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力之门-第2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腾说:“你得说具体点。”

    徐浩东说:“案子不移交检察院,由市纪委和市监察委做党纪处分和政纪处分,但不建议降低现有待遇。可由你负责,把他们召集到一起,亲自向他们宣布。但有一条,你要明确告诉他们,如果还有事情没有坦白,一旦查出,必将从严惩处。”

    沈腾点着头说:“许书记和我也是这个意思。”

    许从良说:“好吧,沈腾,这就交给你和你们市纪委了。”

    沈腾知道许从良和徐浩东还有事说,所以他先告辞而去。

    许从良先关心了徐浩东的伤势,然后微笑着问:“今天遇到麻烦了吧?”

    徐浩东咦了一声,“老许,你消息够灵通的啊。”私下里,徐浩东不叫许书记,叫老许以示亲近。

    “哈哈……”许从良笑着说:“我还知道,过几天,常务副省长田玉青要来云岭市。”

    徐浩东很是意外,“不得了,不得了,你不会在我那里装了窃听器吧。”

    “是戴昌明书记告诉我的。”说着,许从良将一本杂志递给徐浩东,“这是省级干部才能看到的《内参》,李智宏书记托戴昌明书记寄给你,让你好好学习学习。”

    徐浩东如获至宝,翻了翻说:“我带回去细看,老许你说说,上面有十几篇文章,我该重点关注哪几篇。”

    “我不敢指教。”许从良说:“论战略眼光,你比我深远很多。明年下半年要开党的十九大,后年年初要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改革力度必定更大。我个人认为,你可以重点关注两篇文章,第三篇,关于机制改革的设想,第七篇,未来二十年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其中特别提到了你们云岭市。”

    徐浩东点了点头,“是吗,我们云岭市又上了《内参》?这我得好好琢磨琢磨。”

第0613章 意义重大

    许从良说:“这篇文章的第一个看点是作者,国务院所属的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院的经济研究所,这就充分说明了这篇文章的权威性。第二个看点,内地未来二十年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文章列出了十个城市和地区,其他地方都是名声在外,都是特大城市,唯独云岭市是地级市,而且还刚刚升格。”

    徐浩东问:“还有吗?”

    许从良说:“第三个看点,是列出的十个城市和地区的名次,上海排第一,这当然没有问题。雄安地区排第二,这也没有问题,毕竟是国家直接主导。第三就是你们云岭市,这个恐怕很多城市不服气。但是,文章题目里有投资价值四个字,这是专题研究。”

    徐浩东笑了,“对这个排名,我这个云岭市委书记也表示怀疑。”

    许从良说:“第四个看点,文章总字数不到一万五千,单说云岭市的篇幅就有四千一百余字。第五个看点,文章的篇尾,专门列出了三十三个指标,其中云岭市有十七个名列等一,九个名列第二,四个列第三。”

    徐浩东说:“单论投资价值,我还真没研究过。”

    许从良说:“第六个看点,作者肯定来云岭进行过实地调研,文章特别提到人文环境一词,还举了一个特别正能量的例子。在云岭的市区、火车站、乡镇甚至乡村,他们做过几十次试验,老人倒地是否有路人救助,结果是每次都有多人抢着救助。他们依次认定,云岭是公共道德水平最高的地区,从而证明人文环境的优良。”

    徐浩东说:“他们的例子有点片面,人文环境还应该包括传统文化、人口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风气等等。”

    许从良说:“第七个看点,就是投资价值,根据他们的测算,未来云岭的人口规模,常住人口将增加到一千万。所以他们认为,现在每投资一元钱,未来将至少升值到两到三元,甚至是四到五元。他们的这个观点,理论依据正是你徐浩东的经济动态均衡论。

    徐浩东又笑了,“他们的这个观点,一点都不新鲜,其实就是抄袭我的观点。任何一个城市或地区,只要是不断发展的,并且人口不断增多,那么这个城市或地区的土地和固定资产等,肯定会不断的升值,这是客观规律。我做的不过是用一个公式,将数值直观化,在一定条件下还能算得出来。”

    许从良噢了一声,“就是那个数理模式。”

    徐浩东点了点头,“对,不过我的数理模式还相当初级,其中的几个参数,还需要实践验证,需要不断的修改完善。”

    许从良说:“浩东,了不起,你已经很了不起了。”

    “老领导,你谬赞喽。”徐浩东问:“老领导,那篇机构改革的文章,又有什么看点呢?”

    “看点当然很多。”许从良说:“我只是看过,尚未琢磨。不过,文章的作者是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其透露的信息肯定非常权威。其中有一点,就是明年年底后年年初,将对政府机构进行全面的改革,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徐浩东点着头说:“关于这一点,上次我去省里,李智宏书记跟我提起过。”

    许从良说:“一般情况下,像这种大动作,应该会在下面试点。”

    徐浩东说:“我明白了,李智宏书记让戴昌明书记将《内参》寄给我,是要让我去争这个试点城市。”

    “哈哈,浩东你聪明。”许从良笑着说:“虽然没有明说,但我猜李智宏书记就是这个意思。先走一步,先吃螃蟹,敢为天下先,这正是你们云岭市的风格和胆魄嘛。”

    “老许,你就饶了我吧。”徐浩东说:“现在的云岭市,简直就是一块试验田。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委有七个政策试点放在云岭市,省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十一项政策试点放在云岭市。另外,我们自己也有几个政策试点,你说我们忙得过来吗?你看看这八一宾馆,一半的客人都是上面派来的,都快成上级部门的办事处了。”

    “能者多劳嘛。”许从良笑着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对你徐浩东来说,最大的本事就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最重要的是,这对你来说,是一次不容错过的绝佳机会。”

    徐浩东哎了一声,“什么机会?你可不能忽悠我啊。”

    “我忽悠你?你忽悠我还差不多。”许从良说:“浩东,你们原来的那些试点,除了监察委以外,其他都是部委和部门牵头的,属于小打小闹。而机构改革试点不同,是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领导的,换句话说,是中央领导抓的。浩东你想想,如果你同意在云岭市搞机构改革试点,那就等于你进入了中央领导的视野。这意味着什么?意义重大,意义重大啊。”

    徐浩东笑了,“老许,我现在粉丝几千万,经常上热搜,已经太高调了。”

    “那不一样。”许从良说:“以前么,中央领导对你是间接关注,隔岸观花。而这一次不同,如果你搞机构改革试点,中央领导对你就是直接关注,其中的意义非同小可,这个你懂的。”

    “有道理。”徐浩东说:“不过……不过现在的云岭市,因为吴佩林受贿案而臭名远扬,上面不一定敢将机构改革试点放在我们云岭。”

    “恰恰相反。”摇了摇头,许从良说:“上面打老虎,下面拍苍蝇,这恰恰说明你们云岭干得不错。客人要来,你得打扫屋子啊,你们云岭的反腐倡廉搞得越好,上级才越放心将试点放在你们云岭。”

    徐浩东思忖着说:“老许,我差不多被你给说服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许从良说:“浩东,像我和沈腾这样的人,可以叫做专业人士,我们反腐是内行,其他就不一定能干好。这样的同志很多,让你来主抓反腐工作,你一定干得不比我们差。但是,你当一把手当得很棒,你还是经济方面的行家,你是个全能型干部。浩东,你属于稀有人才,你是前程似锦的人。”

    徐浩东急忙摇手,“打住,老许你别说了,你无非是要说服我。我不争不抢,上级如果将机构改革试点放在我们云岭市,我将愉快地接受。”

    许从良得意地笑了,“意义重大,意义重大哦。”

    “呵呵……老许,如果,如果将来我超越了你,你会不会恭恭敬敬地叫我领导呢?”

    “哈哈……膨胀,你小子膨胀了。”

    三天以后的上午,徐浩东正在家里休息,市委值班室来电话,常务副省长田玊青来了。

第0614章 这是装的时代

    徐浩东没去市行政中心大楼,而是直接去了田玊青下榻的八一宾馆二号楼。

    对田玉青,徐浩东心情有些复杂,与其他省领导相比,田玉青更懂经济。而且田玉青是科班出身,毕业于名牌大学,既是博士,又曾被公派海外留学两年,更是根正苗红的革命家的后代。

    省长尚经武既欣赏微观经济,又注重gdp。可常务副省长田玊青学贯中西,不注重gdp,却推崇宏观经济。省内尽人皆知,二人工作上相当默契,却在具体的经济问题上经常意见相左。

    徐浩东属于另类,独树一帜,主张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并重,以微观经济学指导市场,以宏观经济学制衡微观经济理论并充分调节市场,创立了经济均衡动态理论及其数理模式。

    根据徐浩东的观察和分析,省委领导成员中,省委书记李智宏非常欣赏他,省纪委书记戴昌明也欣赏他,但其中有欣赏他强力反腐的成分。省委副书记曾先仁不欣赏他,这也相当明确。省委组织部长冯力行和兼任省会滨州市委书记的陈益波,欣赏他的因素中,或多或少受到了李智宏书记的影响。

    而尚经武和田玉青对徐浩东的欣赏,或多或少的有所保留,确切的讲,是因为省委书记李智宏。尚经武欣赏徐浩东,是因为徐浩东干得不赖,云岭市的gdp的增长率,让他不得不予以重视和重用。相反,田玉青不欣赏徐浩东,除了工作作风,主要还是经济工作的思路与他大相径庭。

    这也是徐浩东主动与田玉青保持一定距离的原因。

    田玉青风尘仆仆,脸有疲惫之色,原来他是从省里出来,先去了宁州市考察调研。

    徐浩东关心了几句,田玉青说不累,同时让徐浩东坐下,也先关心了徐浩东的伤势。

    五十岁的田玉青,精明强干,在常务副省长这个层次属于佼佼者,前途远大。

    田玉青瞧着徐浩东,微笑着说:“剃个光头,缠着纱布,吊根胳膊,你这形象可够狼狈的。”

    徐浩东说话也不客气,“所以我很遗憾,这次仅仅是交通事故,如果是因为反腐受伤,与前两次一样,我这狼狈不堪就是光辉形象了。”

    田玉青大笑,“哈哈……你这家伙,你是想装啊。”

    徐浩东也笑了,“不错,就是装,这是装的时代嘛。”

    点了点头,田玉青说:“我同意,严重同意,小徐,你说得太有道理了。”

    官场上等级森严,官大一级压死人,这句话是最精确的诠释。

    但凡事都有例外,徐浩东就不怵田玉青。

    说起来也很简单,徐浩东虽然只是个带括号的正厅级官员,但已经被列入中组部中青年后备干部名单,不是省管干部。从某种意义上说,哪怕田玉青是省委书记,也难以决定徐浩东的命运。

    关键还是党风的好转,政治生态的逐渐恢复,下级见了上级,不必唯唯诺诺,不必卑躬屈膝。

    按行政级别,正厅级仅离副部级一步之遥。

    欺老莫欺小,千年古训,田玉青不会不懂。

    徐浩东现在是“网红”,云岭市正在“赛上海”,稍有风吹草动,便会身陷旋涡,谁也不敢轻易找徐浩东和云岭市的麻烦。

    用网上的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徐浩东不主动找麻烦,谁也不能找他的麻烦。

    田玉青拿出一份公函,递到了徐浩东的手里,“小徐,我先当信使,这是省政府办公厅的公函,公函内容是收回上次的公函,宣布上次省环保厅和省水利厅的联合公函作废。也就是说,你们的云岭大学项目没有问题,所以,你们就大干快上吧。”

    “谢谢领导。”徐浩东问:“田省长,这是谁在背后捣鬼?”

    “就知道你有这么一问。”田玉青笑着说:“我来的时候,李智宏书记找我谈过。李智宏书记说,这小子是个不肯吃亏的家伙,你告诉他,让他管好自个的事,权力范围之外的东西,用不着他瞎操心。”

    “好吧,好吧。”徐浩东装出无奈的样子,“田省长,只要历史不会重演,那一篇就算翻过去了。”

    “哈哈……”田玉青笑着说:“小徐,我最欣赏的就是你的大气,荣辱不惊。”

    徐浩东这才问起田玉青此次云岭之行的来意,“领导,你这次莅临我们云岭,带的是什么好消息?”

    “好消息么,多了去了。”田玉青摆着手说:“你别急,我要在你们云岭待三天,有的是时间。小徐,我现在想跟你讨论几个问题。”

    徐浩东微微一怔,“领导,我犯什么错误了?”

    田玉青笑了,“神经过敏,你不要误会嘛。”

    徐浩东谦虚了一句,“我不敢跟领导讨论问题。”

    田玉青指了指徐浩东,笑着说:“你对我有意见,不对,你是对我有成见。”

    徐浩东说:“这是诛心之论。”

    田玉青颌首,“好吧,平等讨论,我叫你浩东,你别拿我当常务副省长。”

    徐浩东说:“不敢,你就是常务副省长。”

    “好吧,我直接说问题。”田玉青说:“浩东,坦率的讲,我曾经对你的经济理论有那么一点不以为然。但事实说明,你依靠你的理论,把云岭市搞得不错,这为大家所公认。前云岭市委书记庄子达,在监狱里曾给省委写过一封信,信中特别提到,云岭市这十多年的发展,如果说市委市政府有功劳的话,这部分的功劳主要要记在你的头上。他说甚至从你当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开始,关于经济方面的工作思路,几乎全都是你的主张。所以,我对你的政绩是心服口服,但我为什么至今还顽固地坚持宏观经济理论呢?”

    徐浩东乐了,“领导,这个问题好难回答啊。”

    田玉青说:“言者无罪嘛。”

    徐浩东思忖着说:“领导,我曾自学过心理学,我认为这可能要从行为心理学方面进行分析。”

    田玉青说了声“稍等”,站起身来,亲自为徐浩东倒来一杯水,“你继续,我洗耳恭听。”

    徐浩东说:“领导,这与人的固有思维有关。你学的是经济学,从学士到硕士到博士,你的基础就是宏观经济理论,借用武侠小说里的话来讲,你是名门正派。所以你已被深深地打下了烙印,就是让你留学海外两年,身处资本主义世界,你回来后还是原来的那个你。信仰不变,思想不变,你永远是红色的。”

    田玉青笑了笑,“浩东,你可真会说话,虽然是有点贬义,但又好像是在夸我。那么,那么你呢?”

第0615章 运气好而已

    徐浩东说:“我么,是典型的野路子。一方面,我读的是师范专业,奔着当老师这个稳定职业去的,学经济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是为了讨好岳父岳母,他们一个教宏观经济学,一个教微观经济学,我不得不兼学兼收。另一方面,我十二岁就摆地摊做小生意,什么赚钱就卖什么,所以我脑子里的条条框框就少,甚至没有固定思维。”

    田玉青点着头说:“有道理,成长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你我的不同。”

    “还有一个原因。”徐浩东说:“庄子达说,云岭市这十多年的发展,如果说市委市政府有功劳的话,这部分的功劳主要要记在我的头上,其实他是大错特错了。”

    田玉青哦了一声,“这话怎么讲?”

    徐浩东说:“天时地利人和。首先,庄子达忽略了政策的作用,这是天时,这是成功的基础。其次也是主要的,是地利,云岭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不发达实在是说不过去。还有就是人和,大批云岭籍的海外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改革开放后带来了无数资金和商机,以及云岭人上千年形成的海纳百川的传统,我仅举一例,现在每四个常住人口中,有三个是外地落户者,但很少发生过这方面的矛盾冲突,这是我们云岭最大的魅力。”

    田玉青说:“你的意思是说?”

    “运气,我只是运气好而已。”徐浩东说:“我恰好身处云岭,恰好了解云岭,恰好又处于体制之内,恰好又有点权力,恰好又有所谓的经济均衡动态理论及其数理模式,所以我成功了。但是,但是啊,一个具体的理论,这里成功不一定在那里就能成功,今天成功不一定明天就能成功。”

    田玉青说:“这话有些道理。”

    徐浩东说:“再比方说,刘建伟同志的山区生态循环经济理论,目前在青山山区是如鱼得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