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觉得没必要再变动了,这些建筑队就是建筑公司做大之后的各个分公司。
当然,一个建筑公司的组织机构肯定不仅如此,像什么人事部,海外部,办公室等等部门,在现在的情况下实在没必要设立。不过,建筑公司做大以后,这些部门都是必须要设立。
这些东西苏辰雨都计划好了之后,现在倒是有一个问题在困扰他,那就是这些部门的员工都上哪去找。最后,苏辰雨还是决定先找部门领导,下面的事让他们去办吧。
首先,公司总经理这个位置苏振邦是肯定没办法担任的,他不但要忙油站这个吸金机器,而且苏辰雨还要给他“派了新任务”。所以,苏振邦只能挂个虚名,这个职务就落到了苏仲文和文昭林的身上。不过,在和苏振邦讨论过之后,他们决定还是由文昭林来做。至于苏仲文,苏辰雨让他管业务部门,这个部门不但要管业务,还要和不少政府部门打交道。
不过,财务部和质安部怎么办,这个苏辰雨还没想好。这个问题最后还是冯颖给他提了个人,这个人就是他舅舅冯栋。
他这个舅舅在一个百货公司里做财务工作,人是很合适,可是关键苏辰雨怕他舅舅不会放下铁饭碗跟着苏振邦下海,要知道可不是人人都有苏振邦那般魄力。
不过,抱着试试的态度一询问,没想到冯栋还真同意了,不过他也提出股份的要求。
在这点上苏辰雨还是比较为难的,建筑公司的控制权是肯定不能丢的,但是冯栋这个人也确实适合现阶段的公司发展。最后,苏振邦还是听从苏辰雨的意见,那就是冯栋每年可以从苏振邦52%的红利中拿走15%。但是冯栋不在公司占有具体股份,等下次公司改革时再重新分配。虽说不是很满意,但是冯栋看到建筑公司的盈利之后,还是同意了。
解决完财务部门之后,对于苏辰雨最重视的质安部门,苏辰雨这下子还真是难产了,这次连冯颖也没人可以推荐了。苏辰雨又问了苏仲平和石毓秀,都说没这方面的人才可以推荐。
最后,苏辰雨只能求助到田明理那里去了。
别说,还是人家田明理认识的人多,最后还真给苏辰雨出了一个主意,就是挖墙脚。这点苏辰雨绝对在行,至于挖谁的,这小子又难办了。苏辰雨是知道这窝边草是不能吃的,所以他很快就排除了古城的建筑公司,而且这些公司还不一定有这方面的人才,于是他直接定在了澎城市一家大型建筑公司身上。
对于这个质安部,其实文昭林和苏仲文都是不太理解的,他们认为这完全是没必要,但是苏振邦却坚决地支持。最后,还是苏振邦亲自出面以3倍的工资将人家一位姓程的工程师和一位姓李的工程师给挖来的。不过苏振邦没想到他这一挖,算是将振邦建筑公司的名声给挖响了——也算是意外之喜吧。
目前,振邦建筑公司还不能承担设计工作,不然苏辰雨还真想到报纸上去登招聘广告。不过,这件事也让苏辰雨明白了一个事,现在这个时代还是人才太少了,特别是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真是太少了——这不是后世那个本科生多如狗,硕士生满街走的时代。
不过还好,磕磕绊绊地终于完成了建筑公司正规化的第一步,接下来,苏辰雨要做的就是完善公司的工资和福利制度。这个制度不但可以提高整个公司的凝聚力,还能打响建筑公司的名声,一家有好名声的建筑公司肯定比一家一般的公司招人待见。
这个正规化之路,苏辰雨断断续续持续了几个月,过完年建筑公司开工之后才基本上算是完成了。
第三十二章 《渴望》和《亮剑》,利剑出鞘
都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可深交,除了第一眼的眼缘之外,更重要的是相处过程中相互了解的点点滴滴。苏辰雨不否认自己是个喜欢凭借第一眼观感而定人“生死”的人,但是他更喜欢的是用相交的点点滴滴来判定一个人。
对于给自己出书的两位主编,说心里话苏辰雨一上来更喜欢刘宇,觉得这个很有很野心,也很有眼光,和这样的人合作根本不需要多什么废话。
不过这种人也是骄傲到骨子里的人,而且这种人更喜欢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就算是在交友上也是如此。与之相反,钟诚的性格则是谨小慎微,干什么事都需要千思百虑,在交朋友上更是如此,不过这种人一旦认定某人之后就肯定会一生珍重。
钟诚这次是第三次来古城县,第一次他是来和苏辰雨谈出版事宜,第二次他是来给苏辰雨汇报两本童话的喜人销量。这次是钟诚第三次来古城县,毫无疑问还是为了苏辰雨而来,而且这次他来的比前两次更加匆忙。
到现在为止,钟诚心里还一直激动难平,他激动当然是有原因的,原因就在于他包里放的那本书。
当钟诚将《渴望》看完一小半时,以他一个资深编辑的眼光来看,这本书肯定是大有出版价值。当他将这本书看完一半书时,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拿下这本书的出版权。但是当他将《渴望》整本书看完之后,他就不是什么决心不决心的事了,而是心绪激动难平,他简单地收拾一下马上直奔古城而来。
所以,当钟诚来到古城县之后,他实在没想到这里会比江城冷那么多,险些将他冻坏了。
将御寒问题解决之后,钟诚直奔苏辰雨而去,在一个雪后初霁的中午他终于在苏振邦的油站里将苏辰雨成功“抓获”。
通过这几次的接触,钟诚知道苏辰雨是肯定不会去学校的,在家也不怎么可能,唯一的可能就是在这个他知道的油站,所以他就直扑苏振邦的油站。
“苏辰雨,苏辰雨。”钟诚还离油站老远就对着趴在桌子上写东西的苏辰雨喊道。
苏辰雨隐约听见有人喊自己,赶紧抬起头,他以为是老熟客来买油呢,于是四处环顾着。刚刚忙完一单生意的苏振邦也听见有人在叫唤苏辰雨,于是向门外看去,这才发现原来是钟编辑。
苏振邦对着苏辰雨说道:“小雨,是钟编辑。”
看见来人事钟诚,苏辰雨就知道钟诚来找他干嘛,于是说道:“爸,人家已经是主任了,不是普通的编辑了。”
前段时间,钟诚因为成功挖掘到苏辰雨的原因,在出版社刚刚升为了编辑部的副主任,而且现在深受社长的重视。所以,钟诚当时在心里大大地感谢了苏辰雨了一把,更是将其引为自己的“幸运星”。
钟诚走进屋里和苏振邦握手道:“苏同志你好,又来打扰你们了。”
“钟编辑,奥,不,是钟主任,说这话就见外了。”苏振邦笑着说道:“我们家小雨的书还多亏你呢。”
钟诚赶紧笑着回应着:“不敢当,可别这么说,可别这么说。”
“钟主任你先和小雨谈着,我去弄点菜,咱们中午回家好好喝点。”苏振邦知道钟诚肯定有事跟苏辰雨谈,所以对钟诚说道。
“别这么麻烦,别这么麻烦。”钟诚连忙对着苏振邦说道:“这太不好意思了。”
“没事,你们先谈着。”
苏振邦说完就走了。
给钟诚让了个座,苏辰雨自己坐在旁边的椅子对着他说道:“老钟,这次来是谈关于《渴望》的事吧?”
“对,我也不掖着藏着,这次来,我是一定要拿到这本书的出版权。”钟诚也不隐瞒,直截了当地说道。
“爽快,不过这次咱们要改改了。”苏辰雨不紧不慢地说道:“还是以版税支付稿酬,不过这次的版税率不是上次的12%了,而是15%。”
“小雨,咱们也是老相识,这有点不地道吧。”钟诚一听苏辰雨这话就急了,赶紧说道:“这15%也太高了吧。”
“不过这本书的价值你也应该看到了吧,不管是在政治层面和社会影响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是价值巨大。”苏辰雨也不理会钟诚的着急,慢吞吞地说道:“如果你觉得高,那我就只能找其他出版社了。要知道我当时可是看在我们老相识的份上才便宜你们的,而且少年文艺也不适合这种类型,要不能轮到你们?”
钟诚听完苏辰雨的话之后,陷入了思考之中。苏辰雨也不打扰钟诚的思考,而是自顾自地在扣着手指。
大约过了一颗烟的时间之后,钟诚仿佛下了很大决心似地说道:“好,就这么说定了。”
“好,爽快。”苏辰雨说道:“老钟,你们出版社这次绝对火了,这本书将在全国引起巨大的轰动和反响。”
“那就借你吉言吧。”钟诚苦笑了一下,他知道这下子肯定是被苏辰雨“坑”了,不过谁叫他是自愿的呢。
“对了,跟你说下那本书的发行的情况。”钟诚接着说道:“《小贝流浪记》和《中华小当家》到目前为止总共卖出了将近50万册,而且其中《中华小当家》反响尤为强烈,社会评论说其是弘扬华夏古典文化的优秀儿童读物。”
钟诚说着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支票递给苏辰雨道:“第一笔版税你已经收到了吧,这次是第二笔版税。”
苏辰雨大约地看了一下数字就将支票收了起来,然后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于是对着钟诚说道:“老钟,我这有一部小说就不知道你们出版社敢不敢出了?”
“又有新小说了?快拿给我看看。”钟诚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急切地说道。
苏辰雨从身边桌子的抽屉里拿出一个装订本,上面写着两个大大的大字——《亮剑》。是的,《亮剑》已经写完了,这本结合原著和电视剧的全新《亮剑》终于出炉了。
这本书苏辰雨原来是打算给刘宇看看的,可是上次的事让苏辰雨对他很失望,于是现在就交给钟诚这个“捡漏者”了。
“很有吸引力的名字啊,我先看看。”钟诚拿着书说道。
“你看看你们出版社敢不敢出版,如果可以的话,这本书也交给你们出版,和《渴望》一样的条件。”苏辰雨说完之后,也不再打扰钟诚了。
正好有生意上门,苏辰雨去给客人量油,就不再管钟诚了。可是等苏辰雨回来的时候,他惊讶地看见钟诚的眼睛居然湿润了,而且脸上还有泪痕似的,仿佛刚刚流过眼泪一般。
“老钟,老钟你没事吧?”苏辰雨大感惊奇地轻轻拍了一下钟诚,小心翼翼地说道。
钟诚仿佛没感觉一般,还在不断地翻着书,苏辰雨以为他犯魔怔了呢,赶紧又用力地打了一下钟诚。这下子钟诚才猛然惊醒,然后看了看苏辰雨,但是并没理会他,而是继续看书。
苏辰雨算是知道钟诚的情况了,他是完全被书中的情节带进去了,于是苏辰雨也不再管他。
正好这时,苏振邦从门外走进来说道:“小雨,钟主任呢?”
“在那儿呢。”苏辰雨用眼光示意了一下苏振邦。
显然苏振邦也发现了钟诚的异常,于是向苏辰雨问道:“钟主任怎么了?”
“看小说看得呗。”苏辰雨说道。
“什么小说能把人变成这样?”苏振邦半信半疑地问道:“你新写的?”
“是啊,一本关于军人的书。”
“军人的书?”苏振邦疑问道:“那我等会得看看,看看你小子有没有抹黑我们军人。”
“绝对没有,这点可以保证。”苏辰雨这时候才猛然想起苏振邦原来可是一名参加过战争的军人,而且现在他的军人情结还在呢。
“那我……”
苏振邦刚想说话就被钟诚的一声大喝给打断了:“好书啊好书,惊心动魄、荡气回肠、震撼人心啊。”
看见钟诚激动的模样,苏辰雨赶紧关心地问道:“老钟,你没事吧?”
“没事,没事。只是这本书太好了,太好了,太好了。”
钟诚一连用了三个“太好了”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感受。
“我提的条件怎么样?”苏辰雨看着钟诚激动的样子,赶紧趁热打铁道。
“完全没问题。”钟诚想也没想就回答道。
不过一会之后,他似乎缓过来神似的,有些为难地说道:“书绝对是好书,可是这其中好多情节影射和提到的一些老将军和领导人都还健在,如果出版的话存在一些难度。这件事我做不了主,我得回去和我们社长商量一下。”
“没问题,我不着急。”苏辰雨知道肯定会是这么个结果,也不失望。
苏振邦忽然向钟诚问道:“钟主任,你什么时候回去?”
“明后天吧?您有什么事么?”钟诚不知道苏振邦是什么意思,于是问道。
苏振邦将目光从书上艰难地移开,然后对钟诚说道:“我想先看完之后你再拿走。”
“这个事啊?没问题,我回去之后要先忙《渴望》这本书的事,暂时没什么时间,你先看着吧。到时候给我寄过去就可以了。”钟诚想了一下以后,笑着对苏振邦说道。
“那谢谢钟主任了。”苏振邦非常感谢地说道,他虽然刚刚仅仅只是看了几章,可是已经完全被这本书吸引了。
钟诚没有在古城多呆,第二天就马不停蹄地赶了回去,他已经决定听从苏辰雨的建议——过年之后的大年初六在全国发行《渴望》。
苏振邦则将《亮剑》留了下来,这本书算是在苏家传开了——不仅苏振邦在看,他看完之后,苏仲平和叶云修马上接手去看。
对于《亮剑》这本书,苏家当过兵、上过战场的两个男人(或者三个男人)给了四字评价“可歌可泣”。
而叶云修更是神神叨叨地说出了一句话——“当时真正的战场要比书里残酷的多,而且李云龙有点‘王疯子’的意思。”
苏辰雨当然知道叶云修所说的“王疯子”是谁,他前世看《亮剑》的时候,也曾到网上反复地找李云龙的原形。最后的结果就是李云龙这个人物的事迹是好几位共和国战将的综合体,其中就有这位赫赫有名的“王疯子”将军,所以他也不再追究。
不过,苏辰雨有点想不明白,怎么叶云修只看一遍就能看出这其中的原形。
苏辰雨不禁对自己这位一直以来都很神秘的师祖起了兴趣,这位到底是什么人,有什么样的过去?
第三十三章 婚礼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过年显然是这个时代小孩子们最期盼的事,不过在过年之前,孩子们还要经历一个考验——期末考试。
是的,相信所有上过学的人都知道期末考试的重要性,特别是寒假的期末考试,要是考不好估计连年都过不好。所以距离期末考试还有半个月时间的时候,就连平时不怎么爱学习的苏振国都变得认真起来了。
不过,期末考试这个问题对于苏辰雨来说显然不是什么问题。
当李雨涵和苏振国都在认真复习功课的时候,苏辰雨总是会幽灵般地在两人身边乱转,而且还极尽“嘲笑”之能。不过,谁叫苏辰雨这家伙带着个“歪瓜”(外挂)呢。
虽然这家伙一点功课也没复习,但是期末考试还是拿了一个双百分回家。李雨涵同学也不负众望的考了全年级的第一,于是比较悲惨的就只有苏振国童鞋了。在这一段时间的挑灯夜战之下,各门成绩都还不错,可是谁叫他身边还有两个妖孽在呢,最后还是免不了一顿“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训斥。
小孩子忙完了期末考试开始满村乱跑了,那么证明距离过年的时间越来越短了,家里的大人们开始准备年货了。农村对于过年看的要比城里重得多,毕竟平时城里的生活要比农村好,而农村的有些人家一年之中只能在年三十开一次荤。所以,离年三十还有十几天的时候,整个苏家村都忙活起来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说多了都是泪。
不过今年和前几年不一样,苏辰雨他们一家人现在都没时间去置办年货了,都要去苏仲政家搭伙帮忙——苏仲政的二儿子苏振高要结婚了。
在农村如果有年轻人结婚,那么这个年轻人一家要请自己的亲近叔伯兄弟来帮忙。而且婚礼一般都是由这群亲近的叔伯兄弟们给操办的,关键是原来因为忙着生计的人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相互联络一下感情。
所以一般一个农村婚礼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比如这个宗族是不是人丁兴旺,这个宗族在村里是不是很强势。
苏辰雨的太爷爷是兄弟三个,所以这就是三大家子共同组成了这个关系亲近的宗族,而苏仲平则是这个宗族现在的“族长”。
苏仲平这一辈的叔兄弟一共是九个,而苏振邦这一辈的堂兄弟到目前为止则是十一个。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宗族,而且他们这个宗族在整个村子也是强势的很。
现在政策好了,几大家子的生活都好了,所以这次苏振高结婚当然要大肆操办了,何况苏仲政怎么说也是我们国家的最低领导人啊(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