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植掌大唐-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经过了一夜的厮杀,等到天亮的时候,整个安市城就已经全部落入了唐军的掌控之中。

    又等了大半天的时间,那些出去追击敌军的骑兵队伍才彻底归队,开始了战后的清点。

    至此,大唐对高句丽的第一次战斗也算是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没办法,唐军攻下的高句丽城池实在是太多了点,足足十几个呢。

    就这十万左右的唐军,实在是有点分身乏术了,想要占领更多的城池,不是打不下来,而是怕守不住了。

    况且拿下安市城以后,高句丽的整个西线,就已经全部落入了大唐的掌控之中。

    失去了这一系列的屏障,高句丽对大唐来说,就像是被打开了双腿的柔弱女子,只能任凭大唐予取予求了。

    接下来就不是看高句丽想要怎样,而是看大唐想要怎么做了,是继续经营这块地盘,还是把这里掠为荒地,全看大唐的意思。

    当然那都是下一步大唐派来更大规模的大军以后的事情了,眼下是真的力有未逮了,毕竟唐军的人数在这呢。

    本来的计划只是对高句丽的一次试探性攻击,看看高句丽的虚实,十万人本就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了,对大唐上下的负担很小,真个有个万一,折戟沉沙在了高句丽,也不至于让大唐伤筋动骨,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而已。

    而眼下取得的战果,已经远超大唐上下最初的预料了,甚至比最好的设想还要来的乐观。

    眼下需要犯愁的,反而是如何巩固好这么大一块地盘的问题了。

    是迁移人口去内陆,让这里荒废掉,变成缓冲地带,还是继续保留这些城市,作为大唐进一步进攻的桥头堡,这都需要皇帝李承乾和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来定夺。

    即便是李绩和李道宗两位大总管,在这样的事情上也只能暂且保留意见,只是把各自的建议呈上去,给皇帝陛下做个参考罢了。

    但这不耽误给全军上下请功啊,也要及时的把捷报送回去才成。

    按照林森一贯的做派,这报功的活,自然又被主动请命给争了过来。

    反正就现在这个高句丽的情况,唐军不去攻打他们就要烧高香了,短时间内怕是没那个胆子,也调集不出足够的军队,来反攻唐军了。

    林森这个在高句丽绝对能够止小儿夜啼的狠角色,暂时也就没有用武之地,还不如趁这个机会跑回去,早点见到自家老婆孩子呢,也躲避下大家探究的眼光。

    实在是他独自弄塌了那段城墙的做派太骇人听闻了,连唐军上下见到他,都忍不住既敬且畏的样子,就差把他真个当成神仙了。

    很多人都想找他打听下怎么做到的,又不敢问出口的样子,让林森看了都替对方憋得难受。

    可关键是这事他还真是不太好解释,所以面对那些个目光,林森自个也是别扭的很,还不如早点跑路算了。

    其实他的做法并不是很复杂,无非还是用到了系统的力量而已。

    他先是在城墙下面洒下了许多的植物种子,然后催生这些植物,朝城墙里面使劲钻。

    不要小看了植物生长的力量,我们都能见到植物能把水泥墙都钻透了,撑破墙壁的更是屡见不鲜。

    在强大的系统能量作用下,钻透那些其实也是泥土浇筑的城墙,自然也不在话下。

    等到这些植物全都成长起来以后,那些城墙虽然从外观上看上去变化并不大,其实内部早就已经被植物给掏空了,更多的就是这些植物在支撑着而已。

    等到林森控制着这些植物迅速的萎缩,然后朝城墙根下面钻之后,那段城墙就像是被抽掉了脊梁,地基又坍塌了的房子一样,瞬间就垮塌了,变成一座土包。

    可这样的事情,他显然是没法给大家解释的。

    系统的存在,本就让他变成了“神仙”,这种做法更是神奇无比,所以还是让他们一直保持猜测好了。

    回头给李承乾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说不定就能把这事揭过去吧。

    当然他之所以展露这样的力量,也是有自己的心思在里面的。

第四百五十九章 真正的目标

    人一旦坐到皇帝宝座上,可能心态就不一样了,林森能明显感觉到李承乾对待自己的态度,和之前还是有所不同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两人之前太过亲近,还是林森那个“穿越者”的身份被他知道了以后,变得有些忌惮又有些不爽。

    林森之所以这次有意的在大家面前,展现出一些不可思议的力量来,为的就是防止李承乾未来有可能会卸磨杀驴,或者因为林森没有让他忌惮的地方,从而有了干掉他们一家子以绝后患的心思。

    林森从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坐到皇帝那个位置上的人的心思,这从那么多人为了这张椅子,能做出的众多丧心病狂的事情中,也能看得出端倪来,更何况他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之后了。

    林森无意去做一个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存在,那才是真的要和任何一个皇帝不死不休的意思,林森会用自己的表现,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但他也不希望自己随时会变成一枚弃子,毕竟他身后牵扯的还有自家妻儿老小,以及一帮子手下庄户的身家性命呢。

    尽管这个度不太好把握,但他还是希望在关系相对密切的李承乾这里,确立好彼此之间的这种定位,省得以后真个由此爆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会走上你死我活的境地。

    带着捷报回到长安城以后,林森当然又被叫进了宫里,当着所有大臣们的面,大声说过唐军的战绩后,林森又被喜气洋洋的李承乾叫到了后宫中,开始了促膝长谈。

    关于最后安市城到底怎么破的,这点林森说的虽然含糊,但李承乾还是明白了其中是有些隐情的,而且摆明了事关林森自个,当然还是私底下问清楚比较好。

    林森于是将安市城被攻破的过程,如实的解说了一下,至于他到底是怎么弄垮那段城墙的,林森并没有详细的给出解释,只是隐晦的表明了和他穿越者的身份有些关系。

    可能是他有特殊能力,就像李承乾那个死的不能再死的弟弟李治一样,也可能是一些来自后世的,他所无法理解的文化知识在发挥作用。

    总之,林森的目的达到了,李承乾虽然面上看不出来,但确实是对林森多了一些个忌惮。

    不过林森自个的姿态反倒是摆的很低,李承乾是有特意主意过这点的,对于林森的意思,他大概也就明了了。

    事实上林森可不像表面上看着那么平静,就如同那次被李世民知道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时一样,林森那是真的小心翼翼,全程戒备着的。

    即便是得了李承乾特批的假期,早点回去探望老婆孩子们,他也没有彻底放松下来,反倒是让庄子上保持了一段时间的警戒。

    直到凯旋的大军归来,林家庄也没有迎来任何的袭击,林森才总算是放下心来。

    看来,这一次的试探,还是取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的。

    尤其是等到关于高句丽那边的下一步安排出来以后,林森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其实对于消灭掉高句丽,林森也是非常期盼的,可是想起后世曾经看到过的一篇分析,林森就当做一种可能,讲给李承乾听了,当然只是一种建议。

    其实高句丽对大唐的危害是十分有限的,大唐的实际控制区,和高句丽之间原本是有缓冲地带的,中间就是契丹还有他们那些当地的民族。

    即便是中原这边遭遇了不测,分崩离析之际,被高句丽趁虚而入的可能性也不大,反而是那些草原民族,和族这些的危害要大一些。

    尤其是如果高句丽被彻底平灭,没有这样一个农耕民族政权在东北这边,遏制和契丹这等野蛮民族的发展,给了他们充足的空间和时间的话,等到契丹和真正崛起以后,对中原腹地的影响才是真的大呢。

    众所周知的,后世两大异族入主中原,正是由这片白山黑水间开始发迹的。

    大唐在人口大面积增加,土地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以前,即便占据下了高句丽的底盘,也很难有足够的人手迁移到当地,对这里进行有效的统治和开发。

    那么打掉了这个政权以后,很大的可能就是平白便宜了和契丹这些野蛮的家伙。

    与其如此,还不如发挥大唐之前在草原上一直用的很好的法子,还是玩挑拨离间,驱虎吞狼那一套,让契丹和人与高句丽那边死磕,互耗力量,才更符合大唐的利益啊。

    在遏制了他们发展的同时,也能为大唐这边的发展和强大,争取更多的时间。

    以大唐现在的这个粮食产量,支撑人口的大规模增长,甚至是爆发,完全有基础的。

    只看近些年大唐的丁口数的增长速度,就能看得出来,近几年的增长甚至抵得上之前那十几二十年了。

    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唐现有的土地,就无法满足新丁们的需求了。

    到时候对外扩张,和迁徙移民,也就成了必然的,都不需要大唐官方去强行推动。

    只要顺势打下已经虚弱了许多的高句丽和百济,再加上适当的引导,让大唐百姓自发的去“闯关东”,应该就不是多大难题了。

    到时候新罗这个友好邻邦是去是留,还不是全在大唐的一念之间。

    眼下的当务之急,不是拿下白沙黑水,反倒是倭国。

    当林森详尽的给李承乾描述了一下倭国有哪些产量大,开采容易,储量还十分丰厚的金银铜矿以后,即便是李承乾这个见惯了这些身外之物的家伙,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眼睛更是因为贪婪而变成了红色。

    石见银山的规模在逐步扩大,运回的银子已经让他这个当皇帝的都没法平静了,对那边也是越来越重视。

    而不差于它的矿山竟然还有这么多,那没说的,必须打他丫的,这才是实打实的利益啊。

    正好倭国那边竟然敢派出水军,跑来挑衅大唐的威严,即便是全都被击沉了,那也不行,大唐的威严岂容轻侮,必须好好的给倭国一个教训才是!

    更何况听说从前隋那时候,倭国的所谓“天皇”口气就很嚣张啊。

    先打下几个重要的矿山来,顺便从当地收拢些败兵当矿奴,为大唐的发展多做些贡献才是正理吗。

    李承乾也受够了石见银山那边的小打小闹,还要偷偷摸摸的从别地抓矿奴过去,实在太影响采矿的效率了啊。

    命令登州和莱州等地继续造船的同时,大唐的水军和众多的大小船只一同发动,带着满满当当的唐军兵士,就开付了倭国。

第四百六十章 文治武功

    林森的封赏和凯旋的大军一同下来了,他的职位暂时已经到达了顶峰,没法再升了。

    排在他前面的,大都是牛进达这类的老资格大将了,不论是资历还是辈分都在那呢,人家功勋也不差的,不可能撸下职位来给林森吧。

    年纪轻轻的,就做到十六卫大将军,那可真的是升无可升了,所以只是提升了他的勋官和爵位而已。

    如今他也勉强可以被称一声“公爷”了,不过说国公就早了点,因为他是公爵之中最低等的开国县公,但确实已经是很大的荣耀了。

    同龄人之中,除了长孙冲那种早早的继承了父辈爵位的幸运家伙,其实也就是他这个白手起家的家伙爵位最高了。

    不过他也没能在家休息多少时间,安排好老婆孩子们必要的后撤路线后,他又和出征倭国的大军一同出发了。

    高句丽那边除了留下部分必要的守军以外,更多的是靠着偏师去袭扰,影响他们的农时,制造饥荒,顺便更多的驱使契丹和族人,与高句丽之间展开死斗。

    大唐上下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到了倭国这边。

    面对着早有准备的唐军,仓促应战的倭国这边显然十分的被动,能够给唐军造成的压力极其有限。

    现在的他们,远没有日后的武士刀制造技术呢,面对唐军的刀枪和弓弩,他们那可怜的竹甲和纸糊的也没差了,而他们的刀剑对唐军的铠甲能造成的伤害又极其有限。

    另外还没有经历过大面积来中土借种的倭国武士们,身高普遍矮小,面对唐军那高大的关中精锐,根本就像是大人欺负孩子一样,被揍得哭爹喊娘的。

    唐军的推进速度,比之面对高句丽时还要快速一些,尤其是燃烧罐这样的大杀器,也准备的更加充分,还有战船在不停的进行补充的情况下。

    再加上这个岛国大部分城市离海岸的距离都非常有限,唐军完全可以利用已经完全占据了制海权的优势,尽情的从海路上补充粮草物资,不渝被人切断后路,打起来这叫一个顺风顺水啊。

    要不是李承乾暂时还没下达攻占倭国全岛的命令,怕是这会唐军已经把所有的倭国城池给血洗过一遍了。

    眼下吗,还是先把那几个重要的金银铜矿,纳入到大唐的实际控制区域内好了。

    凡是参与了战斗,变成唐军俘虏的那些家伙,毫无疑问的都被投入到了各个矿山中,做了矿奴,为大唐的发展添砖加瓦。

    得了这些矿山以后,李承乾并没有盲目的直接开始搞金银铜三级货币制度,而是先补充了铜钱的资源,确立了大唐的通宝有足够的信用,然后才逐渐放宽了对金银限制,官方的金银储备,同样是有限制的流入市场的。

    这当然都得益于林森的指点,在他讲了几个货币崩溃的典型案例后,李承乾就赶紧收起了他一股脑的把这些金银全都砸进大唐的想法。

    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急于求成反倒是有可能玩死大唐上下。

    要是没有毁于外敌之手,反倒是被半吊子的经济给干挺了,那他李承乾还不得贻笑大方啊,遗臭万年都不是没可能的,所以容不得他不谨慎啊。

    在见到了倭国这边的好处以后,大唐上下统一了想法,先征集了大军,将倭国全境打下来再说。

    以几大矿山为基础,将整个倭国打造成大唐的一个财富基地。

    至于倭国当地的民众,自然是要接受大唐精心准备的奴化教育了。

    把他们的出身,从徐福东渡那时候开始说起,一直编排到大唐这时候。

    目的就是一个,告诉倭国当地人,其实你们注定了就该是大唐的奴隶。

    当然,只要你们干活卖力,你们还是有望能够过上天朝上民的体面生活的。

    相较于连名字都没有的贱民,哪怕是做一个大唐的普通人,也绝对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啊。

    所以,奋斗吧,努力吧。

    而在此之后,吐蕃那边也终于爆发了内乱,松赞干布被一直和他不对付的老派贵族们成功暗杀。

    禄东赞这个名相,同样也是强大部族的族长,也没能力挽狂澜,因为他也成了其他所有贵族们斗争的目标。

    就在他们斗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个受到大唐扶持的势力,显然就是林森手下的那些个廓尔喀战奴们建立的那个,打着“掀翻奴隶主,分田做主人”的旗号,成功的取得了大量吐蕃农奴们的支持,开始迅速的壮大起来。

    最后吐蕃也不复存在了,新建立起的藏州政权,直接宣布归顺大唐。

    仔细看看也不难发现,其实他们的统治阶层中,不乏真正的唐人,都是曾经和雇佣的泥婆罗战士,一同在高原上行商的那帮子家伙。

    收拾完了吐蕃,高句丽那边和契丹还有族打的也差不多了,有生力量都被消耗的厉害。

    契丹和族这边,因为常年的和大唐搞用女人换烈酒的贸易的,本身繁育的速度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没有女人哪来的孩子,再加上他们长期酗酒导致的近乎绝育,他们的后代变得极其的匮乏。

    在和高句丽死磕的过程中,成熟的战士又多半战死了,威胁性自然也就大大的减少。

    而此时大唐的新一代已经成长了起来,丁口数怕是翻了一番都不止,原本的土地已经无法满足这么多人的需求了。

    有的人自然就去到了相对要繁华一些的南方,随着南北交流的越发增多,北方人也不会像以前一样视南方为畏途了。

    都知道那边的粮食,一年可以收获好几季,产量非常丰厚,再加上商贸也变得发达了,有了官方的政策鼓励后,总有一些人会或主动或被动的移居过去,最终在那边生根发芽的。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那片白山黑水之间。

    在勤劳能干的中原汉民来到后,靠着强大的同化能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那些契丹和人,不是融入了汉民之中,就是迁移到了别处,很难再成气候了。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兵强马壮,幅员辽阔的大唐,在彻底的消化掉了西南的吐蕃高原,和东北的黑土地,以及倭国之后,终于又腾出了手来,将目标对准了依然在内讧的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