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部经-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忿恨、嗔恚、不满,此是易说谕法也。诸贤!更有一比丘被诃责,无不同意所训教。诸贤!比丘被诃责,无不同意所训教,此是易说论法也。诸贤!更有一比丘是不覆恶者、不恼害者,诸贤!比丘是不覆恶者、不恼害者,此是易说论法也。诸贤!更有一比丘是不嫉者、不悭者。诸贤!比丘不嫉者、不悭者,此是易说论法也。诸贤!有一比丘非诳者、非诈瞒者。诸贤!比丘非诳者、非诈瞒者,此是易说谕法也。诸贤!更有一比丘非傲顽、非过慢者。诸贤!比丘非傲顽、非过慢者,此是易说谕法也。诸贤!更有一比丘不染世俗、不固执己说、是善舍者。诸贤!比丘不染世俗、不固执己说、是善舍者,此是易说谕法也。诸贤!此等谓易说谕法。
  诸贤!于此,比丘应自己如次思量自己,即:“若人有恶欲,被恶欲所支配者,如是之人乃非我所爱,非我所悦,若我亦有恶欲,被恶欲所支配者,我亦非他人所爱、所悦。”诸贤!知如是之比丘应发心:“我不为有恶欲者,不为恶欲所支配者也。”又,“若人自赞毁他,如是之人,乃非我所爱、所悦。我若亦自赞毁他者,亦非他人所爱、所悦。”知如是之比丘应发心:“我不为自赞毁他者也。”又,“若人忿怒而被忿怒所支配者,如是之人非我所爱、所悦。若我亦忿怒,而被忿怒所支配者,亦非他人所爱、所悦。”知如是之比丘应发心:“我不忿怒,不为忿怒所支配者也。”又,“若人忿怒,因忿怒而为怨恨者,如是之人非我所爱、所悦。若我亦忿怒,因忿怒而怨恨者,亦非他人所爱、所悦。”知如是之比丘应发心:“我不忿怒,不因忿怒而为怨恨者也。”又,“若人忿怒,因忿怒而执念者,如是之人非我所爱、所悦。若我亦忿怒,因忿怒而为执念者,亦非他人所爱、所悦。”知如是之比丘应发心:“我不忿怒,不因忿怒而为执念者也。”又,叫若人忿怒、随忿怒而发语者,如是之人非我所爱、所悦。若我亦忿怒,随忿怒而发诸者,亦非他人所爱、所悦。”知如是之比丘应发心:“我不忿怒,不因忿怒而发语者也。”又,“若人被诃责,以诃责敌对诃责者,如是之人非我所爱、所悦。若我亦被诃责,以诃责敌对诃责者,亦非他人所爱、所悦。”知如是之比丘应发心:“我被诃责,不以诃责敌对诃责者也。”又,“若人被诃责,以诃责非难诃责者,如是之人非我所爱、所悦。若我亦被诃责,以诃责非难诃责者,亦非他人所爱、所悦。”知如是之比丘应发心:“我被诃责,不以被诃责非难诃责者也。”又,“若人被诃责,以被诃责反驳诃责者,如是之人非我所爱、所悦。若我亦诃责,以被诃责反驳诃责者,亦非他人所爱、所悦也。”知如是之比丘应发心:“我被诃责,不以被诃责反驳诃责者也。”又,“若人被诃责,因一方之被诃责回避于他方,移论于外,现忿恨、嗔恚、不满者,如是之人非我所爱、所悦。若我亦被诃责,以一方之被诃责回避于他方,移论于外,而现忿恨、嗔恚、不满者,亦非他人所爱、所悦。”知如是之比丘应发心:“我被诃责,不以一方之被诃责回避于他方,不移论于外,不现忿恨、嗔恚、不满也。”又,“若人被诃责,不同意诃责者之训教,如是之人非我所爱、所悦。若我亦被诃责,不同意诃责者之训教,亦非他人所爱、所悦。”知如是之比丘应发心:“我被诃责,应同意诃责之训教也。”又,“若人是覆恶者、恼害者,如是之人非我所爱、所悦。若我亦是覆恶者、恼害者,亦非他人所爱、所悦。”知如是之比丘应发心:“我不为覆恶者、恼害者也。”又,“若人是嫉者、悭者,如是之人非我所爱、所悦。若我是嫉者、悭者,亦非他人所爱、所悦。”知如是之比丘应发心:“我不为嫉者、悭者也。又,“若人是诳者、诈瞒者,如是之人非我所爱、所悦。若我亦是诳者、诈瞒者,亦非他人所爱、所悦。”知如是之比丘应发心:“我不为诳者、诈瞒者也。”又,“若人傲顽而过慢者,如是之人非我所爱、所悦。若我亦傲顽而过慢者,亦非他人所爱、所悦。”知如是之比丘应发心:“我不为傲顽、过慢者也。”又,“若人染于世俗,固执自说,而难舍牲者,如是之人非我所爱、所悦。若我亦染于世俗,固执自说,而难舍性,亦非他人所爱、所悦。”知如是之比丘应发心:“我为不染于世俗者,不固执自说者,而善为舍者也。” 
  诸贤!于此,比丘应以自己如次观察自己,即:“我有恶欲耶?被恶欲所支配耶?”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有恶欲,被恶欲所支配者。”于是,彼比丘应为舍离此等恶不善法而努力也。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非恶欲者,非被恶欲所支配者。”彼比丘应因舍彼而喜悦,昼夜更精进于学习善法也。诸贤!更又比丘应以自己如次观察自己:“我乃自赞毁他者耶?”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乃自赞毁他者。”于是,彼比丘应为舍离此等恶不善法而努力也。诸贤!更又比丘观察而知:“我乃非自赞毁他者。”彼比丘应以彼之喜悦,昼夜更精进于学习善法也。诸贤!更又比丘应以自己如次观察自己:“我乃忿怒,被忿怒所支配耶?”诸贤!若比丘观察自己,而知:“我乃忿怒,被忿怒所支配者。”于是,彼比丘应为舍离此等恶不善法而努力。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不忿怒,不被忿怒所支配者。”彼比丘应因舍彼之喜悦,昼夜更精进于学习善法也。诸贤!更又比丘应以自己如次观察自己:“我乃忿怒,因忿怒而为怨恨者耶?”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乃忿怒,因忿怒而怨恨者。”于是,彼比丘应依舍离此等不善法而努力。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不忿怒,不因忿怒而为怨恨者。”彼比丘应因舍彼之喜悦,昼夜更精进于学习善法。诸贤!更又比丘应以自己如次观察自己:“我乃忿怒,因忿怒而执念者耶?”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乃忿怒,因忿怒而为执念者。”于是,彼比丘应为舍离此等恶不善法而努力。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不忿怒,不因忿怒而为执念者。”彼比丘应因舍彼之喜悦,昼夜更精进于学习善法。诸贤!更又比丘应以自己如次观察自己,“我乃忿怒,因随忿怒而发语者耶?”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乃忿怒随忿怒而发语者也。”彼比丘应由此舍离此等恶不善法而努力也。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不忿怒,不忿怒而随发语。”彼比丘应以彼之喜悦,昼夜更精进于学习善法。诸贤!又比丘应以自己如次观察自己:“我乃被诃责,以被诃责而通对诃责耶?”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乃被诃责,以诃责适对诃责者。诸贤!于是,被比丘应为舍离此等恶不善法而努力。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乃被诃责,不适对诃责者。”彼比丘应因舍彼之喜悦,昼夜更精进于学习善法也。“我被诃责,以诃责非难诃责者耶?”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被诃责,以诃责非难诃责者。”于是彼比丘应为舍离此等恶不善而努力。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被诃责,不以诃责,非难诃责者。”彼比丘应以彼之喜悦,更精进于昼夜之学习善法也。诸贤!又比丘以自己如次观察自己:“我被诃责,以诃责反驳诃责者耶?”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被诃责,以诃责反驳诃责者。”于是彼比丘应为舍离此等恶不善法而努力。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被诃责,不以诃责反驳诃责者。”彼比丘应以彼之喜悦,更精进于昼夜学习善法也。诸贤!又比丘,应以自己观察自己:“我被诃责,以一方被诃责,而回避于他方,移于论外,显现忿恨、嗔恚、不满耶?”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被诃责,以一方被诃责,回避于他方,移于论外,现忿恨、嗔恚、不满。”于是彼比丘应为舍此等恶不善法而努力也。若诸比丘观察,而知:“我被诃责,不以一方被诃责,回避于他方,移于论外,现忿恨、嗔恚、不满。”彼比丘应以彼之喜悦,更精进于昼夜学习善法也。诸贤!又比丘应以自己如次观察自己,而知:“我被诃责,以诃责不同意训教。于是彼比丘应为舍离此等恶不善法而努力也。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被诃责,不以诃责,不同意训教也。”彼比丘应以彼之喜悦,更精进于昼夜学习善法也。诸贤!又比丘应以自己如次观察自己:“我乃覆恶者、恼害者耶?”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乃覆恶者、恼害者。”于是,彼比丘应为舍离此等恶不善法而努力。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非覆恶者,非恼害者。”彼比丘应以彼之喜悦,昼夜更增进于学习善法。诸贤!又比丘应以自己如次观察自己:“我乃嫉者、悭者耶?”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乃嫉者、悭者。”于是,彼比丘应为舍离此等恶不善法而努力。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是不嫉者、不悭者。”诸贤!彼比丘应以彼之喜悦,昼夜更精进于学习善法。诸贤!又比丘应以自己如次观察自己:“我乃诳者、诈瞒者耶?”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乃诳者、诈瞒者。”于是,彼比丘应为舍离此等恶不善法而努力。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乃不诳、不许瞒者。彼比丘,应以彼之喜悦,昼夜更精进于学习善法。诸贤!又比丘应以自己如次观察自己:“我乃傲顽者、过慢者耶?”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乃傲顽者、过慢者。”于是,彼比丘应为舍离此等恶不善法而努力。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乃不傲顽者、不过慢者。”彼比丘应以彼之喜悦,昼夜更精进于学习善法。诸贤!又比丘应以自己如次观察自己:“我染于世俗、固执自说、难舍其性耶?”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乃染于世俗、固执自说、难舍其性者。”于是,被比丘应为舍离此等恶不善法而努力。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我不染于世俗,不固执自说,是善舍者。”彼比丘应以彼之喜悦,昼夜更精进于学习善法。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此等一切恶不善法,未舍离者,于自观取者,于是,彼比丘应为舍离此等一切恶不善法而努力。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此等一切恶不善法已舍离,于自观取者,于是,彼比丘应以彼之喜悦,昼夜更精进于学习善法。诸贤!恰如年青之男女好装饰,或于善磨清净之镜,或于清澄之水盘,观自己之面相,若某处有尘垢或污点,则为除其尘垢或污点而努力。又,若某处无尘垢或污点时,彼思:“我幸福哉!我清净哉!”而欢喜。如是,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此等一切恶不善法未舍离也,于自观取者,于是,彼比丘应为舍离此等一切恶不善法而努力。诸贤!若比丘观察而知,此等一切恶不善法已舍离,于自观取者,彼比丘应以彼之喜悦,昼夜更精进于学习善法。
  尊者大目犍连如是说已,彼等比丘欢喜信受尊者大目犍连之所说。

第十六 心荒芜经

   北传 中阿二0六心秽经(大正藏一、七八0页。)增阿四九、四(大正藏二、八一七页。)本经举五心之荒野和五心之束缚,有此之时,于佛法不得增长、兴隆、成满。以舍断此之时,得增长、兴隆、成满无疑。其次说四如意足和勤勇。成就以上十五者,说可达正觉涅槃。(北传增阿,缺终之四如意足和勤勇。)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舍卫城只陀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呼诸比丘言:“诸比丘!”彼等比丘应世尊曰:“世尊!”如是世尊乃曰:
  “诸比丘!凡比丘未舍五种心之荒芜、末断五种心之束缚者,彼能于此法、律,得增长、兴隆、圆满成就者,实无是处。何者是末舍五种心之荒芜者耶?诸比丘!于此,言比丘对师有疑、犹豫、心不决定、又不专精,若比丘对师有疑、犹豫、心不决定、又不专精者,彼心即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如是,其心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者,对于彼,此是第一心之荒芜而未舍离者也。诸比丘!复有比丘对法有疑、犹豫、心不决定、又不专精。若比丘对于法有疑、犹豫、心不决定,又不专精者,被心即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如是,其心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者,对于彼,此是第二心之荒芜未舍离者也。诸比丘!复次,有比丘对僧伽有疑、犹豫、心不决定、又不专精,若比丘对于僧伽有疑、犹豫、心不决定,又不专精者,彼心即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如是,其心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者,对于彼,此是第三心之荒芜未舍离者也。诸比丘,复次,有比丘对学有疑、犹豫、心不决定,又不专精,若比丘对于学有疑、犹豫、心不决定,又不专精者,彼心即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如是,其心即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者,对于彼,此是第四心之荒芜未舍离者也。诸比丘!复次,有比丘对于同行者持反感、怀不快之念,而受其苦,生不利之感,若比丘对于同行者持反感、怀不快之念,而受其苦,生不利之感者,彼心即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如是,其心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者,对于彼,此是第五心之荒芜未舍离者也。此等对于彼为未舍离之五种心之荒芜者也。
  何者是未断五种心之束缚耶?诸比丘!于此,言比丘对于欲,未去贪染,未去意欲,未去爱着,未去渴望,未去热恼,未去渴爱。若比丘对于欲,未去贪染,未去意欲,未去爱着,未去渴望,未去热恼,未去渴爱者,彼心即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如是,其心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者,对于彼,此是第一心之束敷未断除者也。诸比丘!复次,有比丘对于身,未去贪染、未去意欲、未去爱坚忍、精进。如是,其心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者,对于彼,此是第一心爱着,未去渴望,未去热恼,未去渴爱者,彼心即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如是,其心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者,对于彼,此是第二心之束缚未断除者也。诸比丘!复次,有比丘对于色,未去贪染、未去意欲、未去爱着、未去渴望、未去热恼、未去渴爱。若比丘对于色,未去贪染、未去意欲、未去爱着、未去渴望、未去热恼、未去渴爱者,彼心即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如是,其心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者,对于彼,此是第三心之束缚未断除者也。诸比丘!复次,有比丘如所欲,而耽食满腹、床座之乐、横卧之乐、睡眠之乐而住。若比丘如所欲,而耽食满腹、床座之乐、横卧之乐、睡眠之乐而住者,彼心即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如是,其心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者,对于彼,此是第四心之束缚未断除者也。诸比丘!复次,有比丘为求天界而行梵行,即:“我依此戒、或行、或苦行、或梵行,或为天界者。”若比丘为求天界而行梵行者:“我依此戒、或行、或苦行、或梵行,天,或为天界者。”彼心即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如是,其心不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者,对于彼,此是第五心之束缚未断除者也。诸比丘!凡比丘若对此等五种心之荒芜未舍离,对此等五种心之束缚未断除者,而于此法、律,得增长、兴隆、圆满成就者,实无是处也。
  诸比丘!若比丘对五种心之荒芜已舍离,五种心之束缚已断尽者,彼于此法、律,实得增长、兴隆、圆满成就者实有是处。已舍离五种心之荒芜者何耶?诸比丘!于此,比丘对师不疑、不犹豫、心决定又专精。若比丘对师不疑、不犹豫、心决定,又专精者,彼心即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如是,其心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对于彼,此是第一心之荒芜已舍离者也。复次,诸比丘!比丘对于法不疑……此是第二心之荒芜已舍离者也。复次,诸比丘!比丘对僧伽不疑……此是第三心之荒芜已舍离者也。复次,诸比丘!比丘对于学不疑、不犹豫、心决定,又专精。若比丘对于学不疑、不犹豫、心决定,又专精者!彼心即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如是,其心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者,对于彼,此是第四心之荒芜已舍离者也。复次,诸比丘!比丘对于同行者,不持反感,欢喜而不恼,不生不利之感。若比丘对于同行者,不持反感,欢喜而不恼,不生不利之感者,彼心即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如是,其心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对于彼,此是第五心之荒芜已舍离者也。此等为五种已舍离心之荒芜也。何者是五种已断尽心之束缚耶?诸比丘!于此,比丘对于欲,去贪染,去意欲、去爱着、去渴望、去热恼、去渴爱。若比丘对于欲,已去贪染……乃至……已去渴爱者,彼心即向于热心、专念、坚忍、精进。如是,其心向于热心……乃至……精进者,对于彼,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