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植掌大唐-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觉得大唐天下对于读书这事也是充满了向往的,肯定也有许多有识之士会积极的支持这件事。

    所以咱们来个开门办学,面向社会募捐,靠大家的力量来筹措书院。

    所有的书院全都由朝廷来负担自然会很沉重,可放到一州一县的所有民众,尤其是当地士绅们的身上,这事应该就简单多了,压力也要小得多啊。

    为了表示对此事的支持,马周自己还痛快的表示会捐出一年的全部俸禄来。

    虽然他的职位相当的显耀,但他从来不受贿,是出了名的刚直,所以这俸禄近乎是他所有的收入了。

    也就是知道林森一定会支持他,总不至于让他吃不上饭吧,大不了继续去独一味蹭吃蹭喝也就是了,这才有这个底气。

    当然也确实是因为他很看重这个事情,这份支持也是发自内心的。

    其他的曾经表态支持书院的大臣们,少不了也都慷慨解囊,算是又一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有了这些人做示范,其中还有许多真正的重臣,诸如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他们,可以说这件事已经展示了其可行性,所以李承乾很痛快的拍板决定,在大唐全境范围内都开始推行这件事情。

    有了决议后,自然有各地的地方官员,去具体推行和落实这个事情。

    到底能不能做好,就取决于那些父母官的手腕,还有他们和当地士绅之间的关系了。

    当然了,这件事肯定不会这么简单的就结束的,马周还准备了后手呢。

    毕竟可以算是李承乾主持下的,和世家的第一次对决,必须要取得这个开门红才成,要不然不仅要影响人们对马周的能力的看法,更有可能会降低李承乾的威信啊。

    所以说对于这件事情,李承乾肯定是要持续关注的。

    马周也和李承乾提前通过气了,让他对这事更有信心。而且这后招没有他的首肯也是没法用的,因为同样牵扯广泛。

    命令一下达,各个地方官员自然就都忙活了起来。

    他们当然也是各怀心思的,支持的觉得这事确实是造福一方的好事,同样也是一个展示他们的能力的好机会。

    做得漂亮点,还能在李承乾这位太子爷那里,为自己赢得一个好印象,说不定等李承乾上台以后,就能得到进一步的重用呢。

    反对这事的,倒是有不少都是出自世家大族,主要也是觉得这事有损他们家族的利益,也给他们的工作增添了许多的麻烦。

    从当地士绅口袋里往外掏钱,哪有那么好掏的啊,这些精细人肯定不会办那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扔出一文钱,恨不能有十倍的收益,平白无故的这些人又怎么会掏钱替朝廷办事呢,压根看不到好处在哪。

    他们去干这种化缘的事情,还不是搭上自己的面子和人情,实在是忒不划算了。

    因此干起这活来,就有点阴奉阳违的意思,纯粹是出工不出力啊。

    之前曾经来过林家调查那个消失的混子的长安县令显然就是属于前者,因为他这一次很是积极的找到了林森这边,东拉西扯了半天,就是为了从林森这里拉到足够的捐助的。

    对这事林森早就心知肚明了,哪有不配合的道理,装作很大方的捐了一年俸禄出来。

    有了林森这边的先例,也算是打开了突破口,这长安县令再去其他勋贵那里劝说的时候,这说话的力度肯定会大上不少啊,拿林森来说事就是了。

    林森也是从其他几家相熟的勋贵那里知道的,除了笑骂几句以外,林森总不能为此再把那长安县令怎么着吧。

    而且由此林森也算是见识了一下自己如今的影响力,大概是因为他带头捐了,其他相熟的勋贵那,边可是一个不落的全都表示了支持。

    而另一边万年县的情况,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啊,世家官员们的庄子大都集中在那边,和林森他们这边有点个文武之间泾渭分明的意思,或者说有点不屑于和他们为伍吧。

    本来对这事就有点耿耿于怀,又有看李承乾笑话的意思,能积极的响应就怪了。

    私底下肯定也没少使绊子了,鼓动下其他人,给自己手下的那些地盘示意下都是少不了的。

    要不是顾虑到他们现在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也担心李世民回来再跟他们玩一下狠的,做事就不会是现在这么温和了。

    在万年县令上门时,他们像是约定好了一样,每家子只是拿出了五贯铜钱而已,是真真的用绳子串好的一串串的铜钱哦。

    这五千枚摞到一起那重量可是不轻,就这么让人家万年县令自个扛回去,可以说跟当面羞辱他也是没差了,这是摆明了拿他当个乞丐打发呢。

    就算不看这颇具侮辱性的现钱,只拿出五贯来本身,就将他们的轻视和不屑表露的很清楚了。

    堂堂世家大族拿出五贯钱来,怕是都不够哪家院子里一天的花销罢了。

    况且他一个万年县令亲自上门,这面子就值五贯钱啊?要说不是折辱,谁能信。

    可偏偏他还没法发火,名义上人家毕竟也是捐款了啊,又是自己把热脸主动送上去的。

    而且对方可是五姓七家啊,哪怕声势已经不如以前了,又岂是他一个小小的万年县令能得罪的起的。所以最后也只能嚼碎了牙齿往嘴里吞了。

    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当然比林森这么一个小小的将军来的大的多,能够影响的范围同样要大得多。

    有了他们的授意,还有那活生生打脸的做派,算是给其他人开了个坏头。

    靠找士绅们化缘来大面积建设书院的事情,倒是在大部分地方都没能很好的推行,可算是遂了这些人的意了。

    为此他们也是颇有点自得的,看看!啊!好好看看!就算是皇家又怎样,没有咱们的支持,不还是一样办不成事吗!

    你一个小小的太子,就以为自己一定能行了吗?幼稚!

    李承乾一看,果然如同马周所说的那样,世家大族会从中阻挠,看来还是得动用后招了,也是时候给这帮子自大的家伙一点颜色瞧瞧了,让他们好好明白一下,皇家的脸面绝对是不容轻侮的!

第四百零八章 共襄盛举

    李承乾不仅要拿出后手把这事漂亮的做好,还想给那帮世家中人一个足够深刻的教训,这就不能简单的直接亮出自己的底牌了。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副局面,之前被羞辱了的万年县令,没去继续贴那帮世家中人的冷屁股,反而去到了县里知名的李姓大商人的家中。

    “县尊此来不知有何贵干啊?”李姓富商这是典型的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县令被折辱的事情可以说闹得沸沸扬扬的,可是让县令丢人不轻,这样的消息肯定瞒不过他这样的有心人啊。

    在那边打不开局面,跑到商人这边来化缘,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帮当官的向来就是这么做的。

    “李郎君想必也是清楚的,最近各处都要建书院,某也是想着和李郎君亲近,这才冒昧登门啊。”万年县令也没打算绕弯子,很干脆的就道明了来意。

    “既然县尊亲自开口了,某焉有不支持的道理,某也是希望本地能够多出一些人才的,所以就捐赠……一百贯好了。

    某家业维持的也很艰难,勉强能挤出这些钱财来,还请县尊海涵。”李姓富商很是为难的说到。

    他确实是比较为难,一边是一县之尊的父母官,一边是世家中人的招呼,两边他可都不敢得罪了,商人就是这么个处境。

    他给的太少,县令这边不好交待,人家上门一趟,他要是不给足了面子,就等着被穿小鞋吧。

    世家中人敢不给一个县令面子,他一个商人可不敢。

    虽然他也不是没有跟脚的,可他的靠山总不能为了他,就去和一个天子脚下的县令死磕吧。

    这些家伙可都是后备的高官,毕竟就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而且本身能拿到这个位置,就说明了人家背景也不简单。

    俗话还说县官不如现管呢,这位县令眼下就是那个现管的。

    可要是捐的多了,又得罪了世家中人,他同样吃罪不起。

    况且这事于他而言也没什么好处可言,只好给了一个折中的数。

    “素来听闻李郎君慷慨,修桥补路总是最先解囊相助,某这才舔着脸上门。

    既然李郎君家业艰难,某还是去找徐郎君问问看,看他想不想要这个在书院立碑传记的机会吧。

    好像他的小儿子也该开蒙了,正好还能做这书院的第一批学生。

    如此,某就不多叨扰了,告辞了!”万年县令说着就站了起来,作势准备离去。

    “别别别……县尊稍待,某刚又想了想,这个书院毕竟是造福一方的大事,某就算是砸锅卖铁,也一定要鼎力支持才行。

    这样吧,虽然某家余钱只有百贯了,可恰巧还有一批货物在,某拼着家里无法周转,也一定尽快把这批货物折现,得钱全都用来支持书院。”李姓富商做出吐血跳楼大甩卖的慷慨激昂状。

    “不过恕某孤陋寡闻了,这个立碑传记是个什么情况?某确实没有听说啊。

    另外,那徐老头的小儿子怎么就能去上学了?他可也是商人之后!”李姓富商搓了搓手,有些急切的问到。

    “太子殿下可是说了,这次必定会在书院之中树立一个石碑,专门将所有捐助书院的人的姓名都记录下来,让书院的学生常怀感恩之心,能够铭记这些改变了他们命运的人。”

    万年县令在李姓富商的一再挽留下,还是装作不太情愿的留了下来,这时候慢条斯理的解释了起来。

    只是这话落到李姓富商耳朵里,却不啻于一记惊雷。

    他们这些人天天对修桥补路的事情那么热衷,是真的那么善良吗?不见得,倒是大都看重那背后的名声。

    士农工商可不只是说说而已啊,同时也是天然的鄙视链,他们即便很有钱也没什么太高的地位,一个普通的农户都可以骂他,他还只能唾面自干。花钱赚些名声也好为自己挣个脸面。

    而眼下显然就是这么一个让他直起腰板做人的机会,以后那些书院出来的学生都要感念他的恩德,这对他来说简直比吃了人参果还要舒爽,只要一想到那种场面,就感觉美得很啊。

    “哦,不仅如此,每个书院捐的最多的几位,还会有单独的石碑,简单介绍一下他们曾经做过哪些善事,让大家更好的记住他们,还会刻上他们的头像。”万年县令继续笑眯眯的说到。

    而李姓富商听到这个,感觉自己的魂都要飞了,这特么不就相当于变成了万家生佛吗!只是仅限于书院范围内罢了。

    可以后随着书院学生一届一届的增多,这影响的可就不止是一万家了啊。

    想到这个,他感觉自己快要憋不住了,这可比买个瘦马回来好好来一发还要爽啊。

    “而且,太子额外给了恩典,捐款最多的这几位,可以安排一位自家人去书院学习,待遇和普通农户一样。”万年县令又给了一个让商人绝对无法拒绝的理由。

    不要觉得县令说和普通农户一样的待遇是轻侮他,实际上这绝对是超规格待遇了,也确实是很大的恩典。

    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以后,想要变换是非常难的,商人一辈子就是商人,工匠一辈子都是工匠,这点甚至在户籍上都有着明确的体现。

    后世的人们可能感受的不是很明显,可在户籍管理异常严格的大唐,这些差异确实实实在在存在的。

    就比如说唐初商人在外是不能穿丝绸衣服的,哪怕你家财万贯,仆役无数。

    你在家瑟一下可以,可要是到了街面上还穿着丝绸,但凡有人去告一状,富商就等着倒霉吧,罚钱都是最轻的,坐牢也不算意外。

    所以县令来的时候,李姓富商可是穿了一身棉布衣料接待的。

    嗯,棉布并不在禁止之列,毕竟原本都是岭南的穷人穿的。

    而商人的孩子也是没法上学的,这点倒不是律法规定的,而是没有哪个学堂会收一个商人的孩子,就算是再有钱的商人也是一样。

    实在是那些学堂的人,自觉的丢不起那个人啊,整个学堂的名声都能因此毁咯。

    眼下能有这样的机会,对商人来说可是真正的改变命运,跨越阶层的,要是不狠狠抓住咯,大概一辈子都会在懊悔中度过吧。

    “尼玛,这次是真的砸锅卖铁也要捐款了,抢不到这个名额,某这万年县第一富商要之何用。某也去死算了。”

    李姓富商脑袋里燃起了战斗的火焰,这特么没说的,谁敢比咱捐的多,就是要某的命,必须恁死,不死不休!

    “竟有如此恩典,某愿肝脑涂地以报殿下。如此,某愿捐款三千贯……”

    李姓富商想了想,又怕这个数不够保险,又狠了狠心,真的准备玩命了。

    对于一个商人来说,他的家财可不就比他的性命还重要吗。

    “不,五千贯,以襄盛举!”伸出一个肥硕的巴掌来,李姓富商恶狠狠的说道。

    就是这话说的像要资助李承乾造反似的,也不怕别人误会。

第四百零九章 人比人得死

    听了李姓富商的话,万年县令差点没一口气上不来,活活把自己憋死。好不容易缓过气来,尽量掩饰住自己的震惊,心里又忍不住开始琢磨。

    这要是多来几个这样的巨额捐款,万年县这个书院那得是什么规模啊?这里可绝对是藏龙卧虎之地,隐形的豪商并不是很罕见,以李姓富商表现出的这种热情劲来看,那些豪商们应该也能慷慨解囊才是。

    这样筹措到的总资金,肯定会是相当庞大的一笔,那么原本叫草堂的打算是肯定不成了,花费最少也是几万贯建起的书院都叫“草堂”,让那些真正的草堂可怎么办才好啊。

    “确实是五千贯吗?”美滋滋的考虑了一下美好的前景,万年县令又有些患得患失的问了一句,生怕这李姓富商只是一时冲动而已。

    “怎么?这些还不能保证某拿到前几的名额吗?”李姓富商有些惊疑不定的问道,他倒是没好意思直接问能不能确保第一。

    实在是县令刚才拿那位徐姓富商说事给了他太大的压力,他和那位一直都是万年县第一富商的有力竞争者,彼此之间颇有点相爱相杀的意思,在这样的事情上肯定也不想落于对方之后的,特别是事关名声甚至命运的情况下。

    “问题应该不大,具体情况稍后你就能够知道了。”县令笑眯眯的点头说道,其实心里可真不像表面看着那么淡定自若。

    只是看着对方那激动的血红色的眼神,可是不敢再刺激他了,这要是抽过去了,上哪找这么好的一个突破口去。

    满意的从李家出来以后,县令更加从容的去到了徐姓商人的家中,这次他用了更短的时间,就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如此往复的在各大豪商家中进进出出,他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且是超额完成,想来这样该有机会露个脸才是,也算是没有辱没了太子殿下的一番提携。

    类似的情形同样在登州那边上演着,时刺史同样得到了照会,靠着立碑传记这些优惠条件,轻松的扩大了局面。

    最后的结果也是相当喜人的,只是他面临的压力同样没比万年县令小了,万年县治下不乏世家中人的地盘,登州这种文教兴盛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势力也是错综复杂的很,要不然登州军伍上下也不会让人渗透的跟筛子似的了。

    好在因为有着林森的通气,程咬金他们这些个在老家都还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一早就表示了支持,他们也想在老家赚个好名声嘛,所以时刺史那边局面反倒是更早打开的。

    再加上之前水灾中时刺史的积极应对,尤其是后来去长安卖鱼干的举动,可是给他带足了声望,这次又出尽了风头,已经有该提拔他进中枢的声音传出来了。

    广府那边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因为在香料岛这事上达成了利益同盟的关系,眼下的广府整体氛围那是相当的和谐有爱。

    那边刺史刚表态需要支持,以冯盎为首的本地派,还有各家勋贵手下商队,甚至是那边的番商都纷纷慷慨解囊,大概是完成任务最快的地方了。

    有这份亮眼的表现,眼瞅着广州刺史重回长安城的愿望这就要实现啊。

    程咬金他们已经在着手运作一个自己人,或者最少也别是对头的人过来接任这个重要的职位了。

    这样在朝会上李承乾是干脆点名表扬了这三位,将他们作为了恪尽职守的典型来夸奖的,并且当堂决定要把大家捐款建设书院的事情广布天下,让天下人一同来见证这些人的善举。

    作为典型代表的这三处地方自然是重中之重,不仅要在各地进行宣传,长安城里更是要张榜公布的,在东西市门口,在长安城的几大城门处这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