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婉约词-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释】

    ① 双环:门上双环,此代指门。
    ② 阑珊:稀疏零落。

    【评解】

    此词写微雨湿花时节,闺中女子的一段难以诉说的柔情。
    微雨花间,门掩双环,香消梦还,弹泪无言。下片前三句叹往事皆非,空作相思。
后四句言当时与所爱者相会之情景,又浮现在眼前。全词以形象出之,极缠绵婉约之致。

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①如环,昔昔长如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②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③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④。

    【注释】

    ① 昔:同“夕”。
    ② 无那:无奈。
    ③ 唱罢秋坟:用李贺《秋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句意。
    ④ “春丛”句:化用梁山伯、祝英台死后化蝶的故事。

    【评解】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沁园春》一词的小序中曾写道:“丁巳重阳前三日,梦
亡妇澹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
向郎圆。’”此词即先从“天上月”写起。“一昔如环,昔昔长如玦”,包蕴了无限的
哀伤与怀念,表达了对亡妻的真挚爱恋。下片以燕子的欢悦呢喃,反衬自己的忧愁悲哀,
并化用“双栖蝶”的典故,表达了他与亡妻的爱情生死不渝。
    这首词把作者内心对爱妻的悲悼之情,尽情表露。不做作,无雕饰,缠绵凄切,感
人至深。

如梦令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①落花红冷,蓦地②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
此簟②纹灯影。

    【注释】

    ① 砌:台阶。
    ② 蓦地:忽然。
    ③ 簟:竹席。

    【评解】

    此词写青年男女一见钟情的情景。初见的地点,是在围着栏干的金井边,那正是落
花满阶的暮春时节。他们突然相见了。从此以后,意惹情牵,再也不能忘怀。“从此簟
纹灯影”留下了无限相思。簟波席纹之中,灯光烛影之下,她的身影宛然在目,萦绕心
头。全词感情真挚,取意新颖,生动地表现了初恋时的心情,体现出纳兰词风的特色。

    【集评】

    《清词菁华》:(性德)小令为有清一代冠冕,奇情壮采,一往无前。
    况周顾《蕙风词话》:(性德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
    徐乾学《纳兰性德墓志铭》:清新隽秀,自然超逸。

临江仙 寒柳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①。
 最是繁丝摇落后②,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③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注释】

    ①关:这里是关切、关怀之意。
    ②最是:特别是;繁丝,指柳丝的繁茂。这两句里柳丝和春山,都暗喻女子的眉毛。
    ③湔裙梦断:意思是涉水相会的梦断了。湔裙:溅湿了衣裙。李商隐在《柳枝词序》
中说:一男子偶遇柳枝姑娘,柳枝表示三天后将涉水溅裙来会。此词咏柳,故用此典故。

    【评解】

    此词既咏经受冰雪摧残的寒柳,也咏一位遭到不幸的人。
    通篇句句写柳,又句句写人,物与人融为一体。委婉含蓄,意境幽远。确是一首成
功之作。

    【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余最爱《临江仙》“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
也相关”。言之有物,几令人感激涕零。容若词亦以此篇为压卷之作。

相见欢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①微,又是夕归潜下小楼西。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注释】

    ① 麝烟:麝香。

    【评解】

    此词仅描写闺中人教鹦鹉念诗的细节,便把思妇的心情和盘托出。她镇日思念心上
人,而又不能离开深闺,闲得无聊,只好调弄鹦鹉,教其念诗;而所念的,正是他的诗。
“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既是消遣,又是怀念,感情细腻婉曲,含蕴无限情韵。风格
绮丽,凄婉缠绵。

沁园春
    丁巳①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
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长调。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②,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灵飙③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
④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欲结绸
缪⑤,翻惊摇落⑥,两处鸳鸯各自凉!真无奈,把声声檐雨,谱出回肠⑦。

    【注释】

    ①丁巳:即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时纳兰性德23岁。
    ②红雨:这里指落花。
    ③灵飙:神风。
    ④碧落:天界。《度人经》注,“东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满,是云碧落。”
    ⑤绸缪:缠绵的情缘。
    ⑥摇落:原指木叶凋落,这里是亡逝之意。
    ⑦“把声声檐雨”两句:意思是让檐前滴滴淅淅的雨声,谱写出我内心的痛苦。回
肠:弯曲的肠子。过去多以肠子的屈曲纡回比喻愁怀萦绕。

    【评解】

    此词感情真挚,哀婉缠绵,悱恻动人。诗人怀念亡妻,心情极为悲伤。他叹息爱妻
早亡,回忆过去夫妻的恩爱生活,叙述丧妻后自己的痛苦。对着妻子的遗像,似乎觉得
灵风飘动,思绪悠悠,想到天上寻找,又想到“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即使在人间天上,两情如一,但眼前人亡物在,触景伤情。
    “真无奈,把声声檐雨,谱出回肠”,抒写了诗人的无限伤凄,为全词更添情韵。

    【集评】

    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表现其“自然之情”,是纳兰性德创作的立足点。
正因如此,尽管他有时文心周折婉曲,立意新颖精巧,但人们依然感受到他感情的真朴,
依然能够透过绮丽的衣装,看到诗人跳动着的“赤子之心”。


    宋 琬
蝶恋花 旅月怀人
    月去疏帘才几尺。乌鹊惊飞①,一片伤心白。万里故人关塞隔,南楼谁弄梅花笛②?
 蟋蟀灯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墙角芭蕉风瑟瑟,生憎遮掩窗儿黑。

    【作者简介】

    宋琬字玉叔,号荔裳,一号无今,山东莱阳人。顺治四年进士及第。官户部主事,
四川按察使。著有《安雅堂文集》、《二乡亭词》。

    【注释】

    ①乌鹊惊飞:曹操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②梅花笛:笛曲中梅花引。李白诗:“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
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落梅花》即《梅花落》,笛曲名。一名《梅花引》。

    【评解】

    此词抒写月夜怀人的羁旅生活,透露出作者烦乱不安的心绪。上片对景怀人,月近
疏帘,乌鹊惊飞,南楼笛声,故人万里。下片写旅中情景。灯下蟋蟀凄鸣,欲睡何由可
得!墙角风吹芭蕉,写憎遮黑窗儿。全词情景交融,委婉细腻,曲折含蓄。或当有所寄
托。

    【集评】

    谭献《箧中词》:忧谗。


    佟世南
阮郎归
    杏花疏雨洒香堤,高楼帘幕垂。远山映水夕阳低,春愁压翠眉①。 芳草句,碧云
辞,低徊闲自思。
    流莺枝上不曾啼,知君肠断时。

    【作者简介】

    佟世南,字梅岭,清满州(辽东)人。善填词,长于小令,修辞婉丽,意境幽美,
曲折含蓄,词风与纳兰性德相近。著有《东白堂词》。

    【注释】

    ①翠眉:即翠黛。古代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眉,故称眉为“翠黛”。

    【评解】

    此词描写暮春季节,深闺思远的心情。上片以景衬情。杏花飘落,如疏雨洒在湖边
的长堤上,散发着芳香。“高楼帘幕垂”,明写景物,暗写人物的思想、神态和感情。
下片以联想古诗词的意境,写思妇的春愁。全词含蓄蕴藉,清新婉约。


    龚翔麟
南乡子 集调名
    拨棹蓦山溪。月上瓜州杨柳枝。金盏玉人歌解佩。一片子。绿盖舞风轻簇水。

    【作者简介】

    龚翔麟字天石,号蘅圃。浙江杭州市人。康熙二十年副贡。官监察御史。著有《红
藕庄词》。

    【评解】

    此词集合《拨掉》,《蓦山溪》、《月上瓜州》、《杨柳枝》、《金盏》、《玉人
歌》、《解佩》、《一片子》、《绿盖舞风轻》、《簇水》十个词牌名而成。妙在作者
不另加辞语,而文理顺遂,且亦颇具月夜拨棹、听歌临风的意趣。此体在词作中别具一
格,与回文、药名、嵌字、离合等体一样,也是颇见巧思的文字游戏,具有一定的艺术
性。

菩萨蛮 题画
    赤泥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亭下响流澌①,衣波双鹭鹚②。 田田初出水,
菡萏③念娇蕊。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

    【注释】

    ①澌:解冻时流动的水。澌,通嘶。流澌:流水声。
    ②鹭鹚:水鸟。
    ③菡萏:荷花。

    【评解】

    这首题画词写得生动逼真。上片写画中美景。青青柳丝,赤泥小亭,亭下流水,鹭
鹚对浴。下片写荷花与人交相辉映。
    把物与人融为一体,为全画增添无限情韵。全词意境幽美,工丽新巧。


    厉 鹗
眼儿媚
    一寸横波①惹春留。何止最宜秋。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 当时底事②
匆匆去?悔不载扁舟③。分明记得,吹花④小径,听雨高楼。

    【作者简介】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庚子中举,乾隆元年荐举博
学鸿词,不售,遂不复出。爱山水,尤工诗余,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秋林琴雅》四
卷,《樊榭山房词》二卷,续词一卷,集外词一卷。

    【注释】

    ①横波:喻目光。
    ②底事:何故。
    ③载扁舟:犹言同行。
    ④吹花:犹言迎风,语出《诗·郑风·箨兮》:“风其吹女。”与下句“听雨”对
仗。

    【评解】

    此词通过往事的回忆,抒写怀人之情。小径迎风,高楼听雨,此情最堪回味。但佳
人已去,追想当日温柔,徒增怅惘。“矜严消尽”一句,画出了这位“佳人”并非一味
温柔,颇能传神地点出该女子的性格。全词工丽和婉,语俊境美。

谒金门
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隔水残霞明冉冉①,小山三四点。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
荷花临鉴②。日日绿盘③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注释】

    ①冉冉:袅袅升动貌。
    ②临鉴:对镜。
    ③绿盘:喻荷叶。

    【评解】

    厉鹗词以典丽见长,此词“秋浓人淡”、“绿盘疏粉艳”两句,尤为颖异尖新。上
片是人看景,清远空灵之极;下片是景中人,遐想绮旎。全词清雅婉丽,意境幽美。风
味在清真、白石之间。

    【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有怨情,意味便厚,否则无病呻吟,亦可不必。
    《艺蘅馆词选》徐紫珊云:樊榭词生香异色,无半点烟火气,如入空山,如闻流泉,
真沐浴于白石、梅溪而出之者。

齐天乐
秋声馆赋秋声
    簟凄灯暗眠还起,清商①几处催发?碎竹虚廊,枯莲浅渚,不辨声来何叶?桐飙②
又接。尽吹入潘郎③,一簪愁发。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 阴虫还更切切。玉窗
挑锦倦,惊响檐铁④。漏断高城,钟疏野寺,遥送凉潮呜咽。微吟渐怯。讶篱豆花开,
雨筛时节。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

    【注释】

    ①清商:原为古五音之一。此处指秋风。
    ②飙:泛指风。
    ③潘郎:指晋潘岳。
    ④檐铁:檐马。亦谓之风铃,风马儿。悬于檐下,风起则铮鏦有声。

    【评解】

    此词着意描写秋声。上片写入夜风声,“几处催发”,使人难于入睡。下片写檐铁
惊响,野寺钟疏,虫声切切,凉潮呜咽。独自开门,惟见满庭月光。结句极富诗情画意。
全词从所闻到所见和所思,生动逼真而又细致入微,使人如临其境。

    【集评】

    《艺蘅馆词选》陈玉几曰:樊榭词清真雅正,超然神解,如金石之有声,而玉之声
清越,如草木之有花,而兰之味芬芳。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樊榭词拔帜于陈、朱之外,窃曲幽深,自是高境。……樊
榭措词最雅,学者循是以求深厚,则去姜、史不远矣。


    周稚廉
相见欢
    小鬟衫着轻罗,发如螺①,睡起钗偏髻倒唤娘梳。
    心上事,春前景,闷中过,打叠②闲情别绪教鹦哥。

    【作者简介】

    周稚廉字冰持,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县)人。康熙时诸生。有《容居堂词》一卷。

    【注释】

    ①螺:螺髻,古代女子的发式。
    ②打叠:收拾,安排。

    【评解】

    此词着意描写人物情态。小鬟睡起,钗偏髻倒,娇憨之态可掬。神情逼真,如在眼
前。全词委婉含蓄而又新巧自然。

    【集评】

    《清词菁华》:稚廉于词坛小有名而毁多誉少。《相见欢》一阕,状双髻憨态可掬,
在有意无意间,传神恰到好处,不可谓非妙手。


    吴翌凤
玉楼春
    空园数日无芳信,恻恻残寒犹未定。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 凭栏渐
觉春光暝①,怅望碧天帆去尽。满隄②芳草不成归,斜日画桥烟水冷。

    【作者简介】

    吴翌凤字伊仲,号枚庵,江苏吴县人。嘉庆时之诸生,客游楚南,垂老始归。所撰
《吴梅村诗集笺注》,能正旧注之失,盛行于世。著有《与稽楼丛稿》、《曼香词》等
书。

    【注释】

    ①暝:幽晦,昏暗。
    ②隄:同“堤”。

    【评解】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写人。景与人融为一体。春寒料峭,双燕归迟。柳边丝雨,花
外小楼,帘影人静。凭栏怅望,征帆去尽,只见芳草满隄,画桥水冷。全词工巧和婉,
清新雅丽,语言美,意境亦美。

    【集评】

    谭献:《箧中词》俊绝。
    《清词菁华》:翌凤词时出奇意,自然流丽。

临江仙
    客睡厌听深夜雨,潇潇彻夜偏闻。晨红太早鸟喧群。霁痕才着树,山意未离云。 
梅粉堆阶慵①不扫,等闲过却初春。谢桥新涨碧粼粼。茜衫②毡笠子,已有听泉人。

    【注释】

    ①慵:懒。
    ②茜衫:红衫。

    【评解】

    此词上片写雨后春景。夜雨初晴,群鸟声喧。霁痕着树,山未离云。下片写雨后听
泉。已过初春,落梅满阶。谢桥新涨,碧波粼粼。茜衫毡笠,听泉有人。全词幽雅清新,
流丽自然。表现了作者超然的风度与韵致。

    【集评】

    《清词菁华》:《临守江仙》“客睡厌听深夜雨”一阕,丰神高朗,超绝时流,其
结句风格,直入北宋矣。


    吴锡麒
长相思
以书寄西泠①诸友,即题其后
    说相思,问相思,枫落吴江②雁去迟。天寒二九时。
    怨谁知?梦谁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③飞。

    【作者简介】

    吴锡麒字圣徵,号縠人,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乾隆四十年中进士,官至国子
监祭酒。著有《有正味斋词》。

    【注释】

    ①西泠:西泠桥,在杭州西湖。
    ②吴江:县名,在江苏南部。亦为吴淞江的别称。
    ③翠羽:翡翠鸟。

    【评解】

    这是一首题赠词。上片就枫落吴江,感物思人,点出天寒和相思。相传雁能传书,
故写实景而意含双关。下片倾诉思念的深情,切盼友人讯息。末句当是想象中的西泠雪
景,与“枫落吴江”回映,倍增两地相思之苦。全词情真意切,宛转有致。

临江仙 夜泊瓜洲
    月黑星移灯屡闪,依稀①打过初更。清游如此太多情。豆花凉帖地,知雨咽虫声。
 渐逼疏蓬风淅淅②,几家茅屋都扃③。茨茹荷叶认零星。不知潮欲落,渔梦悄然生。

    【注释】

    ①依稀:仿佛。
    ②淅淅:微风声。
    ③扁:关闭。

    【评解】

    此词首两句点明时刻,以下写景,呈现出一片朦胧夜色。
    荒村人静,遂觉茨菇荷叶,凡舟中所能辨识者莫不饶有诗趣。
    “渔梦”语双关,可解作静极欲眠,亦可释为隐遁之想。“凉帖地”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