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陌生人经济学-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章 从无名记者到电台编剧,艾拉的杀手锏是什么?(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一直梦想着成为电视台编剧的女记者,十几年的努力并没有换来角色的转变,就在她深觉前途无望时,某饭局上偶然听来的资讯,竟然改变了她的命运,在一位并不熟识的人帮助下,她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电台编剧。她到底扔出了怎样的杀手锏,换来别人如此大的眷顾?秘密将在本章为你揭晓。

案例:饭桌上得来的百万资讯

艾拉在一家电台已经当了十年的记者,她是个长相普通,但心思细腻、才华出众的女人,她一直梦想着能成为电台的金牌编剧。不过,这个梦想虽然七年前就出现在脑海,但至今她依旧像刚进电视台的新人一样,只是个微不足道,随时可以走人的小记者。

其实她一直都很努力,工作认真负责,采写内容也常常获得同僚的称赞。但是不知道她命中注定与升职无缘,还是长相难以博得上司的青睐,反正一次次地递交职位竞聘申请书,却一次次地被打了回来,最近有领导甚至找到她,告诫她还是安安心心地做记者,编剧的事过几年再说。

艾拉已经厌倦了当记者的日子,薪水不高,能学到的东西已经学完了,现在的阶段完全是挑战其他职位的时候,却偏偏轮不到自己。她出生在普通家庭,亲戚朋友中没有人能出面为自己找找关系,同学倒是有几个家庭背景殷实,有权有势的,但毕业这么多年自己从未主动维护过这层关系网,现在去找,大概十有八九的同学会说不认识她。为了避免碰一鼻子灰,她也只能打消找同学帮忙的念头,只是备感委屈地找自己的姐妹丽娜诉苦。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你都坚持自己的梦想这么久了,相信总有一天好运会眷顾你的!”朋友丽娜也只能这样安慰她。

其实,机会不仅青睐有准备的人,更青睐主动找机会的人。就在寻寻觅觅多年后,升职的机会终于在朋友丽娜的点拨下,降临到了艾拉的身上。

丽娜在一家知名刊物做策划人,某个周日她要去参加一个饭局,于是说服心情欠佳的艾拉跟自己一起参加,因为一起吃饭的有几个大人物,说不定艾拉能碰到自己的贵人。

寻找机会翻身的艾拉最终答应陪同丽娜出席。这是一场工作聚会,电台、杂志社、文化公司的人聚在一起,相互间商讨合作和双赢的事项。边谈工作边吃饭似乎是为成功合作提前铺路。

艾拉以采写软文的理由参与,虽然她准备了录音笔、记事本,但她更渴望的是有伯乐发现她这匹千里马,让她实现夙愿。但是让其失望的是,大人物们只是热衷于谈论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根本没有将她这个等待命运垂青的人的苦恼看在眼里。

饭局结束后,艾拉备感失望地向丽娜抱怨这是一场毫无意义地参与。但是丽娜并不这么认为,她说机会到处都有,就看你是否留心。“难道你没注意到那个怀特先生说的话吗?他可是个大人物,跟你们电视台的领导私交甚深。”丽娜对艾拉说道。

“那又怎么样,我去求他跟我们领导求求情?他凭什么帮我!”艾拉不屑一顾。

“笨吧!他不是说自己的女儿在欧洲读书吗?说女儿每次打来电话都抱怨在那里买不到便宜又舒服的雪地靴,吃的食物也很糟糕,一想起家乡的特产就想哭吗?我记得你说过自己有去欧洲做生意的亲戚,假如你能解决心疼女儿却又无能为力的一个父亲的烦恼,怀特先生反过来不会感谢你吗?”经丽娜这么一说,艾拉似乎茅塞顿开。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最开心的大概就是有人能主动关照自己的孩子。

“用一个人前,先要爱他,只有当别人觉得他亏欠你时,才会乐于被你所用。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在很多人快要饿死时,有人只愿意给你递上一块饼干,原因仅仅是你曾经也这样对待过他。”拿着电话犹豫的艾拉突然想起了丽娜跟她说过的这句话。“打吧,即便最终他没有帮助我,但至少这件事情能带给一个漂泊他乡的小女孩内心的温暖!”于是,艾拉拨通了自己远在欧洲经商的姑妈的电话,让她帮忙订购三双温暖舒适的雪地靴,一堆好吃的家乡零食送到远在一百



第三章 从无名记者到电台编剧,艾拉的杀手锏是什么?(2)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公里以外一所大学读书的怀特先生的女儿手里。姑妈乐于效劳,并且给了女孩电话号码,说只要有需要的东西,随时打电话过来,她可以驱车送到学校。

女孩收到这些东西自然是感动不已,马上打电话向自己的爸爸汇报。怀特先生知道这事是艾拉所为后,执意要请艾拉喝杯咖啡并当面表示感谢。因为替自己解决了一个大烦恼,怀特先生对艾拉自是感激不尽,并告诉艾拉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说,水到渠成艾拉说起了自己的梦想和这几年的失利。对于怀特来说,这仅仅是一句话的问题。不到一星期,艾拉就被提拔为电视台的编剧,此后,她便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她的新工作中,为变成金牌编剧奋进。

解析:投其所好

“当你怀才不遇时,不妨用人脉打开死结 要么选择做道德的正人君子,一辈子生活在失意中;要么利用一切可以正当利用的手段,快速实现自己的所有梦想。”有人曾这样说道。是的,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发展的,并不是我们的能力和才华,而是我们少得可怜的人脉。就因为我们的人脉圈太小,使得我们没法搭建起一座通向成功,实现梦想的桥。就像从这一端跳到另一端的绳索短了半截一样,一旦你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少了起决定作用的一个人,你也只能站在彼岸对着近在咫尺的成功干瞪眼。

虽然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但更多时候我们还得自己主动找机会。与其站在彼岸为短了一节的绳索抓狂,还不如耐心地去寻找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到另一节绳索补短,或者另辟蹊径,找到一个弹跳机,一蹴而就。当然,你在一蹴而就前,还要关照这台机子,帮其修修零件,涂涂润滑油。人与人之间打交道,就是相互扶持、相互利用的过程,而在你利用别人前,先要想好你是否为别人付出过,只有你曾真心实意地为别人着想过,别人才会真心实意地帮助你。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强调不做无为的投资,但对人脉的投资却是个例外,你对一些人十年如一日地好,也许换来的仅仅是别人一两次的回报,但这些回报很多时候恰恰对你的命运起着转折作用。一些聪明的人,总能选对人进行投资,就像故事中的艾拉一样,她选准的就是对她的升职能起到帮助作用的人,而她所用的方法就是投其所好。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为了让别人帮其办事,不惜送跑车、现金、楼房等大礼,但大多数时候却达不到送礼的效果,而有些人只是不动声色地做了一些小事,换来的却是别人巨大的回报。两者在要求别人帮自己办事前,都向对方做了投资,之所以得到的结果不同,原因在于后者能够投其所好,而前者就有些盲目了。

假如故事中的艾拉,为了让怀特先生向老板推荐自己,拎着厚重的礼品,冒昧地登门拜访,也许对方会接待他,但不见得能对艾拉有好印象,能不能帮忙更是悬而未决的事情。但是,艾拉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出发,去关照一个远在他乡的女儿,这种看似有些不着边际的帮助,恰恰直攻怀特先生的心,以致艾拉得到了怀特先生的主动答谢,升职问题也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如此看来,找人帮忙时,能投其所好,我们的角色就能由被动转变成主动,使得别人主动提出帮助我们的要求,但如不能投其所好,我们的角色就是被动的,别人是否愿意伸出援手完全得看你的运气。

那么到底什么是投其所好呢?投其所好就是迎合别人的喜好。这可不是教会你贪污受贿,或者贿赂他人,而是教会你职场生存的一种手法。对于一位职场人员来说,你并不具备满足他人大喜好的能力,比如别人有冲浪的喜好,你有能力送一艘快艇给他吗?别人喜欢收集名贵汽车,你有能力送他一辆法拉利吗?肯定不能。我们所倡导的就是抓住他人目前急需或者并不出格的爱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对方得到满足。

职场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大多数时候都是相互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而与陌生人打交道,或者找并不熟悉的人办事时,如能提前了解对方的某些喜好,或者需求,然后给予



第三章 从无名记者到电台编剧,艾拉的杀手锏是什么?(3)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满足,而这类帮助常常能带给我们巨大的好处。

看过《黑皮书》的人都知道,电影中的反纳粹女主角之所以能混进德国军营,就是抓住了纳粹军官的一个喜好 收集邮票。金银珠宝虽然是纳粹军官们的最爱,如果她送一箱金子给对方,未必能得此机会混进去,而她送给那位纳粹军官的旧邮票瞬间就博得了对方的信任。如此看来,投其所好其实就是一种感情投资,从别人身上抓住某些细节性的东西,给予关照。

揭秘:投其所好就是满足一种需求

对于职场人员来说,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投其所好,将这个概念界定得更清楚点,就是先满足别人的需求,然后达到自己的需求。

因为有需要才会有所求,如果有人喜欢集邮,找准他这一爱好的同时,我们需要知道,他需要什么。如果他需要一张20世纪60年代的邮票,而你送去的是90年代的,而这一时期的邮票他已经有所收藏,这种情况下,投其所好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所投喜好正是别人所需,就更有攻心的意义。

有这样一则笑话:

一个人行走在沙漠里,快要饿死了,有个天使想要帮他一把,于是对他说道:“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那人奄奄一息地说道:“我想要 想要 一个老婆 ”只听“砰”一声,天使变出了一个美女,并说道:“都要饿死了,还想着贪图美色,真是可悲!”说完消失不见了,而此时那个人才微弱地吐出最后一个字:“ 饼!”

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可以体现一个人的需求。当人饥饿时,他最需要的就是食物;当人迷惘时,他最需要的就是他人的指点;当一个人需要得到晋升时,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能为他的升职说上话的人。只有为别人的需求投资,你才能得到想要的回报。

公司的财物状况陷入危机,急需一笔投资。苏蕾一直负责对外合作事项,也接触过几个大老板,但这些人都没有向苏蕾公司注资的意向。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三家意向公司的回绝最终将苏蕾打入了情绪的冷宫。此时此刻,老板也发出最后通牒,再给她半个月时间,如果这段时间还是无法找到投资者,那就卷铺盖走人。

苏蕾在这家公司已经干了五年,业绩一直都很突出,而今遇到坎,出现职场失利走人的状况,无论如何是她无法接受的。半个月的时间很快会过去,她也只能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孤注一掷了。搜集了十几家投资公司的资料,逐家进行细究,包括这些公司老板的需求和爱好。她很快发现,一家中型投资公司的老板是一位超级钓鱼迷,每个周末他都会去郊外的鱼塘钓上两三个小时的鱼,不过技术不精常常让他郁闷而归。这个讯息让苏蕾高兴的差点手舞足蹈起来,因为她的爸爸也是个钓鱼迷,十年如一日的钓鱼生涯使得他掌握了很多金子般珍贵的钓鱼经验。

于是,苏蕾拿着父亲撰写的《钓鱼秘笈》,以及一杆60年代的古董级鱼竿来到了这家投资公司。苏蕾是抱着侥幸心理的,老板在,一切都好说,不在的话这份努力就要打折扣了。

机会都是给有备而来的人。老板在,而苏蕾也得到了这位老板的接待。苏蕾以她惯有的谈判能力,终于借助着一本《钓鱼秘笈》、一杆鱼竿的魅力,谈下了这笔交易。而那位老板因为能跟苏蕾的爸爸成为渔友激动不已。

看吧,很多事情都是在彼此有需求,而需求又能被对方满足的情况下有了圆满的结局。如果老板爱好钓鱼,而苏蕾送来的却是一支高尔夫球杆,也许对方也会高兴,但相比较自己的最爱 钓鱼,这份礼物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其实,不光是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还是拉拢陌生人成为你的客户时,我们都应该从需求下手。都说有需求才有市场,老板让员工去一个岛上推销鞋子。第一个员工去了一个月后回来说那里没有市场,因为那里的人根本不穿鞋子;第二人去了不多久就让公司空运鞋子过来,他说要让当地的所有人都穿上鞋子。前者只看到了现象,而后者看到的却是需求。任何


第三章 从无名记者到电台编剧,艾拉的杀手锏是什么?(4)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事情只要从需求出发都会轻易解决。

无论是推销产品,签订一份合作协议,抑或职场的晋升,都不是你个人说了算,而是在双赢的情况下才有最终结果的诞生。就像推销口红一样,有些人觉得向男士推销口红简直是天方夜谭,而有些人则觉得非常简单,因为推销人员只需告诉对方:“你女朋友(姐姐、女性朋友)收到这份礼物一定会高兴的晕过去!”即可。相比较女性对口红颜色、款型、合成物的挑剔,男性反而没有这么多麻烦,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告诉他哪种颜色适合肤色较白的女孩,哪种适合肤色较暗的女孩即可。再回到苏蕾这个案例上,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钓鱼竿只是他需求的一小部分,关键还要看投资能不能得到高回报。假如苏蕾的公司濒临倒闭,无论如何那位老板也不会拿钱打水漂的。而他之所以最终答应投资,是从苏蕾的介绍中了解到投资能双赢,合作能换来潜在收益。由此可见,无论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各自的需求总是一环套一环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将他人当成一次性筷子,利用完了就丢了,只要双方有来往,各种需求都会接二连三地出现。

曾经一位朋友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年她跟老公从老家回北京,因为春运买不到票,于是打电话给铁路部门上班的大学校友,这位校友几个月前来过北京,她曾接待过他,不但请对方吃饭游玩,临走还送了一堆礼物,现在找他办一件举手之劳的事情,应该不成问题吧?但让她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对方答应得很牵强,并强调可能要加60~100块的手续费,为了不为难对方,她爽快地答应了。但是,当她在约定的时间赶到约好的地点后,却不见对方身影,打了几通电话,都处于忙碌中。朋友气急而归,只能另想他法。事隔三个月后,对方打来电话,说已经到了她所在的城市,希望能留宿她家。她只回了三个字:“你是谁?”

说来是那位校友主动斩断了双方交往的路,朋友是位精明的人,她说:“当你向对方付出很多,而对方连一件芝麻粒大的事情都不愿帮你后,那你就别指望对此人长期的投资会换来其他效益。”

不管怎么说,相互间的往来都是能满足彼此偶然提出的需求继续,如果我们的需求总是得不到所找之人的满足,那最好放弃你的投资。对于一个自私的人来说,他脑海里只有这几个字 不停地索取,至于别人的需求,他是毫不在意的。而当你也变成一个只知向人索取,却从不愿为别人付出的人后,你也很有可能被他人从“朋友”、“合作者”的名录移到黑名单。

受人恩惠当以涌泉相报,如果我们曾得到过他人的帮助,在别人有所求时,就应该倾情相助。只要付出了行动,尽管最终事情没有办成,对方照样会感激你,并在你下次有所求时一样会毫不推辞地帮助你。而你如果只是将他人当一次性鞋套,用完就扔了,那么总有一天你会因为遇到问题无人帮助而吃大亏的。

一栋大楼并不是一个人就能盖起来的,而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他人的推助下,才能前进得更快。用他人,也爱他人,这样你人脉资源的根基才能打牢固。

问题:怎样让自己的帮助物有所值?

现在有一个问题可能困扰你,如果我按照别人的需求进行了投资,就拿故事中的艾拉来说,满足了怀特先生女儿的需求,却并未换来怀特先生的感谢怎么办?其实这就是风险。导致这一风险的有两个因素,一是你所找之人行为处世糟糕透顶,二是你的投注并非对方所需。就像前文我们所说的,对方需要一杆鱼竿,你却送了高尔夫球杆,这种情况下,你的帮助就会大打折扣,对方也仅仅会将你的送礼当成是巴结和讨好,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感性投资。

人都是感性的,感性的人常常会因为别人送来的小惊喜而感动,如果我们能将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