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军事 精锐部队篇-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驶向英吉利海峡的格恩济岛。当快要接近该岛的时候,袭击部队又换乘5只救护艇,多路向格恩济岛进发。为了防止救护艇的发动机声被岛上德军听到,暴露袭击行动企图,配合行动的英国空军侦察机故意发出隆隆的响声,在格恩济岛上空盘旋。担任佯攻支援的分队,分别对塞纳湾和瑟堡半岛采取了行动,全力保障袭击部队的行动。特种突袭部队隐蔽地实施登陆,轻松地夺取并控制了格思济岛,战斗中“哥曼德”没有遭到德军的顽强抵抗,也几乎没有付出流血的代价。这是组建以来,“哥曼德”第一次成功而不流血的行动。

  虽然这次袭击行动的战果不大,但在当时英军在欧洲战场连连受挫,被迫从敦刻尔克撤退不到一个月的的局势下,就向德军发起反击,无疑鼓舞了英军的士气,也受到英国国民的赞扬。

  1941年3月,“哥曼德”第3、第4部队成功地偷袭了挪威西北方向的逻弗敦群岛,俘虏德军士兵216名,抓获60名纳粹党员,击沉11艘德国舰艇,炸毁岛上德军用于制造甘油(制造火药的原料)的鱼油加工厂。而袭击部队损失甚微,只有一名军官因装在裤袋里的手枪走火而死亡。此次袭击行动战果巨大。

  “哥曼德”除了组织较大规模的袭击作战外,有时也派遣少量人员进入德军战领区实施骚扰和破坏。例如,1942年4月11日晚,蒙代奈罗上尉和1名士兵,渡过卡努河,深入法国北部的布任港,炸毁了德军的油船。同年9月2日晚,一支人数很少的部队,在英吉利诲峡袭击了德军的长斯兹灯塔,俘虏了19名德军士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特种部队不仅有头戴绿色贝雷帽,屡建战功的“哥曼德”部队,而且还组建了其他一些特种部队。如“沙漠鼠”、“亲迪队”、“空降哥曼德”等部队。他们在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各种袭击行动,也曾威震四方。

  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军并没有空降部队。战争初期德国伞兵和空运部队的频繁活动,刺激了英国决定必须拥有一支空降突击力量。于是,英军相继组建了一批空降“哥曼德”部队。这支部队官兵头戴红色贝霄帽,臂佩“皇冠和月桂叶”的徽标,手持汤姆逊轻机枪,经常从空中渗入德军后方,对港口、机场、仓库和交通线等重要目标展开不间断地破袭,沉重地打击了德军,被德军称为“红色恶魔”。

  “哥曼德”的一系列突袭行动振奋了英军抗击纳粹德国士气,把战争魔鬼希特勒搞得神经紧张。1942年10月18日,希特勒发布了著名的“根绝命令”,即“第46号指示”,命令对英军的“袭击破坏部队”,无论是否穿制服,无论是否有武装,务必“斩尽杀绝”。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哥曼穗”在战争中起到了震慑作用。

  “沙漠鼠”与“狐”的较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纳粹德军席卷欧洲战场,三十余万英法联军将士含泪告别欧洲大陆,被迫从法国的敦刻尔克撤到英国本土。与此同时。德国军队在非洲战场也所向披靡,几乎地中海沿岸国家都被侵占控制,一支英国远征部队也被团团包围在利比亚的托卜鲁克要塞地区。当时,德国非洲军团的最高指挥官就是号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

  “哥曼德”特种部队在欧洲战场上频频越海对德军进行远程突袭,有效地打击和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也给全世界反法斯的人们以极大的希望,英国从中尝到甜头。于是,英军又抽调第7、第8和第1“哥曼德”部队组成专门在沙漠进行袭击作战的部队,由莱伊中校率领,打算迅速遣入非洲战场,去袭击和骚扰驻利比亚的德国军队,以化解托卜鲁克受困英军之围。这支特殊部队的代号叫“沙漠鼠”。

  1941年3月25日凌晨,有四个黑点悄悄浮出地中海水面。这正是“沙漠鼠”在夜幕掩护下,搭乘潜艇驶近了在利比亚的预定登陆岸边。岸上的接应人员按计划不停地闪动着电筒,发出了可以登陆上岸的信号。

  可是,海面正值风大浪急,波涛汹涌,要想登陆到一百多米远的岸上确实太危险了,此时寓天亮也仅剩下半个小时。莱伊克中校望着眼前汹涌翻滚的波浪,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一种不祥的忧虑油然而生。他认为,可利用夜幕掩护的时间不多了,此地绝对不能久留,无论如何也要组织队员登上海岸。于是,他立刻命令队员从潜艇中取出了橡皮艇。

  海风在不停地怒吼。队员们奋力地划着划板.劈波斩浪,艰难地驶向岸边。由于波浪险急,有3艘橡皮艇被2米高的海浪打翻,12名队员瞬间被海水吞噬,一直没能露出水面。其他橡皮艇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总算靠到了岸边。莱伊克中校眼含泪水,总算松了一口气。

  登陆上岸后,在接应人员的引导下,“沙漠鼠”急行军约二公里,到达了一个叫“洼地”的狭窄河谷。海风吹拂潮湿的衣服,寒气侵袭着的肌体,队员们可以在这里避避风寒。莱伊克中校除派出一个先遣侦察小组去了解情况外,其他人员就在这里休整潜伏,养精蓄锐,准备第三天夜晚袭击托卜鲁克要塞外围的德军。

  3月27日夜晚,“沙漠鼠”兵分3路突然袭击了托卜鲁克附近的德军重要据点巴尔迪亚港。莱伊克中校亲自率领一个小队,袭击了位于巴尔迪亚港西南角上的德军通信站,顷刻间,巴尔迪亚地区德军指挥陷入瘫痪。第2小队隐蔽抵近港口东侧200米处的后勤基地,利用喷火器和燃烧弹,点燃了几个德军巨大的军用仓库,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而起,4辆刚刚装载完的卡车也很快化为灰烬。第3小队在夜幕的掩护下,摸到了位于东侧的巴尔迪亚河大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歼灭了守桥德军,并快速装填好足量的炸药,在离开不到3分钟,就发出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巴尔迪亚河上唯一的通道被“沙漠鼠”切断了。

  刹那间,骄横自大的德军惊慌失措,乱作一团,急忙使用备用的一部电台发报到了驻利比亚海岸城市拜达的隆美尔指挥作战总部:“一支不明身份的突击队,今天凌晨猛烈袭击了巴尔迪亚港,我军通讯设备及军用物资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托卜鲁克要塞被困英军一部也已突围!”

  号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得到消息后火冒三丈,大骂其下级指挥不利,警惕性不高,并立即命令派出几支搜索部队追查“这支不明身份”的突击部队,一旦发现踪迹将不惜一切代价给予歼灭。但是,“沙漠鼠”就好像钻进了茫茫沙海之中,无影无踪了。

  1个月后,这只“沙漠鼠”突然又冒了出来,他们非但没有减弱,而且又招募了一批非洲志愿人员,从而壮大了这支特殊突击力量。由于沙漠上缺乏水源,他们始终没有刮胡子,满脸的胡须成了其队员的特征,这更增添了他们的神秘色彩,各种袭击行动也变得更为活跃起来。

  5月20日黄昏,太阳的余晖恋恋不舍地照射在沙漠上,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一支由83人组成的“沙漠鼠”小分队紧急出动,猛烈地袭击了托卜鲁克要塞以南50公里处的由隆美尔指挥的意大利军队驻地。在意大利驻军正吃晚饭的时机,“沙漠鼠”小分队驾着特制的沙漠越野吉普,用车上的机关枪扫射意军.用燃烧弹打击各种易燃目标,然后似阵风在沙漠中消失了,几个据点大火熊熊,映红了半边天。

  深夜,告急的电话把进入梦乡的隆美尔吵醒了。他抄起电话,一听又是“一支不明身份的袭击部队”,“不知逃到哪里去了”,不由得恼羞成怒,大骂意军是一帮“墨索里尼肥猪养出来的无用废物”。可是,隆美尔怎么也没有想到,“沙漠鼠’袭击的下一个目标竟然是他“沙漠之狐”本人。

  擒贼先擒王。莱伊克中校亲自制定了奇袭隆美尔的计划,并决定立即展开行动,直奔德军非洲战场指挥司令部所在地拜达,力争以此行动扭转非洲战局。

  11月16日,夜幕缓缓升起,繁星在天空闪烁。20名“沙漠鼠”队员急速行走在茫茫沙漠上。然而,到了半夜,云头越来越来低,能见度变得更加模糊了,前方侦察引导队员已迷失了方向,队员们不得不停下来。莱伊克打开地形图,掏出了指北针,准备重新判断一下方向。伸手不见五指,四周一片黑暗,又没有可利用的方位物,很难辨别方位。大家正在焦急之时,突然右前方20米处闪动着一双双绿幽幽的眼睛.并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吼叫。不好,狼来了,两名队员立刻举起装有消声器的“斯特灵”冲锋枪,“噗、噗、噗、噗”打了几个点射,绿幽幽的眼睛瞬间消失了。

  不—会儿,天气突变,雷雨交加,莱伊克把队员们带到了一个小小的沙丘下,看来只能等到天亮后再前进了。

  黎明过后,队员们补充了些食品,打点好行装,又开始上路了。天有不测风云。9时,突然刮起了龙卷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队员被吹得站不住脚,赶紧躲到一块洼地,才免遭了风沙伤害。风沙过去了,他们又背起了四十多公斤重的装具,缓缓地行进着。

  到了中午,骄阳似火,气温高达45℃,队员们被烤得浑身冒汗,随身携带的一壶壶水已喝光了,口干得张不开,几乎处于半昏迷状态,两条腿已开始不听使唤。到了14时,有2名队员实在坚持不住了,一头栽倒在了沙滩上。莱伊克不得不让队伍停下来,照顾好昏迷的队员,自己带着3个队员走向沙丘的后面,去寻找水源。

  气温开始降低,水也终于找来了,队员们喝了水.体力也逐渐恢复。在寻找水源的时候,莱伊克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发现了一条通往德军司令部背后的一条小路,从这里接近可以出其不意,攻敌不备。

  11月18日凌晨,德军在拜达的总司令部里灯火通明,“嘀嘀嗒嗒”的电报声和汽车、摩托车的马达声交织在一起,显得特别紧张和忙碌。这时,莱伊克中校带领“沙漠鼠”突击队已经摸到了这里。他首先命令三名队员潜入指挥部中探明情况,准备以小群多路、突然袭击的方式,捕歼这只给英军造成重创的“沙漠之狐”。

  三名先遣侦察队员夜色掩护下.悄悄杀死德军警戒哨,摸进了德军指挥部。过了很久还不见他们回来.莱伊克中校心急如焚,“怎么啦?难道他们被德军抓住了?”正想着,突然里面响起了一阵激烈的枪声。原来先遣小组秘密干掉德军警戒人员后,交替掩护,跨越篱笆,进入楼房,正准备上楼梯的时间,一个头戴钢盔,身穿大衣的德国军官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正想掏枪射击,只见最前面的一名“沙漠鼠”队员用L1A1自动步枪“叭”的一枪打死了德国军官。顿时,德军指挥部内骚动起来,警笛声和叫喊声响成一片。

  莱伊克中校知道三名队员暴露了,于是命令一个突击组在正面掩护,其他三个组从不同方向向指挥大楼发起攻击。很快,“沙漠鼠”队员一个个变得似猛虎一样,扑向前方一幢黑色的楼房。指挥部里枪声、爆炸声大作,到处是—片火光。他自己带领四名突击队员从右侧进入了楼房一楼,在大厅内正好与下楼的几名德军相遇,短兵相接,一阵枪战,一层楼中的德军全被歼灭。没有遇到抵抗,他们就上了二楼。

  莱伊克中校悄悄打开作战指挥室的一扇门,两名队员闪身进入,但在里面没有发现什么,可隔壁的房屋门缝透出微弱的灯光,原来里面竟有六名德军从窗口向外射击。莱伊克迅速躲在门口一侧,一名队员飞起—脚,把门突然蹬开,举枪一阵扫射,另一名队员吼叫道:“还是这玩意痛快!”话音未落,一颗手雷飞进那个房间,还没等闪身离开,就被德军—颗子弹射中心脏,立刻倒在地上。此时只听一阵轰响,室内的灯也熄灭了。

  他们正要抢救倒下的队员,突然从三楼的楼梯上传出下楼的皮鞋声,莱伊克—个眼神,两名队员心领神会,一个箭步冲到楼梯,举枪快速射击,定眼一看竟是五名“沙漠鼠”队员正押着一名德军上尉军官下楼,可这时已经晚了,只听“叭”的一声,一名队员的腿部受了重伤。原来这几名队员从楼后攀登上了三楼,只捉捕了一名德军军官,没有发现其他敌人,没有想到在楼梯上出现了误伤。外面的枪声逐渐稀小,莱伊克中校感到不太对劲,立即命令抬上伤亡队员,押上被俘军官,快速进行撤离。

  各组队员都已撤到预定集合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这座被认为是“司令部”的楼房建筑物中,始终没有出现隆美尔的身影,经审讯被俘的德军上尉军官方知,就在前天晚上,隆美尔临时到前线视察去了。上苍保佑了“沙漠之狐”,隆美尔免遭一难。

  指挥总部遭袭击的消息传来,隆美尔深知是幸运之神保佑了自己,不由得脸上露出了狞笑,但这丝毫掩饰不住心中的震惊和恼怒,马上急电命令北非、中东一带的德军,不惜一切代价歼灭这支袭击部队,试图看看到底是“沙漠之狐”厉害,还是“沙漠鼠”厉害。于是,德国海军舰船严密封锁诲面,空军在空中搜索突击队员,地面部队则对“沙漠鼠”躲藏的“洼地”重重包围,发动了一场全方位的搜剿战。

  据说,莱伊克中校带领特种队员顽强地抵挡德军一波猛过一波潮涌般的攻击,阵地上尸体累累,在弹尽粮绝的危境下,残余部队两三人一个小组,利用夜色实施突围。然而,绝大多数队员在分散逃离途中,遭到德军的阻击、追杀和搜捕,悲壮地战死在沙漠之中,只有两名队员生还回国。叱咤风云的“沙漠鼠”由此消失在茫茫的沙漠之中。

  神鹰行动:

  1943年2月27日,英国特种空降袭击分队,在挪威抵抗人员的协助下,成功地偷袭了德国占领的挪威重水工厂。这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破坏纳粹德国进行核试验的重要行动,在当时是一项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的任务作战。整个破袭曾遭到过挫折,但他们不屈不挠,以神奇的战术手段,最终取得破袭战斗的胜利,使重水工厂的生产长期处于瘫痪状态,有力地遏制了德国进行的核试验,为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随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德军很难招架盟军展开的攻势。但是,希特勒并不甘心,集中大量的物力、财力,任用一批科学家,加紧研制V…2火箭和有巨大杀伤破坏力的原子弹,企图依靠这些新式武器挽回败局。而这时候,美英两国对原子弹研制还刚刚开始。一旦希特勒的原子武器首先研制成功并使用于战场,战局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扭转。

  重水是制造原子弹不可缺少的原料。它是从含有特殊矿物质的普通水中提炼而成的,当时世界上能够提炼重水的工厂仅挪威的诺尔斯克电气化工厂。

  1940年德国进行了核分裂的研究试验,向挪威的诺尔斯克电气化工厂订购重水,该厂重水的年产量由300磅增至1万磅。德军占领挪威后,希特勒命令这家工厂大量生产重水,用船运往德国,从而加速了原子裂变的试验进程。德国核分裂的研究试验给盟军带来威胁。1941年英、美获悉这一情报后,决定破坏这个电气化工厂。

  该厂位于挪威奥斯陆西部约110公里的地方,在险峻的山峰之中。钢筋混凝土建成的7层楼房和同样坚固的电解水工厂.在300米高的山崖上.接近它的所有路口都有警戒。

  如果对工厂实施轰炸,将会给当地居民造成的损失,要大于对目标本身的破坏。根据这些情况,要想炸掉工厂,惟有派遣一支特殊部队,再从挪威抵抗运动组织中挑选一个特别小组,配合破坏袭击行动。挑选的人员要熟悉工厂情况和周围地形。

  但最后炸毁生产重水设备的任务交给了两个英军空降特务排(英军空军特别行动队前身)。英军广泛收集情报,通过挪威抵抗运动人士获悉:德军占领军当局要求增加重水生产,并弄到了一份生产补充设备安装图,对各种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

  鉴于德国设在挪威的防空警报设施无雷达的情况,英军决定用滑翔机将作战队员送到那里。需要挪威的地下工作者在工厂北侧高地上接应。装载特种袭击队员和炸药的滑翔机着陆时要冒很大风险,因为挪威中部沿海地带难得有风平浪静的好天气,而高地上又多凸石和地沟。布朗宁少将和诺曼上校共同制定了行动计划。由于破坏目标需大量炸药,不宜伞降,确定使用2架滑翔机,通过2架轰炸机拖曳。袭击队员分成2个组,每组16人,根据行动计划,作战队员进行了极其秘密的训练。

  1942年10月19日,两架英国“哈利法克斯”式轰炸机牵引着两架滑翔机,从苏格兰一个军用机场起飞。根据计划,在挪威丘陵地区的着陆场上有一个小型无线电信标机,由一名特工人员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