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血肉长城-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其实。此刻这位敢公然把将他在短短一年多内,从上校升为中将的罗斯福总统。称为“橡皮腿”(讽刺其患有小儿麻痹。)的“尖酸的乔”,心中已有些后悔为什么不等重庆方面的安排,就直接从大洋彼岸飞到这大军云集的昆明城来了。可从来不知认输为何物的倔强个性,却又不容许他在这个时候,去调整其行为模式。

    “伯伦兄,他骂的是什么?”程家骥轻声对身边的孙将军问道。

    “黄皮猴子!”一贯对美国极有好感的孙将军愤愤不平的答道。

    “伯伦兄。我上去顶两句,你敢不敢跟我一起去!。”程家骥激将道。

    “我跟你去!”已升了副军长的张将军自告奋勇的抢着道。

    “你还是老实呆着吧?要是人家听出你那口陕西腔,大家都麻烦!”这回倒是程家骥怕了。

    “浩然,你可别乱来!”郑中将虽也是满脸愠色,却仍然出言制止道。

    “石庭大哥,你放心,对付这个人,我心里有底。”程家骥说的是实话。在这个时空里,只怕施尔威中将本人一块算上,都没有比程家骥更了解施尔威的性恪的人了。这一切只缘于这位乔治、施尔威中将在历史上实在是太出名了。

    凭心而论,这位新出炉的兼美军驻华军事代表、在缅中美军队司令官(因赴缅中**队尚未完成最后集结,还只是个空头衔。)、对华租借物资管理统治人、滇缅道路监督人、在华美国空军司令官五大要职于一身的“美国驻中国总督”,倒不是个无能之辈。在战略、战术上都有独到之处,在做具体工作时认真细致,讲求效率,为人直率,对日作战也极为坚决。可以说,单以一个职业军人而论,此人堪称完美。

    可事情坏就坏在这个人的人恪缺陷太明显。言语间尖酸刻薄点还是小节。可这位中将不管是与人产生了分歧,还是对某人存有自卑感,或看不起某人,就会变得暴躁,竭斯底里,甚至有些无理取闹,这就未免有点太说不去了!这位美国中将不讨人喜欢的地方,当然不只于此。单是从其在被从菲律宾招回美国国内时,专门在日记上分别下了七个向他祝贺的和九个没有向他祝贺的同事的名字,并一一有针对性的注明将来报答和“复仇”方式,这一件事上就能明了此人的心胸是何等地“开阔”。若光是这些程家骥倒还不至于对其有太大地反感,可麻烦的是,这位以不要让那些狗杂种把你咬到在地上为左右铭的美国中将。在是一个毫不掩饰地美国沙文主义者的同时。还是一位醉心于建立一支彻头彻尾的美国化的中**队的教条主义者。

    虽然,客观的说在当时的美国无所谓左右派之分,不管谁来代替施尔威地职务。其所做所为也不与之偏离得太远。可用施尔威中将这样一个极度刚愎自用地人,来担当与善于调解盟军内部纠纷而闻名于世的艾森豪威尔将军类似地职责,不能不说是白宫失策。又或许,这本来就是美国整个国家战略地一部分?是为打压、驯服中国地需要?程家骥并不觉得,自己有资格于深究这其间的种种,可有一点他倒是能肯定,那就是必须尽快要让这个人明白。中国人是不容轻辱地!要是对方不“屈服”的。那就刺激他,刺激到其性格弱点大爆发。最是能爆发到连提拔器重威尔施的那位美国三军参谋会议主席也无法容忍其的地步。

    总之要么改变。要么走人。绝不能让这个人按其本性在中国自行其事,那样的话对谁都没有好处。。

    抱着这个“不可告人”的目的。程家骥主动走上前去。孙将军本也是想跟着的,却被眼明手快的郑中将给一把拉住了。

    “中将阁下,您好!”无可挑剔的军礼,毕恭毕敬的语气,让施尔威的眼神稍稍柔和了一些。

    “我知道您会中国话,我们能用汉语交流吗?”程家骥接着道。

    “可以!”急于改变目下这种状况的施尔威用汉语答道。

    “请问?您说您是中国战区的参谋长,有什么证明文件没有?我要的中国政府所出具的!”程家骥这一问还真把施尔威给问住了。他是直接从美国飞到昆明来的,那来的中国证明。

    可恶!到了这时,施尔威再笨,也明白了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不怀好意”者。

    “我是罗斯福总统任命中国战区的参谋长。美国政府的任命书在整个盟国世界内都是有效的,难道中国不是盟国的一员!”施尔威反唇相击道。

    “中将阁下,请注意,您脚下的是中国的领土,我们是中国的将军。如果没有我国政府的证明,我们所能给予您的只有业不同国家的军人之间的正常尊重。我想我的同僚们会很愿意做的。”程家骥转过头去给正在倾听着两人谈话一众中国将军喝道:“诸位老兄,我说的在不在理啊!”

    在一片会心的微笑中,将军们都给了施尔威一个毫无敬意可言的军礼。

    出于一个有着近四十年军龄的老兵的本能反应,威尔施飞速的还了一个美式军礼。

    在意识到自己被人钻了空子后,还没有被气到失去自控能力的地步的威尔施反而冷静了些,他前所未见的平和语气反问道:“关于我的任命,华盛顿已发表,全世界都能收听得到的广播,你们会不知道吧!好吧?我们先不说这个,请问这位少将你是谁?”

    见洋人老头的气焰大减,将军们都无声的笑了,一时间,场上气氛松驰了许多。

    只有程家骥在知道,以施尔威的性情,肯定是已把他记在“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黑名单上了。“首先,你说的那些广播恐怕是英语的,我和我的同僚们都没有听英语广播的“好”习惯,又没有接到直属上司的通知,才会不知道“好消息”,这似乎不应该算是我们的错吧!还有,我叫程家骥,新编第二十军军长。”程家骥毫不示弱的一一答道。

    “噢!”程家骥的名字,当施尔威还是一个上校驻华武官时,便已久仰大命。尽管施尔威一向认为中**队的战绩都是层层编造出来的“故事”(除了他本人参与指挥的以外。),可对程家骥这颗能被经常性的当成“故事”里主人翁的中**队中最耀眼的新星,威尔施却也不敢太等闲视之。

    “多谢程将军的提醒,我这就去向中国战区的总司令发电,请求他授予我召开紧急军事会议的权力。另外,我个人对诸位也有一个忠告,当你们的盟友在战场在流血时,各位却在游山玩水,这是很不得体一件事。我正式上任是对这种散漫的行径,是绝不会姑息迁就的。”说完这些,施尔威转身就上了吉普车,下一刻吉普车便同来时一样风驰电擎般的去。

    “浩然,来者不善啊!”走上前来的郑中将说道。

    “我看八成是来逼咱们尽快出兵,好把英国人从日军的枪口下,给换下来的。”戴将军说得可谓是一语中的。

    “甭说这些了,你们看长官们招呼了,象是要开饭了。他们倒滑头!”心直口快的张将军指着一楼上朝这边招着手的副官说道。

    无人去搭张将军的腔,长官们既不想看施尔威那张救世主般的嘴脸,又不想得罪已是焦头烂额的美国人,就只有避而不见了。当然,要不是有程家骥这个在前劝“愣头青”顶着,他们也躲不下去就是了。

    一行人响应的肚子的要求,向近在咫尺的大观楼走去。

    ( )

第五十三章 四国四方(二)

    昆明,五华山,军委会参谋团驻地。

    “正蹲在泰国境内,对缅甸虎视眈眈的日军只有两个各有三分之一的兵员缺额的师团。而驻甸英军有五个步兵师,又有英国皇家空军掩护。只要现在已进入云南的中**队能够以主力快速入缅,协助英军作战,……。”施尔威在主席台上滔滔不绝的解说着他的战略构想。

    对于这位在几天前才被重庆方面用一份心不甘、意不愿的电报,所确认的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的侃侃而谈,坐满了大半个会议室的中国将领们却是反应平平。其实,中国将军们的这种无动于衷,与对施尔威的个人观感好坏关系不大,主要还是因为盘据缅甸的英国人在过去几个月的多方蹉商中,已是暴露无遗的殖民主义心态,严重挫伤了中**队上上下下对入缅作战的积极性之故。当然,在座的众人中也不乏深悉最高当局亲自核准的那个有着强烈的“卞庄刺虎”意味的“滇缅战事应变计划”的内情的人,但能接触到核心机密的永远总是很少一部分人。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眼中,中**队迟迟未能入缅的唯一原因,就是英国人不识时务的固执。

    “诸位先生们,对我的上述看法,有什么意见没有。”在发表完其高论后,施尔威面无表情的询问道。“参谋长阁下!请问您说的也代表英国方面的意见吗?”戴将军彬彬有理的问道。

    “当然!而且英国缅甸驻军总司令胡敦中将,已就中**队入境后的驻防地点,做了一个初步计划。”不管再讨厌的施尔威地人,也不得不承认一点,单以军事才能论;这个人确实是一个优秀地参谋长。这不,他很快就在挂上墙上的缅甸地图上。快速而精确的标出了一个英国人所希望地中**队驻兵图。并同时对其进行了讲解。

    这个幅图驻防标出来后,本以为傲慢自大的英国人终于低头服输,而在暗暗欣喜的中国将军们。顿时一片大哗。

    也难怪众将会如此愤愤不平;实在英国人也太“异想开天”了!胡敦的在他的这个狗屁计划中,不但武断的把入缅中**队的兵力上限定为六万人,而且还将中**队以团、营为单位分散成一个巨大地t字形。光是这个t上地一横就有四百公里长、三百公里宽,其一竖就更是闻谱,那是一道毫无半点纵深可言的四百公里长地前出单行线。一句话,“聪明绝顶”地英国人,这是要把中**队拆散了当地方守备队用!

    “请肃静!先生们。”施尔威厉声喝道。

    等到众人稍稍收敛些后。施尔威用最最诚挚地语气说道:“跟你们一样。我对于英国人的自私与短视同样深感气愤。对于胡敦中将所提出地这个只有战术白痴才会想出来的计划,我也是一直执强烈反对意见的。可目前情势紧急。缅甸要是沦入日军手中。将会有什么后果。相信诸位都清楚。因此,我个人认为。目前当务之急是尽快增强缅甸的防卫力量,以抵御日军将要对那里展开的攻击。至于兵力布署上偏颇,可以在入缅后再行蹉商调整!”

    将军们动摇了!谁不知道,身为美国在华全权代理人的施尔威所说的话,就是白宫的意思!得益于珍珠港事件爆发前,靠在交战双方之间“左右逢源”,所聚殓的巨额财富,此际的美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为了这点“小事”,就得罪了这个财大气粗的盟友,合算吗?对这些大多深受精华全在一个“忍”字上中国传统文化薰陶的将军来说,为了顾全大局,一时的忍辱负重,也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施尔威见自己的话已起到作用,好不得意。一时间,在情绪变化无常的施尔威的眼中,这些前一刻还是“无能之辈”的中国将军们,变得可爱了许多。

    只要驯服了这些直接掌握部队的将军,再通过白宫说服中国政府,我就能率领一支如臂指使的中**队在一两周内进入缅甸,手头有了实力,就能压服外强中干的英国人统一整合缅甸的盟军。到那时日本人不管来多少,都不用怕了!

    乍一看上去,施尔威的这一系列设想,很有些道理,在逻辑上勉强能自圆其说。1…6…k…小…说…网

    可在洞悉其意的程家骥看来,这一切只不过这位即将走马上任的远征军最高指挥官的一厢情愿罢了。先不提日军那一关他能不能过得了,就是那位一两个月还因声称“让中国出兵来帮助英国人是大英帝国的耻辱”,而闹出了一场沸沸的外交纠纷的老谋深算的大英帝国印度总督韦维尔上将,就不是施尔威一个耿直、单纯的军人能对付得上来的。要是施尔威的设想失败了,对在缅甸几无一兵一卒美国人倒是不会造成什么直接的伤害,可却是要用中**人的鲜血来“卖单”的。光是为了这一点,程家骥也不能坐视。

    好在,当受形势所逼的程家骥,不得不选择直接“跳”出来搅局时,头脑发热的施尔威却替他解了围。

    “先生们,既然你们赞成的意见。那么是不是可以请你们在我将要发给中国战区总部的电报上署个名。”一听到施尔威所提出的这个得寸进尺的要求,程家骥不禁心下狂喜。施尔威虽号称中国通,可他对中国人了解终究还是太肤浅了。若是在美军中,上级要求下级与自己一同向最高统帅建议,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更不致于要担什么风险。可施尔威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他既忽略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差异,也没有考虑近代以来饱受外国人欺压凌辱的炎黄子孙们的民族感情。施尔威更不可能理解地是,要是那一位中国将军在大庭广众下应声而起表示愿意与施尔威联名,那他不但立时就会成为众矢之地,就算日后最高当局得知此事后。将此人找个由头撤职查办。也无人会为其喊冤叫屈。其实,站在中国人立场上,这其中的缘由太好懂了。兵权在握的实力派将领们用联名“上奏”地方式。请求实施某项战略行动,本已有“挟军自重、联群结党”之嫌,若是再有一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洋人来领衔,这性质又自不同,要是上纲上线能上升到“里通外国”的高度上去,最低限度一个“党附洋人”的名声,是铁定跑不了的。试问谁敢去冒这个天下之大不讳!以程家骥这么些年混迹于官场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非但不会有人自告奋勇,且绝大多数在场的人。今后还会想躲瘟神一样。躲着这个口无遮拦地美国老头。

    果不其然。施尔威再次饱尝了让人视之于无物地滋味。比上次在大观楼还要让他感到难堪的是,上回好歹有块名曰身份没有确认地遮羞布。这次却是对他这个中国战区总参谋长地权威地公然蔑视了。

    胆小鬼,不责任的军人,不敢表述自己地意见的懦夫!恼羞成怒的施尔威这边还在肚子里骂着,那边就又来了一封绝不会让他感到愉悦的电报!

    在接二连三的刺激,已接近爆发的边缘的施尔威,一句话也没有说便怒气冲冲的径直去了。

    施尔威刚一出门,性子急燥的张将军,便走到主席台上捡起了适才让施尔威揉成一团扔在地上的那张电报。

    “伯伦兄,这玩意是英文的,你来看看。”应张将军的招呼,孙将军快步起上前去,拿起那张纸端详了起来。

    “这是白宫办公厅发给施尔威的电报,是责令其迅速到重庆去晋见中国战区总司令的!否则就要撤换他!”

    孙将军的翻译出来的内容,理所当然换来了在场几乎所有人的笑逐颜开。这几天的折腾下来,大家伙对这个趾高气扬的洋老头,早就是一百个不耐烦了。虽说明知此人过不多久,就会去而复返,可不管怎么说,能有几天眼不见为净,却也能算得上是一件赏心悦事!何况,这个施尔威一上任就被白宫斥责,能不能坐得稳屁股还两说了。

    唯有骨子里对施尔威戒心最重的程家骥高兴不起来,没人比他更清楚罗斯福在用人方面的执着了。一个能一下子越过三十四个候选人任命三军联席会议总参谋长的总统,是不会轻易改弦更张的。今后和施尔威打交道的日子还长着了。唉!这个倔强坚强的洋老头啊!无论是与之斗争,还是相互磨合,都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自己接下来又该如何去做了?

    就这个问题想着想着,不知怎么了,程家骥的脑海里便嘣出了一个念头!

    眼见程家骥直愣愣的忤在那发呆,坐他身边的郑中将连声唤道:“浩然!浩然!”

    忧心忡忡的程家骥苦笑着应道:“石庭大哥,你知道泰国的日军这会儿在干什么吗?”

    严格说来,程家骥所说的这是一个可以有无数个答案,也可以归于无解的无聊问题!若他问的是别一个换,多半是会随口做答、敷衍了事的。(电 脑阅 读 w w w 。1  6  k 。 c n)可郑中将的心思是何等的缜密,他在第一时间便品出了的程家骥这句话的真正含意,大战临头,盟军内部却还是矛盾重重,内尚不齐,何以对外!

    下一刻,郑中将那张略显苍白的国字脸,让程家骥心头一震反过来安慰道:“石庭大哥,你出个面,晚上把那几个自命不凡的,都请到你的往处去,咱们叨唠一下。正主持着泰**务的日军第十五军司令官中原规一,那可是小弟我的这辈子都忘不了的好朋友。前年在钦江边上,老子差点没把这条小命都丢给了他!”

    郑中将当然知道程家骥所指的就是去年一块去缅甸“秋游”的那几个人。郑中将重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