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都是感性的,感性的人常常会因为别人送来的小惊喜而感动,如果我们能将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看待,让自己的帮助带给对方感动,而不是随便选一堆礼物,提醒对方这是你帮助我的筹码,那么你在别人心目中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人们会因为你的用心反过来感激
第三章 从无名记者到电台编剧,艾拉的杀手锏是什么?(5)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你。这便是让你的付出物有所值的第一个关键点 感动别人。
1。感动他人
感动作为一种巨大的能量,已经被很多商家和公司所看好,如何在产品中融入感动的成分,打动消费者,从而产生购买力,这似乎是应对目前激烈竞争的唯一手段。而对于职场人员来说,无论是谈判合作,找寻发展机会,还是获得他人帮助,你前期所做的一些准备,只有在打动人、感动人的前提下,你才有可能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得到贵人额外关照。
邦德先生是一家路桥公司的总经理,每年的三月份总有一些人拿着厚礼到他家拜访,请求能得到某路段的施工权。邦德先生是个正直的人,非常排斥这样的需求方式,所以无论别人拿着多厚重的礼物前来,他都一一回绝了。
有一天,一个中年男子敲开了邦德家的门,他手里拿着一些药材。就在邦德先生一头雾水时,那人说道:“您好!先生,我听说您正在寻找一种可以治白癜风的药方,我家正好有一个祖传秘方,所以拿来给您,不知对您是否有所帮助。”听到白癜风药方几个字,邦德先生心动不已,立刻请对方进门。
邦德先生的女儿得了白癜风,状况越来越糟糕,求医问药都无济于事,听说民间的一些偏方对白癜风的攻克有极好的作用,却一直苦于找不到,没想到今天竟然有人主动送上门来。
事有凑巧,就在邦德先生跟对方研究药方,以及所用药材的份量时,邦德太太大叫着让邦德先生过来帮忙,卫生间的管道被楼上装修的人不小心弄断了,顺着管道各种污浊物浸染了卫生间的所有东西。
邦德先生不得不快速上楼处理这件事情,而那位送药方的客人,则脱去外套,跟邦德太太一起清理起了卫生间。等到卫生间的一切清理干净后,此人早已弄得满身污垢了。
“一个人成功的决心有多大,从他所做的努力上可见一斑,既然他连这样的活都乐于去做,将某个路段的修建权交给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邦德先生显然已经被对方的用心所打动。
“你也是想从我这里得到一段路桥的承包权是吗?那么现在我们就说说如何合作的事情吧!”
这就是感动的力量,从那位先生拿出药方开始,邦德先生已经被感动了,而他帮邦德一家清理卫生间的一幕更是让邦德先生对他印象深刻,在这种情况下,合作自然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达到自己的需求可谓煞费苦心,但偏偏总是遭遇一鼻子灰,其实,问题不是出在对方不通人情,而是你在请求对方帮助时,目的性太明确,且总是从自身出发考虑问题。如果能了解对方的所需,用你的行动来感动对方,很多事情总会如你所愿的。
2。找到一位关键性的人物
要想自己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投对方所需外,也应该找对人。
找人办事要有一个契机,就像前文故事中艾拉一样,先去接近能帮助你的人,然后在众多可起关键性作用的人物中筛选能帮你一箭中的的人。也许对很多人来说,找陌生人办事非常困难,实质上机会都是自己找的,就像艾拉参加丽娜的饭局一样,那一桌子的人实际上她都不认识,但参与即能得到最有用的资讯。对于职场人员来说,想要找到一个人帮成自己的事,首先一定要收集有关这个人的所有信息,收集方式有网络、朋友、朋友的朋友等,当然这些打听都没有自己直接面对对方得到的资讯多,所以就像苏蕾一样找机会出入对方可能出入的地方,得以了解对方的概率更大。说来,托人找人帮忙,还不如越过中间人,自己直接找那个关键性的人物来的强,这样你所获得的效益才能最大化,无用功会降至零。所以,不想让自己的付出打折扣,最好的途径有两个,第一就是在他人引见下跟最关键的人物见面,第二就是寻找机会以满足对方所需为突破口,让对方主动接待你。
3。节假日的祝福
你可以做个特别的人,在你还没有勇气直接找一个陌生人帮自己办事前,不妨先进行前期的热身。怎么热呢?那就是利用节假日,给对方寄去一张卡
第三章 从无名记者到电台编剧,艾拉的杀手锏是什么?(6)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片,或者送去一份别出心裁的小礼物。尽管对方不认识你,但落款一定要写上自己的名字,让对方能在脑海里对你产生一个映像。这些礼物一般不会遭遇被退回的风险,而对方由于好奇也有可能打听你,这样你就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跟对方相识的机会。大多数时候,我们总觉得给陌生人送卡片,这样的举动显得冒昧而可笑,有时甚至怀疑这样做的真正价值,实质上机会都是给留心细节的人,在他人忽视的地方找突破口,赢的概率更大。
4。学会一石二鸟法
艾拉的举动满足了怀特女儿的需求,同时也解决了一个父亲的烦恼,这个举动可谓一石二鸟。有时如果我们无法接近那个我们最需要的人,不妨找他身边最亲近的人打开通道。一家电台的业务员想要签下一家大公司的广告业务,但一直无法得到对方的接待,后来他通过多方打听后,知道那家大公司的广告经理很喜欢打高尔夫球,期望能通过打球的渠道接近对方,不过,业务员自己根本没握过杆,找公司其他员工,只有一位女孩会打。但是,业务员思来想去,觉得这多少有点桃色诱惑,所以只能打消念头。此后,有人点拨他,何不从广告经理的家属那里找突破口。茅塞顿开的业务员经过多方打听后,终于知道这位经理想要让自己的女儿进入市重点高中,但一直未能如愿,巧的是业务员是从这所高中毕业的,曾一度看好他的班主任,现在为这所学校的教务主任。虽然毕业多年,但业务员从不忘在节假日拜访恩师,因为这层关系,很快他就帮广告经理解决了孩子上学问题。广告经理自然是感恩戴德,最终双方的需求圆满达成。
一定要坚信陌生人就是上帝这句话,也一定要相信人脉胜天,对于任何上班族来说,主动积极的维护人脉,巧妙得当地利用人脉,做一个懂得从别人需求处下手的人,那么你生活中遭遇的很多问题,都会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
第四章 一家烤鸭店四百多年长盛不衰的理由是什么?(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一家烤鸭店四百多年长盛不衰,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由国王的侍卫创建,由皇家人员撑腰的缘故吗?鸭子的编号到底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效应?为了获得一个吉利的编号,你会去这家餐厅吃掉一只鸭子吗?一切答案在本章为你揭晓。
案例:你吃的是第几只鸭子?
1582年,法国国王亨利三世的侍从在巴黎塞纳河开了一家餐厅,这家餐厅装有落地窗,食客坐在里面可以看见圣母院与西堤岛的壮丽风景。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餐厅外的石塔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如银子堆砌一般,“银塔餐厅”的名号由此而来。
前期因为有国王的光环笼罩,加上餐厅的鸭子烹饪得相当美味,以致食客络绎不绝。三百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到了1880年,银塔餐厅已经作为巴黎的王牌餐厅名气斐然了。然而,正是这一名气引来了无数家餐厅的效仿和跟风,甚至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冒牌的银塔餐厅。出于对市场和自身品牌的保护,银塔餐厅当时的老板弗雷德里克·杰列尔灵机一动,决定除了在银塔餐厅出售自己的秘制鸭外,还要为端出去的每一只鸭子编号,谁享用了这只鸭子,谁的名字就跟编号一起记入餐厅名录中。另外,每一位吃鸭子的顾客还可以得到一张带有鸭子编号的精美卡片,留作纪念。
没想到,正是这一个应对市场做出的别具特色的举动,改写了银塔餐厅的历史,其名声一下响彻整个欧洲大陆,以致德国纳粹占领法国后,因为其名声太大,不得不让它正常营业。值得一提的是,正是通过来这家餐厅享用鸭子的纳粹官兵,当时法国抵抗纳粹组织成员得到了不少军事情报。
以后,银塔餐厅的发展就有些顺风顺水了,但凡前往巴黎的人,都会到银塔餐厅吃上一只秘制的编号鸭,并为能与各类名人同出一本名录册兴奋不已。
看看名录里的这些记录,足以吸引任何一个食客对银塔餐厅充满向往:英国王子爱德华七世是最早来吃鸭子的腕级名人,他所吃的鸭子编号为328;喜剧大师卓别林为253652号;影星伊丽莎白·泰勒是579051号。最有意思的是日本天皇裕仁,二战时期他吃掉的鸭子编号为53211号,五十年后,他又当了一次回头客,吃掉了423900号鸭。
此外,餐厅墙壁上所挂的各种大腕级人物的照片也足够吸引每一位过客顿足而入: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德国前首相俾斯麦、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法国作家巴尔扎克、俄国歌唱家夏里亚宾、好莱坞重量级明星伊丽莎白·泰勒等。
到今天,“你吃得是第几只鸭”已经不再是一句广告语,而成为银塔餐厅的一种特色标志。越来越多的世界游人前往银塔餐厅,享受的不光是美味的秘制鸭子,而是要以此餐厅作为珍贵时刻的见证 有的人是试试自己的运气,期望吃到一只编号吉祥的鸭子;有的是为了庆祝自己的生日;有的是为了结婚的宴请;还有人是为了金婚的纪念
如今辉煌和浪漫依旧在继续,世界各地的人为成为银塔餐厅名录中的一员,正一拨一拨积极地迈出国门。
解析:鸭子餐厅人人平等
也许因为你不是正统的皇室血统便成不了皇室家族的座上宾;因为你是普通人以致无法获得与明星偶像握手合照的机会;因为没有一张嘉宾请柬,千里迢迢而来却被拒之于某部电影首映礼的门外;甚至因为穿得不够整洁,进地铁口时被人当罪犯搜身检查。你大概是一个穷人,一个普通的小职员,一个向往美好却落在底层社会挣扎的小青年,你不缺胳膊少腿,也不神经异常,可是一些严格的“规定”你必须遵从,人人口里所谓的平等只是说说而已,因为身份、地位、财富的悬殊,人与人就有了差距,差距产生了阶梯,站在上一台阶和站在下一台阶的人之间就有了不平等。
同样是机场,名人一出现,前呼后拥,尖叫声、镁光灯、签名声混合成一片,而你的现身对于别人只是一个匆匆的擦肩。由此看来,这种不平等并不是现象,而仅仅是人为。
不过,尽管我们知道这种不平等,但还是期
第四章 一家烤鸭店四百多年长盛不衰的理由是什么?(2)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望跟任何人都能平等相处,比如跟总统同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跟腕级明星打招呼握手喝茶,甚至谈恋爱;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参观皇室宅院,如果可以的话自己还能仅花酒店的费用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渴望仅仅是渴望,所谓的平等之事并不会如愿发生。于是,人们对于倡导人人平等的事物就更加的向往,银塔餐厅的兴旺发展便有了一个合理的理由。
就在很多餐厅打着不打领带不准进入餐厅,不会说拉丁语不准进入有拉丁舞表演的酒吧时,银塔餐厅却独具慧眼,在几百年前就大胆做出决定,无论是怎样一个人,只要吃了餐厅的鸭子,就能得到一个鸭子编号,并将自己的名字跟那些腕级食客一起留在餐厅名录册上。可以说,如今食客的嘴比公主还挑,各种特色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开业,各大老字号、家族、百年餐厅无法跟随时代脚部纷纷倒闭的年代,银塔餐厅之所以依旧灯火辉煌、高朋满座,其秘诀就是抓住了人们渴望平等的心理。
“你就餐的这张桌子也曾被肯尼迪、巴尔扎克、黛咪·摩尔用过!”“您的名字将跟某某名人们一同出现在名录册上!这是您的荣幸,也是他们的荣幸!”“到这里的每一位客人都是名人,也都是普通人!”大概这些话语是我们最受用的吧,与名人用了同一张桌,吃同一种秘制的鸭子,享受同等的服务和待遇,甚至早于那些名人,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他们之上。无论如何这样的待遇是让人受宠若惊的。
“嗨,知道吗?我吃掉了银塔餐厅的第××号鸭子,前天跟我同一张桌用餐的竟然是××名人!”当你向周围的人传达这样的信息时,你的虚荣心、兴奋感赤裸现身,同时像在告诉别人:“去吧,没什么的,那里人人平等,你所用的筷子和托盘也许就是某个大腕使用过的,甚至服侍你们的都有可能是同一个人,你与大人物之间没有什么区别。鸭肉也是美味可口,你写在名录册上的字体可能比名人写得帅气潇洒的多 ”
可以说,建立食客名录一个看似多余的行为,却恰恰成了银塔餐厅的生存之本。食客们“我吃了第××只鸭子”这一心理的满足感,为餐厅做了免费的宣传,冲着“我是第几号”,“我能否吃到幸运数字”,“我会跟谁一起出现在名录中”,“我就餐的桌子是哪位名人用过的”等好奇心的趋势,使得无数人涌入银塔餐厅。据说,冲着天皇裕仁是银塔餐厅回头客这一点,每年有上万名日本游客到该餐厅消费。
态度决定一切,鸭子餐厅对于“顾客就是上帝”的领悟比任何餐厅都要深邃,而餐厅服务生们一视同仁的服务态度更让人渴望尊重的心理得到了满足。
每个人都渴望平等,希望无论自己身处何地,人们能像对待明星一样对自己一视同仁。甚至希望,无论自己的衣服多廉价,整个面孔看起来经历了多少风霜,人们看待自己的眼神是亲切友善的。有句话说,“狗眼看人低”,一旦有人怀着瞧不起你,甚至俯视的眼神看待自己,你就无法对这个人产生兴趣,甚至有种愤恨感,以致撤销原本做好的决定。
话说回来,如果银塔餐厅的服务生因为接待惯了各种名人大腕,以致对普通的食客表现得不屑一顾,那么无论如何餐厅都无法树立好口碑,甚至很多人因为受到“侮辱性”的待遇而进行抵制,当更多的人知道这类讯息后,无论鸭子多美味,编号多诱人,也都不会再趋之若鹜。现实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因为工作人员、服务生态度太过恶劣,以致消费者不得不另择他家。
一位小伙子穿着旧衣服,在游戏机柜台前看来看去,一旁的售货员抬眼打量了一番,心想我这里的游戏机都是三千元以上,看他的样子根本就买不起。于是,售货员依旧坐在椅子上,并没有招待小伙子。
“请问这款黄色的机子多少钱?”小伙子盯着游戏机问道。
“都是明码标价,难道看不见吗?”售货员不耐烦地说。
“哦,能便宜点吗?”小伙子依旧盯着机子问道。
“不讲价!”售货员又冷冰冰甩出一句。
“我买五
第四章 一家烤鸭店四百多年长盛不衰的理由是什么?(3)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台也不少点吗?”小伙子继续盯着游戏机问道,售货员冷笑了一声,不再搭理对方。
小伙子继续在柜台前徘徊,这时两个衣着光鲜,非常时尚的男女走了进来,售货员马上迎上来,热情询问,并一款一款拿出来让对方试用。但最终女孩觉得价格太贵拉着男孩走了。
“为什么我跟他们得到的待遇完全不同,难道你认为我没钱吗?”看着重新落座,一脸不快的售货员,小伙子问道。
“我没这么说!”售货员气哄哄地回敬道。
“好吧,我这里有一万块,你先帮我挑三台吧!”说着小伙子将一踏崭新的钱拍在柜台上。售货员被小伙子的举动惊呆了,但随即她站起来,态度明显热情了很多,紧接着便一款一款详细地向小伙子介绍。大概半个多小时后,小伙子突然笑着说道:“我是这家店老板的儿子,感谢你让我知道店里的生意为何如此冷清了,从现在起你可以另择雇主。”
这个结果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貌取人,觉得他穿得破烂根本没有必要去搭理他,而实质上很多有钱有势有能力的人都是深藏不露的,一旦得罪了这些人,后果就像得罪了老板的儿子一样严重,甚至有时一笔大订单都会因为你以貌取人而丢失。记得日本推销大王原一平说过,有一次他去找一位富豪推销保险,每次去他家,都会看到一位扫院子的老人,老人以主人不在为由一次次将原一平打发走了。而原一平也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