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婉约词-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欧阳炯《南乡子》词写蛮乡新异景物,以妍雅之笔
出之,较李珣《南乡子》词尤佳。

南乡子
    路入南中①,桄榔②叶暗蓼花③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④,树底纤纤抬素手
⑤。

    【注释】

    ①南中:古地区名。可以泛指我国南方,也可以专指云、贵、川一带。但这里是指
南粤。
    ②桄榔:常绿高大乔木,多产在南国。
    ③蓼花:这里指水蓼,花淡红色或白色。
    ④红豆:朱红色,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⑤纤纤素手:古代指女子柔细的手。

    【评解】

    欧阳炯《南乡子》具有南粤浓烈的乡土气息。把南国风光写得富有诗情画意,引人
入胜。南国的秋天,景色佳丽。一阵细雨,桄榔树浓荫遮暗,淡红的蓼花掩映其间。就
在这风光如画的环境里,一双纤纤素手正在树下采撷红豆。全词色彩艳丽,语言清新,
不故作愁苦之态。这些都是欧词艺术上的特点。

    【集评】

    况周颐《历代词人考略》:欧阳炯词,艳而质,质而愈艳,行间句里,却有清气往
来。大概词家如炯,求在晚唐五代,亦不多见。
    《唐宋词鉴赏集》:欧词《南乡子》主要写南粤景色。这是诗词园地的新天地。这
里有“海南”红光艳发的石榴,有越王台前的刺桐花,有“认得行人惊不起”的孔雀,
有“芭蕉林里”的人家。词中的妇女虽然还是花间美人,但已经洗去脂粉。她们或者
“竟携藤笼采莲来”,或者“竞折团荷遮晚照”,或者就象这首词写的那样,女子正在
桄榔树下采撷红豆。总之欧阳炯笔下的南国风光,不仅在唐五代词里别开生面,就是在
宋以前的诗歌中也是不可多得的。
    《古今词统》卷一徐士俊云:致极清丽,入宋不可复得。

江城子
    晚日金陵①岸草平,落霞②明,水无情。六代③繁华,暗逐逝波声④。空有姑苏台
⑤上月,如西子⑥镜,照江城⑦。

    【注释】

    ①金陵:今江苏南京。
    ②落霞:晚霞。
    ③六代: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于金陵。
    ④暗逐逝波声:默默地随江水东流的声音消逝了。
    ⑤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
为长夜之饮。
    ⑥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
    ⑦江城:指金陵,古属吴地。

    【评解】

    此词是五代词中写怀古题材较早的一首。把金陵的景象与词人眼见古都兴衰而慨然
兴叹的悲凉情感,形象地描绘并抒写出来。情景交融,寓意深刻。全词感情色彩极浓,
写景抒情,真切动人,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集评】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欧阳炯)为《花间》里堪继温、韦之后的一个
大作家。”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写景与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全词情景交融,可
谓天衣无缝。
    《大雅集》卷一陈廷焯云:于伊郁中饶蕴藉。
    《栩庄漫记》:此词妙处在“如西子镜”一句,横空牵入,遂尔推陈出新。


    毛熙震
清平乐
    春光欲暮,寂寞闲庭户。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 含愁独倚闺帏,玉炉
烟断香微①。正是销魂时节,东风满树花飞。

    【作者简介】

    毛熙震,蜀人,后蜀孟昶时,官至秘书监。通音律,工诗词。“词中多新警,而不
为儇薄。”(《齐东野语》)《栩庄漫记》谓其词:“浓丽处,似学飞卿,然亦有清淡
者,要当在毛文锡上,欧阳炯、牛松卿间耳。”《花间集》收其词29首。

    【注释】

    ①烟断香微:言无心在香炉内添香,故“烟断香微”,正是愁人情态。

    【评解】

    暮春时节,庭户寂寞,粉蝶穿槛,疏雨黄昏。东风送暖,落红成阵。此情此景,令
人魂销。闺中人独自含愁,哪里还有心肠料理玉炉香烟!这首词通过春景的描写,含蓄
地透露了人物内心的离别相思之情。诗人以风华之笔,运幽丽之思。
    全词写得清新柔美,婉转多姿。

    【集评】

    《全唐诗话》:熙震有《清平乐》词云:“含愁独倚闺帏,玉炉烟断香微,东风满
树花飞。”为人们传诵。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仅为清稳之作,结意含蓄,自是正轨。
    陈廷焯《别调集》卷一:情味宛然。又《白雨斋词话》:“东风”六字精湛,凄艳。

定西番
    苍翠①浓阴满院,莺对语,蝶交飞,戏蔷薇。 斜日倚阑风好,余香出绣衣。未得
玉郎消息,几时归?

    【注释】

    ①苍翠:青绿色。指枝叶繁茂。

    【评解】

    春风和煦,绿阴满院。蔷薇盛开,莺啼蝶飞。风光绮丽而玉郎未归。黄昏倚阑,不
觉勾起了绵绵相思。这首春日怀人的小词,写得情殷语婉,纡回不尽。

    【集评】

    《花间集注》:“戏”是嘲弄之意。而“蔷薇”则是作者的“自喻”。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多新警,而不为儇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下阕之结句,皆善用迂回之笔。


    孙光宪
风流子
    茅舍槿篱溪曲①,鸡犬自南自北。菰叶②长,水葓③开,门外春波涨绿。听织,声
促,轧轧鸣梭穿屋。

    【作者简介】

    五代词人孙光宪,字孟文。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县东北)人。后唐时为陵州判官。
后又在南平国任御史大夫等职。降宋后,任黄州刺史。《花间集》共收他的词61首。是
五代词人中存词最多的一位。著有《北梦琐言》等集。

    【注释】

    ①槿篱:密植槿树作为篱笆。 溪曲:小溪弯曲处。
    ②菰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我国南方浅水中。春天生新芽,嫩茎名茭白,可
作蔬菜。秋天结实如米叶菰米,可煮食。
    ③水葓:即荭草。

    【评解】

    这是一首较早地描写水乡农舍风光的词。作者以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典型的具有
水乡特色的农舍图。春水绿波,曲溪澄碧在槿篱茅舍中传出了织布的声音。这首小词内
容丰富,凡水乡农家具有代表性的东西,皆写入词中,有景有声,虽无一字描写人物,
但从井然有序的庭院景物及织机声,可以想见男耕女织的勤劳情况及水乡农事繁忙的景
象。全词朴实无华,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爱慕水乡的思想感情。

    【集评】

    《栩庄漫记》:《花间集》中忽有此淡朴咏田家耕织之词,诚为异采,盖词境至此,
已扩放多矣。
    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四:词人藻,美人容,都在尺幅中矣。

酒泉子
    空碛①无边,万里阳关道路②。马萧萧③,人去去,陇④云愁。 香貂旧制戎衣窄
⑤,胡霜⑥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

    【注释】

    ①空碛(qì):空旷的大沙漠。
    ②阳关道路:原指阳关通往西北地区的大道,这里泛指通往边塞的道路。
    ③萧萧:马鸣声。
    ④陇:陇山,古代防御吐蕃侵扰的军事要地。
    ⑤香貂戎衣:用貂皮缝制的战袍。
    ⑥胡霜:胡地的寒霜。

    【评解】

    这首《酒泉子》抒写了征人怀乡思亲之情。上片写出征途中的愁苦。下片写征人对
妻子的怀念。以征戍生活为题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离苦。
这种题材,在《花间集》中是罕见的。从艺术上看,全词境界开阔,于苍凉之中又见缠
绵之思。而两地相思之情,同时见于笔端。
    深得言情之妙。

    【集评】

    汤显祖评本《花间集》卷三:“三叠文之《出塞曲》,而长短句之《吊古战场文》
也。再谈,不禁酸鼻。”按:汤评虽不免推崇过高,但从“再读,不禁酸鼻”的话来看,
确实指出了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
    《花间集注》:“绮罗”三句,承上香貂戎衣,言畴昔之盛,魂梦空隔也。

菩萨蛮
    木棉①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②南人祈赛③多。 客帆风正
急,茜④袖偎樯立。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注释】

    ①木棉:落叶乔木,产于两广。
    ②铜鼓蛮歌:皆以娱神之歌乐。
    ③祈赛:皆祀神也。 祈:求 赛:报。
    ④茜:绛色。

    【评解】

    木棉花开,春光大好。铜鼓蛮歌声中,忽见一帆,飘然而来,船上红袖偎樯,顷刻
间消失在烟波江上。几番回头,令人不胜怅惘。这首词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南国风光,具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集评】

    《花间集注》:彭羡门《广州竹枝词》云:“木棉花上鹧鸪啼,木棉花下牵郎衣。
欲行未行不忍别,落红没尽郎马蹄。”深得此词之意。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铜鼓声中,木棉花下,正蛮江春好之时。忽翠袖并
船,惊鸿一瞥,方待回头,顷刻隔几重烟浦,其惆怅何如。“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
袖倚江楼”。文人之遐想,有此相似者。
    《栩庄漫记》:南国风光,跃然纸上。


    徐昌图
临江仙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①。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作者简介】

    徐昌图,莆阳(今属福建)人,与兄昌嗣,并有才名。仕闽,节度使陈洪进归宋,
令昌图奉表入汴。太祖授为国子博士。工诗词。选入《尊前集》。

    【注释】

    ①浮生:一生。古人谓“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 飘蓬:飘浮无定之
意。

    【评解】

    黄昏送别,孤帆远征。回头重重烟柳,淡云暮烟。待到酒醒人静,只见狐枕残灯,
淮月朦胧。晨风轻浪,离愁更浓。
    这首词抒写了离别之痛,相思之苦。风格柔丽,抒情宛转。语言美,意境尤美。

    【集评】

    沈雄《古今词话》:《尊前集》有徐昌图《临江仙》、《河传》二首,俱唐音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写江行夜泊之景。“暮天”二句晚霞如绮,远雁一
绳。“轻浪”二句风起深宵,微波拍舵,淰淰有声,状水窗风景宛然,千载后犹相见客
中情味也。昌图爵里无考,选词家有列入唐词末者。
    《柳塘词话》卷二沈雄云:有以徐昌图之《临江仙》为仙侣,而牛希济之《临江仙》
为南吕者,其宫调自别,亦可也。


    无名氏
菩萨蛮(敦煌曲子词)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
①现,北斗②回南面,休③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注释】

    ①参辰:即参星与商星。二星相背而出,永不相遇,更不会在白日同时出现。
    ②北斗:由七颗星组成,位置永远在天空的西北方。
    ③休:休弃,这里指爱情决裂。

    【评解】

    这首词以丰富而大胆的想象,运用委曲婉转的表现手法,在誓言中并不直接、明显
地抒写对爱情的专一,而是以精炼的语言,几经转折地描写了自然界不可能出现的多种
现象,委婉地抒发爱情永恒不变的心愿。含蓄、新奇而真切,有独创一格之妙。

    【集评】

    《中国历代诗歌名篇赏析》:整首词声调十分和谐,适于歌唱;语言朴素自然,感
情真挚坦率,完全是民歌的情调。
    《唐宋词鉴赏集》:此词委婉地发愿,真挚的爱情,确实是一首表现爱情永固的好
民歌。


    王禹偁
点绛唇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①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②。平生事,此时凝睇③,谁会④凭栏意?

    【作者简介】

    王禹偁字元之,山东巨野人。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长州知县、翰林学士
等职,是宋初著名文学家。提倡“韩柳文章李杜诗”。他的诗风格清丽平易,在北宋诗
坛颇有影响。存词只有一首。

    【注释】

    ①孤烟:炊烟。
    ②行如缀:排成行的大雁,一只接一只,如同缀在一起。
    ③凝睇:凝视。 睇:斜视的样子。
    ④会:理解。

    【评解】

    这首词是王禹偁任长州知州时的作品。词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物景色,抒发了他
壮年时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感慨。
    全词借景抒情言志,写得委婉含蓄。风格清丽,感情质朴。

    【集评】

    《词苑》:此词“清丽可爱,岂止以诗擅名”。
    《唐宋词赏析》:此词把握住水乡景物的特征,用清淡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一幅色
彩暗淡的风景图,隐约流露出作者客居异乡,抑郁愁闷的心情。
    《唐宋词选注》:王禹偁的作品以诗文为主,在仅存的这首小词中,他描绘了江南
水乡的景色,抒写出游子的客愁,写得委婉细致。词末透露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感,不同
于一般的艳词。


    钱惟演
玉楼春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
变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樽①,今日芳樽唯恐浅。

    【作者简介】

    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钱俶之子。归宋后,历任翰林学士等职。擅诗词,是“西昆”
派的主要诗人。风格清新、香艳、宛转、细腻。其诗词在当时曾有一定影响。

    【注释】

    ①芳樽:对酒杯的美称。这里指饮酒。

    【评解】

    绿杨芳草,烟波拍岸,花间蝶舞,枝上莺啼。又是春光烂熳的时候了。流光似水,
物换星移。随着岁月的流逝,不觉朱颜暗换,情怀已非当年。眼前恼人春色,益令人断
肠。这首词通过春光春色的描写,婉转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伤之情。

    【集评】

    黄昇《花庵词选》:此公暮年之作,极凄惋。
    张宗橚《词林纪事》:公谪汉东日,撰玉楼春词,酒阑歌之,必为泣下。


    寇 凖
踏莎行
    春色将阑①,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②。
 密约沉沉③,离情杳杳④。菱花⑤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作者简介】

    寇凖字平仲,华州下邽(陕西渭南)人。宋太宗时进士,真宗时官至宰相。著有
《巴东集》。他的词留存到今天的有四首,都是伤时惜别之作,而且写得情致缠绵。

    【注释】

    ①阑:晚,尽。这里是说春光即将逝去。
    ②屏山:屏风。袅:指炉烟缭绕上升。
    ③沉沉:这里意为长久。谓二人约会遥遥无期。
    ④杳杳:幽远。指别后缠绵不断的相思情意。
    ⑤菱花:指镜子。

    【评解】

    这首词即景写闺情,上片描绘暮春季节,微雨濛濛,寂寥无人的景象。下片写两地
音书隔绝,闺中人倚楼远望,只见芳草连天,阴云蔽空,心中更觉忧郁愁苦。词风婉丽
凄恻,清新典雅。

    【集评】

    靳极苍《唐宋词百首详解》:这首词也是依托之作。倚楼少妇比自己,所望密约者
为朝廷。依本传所载,更以为罢知青州时所作。但无佐证,谨附此意供参考。
    《唐宋词选注》:《四库提要》称寇凖的诗作“含思凄惋,绰有晚唐之致”。“含
思凄惋”,亦可用来评他的词。


    范仲淹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
外。 黯乡魂①,追旅思②。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
作相思泪。

    【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及第。
    宋仁宗时,任参知政事。为人正直有气节。他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主张,已成为国人自励的名言。他存留的词不多,却能以边塞风光入词,抒
发爱国情怀。对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注释】

    ①黯乡魂:思念家乡,心情颓丧。黯:形容心情的忧郁。
    ②追旅思:往事的追忆引起了羁旅的愁怀。

    【评解】

    这首词通过秋景的描绘,抒写词人的离乡之愁、去国之忧。碧云、黄叶、翠烟,是
用色泽渲染夕阳下的秋景,借以加深印象。乡魂、旅思、愁肠、相思泪,用来映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