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资分散法
对于投资机构或市场大户来说,投资分散法是指其在处理自己的财产时,按照不动产四分之一,有价证券四分之一,现金或银行存款四分之一,外币四分之一的方式安排,以分散风险;这种“四分法”的主要依据是:经济情况变化万端,谁也没有办法完全掌握,尤其最近十年来,通货膨胀率动不动就超过两位数,不动产、现金、外币等各占四分之一的方式不但可以分散风险,而且进可攻、退可守,保持有恰当的机动性,对于拥有大财产的机构或个人,“投资四分法”的确是不算太差的建议。
对于拥有一定数量资金的个人来说,可采用“投资三分法”,即把资金合理地分成三部分:
1。现金或银行存款。
2。有价证券,诸如股票,公司债、国库券等。
3。外国货币。
对于专门投资有价证券的资金也可实行三分法:
1。用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安全性高的国家公债券或优先股。
2。以一部分资金投入具有潜在成长能力的普通股上。
3。最后留一部分现金作为投资的预备金。
“投资三分法”也是投资组合原理的具体运用,购买债券或优先股尽管收益有限,但安全可靠,特别是选择诸如国库券、保险值公债等,它们风险小,可给投资人定期带来稳定的收入;购买具有成长性的普通股,目的是希望获得较高的资金增值,因为这类普通股除了带来优厚的股利外,具有价格上升的可能性,当然,对比债券或优先股,这类股的风险要大些;留作投资预备金的现金或银行存款,目的在于作投资组合上的灵活调整,例如当股票市场出现更好的投资机会,预备金就可以用来“加码”,相反当投资失误时,投资人也可用来弥补损失,并根据新的情况重新调整投资组合。
但一般受薪阶段,存个几千元已相当不易,如以这么少的资金套用“四分法”或“三分法”显然不太合适。所以对存款尚未达到大笔水平的上班阶级来说,与其把鸡蛋分放在三个或四个篮子里,还不如放在一个篮子中,然后全力照顾这篮子鸡蛋,反而比较不会有损失,因为如果这个篮子中有了孵蛋,孵出小鸡,鸡长大了还会下蛋,那岂不是更好的安排,因此,对于上班阶段,笔者的建议是:选两、三家经营正派,所从事业务又有潜力的公司之股票,一有闲钱就沽进,长期下来,随着上市公司的成长,你也会有一笔可观的财富。
有关基金的投资
有关基金的投资
一般投资人由于财力有限;难以做到用分散投资的方式;寻求风险下的利得,当然也负担不起聘请专有协助理财的佣金;因此出现投资信托,以集合多数人出资的方式,组成投资信托基金,委托专业性投资机构统筹运用,投资于各种证券,一方面追求更好的投资效益,另一方面分散减少投资风险,使投资人亨受投资成果。
所谓基金就是筹集小额投资人的资金,把小钱变成大钱,然后拿这些钱去进行投资,有了收益则归参加基金的投资人所有,使资金不断地累积成长。这种投资方式在国外已行之很久,方式一般是投资进行把大家的钱汇集成基金,这个基金则交由专业性的投资管理人员来经营,将资金投资于各种上市公司的股票和各种债券或短期票据。
那么投资人购买共同基金的受益凭证难道就没有风险吗?任何投资都免不了有风险,投资基金也不例外,但是,基金的好处就是分散了各种风险,并把风险减到最低的程度。
例如,以个人而言,大多数手上资金有限,无法购买太多种的不同种类的股票,万一手上的股票出现惨跌的情形,很可能落得血本无归,但是共同基金由于汇集了大众资本,因此资金雄厚,就可以把投资人的金钱分散到数十种股票之中,即使某些股票下跌,其损失则可由上涨的股票所获得的利益中得到补偿。
而且由于证券投资信托公司是一个专业的投资管理运用机构。共同基金的经营进行都聘有专门知识、学问、经验的专家,对于任何国内外有关经济、景气及行业公司的营运业绩和未来展望,都作有系统的分析后,再决定如何投资,也即等于你用少的钱请来了投资顾问专家替你理财;何况购买受益凭证比起银行的定期存款、购买黄金或房地产、外币都保值;投资基金的最大好处是变现比较容易,若应投资人要求,基金则会立即支付现金向受益凭证持有人买回凭证。
如果你决定要投资基金,你就必须先了解基金的申购及买回的办理手续,并缴纳申购价款,销售价格为申购目前营业日的每一受益权单位净资产价值加上佣金及销售费用。届时如欲要求信托公司买回基金(投资人卖出受益凭证),可于任何营业月检查基金及买回申请书,向信托公司提出全部或部分买回的申请,买回价格以买回申请书送达信托公司的第二个营业日的每受益权单位净资产扣减买回费用,买回费用包括买回手续费、佣金及证券交易税。
当你在购买基金之前,首先,应该先向基金的信托公司索取公开说明书和有关资料,在你给钱之前详细阅读相关资料,明了自己的权益,在认定自己确实能够接受这种投资方式后,再购买他们的基金。
由于关系着你自己的资金,在阅读相关说明时,更应该擦亮你雪亮的眼睛,以免跟自己的“钱包”过意不去。下面告诉你几点阅读公开说明书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1。有没有收取销售费用。在西方发达国家有的基金是不收取销售费用的;目前国内一些投资托基金收百分之二的销售费用;另加百分之零点二的经纪商佣金。
2。申请买回时,是否要扣除手续费。
3。其他费用。有的基金须付管理费用给经理公司,以达到投资营运和管理的作用。
4。投资目标的范围及限制。目前国内的基金属于草创;还未发展到国外那样的种类繁多;在追求资金成长原则下;大多数资金均集中投资于绩优股和国家债券中。
5。未来收益的分配以及给付方式。基金如有获利,便会有利息、现金股利或股票股利的收益,每年分配一次,但各基金的分配方式不同,有分配利息或现金股利的,但股票股利则一般留于基金内,也有股票股利总在当年之内发放掉的,但不管如何发放,投资人宜选择给付方式适合你的做为选择购买的目标。不过,任何投资均是有风险的,即使是聘请投资专家管理经营的基金也可能难免发生亏损,由于分散风险是投资共同基金的基本目标,如果你有足够的闲钱,不妨小购买些几个不同的基金,也就是不把你所有的资金全下注于同一处所中。
逐次等额买进摊平法
逐次等额买进摊平法
投资人在买进股票后,如遇行情急剧下跌,便在价格上遭到亏损,但在未卖出了结之前,还没有完全失败,只有股市发展仍有希望,耐心持股等待,总会有反回成本的时候,甚至可能会转亏为盈。其实,如果投资人想加速捞回成本或赚取利润。就可运用逐次等额买进摊平操作技术。
逐次等额买进摊平,即当第一次买进高价圈的股票后被高档套牢,投资人可等股价下跌到一定程度后,分次买进与和一次数额相等的股票。
运用这种操作法,在第一次投资时,必须严格控制只有投放全部资金的一部分,以便留存剩余资金作以后的等额摊平之用。如果投资
人准备分三次来购买摊平,则第一次买入三分之一,第二次和第三次再各买进三分之一。例如,某投资人先以每股50元的价格买进100股,接着股价跌到40元,他就在此价位再买进125股,此时的平均成本变为44元,即只要股价回到44元,即可保本。假设第二次买进后股价又下降到30元,那投资人就第三次进166股,这时平均成本为38元,只要股价回到38元就能保本。
投资人采用这种方法,可能遇到行情变化及获利的机会有几种情况:
1。第一次买进后行情下跌;第二次买进同等数的股票后;行情仍下跌,就再作同九的股票第三次买进,在这之后,如果行情回到第一次买进时的价位,即可获利。
2。买进第一、第二、第三次之后,行情仍持续下降,不过行情不可能永远只跌不涨,只要行情有机会回到第二次的买进价位,就可保本,略超过第二次买进价位即可获利。
金字塔式投资法
金字塔式投资法
这一操作方式系采用“低进高出”,往下承接的操作,以正三角形方式往下买进筹码,以倒三角形方式出脱筹码。
当你第一次买进股票筹码之后,如果行情下跌,则第二次再买进第一次倍数的筹码,以此类推,可一路往下进行第三次、第四次加倍买进,增加持股比率,降低总平均成本,当股价回升时则需逐渐减少买进的数量,此为正三角形往下承接,呈金字塔型,故称金字塔式投资法。又称倍数买进摊平法。
以两次加倍买进摊平为例,若投资人把资金作好安排,在第一次买进后,如遇股价下跌,则用第一次倍数的资金作第二次买进,即第一次买进三分之一,第二次买进三分之二。比如某投资人开始以每股50元的价格买进100股,现在股价跌落到每股40元,该投资人决定在此价位加倍买进250股,这时平均成本降为每股43元;等股价回升超过每股43元,即可获利(未包含佣金因素)。
下面我们再以三次加倍买进摊平为例,若投资人在第一次买进后,遇到股价下跌,第二次买进第一次倍数的股票,第三次买进第二次倍数的股票,即三次买入股票金额的分布是:第一次七分之一,第二次七分之二,第三次七分之四。采用三次加倍摊平法,如果在第二次买进时就回升,则只要从第二次买进的价格回升三分之一即全部够本;如果行情到第三次买进后回升,则回升到第二次买进价格时即可保本。
至于倒三角形持股,则为股价暴涨时,一路向上减量经营,获利了结,同时卖出的筹码也随着股价的上升而增加,越卖越多,呈倒三角形卖出,此操作形态,也有如金字塔,故称之为金字塔式投资法。
“拔档子”操作法
“拔档子”操作法
这是多头降低成本、保持实力的操作方式之一。所谓“拔档子”就是投资人卖出自己的持股,等价位下降以后,再补回来。投资人“拔档子”并非对股市看坏,也不是真正有意获利了结,只是希望趁价位高时,来个“多翻空”,先行卖出,以便自己赚自己的一段差价,通常“拔档子”卖出与买回之间不会相隔太久,最短期的可能只一、二天,最长也不过一、两个月。
“拔档子”有两种操作方法:
1。行情上涨一段后卖出,回降后补进的“挺升行进间拔档”,这是多头在推动行情上升时,见价位已上涨不少,或进行遇到沉重的阻力区,就自行卖出,多翻空,使股价略为回跌来化解上升阻力,以便于推动行情再度上升。
2。行情下跌时,趁价位仍高时卖出,等跌低后再买回的“滑降行进间拔档”,这是套牢的多头或多头自知实力弱于空头时,在股价尚未跌至谷底之前先行卖出,多翻空,等股价跌落后再买回反攻空头。
股票投资大户也常运用“拔档子”方式对股价的涨跌作技术性的调节。
保本投资法
保本投资法
在经济景气不明显,股价走势脱节,行情变化难以捉摸时,投资人即可用保本投资法来避免自己的本金遭受损失。
投资人采用保本投资法时,必须先估计自己的“本”。这里所指的“本”,并不是投资人用于购买股票的总金额,而是指投资人心目中主观认为在最坏的情况下不愿被损失的那部分金额,也即处于停止损失点的基本金额。
保本投资的关键在于如何作出卖出决策。在制订卖出决策的时候,首先要定出心目中的“本”,要做好亏损的打算,不愿亏损的部分即为“本”;其次要确定卖出点或停止损失点。
确定获利卖出点是针对行情上涨所采取的保本投资策略。获利卖出点是持股投资人在获得一定数额的投资利润时,决定卖出的那一点,这时的卖出,不一定是将所有持股全部抛出,而是卖出其所欲保的“本”的那一部分。下面结合一个例子来说明获利卖出点的确定办法。
先假设T为投资人购买股票的总金额;b表示投资者所要保的“本”占总投资金额的比例;B(B=b·;T)为投资人所要保的“本”的金额;BP为获利卖出点。Qn为N时期的持股数量;Pn为N时期的股票市价;现在某投资人在开始投资时以每股50元的价格买进100股某种股票;这时其投资总金额为T1=P1×Q1=50×100=5000(元);如果该投资者要保的“本”定为总投资额的60%;即b=60%;那么保本B就等于b×T=60%×5000元=3000元。现在行情是上涨的,当价格上升到使其所持有股票的总值达到投资总额加上其所保的“本”时,即达到获利卖出点时;那么获利卖出点BP=T+B=5000+3000=8000(元);也即BP=P2Q1+8000(元),则P2=8000÷Q1=8000÷100=80(元);就是说;当股价上涨到每股80元时;就达到了获利卖出点;这时投资人可卖出一部分持股C1;就能保住原来的“本”即3000元,可卖出的持股数C1=B/P2=3000元/80元=75/2,即可卖出原有持股的三分之一强。
保本之后的持股数Q2=Q1…C1=100…75/2,股价总值为T2=P2·;Q2=80元×(100…75/2)=5000元=T1;就是说;保后持股数虽然减少了;但其持股价值仍与其最初投资总金额一样。实际上;投资人所收回的“本”3000元;可看作是其的投资利润。
第一次保本之后,投资人可以再确定要保的第二次“本”,其比例可以按第一次保本的比例来定,也可以按另一个比例,一般来说,第二次保本比例可定低一些,等到价格上升到获利卖出点时,再卖出一部分,行情如果持续上升,可持续地卖出获利,以此类推,可做多次获利卖出。
停止损失点是当行情下跌到投资人心中的“本”时,立即卖出,以保证其最起码的“本”的那一点,简单地说,就是投资人在行情下跌到一定比例的时候,全部卖出所持股票,以免蒙受过分亏损的做法。如以Bs代表停止损失点,则Bs是指当股价下降到持股总值仅等于投资总额减去要保的“本”的那一点价位,即Bs=T…B=P2·;Q1,在前例中,假若股价不是上升而是下降了,当股价下降到P2时,即P2=Bs/Q=3000/100=30(元),就是说停止损失点为30元,这时把持股全部卖出,正好保住要保的“本”,即100股×30元=3000元。
保本投资法正好与股市中一条投资法则相吻合,即:遇有亏损立刻卖出,遇到赚钱时却不要急于出脱。
等级投资计划
公式投资计划
公式投资计划是指投资人按照某种固定公式来进行股票和债券的组合投资,也就是根据市场股价行市来判断是否应该买卖股票,公式投资计划的侧重点不在于股票市场的长期或主要趋势,而是在于利用股市行情的短期趋势变化来获利;具体地说,公式计划就是要利用股市短期内的波动来获利。投资人在采用公式投资计划时不必对股市行情走势作任何预测,只要股价水平处于不断波动中,投资人就必须机械地依据事先拟定好的计划进行股票买卖,而是否买卖股票取决于股票市场的价格水平。
等级投资计划是公式计划中最简单的一种。当投资人选择普通股为投资对象时,采取这种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股价变动的某一等级或幅度(如确定为上升或下跌1元、2元或者3元为一个等级)。每次当股价下降一级时,便购进一个单位,当股价上升一级时出售一个单位数量。这样,投资人就可以使他的平均购买价格低于平均出售价格。
例如,某一个投资者选择某公司的普通股作为投资对象,确定每一等级为3元,第一次购买100股每股市价为30元,当市价下降到27元时又购进100股,降到24元时再购买100股,这样,投资者平均购买价格为27元。如果此后一段时间股价开始反弹,当上升到27元时卖出100股,上升到30元再卖出100股,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