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 五月是激情的探戈(1)
我长久地伫望着山体破碎、五脏掏空、草木不足以蔽体的群山,有心事忡忡无语凝咽的感觉。
我的探戈是2006年曾先后三次深入僻处吕梁山腹地的桃峰县采访了“秀水镇事件”众多的相关人士和知情村民,可谓“年头岁尾伊始,阳春三月方兴,金秋十月未艾,寒冬数九正劲。日里上蹿下跳,夜时点灯熬油,深入浅出采访,还是杀杀流流。”
头一回逗留月余,白日里,不是在县上就是在乡下采访,可谓上蹿下跳;夜晚时,或邀人聚谈,或独自一人整理资料,两三点前几乎没有睡过觉,称得上点灯熬油;采访过程中,有不少是饱学鸿儒也有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白丁,得变着法子深入浅出地提出问题;最要命的是桃峰县方言听不懂,在现场还可以借助别人翻译或是连猜带蒙,听个大概意思,回去之后整理录音备感艰难,一句话要来回听三四遍,还是听不懂,害不下。
那天我踏着春寒料峭去采访“秀水镇风波”十八个群众代表王九旦时就是这样。
穿过村舍,走近他家,首先入目的是两块方形的牌匾:桃峰县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秀水镇培训学校,秀水镇科技惠农服务站。这位在秀水镇相当知名的群众代表,不仅自己是个科学种田的状元,也是个多少年来自觉自愿在乡村里坊传播科普种田知识的模范。
他居住的一排窑洞房有几孔专门辟出办科普展览和各种科学种田的讲座,在他布置得井井有条的几孔窑洞中,摆满了各种科学种田的书籍,不仅有全国各地出版和本省本地本县自编的科学种田书籍和教材,最奇的是还有他自办的无数份“农田墒情”“气象服务”“战地快报”等各种适应科学种田各个季候各种需要的快报,每年到时候就会发到村里各户种田为生的农民手里,其模样有点类似于今天人们常见的那种汹汹然充斥社会满世界飞舞的大有要不毁灭森林不埋掉人类绝不罢休的花花色色的文件。在这些乡村农民的眼里,那些花花色色的文件无非是上茅厕的必需品,而这些朴实无华的十六开手刻油印的小报比中央文件还重要,因为它能让白菜多长一片翡翠般的叶子,能让玉米多出一束火焰般的穗儿,能让麦子多结几粒白胖的籽儿,能让母猪多生几个可爱的小猪崽,最终还能让怀里多揣几张毛主席。
问过才知道,这些小报,他竟然已经自费、自办、自己发行了45度春秋。按每年12期计,45年该有多少期?主编这些科技性的文字很不简单,先要自己多学习多读书多领会多实践,然后才可以指导别人,其潜在的辛苦由此可知。每回编写刻印之后,还要全家总动员分头去乡里村巷去发行,一份份地送到村民手上,当然是白给的。似这般费上脑筋赔上钱财贴上劳力和工夫,且一坚持就是整整45年,风雪无阻,其执著与痴迷可想而知。
因此来自于各种级别各种单位各种形式各种样式的奖状、奖杯、奖牌、表彰证书、荣誉证书挂满几面墙壁,大大小小、方方窄窄、杀杀流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因此,“秀水镇风波”祸起于飘萍之后,村民们才会推选他为信得过的群众代表,双方共商大计。
他的探戈是满脸深刻的皱纹,这些皱纹被真诚的笑容填平,并被激情堆起。有檐的蓝色帽子也盖不住华巅飞雪。青筋嶙峋的大手一握却还是那么的筋节有力。只是,一个峻峭清瘦的身躯,因为驮负岁月太久,负载生活太重,追索光景太急切,已经微微有些佝偻了。
他自己和家人居住的窑洞陈设很朴素甚至有些过于简陋。他让我们坐在大炕的木炕沿上和椅子上,并拿来一些吃的和喝的招待我们。自己却不肯坐下,站在炕下,以示礼貌。起先他还有一点点局促,后来话语便有些老年人的黏稠,有些泥水一样的含混,听了让人不知就里,只依稀地可以揣测一二层意思,大部分要靠朱太明和林小明来帮助翻译。
地道的桃峰县话很难听懂,我只能在这里说个大概意思,他告诉我:村里没有一个人不同意建电厂,就是想多要点补偿费,那天有人听见电厂领导说给了县里每亩地100万元,一下传得村里人人都知道了,那还能有不闹事的?人们天天啥也不肯做,就是满村互相串门子扎堆子,商量咋把每亩地100万块钱从县上要过来。那些天总是不断有人来我家,我听说了这个事,当时也是半信半疑的。我和大家说,这也是一个科学,我们可以算一笔账,你一亩地每年能打多少粮食,粮食卖了能得多少钱?就算是菜地,种上细菜,连地埂上咱也种上最值钱的大蒜,再密植上,满打满算能得的钱也离100万差得太远太远,这根本不可能!
3。 五月是激情的探戈(2)
可是当时没有人信他的话,反而有个自以为聪明的读过“一个鸡蛋的家当”的寓言的新生的村里的算破天能人以此类推说,这账得要看是咋地算,拿蒜作个例子,如果咱们收了这一亩地的蒜之后,先不卖它,咱们还可以拿这些收下的蒜再种蒜,收下再种,种了再收,再种,蛋生鸡,鸡生蛋,循环往复以至无穷,那可就不止100万,何况,咱还可以种洋烟!
一亩地种洋烟也卖不下100万,他咧着嘴笑,何况,国家还不允让你种洋烟!
洋烟即鸦片是也。聊了一会,我们告辞,说要去梁山看看。他送我们出来,站在门前指点着我们从他家小院穿过他种的几亩试验田,爬上一个高高的陡坡,然后自己才回去。
坡坡上有三条并行的铺着枕木的铁轨在阳光下锃光瓦亮地伸展向两个方向,这就是有名的孝柳铁路。顺着铁路望过去,便是已经竣工投产发电的桃峰县电厂一期工程的厂区,有高大的烟囱和晾水塔在晴天丽日下自得地喷吐着浓烟和白汽。视线越过对面的山川河和一片平漫漫的河滩,河面很窄但河滩很宽,河滩上堆着一些石头和杂物,对面有围墙的地方,便是桃电二期的工地,梁山里有一批一期工程时施工队住宿的简易工棚,那里就是闹事者的大本营和关押人质郑孝本的地方。在梁山的正面和背面以及四围里,耸立着不很高大的丘陵也似起伏牛粪也似盘缠而起的黄土裹着石头的山,这些朴纳无言的群山充当着历史的见证。
这些群山养育了这片土地上的居民,它们已经付出得太多太多,因先人们的盲目垦殖而水土流失,因腹中埋藏而被现代人穿膛破肚凌迟剥割,已经与曾经的它们面目全非。如今的它们,不仅山体破碎,草木子不足以蔽体,而且腹腔中的内脏也已经快被掏空了。
那些天,有些群众就是从这壁厢去梁山的,林小明表情沉重地告诉我,有的群众是顺着铁路走过去的,那就有些远,有的群众是趟河过去,穿过河滩地走过去的,这比较近一些。当时只要焰火弹一响,群众就会从四面八方往梁山赶,有的裤子也不挽鞋也不脱就趟过河去了。那时梁山周围还设有三道拦阻的防线,被群众都拆掉了,拦是根本就拦不住的!和书记起先就不主张拦阻,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群众害不下,只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群众就会通情达理。他一直这样坚持。后来开工典礼时,有人还提出现场要一级警戒,不让群众进出,和书记不同意,他说,群众是自己的群众,我们要相信群众,让群众想去的都去!
林小明这样说的时候,我似乎看见,那些苍茫无言的群山,也在频频点头。
我长久地伫望着山体破碎、五脏掏空、草木不足以蔽体的群山,有心事忡忡无语凝咽的感觉。五月的探戈不仅是腰佩短剑左顾右盼的探戈,还是维护生命尊严和激情的探戈。似乎有一点明白了,我们的和治国书记之所以总是心系群众,是因为在这片厚重高远的黄土高原的大舞台上,这些朴纳无言的群山就是共和国的主人,就是我们这个社会舞池中最基本的舞者。如何反哺这些主人,回报这些舞者,是需要团长和导演认真考虑的。
4。 五月是进行时的探戈(1)
因不安分不知足爱生事不怕事而成大事并能独善其身者,柳成大也。富甲一方还在谋事生事并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叔叔学习者,柳成大也。
探戈来自下层,后来进入上流社会,反过来又影响下层社会。
反哺乡村,回报社会,方式多种多样,规模可大可小,似乎也是一种探戈。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未见柳成大之前先从网上看到1998年《 光明日报 》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 不恋城市恋山区誓将知识报乡亲——大学生柳成大到贫困山区承包乡办企业苦干七年将一小铁厂建成一流煤焦集团 》,文章大意是大学生柳成大舍弃省城省会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自愿到贫困山区承包一乡办企业,苦干七年,终将一座濒临倒闭的小铁厂建设成年产70万吨原煤、50万吨焦炭、75万吨洗精煤的集原煤开采、产品加工、物资供应、货物运输、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吕梁山上一流的大型煤焦企业——山西吉祥煤化(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省人民政府为表彰他的这种献身精神,特授予他“省优秀乡镇企业家”光荣称号。
脑海里依稀浮现出的柳成大竟是胸戴大红花身穿蓝制服头戴黄军帽手捧红宝书的学毛著积极分子或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样子,而事实上资料显示柳成大是1967年生人,与“文革”可以攀同年,与学毛著积极分子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全然地攀不上关系。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在村里玩尿泥、藏猫猫、上书坊时,至少见证过那些轰轰烈烈的场面,见证过那个火红的岁月,甚至还搭上过学习雷锋叔叔的末班车,使劲往车里探头探脑地多看了几眼。
这多看的几眼和那些热烈场面那个火红岁月,从此便潜在地深深地烙刻在这个1967年出生的孩子的心灵和脑海里,使他的身上有了那个场面的片断反映,有了那个岁月的些许遗存,有了那个雷锋叔叔的一脉相承,有了“上山下乡”和“为人民服务”的一火薪传。
有识者认为探戈就像生命中的每个当下,全无预习,只有当下对应。就像与陌生的舞伴起舞,只能全情投入,融入其中。然后放下,完全地放下。这刻,另一个当下又会在你面前出现,有礼地欠身:Shall we dance?我们再次欣然起身,与整个生命共舞。
所以他才会在1986年从吕梁山腹地一户贫苦农民家考入煌煌省城最高学府山西大学法律专业,于199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到省会一家设计院工作之后,还不安分,还不满足,还要生事,惦念着家乡父老和那些深埋地下的丰富的煤铁资源,无序开采因缺乏人才和技术不仅没取得经济效益还浪费资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达成这个心愿,不顾身在桃峰县张家圪台乡槐树沟村的父母亲的百般反对,毅然放弃优裕的工作待遇舒适的生活环境仿效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跑到离他老家几十公里的大成县承包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小铁厂。
他不得不面对亲人、老师、同学、朋友那些疑问的目光和不理解的诘难:“柳成大你愣得多哩,就凭你柳成大一个人的力量能改变什么呢?还不是杯水车薪?”他只好真的像个学毛著积极分子那样敞开胸怀满怀激情无比真诚地解释说:“我也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我有责任回到家乡,用党和人民给予的知识改变家乡和乡镇企业的落后面貌。”
这篇报道披露了柳成大在大成县创业那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当时小铁厂濒临倒闭。如何才能起死回生,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柳成大以小学生的态度虚心向铁厂的老师傅们请教。有位老师傅说,厂里设备是落后,但如果工人真掌握了冶炼技术,成本下降20%而产量提高25%是可能的。柳成大如获至宝,立即在厂里办起技术补习班,组织职工学技术,并从省城高薪聘请技术人才来厂指导工作。职工有了技术,配料、冶炼方法都进行了改进,加之铁价上扬,仅一年多时间,小铁厂就赢利100多万元。
有人劝他说:“成大,见好就收吧!100万元不是小数字,够你享受一辈子。”
4。 五月是进行时的探戈(2)
但柳成大想的不是这些。他看到,大成县、桃峰县一带煤堆积如山卖不动,而西欧许多国家急需焦炭,何不用这些钱办个焦化厂,既为国家创汇,又解决乡亲们的卖煤难问题。他首先承包了大成县古家岭煤矿,又购买、兼并了桃峰县王家沟煤矿、金家庄煤矿。
为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办好焦化厂,他只身背着干馒头片到广东去引资。一港商见他胸怀大志而俭朴行事,毅然投资350万元和他共同创办了山西吉祥煤化(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焦炭生产。有人为他请到财神而高兴,他却坐卧不安,多次对同伴说:“外商把这么多的钱投进来,咱得对得起人家,让人家得到高回报。”他跑北京、省会,请技术人员设计焦炉炉型,又请环保人员莅厂指导,要求既能产出一流的冶金焦,又不造成大气污染。他和工人同吃同住,共同探讨新的施工方法,为节约基建投资苦思冥想……他的心血终于化作一座座焦化厂:继黄河焦化厂、枝柯焦化厂之后,又建起两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焦化厂。
目前,他的吉祥煤化(集团)公司已有五座煤矿、两个大型焦化厂、一座大型洗煤厂和一个由160辆东风牌拖挂车组成的运输公司,固定资产达2。1亿元,年可创利税4000多万元,外汇3000多万元。其主产品吉祥牌冶金焦全部销往西欧和北美地区。
这篇发表于1998年2月10日的报道继续写道:柳成大富了,成了吕梁山上的大富翁。但他却仍像学生时代那样节俭:不抽烟不喝酒,不进高级饭店不跳舞。他对自己近乎刻薄,但对乡亲们却总想法子予以关照:公司所在地益家村等村的学校办学经费紧张,他大笔一挥:“2万元不够,给上3万元,再苦也不能苦教育。”益家村等四五个村的几十户孤寡老人生活困难,他亲自上门送钱送物,临别还要留下一句话:“有什么困难吭声,公司一定全力解决。”对公司的职工,他更是关怀备至:劳保用品按国家规定定期发放;谁有了工伤,他亲自去慰问,并定期派人将工资送到家里或病床前;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他亲自去祝贺,并将一个“小红包”塞到孩子的口袋里,嘱咐孩子好好学习。他对职工和乡亲们广献爱心,职工和乡亲们也像爱护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吉祥公司。有一年货款回收不及时工人不能按时领到工资,他去工厂向职工道歉,职工却安慰他:“没事,放到公司等于放到自己家里。”去年山洪暴发危及焦化厂,公司所在地的罗在镇的党委书记、镇长以及几千名乡亲自发组成抢险队,日夜护守在工厂的围墙边,直到洪水退后才离开。他的公司所在地的益家村、西合村、东合村的几千名乡亲家家靠公司盖起了大瓦房,看上了大彩电,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这不是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反哺农村是什么?这不是为人民服务和雷锋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火薪传又会是什么?想来这也就是柳成大之所以在我的脑海中投射了那么一个与时空相悖的荒诞不经影像的原因。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影像的存在,柳成大才会不安生不知足,边干边学,成为99届研究生。正因为不安生不知足,才会一个不留神,将大成县偌大的产业坍塌了半壁。也正是因为不安生不知足,好谋事爱生事不怕事,所以柳成大才会抖擞精神重整旗鼓杀回老家一举夺走了灭资煤矿的标书,然后一口气吞并了桃峰县煤矿的半壁江山并成为成大集团的董事长。还不知足,还在继续生事,先创办“民办公助”的成大中学,后为发展计,又名副其实易名为“公办民助”。当然,这是后话。
因此柳成大先后被评为“中华全总关爱员工优秀企业家”、“山西省十大杰出民营企业家”、“山西省优秀企业家”、“山西省第九届杰出青年企业家”、“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十届山西省人大代表”等等的便一点也不奇怪了,便显得自然而然合情合理了。
因不安分不知足爱生事不怕事而成大事并能独善其身者,柳成大也。
4。 五月是进行时的探戈(3)
富甲一方还在谋事生事并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叔叔学习者,柳成大也。
造就柳成大的,不仅是他现在时的睿智,还有他过去时的真纯。
5。 五月是当下应对的探戈(1)
这样的结局只有圆头的郑孝本才可以做到,绝不是方头的骡子所能逆料的。
探戈盛装起舞,貌似高雅,却源于下层贫民,19世纪大量来自欧洲和非洲的被称作“陌生大陆上的陌生人”移民布宜诺斯艾利斯,其中有些常年漂泊在外的海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