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万八千里,从南方到北方共二万六千里,江河源头所在之山是八千里,江河流经之地是八千里,出产铜的山有四百六十七座,出产铁的山有三千六百九十座。这些是天下地上划分疆土、种植庄稼的凭借,也是戈和矛产生的缘故,刀和铩兴起的根源,因而能干的人富裕有余,笨拙的人贫穷不足。国君在泰山上行祭天礼,在梁父山上行祭地礼,一共有七十二家,或得或失的运数,都在这个范围内,国家财用也可以说是从这块大地取得的。
右《五臧山经》五篇,大凡一万五千五百三字。
【译文】以上是《五臧山经》五篇,一共有一万五千五百零三个字。
山海经卷六
海外南经
地之所载,六合之间①,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②,要之以太岁③。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夭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
【注释】①六合:古人以东、西、南、北、上、下六方为六合。②四时:古人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四时。③太岁:又叫岁星,即木星。木星在黄道带里每年经过一宫,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所以古人用以纪年。
【译文】大地所负载的,包括上下四方之间的万物,在四海以内,有太阳和月亮照明,有大小星辰经历,又有春夏秋冬记季节,还有太岁正天时。大地上的一切都是神灵造化所生成,故万物各有不同的形状,有的夭折而有的长寿,只有圣明之人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
海外自西南陬(z#u)至东南陬者①。
【注释】①陬:角。又本书自《海外南经》以下各篇,大概最早成书时先有图画,后有文字,而文字只是说明图画的所以,每篇一开始都有表示方位的一句话,像本篇的“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陬者”一句就是。
【译文】海外从西南角到东南角的国家地区、山丘河川分别如下。
结匈国在其西南①,其为人结匈②。
【注释】①其:代指邻近结匈国的灭蒙鸟。而灭蒙鸟在结匈国的北边,参看本书《海外西经》。
②结匈:可能指现在所说的鸡胸。匈,同“胸”。
【译文】结胸国在灭蒙鸟的西南面,那里的人都长着像鸡一样尖削凸出的胸脯。
南山在其东南①。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一曰南山在结匈东南。【注释】①其:也是代指灭蒙鸟,否则,后面“一曰南山在结匈东南”一句就重复而多余了。以下同此。
【译文】南山在灭蒙鸟的东南面。从这座山来的人,把虫叫做蛇,把蛇
叫做鱼。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南山在结胸国的东南面。
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一曰在南山东。
【译文】比翼鸟在灭蒙鸟的东面,它作为一种鸟有青色、红色间杂的羽
毛,两只鸟的翅膀配合起来才能飞翔。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比翼鸟在南山的东面。
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一曰在比翼鸟东南,其为人长
颊(ji2)①。
【注释】①颊:面颊,脸的两侧。
【译文】羽民国在灭蒙鸟的东南面,那里的人都长着长长的脑袋,全身
生满羽毛。另一种说法认为羽民国在比翼鸟的东南面,那里的人都长着一副
长长的脸颊。
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①。在羽民东,其为人小颊赤肩,
尽十六人。
【注释】①司:视察。这里是守候的意思。
【译文】有叫二八的神人,手臂连在一起,在这旷野中为天帝守夜。这
位神人在羽民国的东面,那里的人都是狭小的脸颊和赤红的肩膀,总共有十六个人。
毕方鸟在其东,青水西,其为鸟人面一脚。一曰在二八神东。
【译文】毕方鸟在它的东面,在青水的西面,这种鸟长着一副人的面孔却是一只脚。另一种说法认为毕方鸟在二八神人的东面。
讙(hu1n)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hu@),方捕鱼①。
一曰在毕方东。或曰讙朱国。
【注释】①方:正在,正当。因为是配合图画的说明文字,所以出现了这种记述具体的一举一动的词语。以下此类词语尚多。
【译文】讙头国在它的南面,那里的人都是人的面孔却有两只翅膀,还长着鸟嘴,正在用它们的鸟嘴捕鱼。另一种说法认为讙头国在毕方鸟的东面。还有人认为讙头国就是讙朱国。
厌火国在其(国)南,'其为人'兽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一曰在讙朱东。
【译文】厌火国在它的南面,那里的人都长着野兽一样的身子而且是黑色的,火从他们的口中吐出。另一种说法认为厌火国在讙朱国的东面。
三(株)'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一曰其为树若彗①。
【注释】①彗:即彗星。因为它拖着一条又长又散的尾巴就像扫帚,所以通常也称为扫帚星。这里实际是指树的形状像一把扫帚。
【译文】三珠树在厌火国的北面,生长在赤水岸边,那里的树与普通的柏树相似,叶子都是珍珠。另一种说法认为那里的树像彗星的样子。
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一曰三毛国。
【译文】三苗国在赤水的东面,那里的人是一个跟着一个地行走。另一种说法认为三苗国就是三毛国。
戴(zh@)国在其东,其为人黄,能操弓射蛇。一曰(牛ⅲЧ谌
毛东。
【译文】殴谒亩妫抢锏娜硕际腔粕し簦懿俪止渌郎摺A硪恢炙捣ㄈ衔⒐谌亩妗
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一曰在殴
【译文】贯胸国在它的东边,那里的人都是胸膛上穿个洞。另一种说法认为贯胸国在殴亩妗
交胫(j@ng)国在其东,其为人交胫①。一曰在穿匈东②。
【注释】①胫:人的小腿。这里指整个腿脚。②穿匈:即贯匈国。穿、贯二字的音义相同。【译文】交胫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总是互相交叉着双腿双脚。另一
种说法认为交胫国在穿胸国的东面。
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考'①,不死。一曰在穿匈国东。
【注释】①考:老。指长寿。
【译文】不死民在它的东面,那里人的都是黑色的,个个长寿,人人不
死。另一种说法认为不死民在穿胸国的东面。
(岐)'反'舌国在其东,'其为人反舌'。一曰在不死民东。
【译文】反舌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都是舌根在前、舌尖伸向喉部。
另一种说法认为反舌国在不死民的东面。
昆仑虚(q&)在其东①,虚(q&)四方②。一曰在(岐)'反'舌东,为
虚四方。
【注释】①虚:大丘。这里是山的意思。②虚:所在地。这里指山下底部地基。【译文】昆仑山在它的东面,山基呈四方形。另一种说法认为昆仑山在
反舌国的东面,山基向四方延伸。
羿(y@)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①,羿射杀之。在昆仑虚(q&)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持'戈。
【注释】①羿:神话传说中的天神。凿齿:传说是亦人亦兽的神人,有一个牙齿露在嘴外,有五、六尺长,形状像一把凿子。
【译文】羿与凿齿在寿华的荒野交战厮杀,羿射死了凿齿。地方就在昆仑山的东面。在那次交战中羿手拿弓箭,凿齿手拿盾牌。另一种说法认为凿齿拿着戈。
三首国在其东,其为人一身三首。
【译文】三首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都是一个身子三个头。
周饶国在其东,其为人短小,冠带①。一曰焦侥国在三首东②。
【注释】①冠带:这里都作动词用,即戴上冠帽、系上衣带。②焦侥国:传说此国与周饶国的人只有三尺高。而“焦侥”、“周饶”都是“侏儒”之声转。侏儒是短小的人。则焦侥国即周饶国,就是现在所说的小人国。
【译文】周饶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都是身材矮小的,戴帽子系腰带而整齐讲究。另一种说法认为周饶国在三首国的东面。
长臂国在其东,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一曰在焦侥东,捕鱼海中。
【译文】长臂国在它的东面,那里的人正在水中捕鱼,左右两只手各抓着一条鱼。另一种说法认为长臂国在焦侥国的东面,那里的人是在大海中捕鱼的。
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k))葬于阴①。爰有熊、罴(p0)、文虎、蜼(w7i)、豹、离朱、视肉②。吁咽、文王皆葬其所③。一曰汤山。一曰爰有熊、罴、文虎、蜼、豹、离朱、(■)'鸱'(ch9)久、视肉、虖交④。
【注释】①帝喾: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唐尧的父亲。②离朱:可能是神话传说中的三足鸟。这种鸟在太阳里,与乌鸦相似,但长着三只足。视肉: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形状像牛肝,有两只眼睛,割去它的肉吃了后,不长时间就又重新生长出来,完好如故。③吁咽:可能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虞舜。文王:即周文王姬昌,是周朝开国君主。④虖交:不详何物。
【译文】狄山,唐尧死后葬在这座山的南面,帝喾死后葬在这座山的北面。这里有熊、罴、花斑虎、长尾猿、豹子、三足乌、视肉。吁咽和文王也埋葬在这里。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在汤山。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里有熊、罴、花斑虎、长尾猿、豹子、离朱鸟、鹞鹰、视肉、虖交。
(其)'有'范林方三百里①。
【注释】①范林:树林繁衍茂密。
【译文】有一片方圆三百里大小的范林。
南方祝融①,兽身人面,乘两龙。
【注释】①祝融:神话传说中的火神。
【译文】南方的祝融神,长着野兽的身子人的面孔,乘着两条龙。
山海经卷七
海外西经
海外自西南陬(z#u)至西北陬者。
【译文】海外从西南角到西北角的国家地区、山丘河川分别如下。
灭蒙鸟在结匈国北,为鸟青,赤尾。
【译文】灭蒙鸟在结胸国的北面,那里的鸟是青色羽毛,拖着红色尾巴。
大运山高三百仞(r6n)①,在灭蒙鸟北。
【注释】①仞:古代的八尺合一仞。
【译文】大运山高三百仞,屹立在灭蒙鸟的北面。
大乐(y6)之野,夏后启于此儛(w()《九代》①,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y@)②,右手操环,佩玉璜(hu2ng)③。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
【注释】①夏后启:传说是夏朝开国君主大禹的儿子,夏朝第一代国君。夏后,即夏王。儛:同“舞”。②翳:用羽毛做的像伞形状的华盖。③璜:一种半圆形玉器。
【译文】大乐野,夏后启在这地方观看《九代》乐舞,乘驾着两条龙,飞腾在三重云雾之上。他左手握着一把华盖,右手拿着一只玉环,腰间佩挂着一块玉璜。大乐野就在大运山的北面。另一种说法认为夏后启观看乐舞《九代》是在大遗野。
三身国在夏后启北,一首而三身。
【译文】三身国在夏后启所在之地的北面,那里的人都长着一个脑袋三个身子。
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①。
【注释】①手:这里指马的腿蹄。
【译文】一臂国在三身国的北面,那里的人都是一条胳膊、一只眼睛、
一个鼻孔。那里还有黄色的马,身上有老虎斑纹,长着一只眼睛和一条腿蹄。
奇(j9)肱(g#ng)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①。
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
【注释】①文马:即吉良马,白身子红鬃毛,眼睛像黄金,骑上它,寿命可达一千年。【译文】奇肱国在一臂国的北面。那里的人都是一条胳膊和三只眼睛,
眼睛分为阴阳而阴在上阳在下,骑着名叫吉良的马。那里还有一种鸟,长着
两个脑袋,红黄色的身子,栖息在他们的身旁。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①,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注释】①形天:即刑天,是神话传说中一个没有头的神。形,通“刑”,割、杀之意。天是颠顶之意,指人的头。刑天就是砍断头。所以,此神原本无名,在被断首之后才有了刑天神的名称。
【译文】刑天与天帝争夺神位,天帝砍断了刑天的头,把他的头埋在常羊山。没了头的刑天便以乳头做眼睛,以肚脐做嘴巴,一手持盾牌一手操大斧而舞动。
女祭、女(戚)'薎(mi6)'在其北,居两水间,(戚)'薎'操(鱼薎)
'鱼■(zh@)'①,祭操俎(z()②。
【注释】①觛:就是小觯。觛是古代的一种酒器。②俎:古代祭祀时盛供品的礼器。【译文】叫做祭的女巫、叫做薎的女巫住在刑天与天帝发生争斗之地的
北面,正好处于两条水流的中间,女巫薎手里拿着兕角小酒杯,女巫祭手里捧着俎器。
■(c@)鸟、■(zh1n)鸟,其色青黄,所经国亡。在女祭北。■鸟人面,居山上。一曰维鸟,青鸟、黄鸟所集。
【译文】一种■鸟、一种■鸟,它们的颜色是青中带黄,经过哪个国家那个国家就会败亡。■鸟和■鸟栖息在女巫祭的北面。■鸟长着人的面孔,立在山上。另一种说法认为这两种鸟统称维鸟,是青色鸟、黄色鸟聚集在一起的混称。
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
【译文】丈夫国在维鸟的北面,那里的人都是穿衣戴帽而佩带宝剑的模样。
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zh@)杀之①。在丈夫北。以右手鄣(zh4ng)
其面②。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注释】①炙:烧烤。②鄣:同“障”。挡住,遮掩。
【译文】有一具女丑的尸体,她生前是被十个太阳的热气烤死的。她横
卧在丈夫国的北面。死时用右手遮住她的脸。十个太阳高高挂在天上,女丑的尸体横卧在山顶上。
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
【译文】巫咸国在女丑的北面,那里的人是右手握着一条青蛇,左手握
着一条红蛇。有座登葆山,是一群巫师来往于天上与人间的地方。
并封在巫咸东,其状如彘(zh@),前后皆有首,黑。
【译文】称作并封的怪兽在巫咸国的东面,它的形状像普通的猪,却前后都有头,是黑色的。
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一曰居一门中。
【译文】女子国在巫咸国的北面,有两个女子住在这里,四周有水环绕着。另一种说法认为她们住在一道门的中间。
轩(xu1n)辕(yu2n)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译文】轩辕国在穷山的旁边,那里的人就是不长寿的也能活八百岁。
轩辕国在女子国的北面,他们长着人的面孔却是蛇的身子,尾巴盘绕在头顶上。
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
【译文】穷山在轩辕国的北面,那里的人拉弓射箭不敢向着西方射,是因为敬畏黄帝威灵所在的轩辕丘。轩辕丘位于轩辕国北部,这个轩辕丘呈方形,被四条大蛇相互围绕着。
(此)诸(夭)'沃'之野,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皇卵,民食之;甘露①,民饮之:所欲自从也。百兽相与群居。在四蛇北,其人两手操卵食之,两鸟居前导之。
【注释】①甘露:古人所谓甜美的露水,以为天下太平,则天降甘露。
【译文】有个叫做沃野的地方,鸾鸟自由自在地歌唱,凤鸟自由自在地舞蹈;凤皇生下的蛋,那里的居民食用它;苍天降下的甘露,那里的居民饮用它:凡是他们所想要的都能随心如意。那里的各种野兽与人一起居住。沃野在四条蛇的北面,那里的人用双手捧着凤皇蛋正在吃,有两只鸟在前面引导着。
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狸)'鲤'。一曰鰕(xi1)①。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②。一曰鳖鱼在(夭)'沃'野北,其为鱼也如鲤。
【注释】①鰕:体型大的鲵(n0)鱼叫做鰕鱼。鲵鱼是一种水陆两栖类动物,有四只脚,长尾巴,眼小口大,生活在山谷溪水中。因叫声如同小孩啼哭,所以俗称娃娃鱼。②九:表示多数。这里是广大的意思。
【译文】既可在水中居住又可在山陵居住的龙鱼在沃野的北面,龙鱼的形状像一般的鲤鱼。另一种说法认为像鰕鱼。就有神圣的人骑着它遨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