城之中,只消三日,便都传说是贾宝玉害死了忠顺王世子,如此一来,又哪里敢有人再与乌衣巷贾家有丝毫的瓜葛,他们却也想为宝玉治丧,奈何不仅仅雇不来人,家里现有的下人,甚至于家生子,都纷纷请辞,王夫人自然是不许,却又管不住他们,好些人工钱也不要了,就偷偷跑走,生怕跑得晚了,遇上忠顺王府上门寻仇。

    “亲戚之中,也就我母亲派人去吊唁了一番,”那羽隐又道,“探姑姑那边,我母亲的娘家,珠大伯母家里,还有兰嫂子家里,甚至于我们东府,都无人去,按说宫里的皇上也算是宝二婶子的表哥,传说他甚至都没说起过此事。”

    她又说了好几句,比如周围市场上的那些商贩,也不知听了什么风声,都说贾家得罪了忠顺王,甚至都不敢与他家做生意,乃至于贾家要买些菜蔬,那些买菜的,也都敢漫天要价了,眼下却还是奉真公府上时常送些东西过去接济他们。

    “我母亲不让我去乌衣巷,”羽隐又道,“家里派了人去二爷爷那边,将师父的意思都说与他们听,也不知二爷爷是否听进去了。”

    迎春自觉已尽了人事,便不再问乌衣巷之事,反倒问羽隐,“你见到了祖父母并你父亲,他们都作何反应啊?”

    “祖父倒是连声说好,”羽隐便答道,“我父亲看来是吓得够呛,连声嘱咐我不可再回家去了。”

    迎春却也知道,她是刻意未提及邢夫人,想必那邢夫人是有什么不满,她依旧并不在意,又问了羽隐几句家中之事,便打发她去了。继而叫来羽鹤,令她代表紫蓬山两位真人,往乌衣巷贾家去吊唁,再往探春的婆家走上一遭,免得探春被此事牵连了,在婆家过得不自在。

    作者有话要说:贾府二房的倒霉事儿还没完呢,明日继续!

 67

    忠顺王府给英年早逝的世子发丧;足足做了四十九日,到出殡时,紫蓬山上羽字辈的弟子们,是一个不差的全都去了;甚至还专门安排下一桩招魂的仪式;才慎而重之的将世子的衣冠下葬了。

    迎春所担心的,却还是乌衣巷的贾家;这一回弟子们去京城,她又专门打发羽鹤去看了一趟,却听说贾政一家子已经请了经纪要出卖现在住的那所宅子;他家宝二爷的那些事情;全京城里谁人不知,自然无人问津那宅子,他却偏偏要等着那宅子出了手,凑够了盘费,才举家动身回金陵去,于是便耽搁了下来。

    “那边现在是谁管家?”迎春便猜测,这卖房子之事,都是拿出来掩人耳目的,这一家人的本意,必是不肯离开京城的,便又问羽鹤,“二叔二婶子现下如何?”

    “是兰哥儿去年娶的那位奶奶管家,”羽鹤忙答道,“现下那边就她一个顶用的人,珠大奶奶身子本来就不好,二老爷二太太还有宝二奶奶,都是经受不了这次的事情躺下了。”

    继而便说起贾兰所娶的这一房妻室,与他家里倒也是门当户对,却与贾家没什么关系,乃是李纨托了娘家的亲朋,为儿子寻回来的,本以为书香门第出来的姑娘,总该和顺绵软,没成想这一位,却有几分承恩侯夫人的风范,行事果断,言语泼辣,进门没多久,就接过了管家之权。

    迎春听羽鹤说了一通,也就全当作笑谈,并未往心里去,然而未过去几日,那乌衣巷中,却又出了大事情。

    这一回来报信的,却是羽宛,她因担心着父母亲,便从迎春这里,讨了一张传音的符篆留在家中。乌衣巷的贾家一出事,早有人报给忠顺王,忠顺王虽然恨得牙痒,却也知道此事非同一般,赶紧耗用了那一张符篆通知女儿。此时天色已晚,羽宛忙赶去将此事报与她师父,却弄得迎春连连摇头,“早搬出京城去可不就好了?如何却又会走了水呢?”

    她便打发羽鹤再去看一趟,随即又给了羽宛一张传音符篆,顺便问了几句王妃身体如何,二公子督办的东岳庙是否顺利等等,羽鹤却已经急匆匆的回来了。

    “师父,不好了,”羽鹤修行了这些年,此时居然也控制不住脸面上的慌张神色,“弟子刚才到乌衣巷贾家,其余人还好,却听说是珠大奶奶陷在火场里没逃出来!”

    迎春闻言,也大吃了一惊,“怎么会这样?”她首先想到的,就是李纨若真是身死,却不知她的灵魂能否存下来,也许还有敕封神灵这一法子,于是便让羽鹤稍待,她自己即刻到天柱峰上去找玄明,向他说明此事,要借那能收纳灵魂的法器一用。

    玄明略一思索,便笑道,“师妹既然要去,为兄便同你一起去吧。”当下两人驾了遁光,也不过数息之间,便已然到了那乌衣巷的上空,远远的便见那宅子里依旧浓烟滚滚,巷陌之中,亦有本处的里长邻居并京兆府派来的士兵在忙着救火。迎春看到苍老了许多的贾政站在门外的空地上,正看着那火场发呆,在他身边,堆放了一堆箱笼,那王夫人也是满头白发,正坐在一个木箱子上面,垂头丧气的,她身旁站着的,贾兰还是认得的,另一个应该就是他那妻子,两个都目光呆滞,不知在想些什么,就只有那宝玉之妻杨氏,抱着个小哥儿,远远的站在一边。

    此时天已完全黑了,迎春仔细看去,那火场中倒是没有明火了,入眼处皆是焦黑的房屋,残垣断壁,让人看着好不揪心。那边站着的活人之中并无李纨,迎春也就放出神识,在火场里搜索了一番,却也并未发现任何的灵魂,正在焦急之时,玄明却突然拉住了她,指了指西方,“师妹,我们追过去看看。”

    两人便又向着西方飞遁,幸而未走出多远,迎春便看见半空之中,正有一个灵魂之体,一般凡人的灵魂,脱离肉体之后,很快便会融入虚空之中,除非修行者以神识搜寻,否则必看不见,却只有这种积攒了怨气、亦或是受了仙灵之气的灵魂,化作了灵魂之体,才可以在虚空之中长久不消散,其实迎春看得真切,前面那人,就是李纨。

    她便急忙赶上去,叫了一声“大嫂子”,那灵魂之体迟疑了片刻,才慢慢停住了脚步,迎春便赶到她面前,只见她披头散发面容青紫,足以见死状可怖,迎春接连叫了好几声,那李纨却才支吾了一声,“二妹妹”,她声音沙哑难辨,显是伤了嗓子。

    “那火是如何起的?为何偏偏嫂子你没有逃出来?”迎春忙着问,她心中此时颇多疑问,却也没指望李纨能够回答多少,那李纨却立刻便答道,“我有些不舒服,提早睡下了,这才遭了灾。”

    她语气平淡,因有了忠顺王世子的前车之鉴,迎春就心生疑问,李纨应该不会受过仙灵之气,那便只可能是生了怨气,可她说话这样子,却似坦然赴死,那怨气又是从何而来呢?

    迎春又问了几句,李纨都没怎么回答,她便不再多费口舌,只是对她说起灵魂之体敕封神灵等等道理,又劝她道,“大嫂子死于非命,着实可怜,我想着大嫂子必然还留恋兰哥儿,倒不如随我去受封为神灵,将来享受下方香火,亦能修行得道,岂不是好事?”

    出乎迎春的意料,那李纨几乎就不假思索的拒绝了,“兰儿已经成家立业,我于人世间并无不舍的,又懒怠那些修行之事,当年我听妹妹说过,西方便是极乐世界,眼下我便自己去那边,岂不更好。”

    迎春还当她是贪恋所谓的“极乐世界”,赶忙又解释了半天,说西方只是轮回之处,若堕入轮回,此生却才真正完结,与来世并无瓜葛,如此解释了一番,那李纨却只是摇头道,“这样也好。”

    迎春心中奇怪,就不愿这样放过了李纨,想了想,便悄悄传音给玄明,请他见机使法器收了这灵魂之体。她是堵在李纨面前的,玄明却还远远的缀在李纨身后,于是她便能看到玄明堂而皇之的将那法器祭出,眼前的灵魂之体丝毫没有反应过来,便已经被摄进了法器之中。

    两人返回紫蓬山上,迎春便吩咐羽鹤再去乌衣巷贾家盯着,这一次火势却不少,贾家四分之三的宅院全都付之一炬,既如此,不仅仅是里长,就连京兆尹,恐怕也要派人来查个究竟,却正好看一看李纨那奇怪言行的背后,却还有什么隐情。

    此后过了几日,羽鹤便又带回一个惊人的消息,这一回,却是二房的长孙贾兰要吃官司了,不为别的,乃是因为那火灾正是由他而起。

    “兰大奶奶的贴身丫鬟指证说,那天晚上,兰哥儿因喝了酒,回家将大奶奶打骂了几句,一不留神推到了落地的大烛台,正落在书架子上面,登时便烧了起来,”那羽鹤回禀道,“京兆尹将兰哥儿拿去询问,他却已经招认了,只是说,他当晚不曾喝酒,却是那兰大奶奶,自家中出了事,就常与他吵闹着要和离,那天晚上却是又大吵了一架,他一时怒起,才不慎推到了烛台,烧起来的那一面,却正对着珠大奶奶的屋子,当晚风大,火烧的尤其快,抢救不及,这才害了她的性命。”

    迎春闻言,却也叹息不已,“二叔家为何连遭不幸?”又问羽鹤,“可曾打听了这种罪行京兆尹会如何判?”

    羽鹤回说未曾去,迎春正待让她再跑一趟,却又听得禀报说,京城里奉真公家中派人来请广泽真人的示下,她便依旧叫羽鹤去看看,过了半柱香的功夫,羽鹤便回来说,还是为了贾兰之事。

    “那京兆尹审了一回,看案情清楚,便要判刑,”羽鹤说道,“他却是个懂礼的,知道兰哥儿是师父的堂侄,便专门去奉真公的府上拜访了一回,想要讨师父的示下,家里老爷和侯爷都不敢擅作决定,这才派人来问。”

    迎春听得连连摇头,然而,她却觉得,那李纨的灵魂之体不愿吐露真言,恐怕真是知道自家的儿子成了元凶,也盼着能保全他,就宁愿自家堕入轮回之中,既如此,她也希望能留下贾兰的一条命,却又觉得贾兰毕竟犯了大错,并不该保,如此犹豫不能决断,她便让羽鹤先将那来人打发了,自己却来寻玄明求教。

    “我辈修行之人,虽然讲究随心所欲,”玄明便正色道,“但这凡人世间,也自有法度在,不过,依为兄看,师妹若只是想要留下你那侄子的性命,大概也不难,毕竟他也不是故意而为的。”

    迎春便点头称是,又对玄明道,“我那大嫂子的灵魂,依旧在师兄的法器中,我想着等侄子的案子判下来,便知会她,再送她去轮回罢了。”

    这事情便确定下来,迎春便叫羽鹤回复去,只说广泽真人想要问一问,贾兰是否罪不至死。此后未过几日,那京兆尹便判定了案子,贾兰以及其妻韩氏,双双判了流放台站效力赎罪,那韩家自然不服,上下活动了一番,却也毫无成果。

    迎春便从玄明那法器之中,将李纨的灵魂之体放了出来,她起先是改了主意,并未打算将贾兰的案子告诉她,但李纨毕竟元神未被蒙蔽,自己便问起了此事,迎春据实相告,李纨也只能叹息而已,迎春却亲自送她去了西方的轮回之处,眼看着她进入其中,方才返回。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终于赶着写完了!明天出差了,估计更新要等后天。

 68

    贾兰的一场火;将他家里金银细软,也烧去了一大半,那宅子完好时本就不得出手,此时烧成了残垣断壁;更是派不上用场。他爷爷贾政走投无路;便厚着脸皮求到奉真公的府上,奉真公毕竟惦记着兄弟情谊;便又租了一所宅子,让这二弟一家上下权且安顿下来。

    那贾兰的案子才刚刚决断,乌衣巷贾家的王夫人;却就一病不起了。承恩侯夫人总算还惦记着自家姑妈;派了两家下人过去借他们使唤,又帮着延医问药。此时这二房一家子就只能让贾宝玉的孀妻杨氏出来管家,眼看着王夫人要不行了,她便去求承恩侯夫人,请广泽真人赐一丸仙丹,要救她婆婆的性命。

    这一些事情,迎春其实并不知晓,凤姐儿也还有分寸,甚至未将杨氏的请求报到紫蓬山来给她添麻烦,却还是她自己担心二房这一家子,派了羽鹤回京中再去探问,才听说王夫人病了一个月,终是不治,贾兰夫妇却等不得为他祖母送终,便要被押赴台站,却还亏得凤姐儿为他们上下打点,又送了几百两银子的盘费。

    迎春听说,也就叹息而已。乌衣巷贾家数月之间,子孙凋零,却只剩下了二老爷贾政并寡媳杨氏,带着一个小孙子,这一回,却真是要举家回南去了,还是奉真公家里为他们雇船,又将金陵城外的一个小庄子送给了他们,以至于满京城都交口称赞,说奉真公果然人老心慈,对他这兄弟,也真算得上仁至义尽了。

    此后又过五年,京城之中,却风平浪静,都说那忠顺王世子不幸英年早逝之后,却把忠顺王的野心都消磨殆尽,这几年他在京中,几乎是闭门谢客,此外就是一年倒有大半年出京远游,寄情于山水,大约是散心吧。

    然而紫蓬山上的弟子们,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