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男儿当卫国-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近了目标,连长一声令下,全连的官兵迅速地爬起来,向着目标中的“敌人”,呐喊着冲了过去。

在旁边观察的韩行想到,这个王耀武,身为军长,能和士兵们一块儿训练,还能纠正士兵们不规范的动作,这也说明了他的过人之处,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

韩行对王耀武的家庭也了解一些,想到了他家庭的一些情况。

王耀武早年丧父,完全靠母亲将他一手拉扯大。当时王家很贫困,父亲死了以后,靠大哥做苦工,母亲做针线支持一家的生活。当时家里除了王耀武以外,还有另外2个弟妹,生活几乎支持不下去。

没想到,短短几年后,王耀武的大哥因为积劳成疾,也不幸去世,这样所有的重担都落到王耀武母亲的肩上。

王耀武的母亲虽然一字不识,却是一个颇有主见的女人。她在丈夫和大儿子接连去世的重大打击下,仍然苦苦劳作,支撑着全家,毕竟他还有另外3个孩子。

王耀武很小的时候就跟随母亲干重体力活,体味了人生的艰辛。

王耀武的母亲自己省吃俭用,却存钱给孩子出头。本来孩子一般是5;6岁开始启蒙读书,当时就是上私塾。由于王家太穷,王母存钱多年,直到大儿子王耀武已经11岁了,才存够他上私塾的钱。

于是,王耀武在11岁的时候才开始读书。如果不是母亲供他读书,他就绝对不可能考取黄埔军校,未来的所有辉煌也就不用提了。

由于家里贫困,王耀武也是一边上学一边干活,上了几年学,大体识字以后,王耀武不忍心看母亲如此操劳,就主动辍学了。

王耀武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务农赚不了几个钱,所以在10几岁年纪,就毅然离开家,外出打工。

他先去了当时北方最发达的城市天津,做了租界里面烟草公司的一个小工。苦干了1年,什么手艺没有学到,薪水也被扣了大半,甚至还被工头打骂侮辱。

他随后在一个远房亲戚介绍下去了上海,在上海泰康饼干公司跑腿。

上海的工头和老板对于工人的欺凌更厉害。王耀武是毫无背景的穷小子,又是底层员工,自然被整得很惨。王耀武一面忍气吞声地在工厂苦干了1年多,一面在晚上去夜校补习数理化知识,为自己积累技能。

正文 第259回 王耀武的74军(三)

这真是极不容易的,因为白天的工作极为辛苦,普通工人一般吃晚饭回宿舍都是倒头就睡,连脸都顾不上洗。 这种情况下,能够坚持一年多去夜校学习,要有多么大的毅力啊!

王耀武将工作中的种种郁闷埋藏在心底,立大志,做大事。

但这些屈辱,其实他一点也没有忘记。

后来王耀武发达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出钱买下上海泰康饼干公司,大大的出了一口气。

由于自知学徒工一辈子没前途,在同乡的指点下,王耀武南下广州报考了黄埔军校,并且顺利毕业。

由此,改变了王耀武的一生。

在回来的路上,汽车的轮子碾压着红色的土地,旁边不时地有一队队的草绿色军队和支援军队的民夫路过。

韩行还有一个重要问题要问,那就是虚报名额,吃空饷的问题。有的部队名额是1万人,实际上只有9000人到8000人,表面上是没有办法,为了部队上的生存。可是一但打起仗来,兵员不足,那可就误了大事啦!

即将进行的上高战役,日军投入了6万人,而**名义上是10万人。

一般认为,日军由于武器装备和训练上的优势,**在防御中至少需要2倍数量的兵力。那么,日军此次进攻为6万多人,**理应有12万人才可以抗衡。

但是实际上,**仅有8万多人,不用说,此战又是日军占有绝对的优势。

这些话不好问,但还必须得问。韩行对王耀武说:“**名义上人是不少,可我听说吃空饷的不少。我看了74军的基层连队都是满员,吃空饷的问题绝对没有吧!?”

王耀武多精明啊,韩行一问,他就明白什么意思了,强硬地说道:“74军作为**主力,不能不满员,每个月都有大仗、恶仗,如果部队不满员,如何和强硬的日军交战。吃空饷虽然是不公开的秘密,但毕竟违法,一旦被发现撤职坐牢甚至掉脑袋也是可能的。”

韩行问:“如果满员不吃空饷,经费又严重不足,怎么办呢?”

王耀武看了看左右没有别人,韩行又是南征军的,不属于中央军系列,悄悄地对韩行说:“你得答应我,可不许对任何人说呀!”

韩行点了点头:“我以人格担保,你们74军的秘密,我不对任何人说。”

王耀武这才说:“是这样的。吃军队的空饷肯定不行,但是可以吃民夫的空饷。也就是,74军这种部队,也是需要民夫的,民夫并不是乱抓,而需要给钱。

我们暗里规定,团长可以吃20名,营长10名,连长5名,排长1名。民夫的军饷每名是15元,不用民夫的时候一律按照有民夫发。真正需要民夫的时候,74军则另外想办法给钱雇佣民夫。

话是这样说,其实相当一部分钱都是我自己掏腰包出的。”

韩行接着又紧逼了一句:“你又哪里来的钱呢?”

王耀武尴尬地说:“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为了部队能吃上饭,不能不干点儿买卖呀!”

再深一层的秘密话,王耀武没有说。

韩行知道,王耀武颇有经济头脑,在打仗的期间看到商机,让自己老婆出面做生意,开饼干厂,日常用品厂什么的,甚至他还把商品卖给部队,赚了很多钱!不过,王耀武不是辛格勒那种,通过行贿将不好的东西推销给军方。他卖给军队的东西质量很好,而且低于市价一成。

王耀武甚至和当时的**根据地做起了生意,将根据地需要的紧俏物资运过去卖钱。

王耀武这个人不像很多书呆子,武呆子那样只会读书打仗,他非常擅长搞好各方面的关系。当时**很多军官都是拿死军饷的,实际上没几个钱,大多是生活普通。

一旦他们有了什么事情,找到王耀武借钱或者干脆要钱。王耀武一般都不推辞,能给就给能借就借。做生意的人都知道,赚钱其实很不容易。王耀武则非常大方,大笔的钱财随便借出去,送出去,眼皮都不眨一下。

这就是所谓的重义轻财,所以**上上下下对他都有好感,口碑甚好。

王耀武自己的生活普通,吃穿用住和普通军官一样,但对于上级军官却费心拉拢。

如果有上级军官来部队视察,王耀武不惜拿出自己的私人存款,给予很好的招待。所谓的招待,也就是吃。王耀武一般会找到当地最有名的厨师,拿出私蓄办几桌丰盛的酒席,让这些长官吃的酒足饭饱。

相比只放几个肉丸子火锅招待上级的张自忠将军,王耀武明显精明多了,也更会做人。对于中国官场这一套,王耀武也算掌握得炉火纯青。

韩行在车上,又问了他几个重要的问题:“王军长啊,你认为一支部队,怎样才能保持顽强的作战作风?”

“又考我了是不是,”王耀武笑了笑说,“一支部队打的苦仗、硬仗越多,越能形成了自己顽强的作战风格。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武汉会战,还包括后面的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冬季攻势等等,74军打的苦战、恶战不可谓不多。

最典型的是常德会战中,74军57师面对日军3万重兵,坚守9天,最后仅剩300多人突围。几乎所有的战役中,在74军面前的日军都没有讨到什么便宜,从而更加坚定了74军的战斗信心。”

韩行又问他:“你认为目前74军中,最宝贵的是什么?”

王耀武说:“是那些九死一生中存留下来的老兵,老兵带新兵,一茬一茬地往下传,把部队的传统,把部队的光荣,把部队顽强的作战风格,传给了这些新兵。没有这些老兵,就没有74军的今天。”

韩行在默默地想着,74军之所以到了今天这种能打硬仗的程度,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在长期的苦战、恶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作战风格。

下了汽车,在回司令部的路上,一个士兵见了王耀武也不敬礼,而是说:“耀武啊,你回来了。”

韩行感到有些惊奇,虽说这个士兵有四五十岁了,但是见了长官不敬礼,而且还这么的随便,直呼其名,这成什么规矩?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而王耀武对他也并不责备,而是说:“舅舅呀,我回来了。”

原来是个亲戚呀,在这里,韩行又想到了一个重要问题。皇帝还有十门穷亲戚,知道王耀武发达了以后,来投奔他的亲戚必然不少。王耀武怎样安排他的亲戚,这是摆在王耀武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往高处说点吧,这是干部制度问题,也是组织原则问题。过去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就是毁在了这个方面。说近了点,就连国民党的重要军官xxx来说,每个师团一级军官,大部分都是他的同乡或者朋友、师生,其他军官根本挤不进来。

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说的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哪个是贤,有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评判标准。

韩行试探着问道:“在74军里,高级军官中你的亲戚恐怕不少吧?”

王耀武笑了笑说:“我的亲戚、老乡没有几个,不是马夫就是伙夫。”

韩行是紧追不放:“此话怎讲?”

王耀武说:“你看了吧,刚才给我说话的就是我舅,叫施勋元,也就是喂马的一个班长。还有一个舅父,叫施承信本来做一个班长,结果又在军队中违犯军纪,被我赶出部队。

还有我的弟弟叫王**,在1938年时任第305团第1营营长,在台儿庄战役的一场战斗中慌张失措,竟然要求撤退。我当时十分生气,认为这个弟弟不是做军人的料,几乎下令将他枪毙。后来在大家劝解下,才勉强将其解除营长职务,负责新兵接待工作。”

韩行点了点头,也知道王耀武在用人问题上,确实是不能因为和自己有亲戚关系,就网开一面,一路绿灯。

最典型的是他的亲戚张文明,抗战之前的1933年就跟随王耀武做副官,也算是身经百战,整整干了15年。

就是因为他能力一般,文化程度也不高,所以也没有得到王耀武的提拔。

到了1948年济南战役失败,张文明同王耀武一起被解放军俘虏时,他也不过是个少校,负责管理军队的汽油库,是个普通后勤的小军官而已。

要知道,当时任意一个士兵,只要稍微有点文化,在军队混上15年不死,最惨也是个上尉。可见,王并没有特别照顾自己的亲戚。

在选拔高级军官的问题上,王耀武基本上是唯才是举,谁有能力就用谁,张灵甫就是个例子。

在选择基层军官的问题上,王耀武也是非常的慎重。王耀武从少尉排长一步步走上来,深知一线军官的作用。所以74军的连长甚至排长,王耀武都非常重视,经常集中培训,而且一个个的见面认识,看看这个人是否能够胜任。

正文 第260回 米岭一战(一)

韩行还听说,王耀武出资在江西,广西等地购买大片土地,赠送给74军作为老兵和伤残军人的农场。 这些军人年老伤残以后,都有了吃饭的地方。对于后方的74军军属,王耀武一律发给官兵一半军饷维持生活。

而且官兵每逢婚丧嫁娶,都有军队出钱。军属孩子上学,也全部由军队负责。所以74军官兵上战场基本没有后顾之忧,就算死了也知道自己的家属有人负责,所以敢于拼命。

韩行默默地想到,74军之所以成为今天这种强悍的局面,和他的战斗传统,作战能力,部队装备、人事制度和后勤管理等方面是分不开的。在国民党军队的这些大染缸中,也可谓是少数的几支花独秀的一枝吧!

韩行辞别王耀武后,他要率领着一支部队首先去要打击北面的敌人,也是是日军的33师团。

韩行和刘致远、侯大山是这样商量的,南征军的大部队留在上高紧急备战,这是主战场。韩行率领着张小三的警卫营带着一部电台直插米岭一线,去参加支援李觉的战斗。

李觉第70军的107师,位于祥符,高安、丁家、汪家圩一带,一部位于锦江以南之松湖街、圳头地区;预备第9师位于奉新县西南之沿里、伍桥河一带;第9师位于奉新以西之故县、车坪、会埠、渣村、竹溪、罗坊、冶城、上富镇地区。

70军归属薛岳第9战区,是第19集团军罗卓英麾下一支强力部队。该军属于中央军,前身是唐生智的湘军。经过多年征战,仍然有一部分湖南籍贯的军官和老兵服役,所以有浓重的湘军氛围。

众所周知,湘军战斗力很强,尤其能打硬仗,所以70军战斗力还不错,在**中属于中上游。

韩行和70军的李觉军长也不生,那是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南征军突击到了长沙的侧翼营田。在营田之战中,徐大的空军和毛瀛初的中队联合,大战日军航空兵大队长大水大佐的航空兵大队。

空战胜利后,接着又发动了对偷袭营田的日军的空袭。打得小鬼子不吃菜,对营田防御战的胜利是增色不少。

北路敌军为33师团步兵14、215联队及配属独立工兵第33联队一部,兵力约为1万多人。3月15日,他们从安义分路迂回进攻其西南方向之奉新、沿里、伍桥河地区,然后继续前进至村前圩、湖城圩,围歼在该地区的第70军,协同左翼之第34师团攻占上高。

在得知日军猛烈杀到以后,李觉奉命留下一个师在奉新一线作战,另一个师则南撤到二线的上高地区,准备和74军一同和日军做最后决战。

留在奉新的**知道日军势大,给予日军一定杀伤以后,避免被日军合围,就主动放弃奉新。于是33师团在15日顺利占领奉新,16日进至棺材山、车坪附近。

70军利用第一线和第二线阵地节节抵抗,33师团奋力进攻,双方都有一定伤亡。

在现在高安县汪家圩乡米岭村稍微往北,有一个叫米岭的地方。这个地方西边全是大山,东边一条从东北往西南的山谷路,小鬼子如果进攻上高,这是敌人的必经之道。70军的107师320团第一营,就驻守在这座山上,少校营长为邹继衍。

就在这个山谷路再往东,还有一片山,为首的叫做虬岭。山上驻扎着320团的第二营,营长为王学钦。

这两座山就和一道大门一样,紧紧地锁着33师团进军上高的一条山谷路。

韩行在这个时候,率领着南征军的警卫营来到了米岭山下,找到了邹继衍营长。两人见了面,先互相敬礼。韩行说:“我是南征军的韩行,特率警卫营前来支援米岭的防御战。”

邹继衍见了韩行,也是大喜过望,急忙敬礼说:“我是70军107师320团一营营长邹继衍。韩司令呀,我们早就认识呀,营田一战,你们南征军打得厉害呀!早就盼着你们来呀,没想到,今天又和南征军见上面了。”

两个人手拉着手叙了一阵子家常,邹继衍对韩行说:“韩司令呀,先请指导一下我们的防御工事吧?”

在邹继衍的介绍下,韩行先看了一下米岭的防御工事。

在日军的必行之道上,一营埋下了大量的手榴弹,炸药包。这些手榴弹的环都拉了出来,拉环秘密地拴在了一个地方,只要小鬼子一乱,必然触动了这些拉环,然后手榴弹就爆炸。到于炸药包呢,由附近的战士控制,敌人一但经过,可拉响炸药包,严重地杀伤敌人。

当时70军缺乏地雷,也就只能使用这些土办法来代替地雷了。

邹继衍拉着韩行上山,就在山上,一营根据山上的地形,设置了重机枪阵地和高射机枪阵地,然后是步兵的防御工事。

韩行赞许地点了点头,这个邹继衍也算有头脑,竟然安排了防空工事。鬼子的三板斧,飞机、大炮加坦克,首先最可怕的是敌人的突袭,如果对付不了敌人的空袭,让小鬼子的飞机在头顶上狂轰滥炸,将严重地摧残了我方的兵力和打击了我方的士气。

一营的防空武器为三挺mg…08马克沁重机枪,它的有效射程为2000米,最远射程为3500米,子弹为7。92 x 57毫米毛瑟子弹。

韩行对他说:“邹营长啊,我们的南征军再建立一个防空阵地如何,和你们互为犄角,形成交叉火力点。”

邹继衍大声地说:“那好啊!我知道你们南征军的米的重机枪比马克沁重机枪厉害,子弹大得不少,只要打上小鬼子的飞机,小鬼子的飞机也差不多完蛋了。”

韩行马上叫张小三安排南征军的重机枪阵地,既可以对地面进行支援,也可以打击敌人的空中力量。

为了加强一线部队的作战火力,韩行早就安排了一个连配备米重机枪,一个警卫营就是米重机枪。这9挺重机枪如果一块儿发射,一分钟就可以形成四五千发的子弹齐射。

那就是在天上形成了一片弹雨啊!

韩行和邹继衍商量着说:“邹营长啊,我们南征军不是来参观战斗的,而是来打仗的。你看我们在哪里安排好啊!”

韩行说这话也是有原因的,最好的地形,一个是米岭,一个是虬岭都被320团的一营和二营占了,韩行的南征军如果占领了一个偏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