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秾李夭桃-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小幺想了想吩咐道:“就说我今天累了,已经歇下了,让他们先回去,明天一早过来。”

    听竹答应一声,出去传了话,没等李小幺坐下,卢嬷嬷在外面恭恭敬敬的禀报,水莲和水桐遣婆子过来答谢看望了。

    李小幺忙吩咐请了进来,四个衣饰讲究的婆子进来,跪倒磕头请了安,送了回礼,恭敬客气的致了主家的谢意和问候,并转了水莲和水桐的邀请,明天想请李小幺过府接风洗尘。

    李小幺看着四个婆子笑问道:“你们七娘子和大奶奶是分开请呢,还是合一处请我?”

    “回五爷话,我们七娘子说了,不敢多烦劳五爷,合在一处,就在大奶奶宅院里,我们七娘子说,大奶奶那里可比我们府里轻松自在的多了,倒不是简慢五爷。”婆子连说带笑的答道。

    李小幺点头笑应了:“那就烦劳你们七娘子和大奶奶了,明天我自个儿过去,不必来接,就是得晚一点,明天一早还有些事儿要先处置好了才能过去,替我给你们七娘子和大奶奶告个罪。”

    “五爷这可太客气了,告罪可担不起,五爷能来,就是我们七娘子和大奶奶的体面。”四个婆子又客气恭维了一回,就起身告退回去了。

    贾婆子正手脚麻利在李宅二门里,帮这个婆子搭一把手,帮那个婆子递一递东西,陪着全幅小心打点着所有的人,想方设法的套着话儿。

    正忙着擦试,见卢嬷嬷亲自送了水家的四个婆子出来,贾婆子想了想,没敢直接靠上去,拿着抹布,装着去擦影壁,靠得近些,侧耳凝神听着卢嬷嬷和四个婆子客气的话别:“……明儿一早还要见人,织坊还有些事,我估摸着,怎么着也得巳正前后才能动身,跟七娘子禀一声,省得七娘子和大奶奶等的心焦……”

    贾婆子听的心跳不已,眼风扫见四个婆子上的那两辆车上明晃晃的水氏族徽,心里暗暗欢喜,这一趟算是不虚此行,月亭那丫头倒也不全是瞎说,这李家果然和水家来往密切。

    李家这小娘子今天刚到家,水家就请上门了,一来还来了四个婆子,看这样子真是巴接的很,这李家小娘子必定极受梁王宠爱的!

    嗯,先别妄动,万一惊动了人倒坏了大事,还是先回去和两位爷禀报一声再说。

    贾婆子守着卢嬷嬷走远了,急忙将抹布洗好晒好,和几个还在忙碌不停的婆子团团曲膝告了退,出了侧门,先往范大娘子和月亭处回了话,再找了个事由出来,赶紧往林先生和智静处报信去了。

    月亭看着贾婆子出了门,轻快的掂着脚尖转了几圈,看着范大娘子喜不自胜的说道:“你听听,你听听,咱们这一处比张大姐、孙大娘子她们多了好几倍呢,你看看,我就说,不把你放眼里,她敢!”

    范大娘子暗暗松了口长气,脸上带着笑容,制止着月亭的欢喜:“这也是她懂事,小五不是不懂事,就是她大哥惯得太厉害,往后慢慢纠着点就好了。”

    月亭仿佛没听到范大娘子的话,只顾抖开匹抽丝暗花细绫往自己身上比划:“姐姐你看,这料子颜色多娇多正,前儿梳头的王婆子说,今年开平府最时兴宽幅裙,八幅的都不行,要十二幅才最时兴。

    姐姐你看,正好,这些料子,每个花色都是两匹两匹的,这料子这么细软,做宽幅裙最好不过,这两匹就给我裁条十二幅的裙子吧,反正姐姐守着孝,也不能穿这些绫罗。”

    范大娘子肉痛的看着月亭身上的细绫,半晌才强笑道:“你喜欢就拿去吧。”

    魏水生在水家得了李小幺已经回来的信儿,急匆匆赶回来,径直进了半亩园。

    李小幺刚送走了水家婆子,忙迎了魏水生进屋坐下,魏水生仔细打量着李小幺,心疼的说道:“难为你了。”

    李小幺也不答话,只笑盈盈的拉着魏水生在榻沿上坐下,自己跳上榻,挪到榻几旁,取了个精致异常的紫檀木匣子过来,打开,拎了只雕刻精美的碧玉蝉出来,托在手心送到魏水生面前笑道:“看,这是我特意买给你的,一鸣惊人,水生哥过几天一定会一鸣惊人,一举成名天下知!”

    魏水生掂起碧玉蝉笑道:“好!托你吉言!有了这一鸣惊人,想不成名都不成!”

    李小幺弯眼笑起来,魏水生怜惜的看着李小幺,想多问几句她这趟出去是不是辛苦,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怕他问了,她也不能说,事关军国大事,她知道的,不是他该知道的。

    魏水生握着碧玉蝉,咽下了那些关切,笑着说起了别的闲话:“大哥他们半个月前就开拔了,说是往梁地南边一带去,前天又说还在北平汝城一带,这两天也不知道到哪儿了。”

    “嗯,”李小幺挥手屏退屋里的小丫头们,看着魏水生轻声道:“先往汝城,再从汝城赶往淮阳府一带,这会儿离汝城远,离淮阳府也远着呢,虎威军长于长途奔袭,王爷留着取淮南路时当奇兵用的,淮南路一战要速战速决,北平刚平了梁地,如今国库空虚,不宜久战不下。”

    魏水生凝神想了片刻,看着李小幺问道:“吴地乱了?”

    “嗯,吴贵妃以先帝命立了六皇子,大皇子逃回池州府自立为帝,这会儿该打起来了。”李小幺淡然而随意的说道。

    魏水生轻轻吸了口气,看着李小幺,突然低声问道:“你一直在太平府?”

    “嗯。”李小幺只’嗯’了一声,一个字没多说。

    魏水生呆了呆,看着李小幺,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屋里寂静的落针可闻。

    半晌,魏水生重重的吐了口气,抬手揉了揉脸笑道:“水二爷回来了,今天早上刚赶到,日夜兼程,到府门口翻下马,就再也不肯动一步,非得让人抬进去不可,照他自己的话说,累成了一条死狗!”

    “这是吕丰的话,他倒学会了。”李小幺’噗’的笑出了声,一边笑一边说道。

    魏水生也笑起来:“可不是,我看他跟吕丰越来越象,吕丰回去信阳了,你走后没多久他就启程了,走了大半个月突然又偷偷回来找我,问你哪儿去了,说去梁地找你辞行,竟然找不到你,我劝了他几句,他也答应先赶回信阳,这半路上也不知道出什么事没有。”

    “我在鹿港碰到他了,也劝了他几句,这会儿早该回到信阳了,说不定正忙着娶新媳妇的事儿呢。”李小幺笑语盈盈的说道。

    魏水生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不会,他走前,咬牙切齿说打死也不娶,看样子不象是假的。”

第二百三五章 书香范家

    “你还不知道他,他说的时候都不假,就是说完就忘,转头就变,他眼里就美人最好,要是家里给他看的媳妇儿足够好看,你看吧,他一眼看呆了,那就什么都好了!”李小幺一边笑一边挥着手说道。

    魏水生想了想,点头笑道:“也是,当初在郑城时,我当他喜欢红香楼那个什么牡丹,后来进了唐县,他转眼又迷上什么莲花了,真是!”魏水生摇着头表示着不能理解。

    李小幺想起吕丰赤条条和玉莲花缠在一起的模样,恶心的皱了皱眉头,挥着手说道:“不提他,说正事,这趟武举提前的缘由,靖江侯跟你提过没有?”

    “说过一回,就含糊着带了一句,说是要赶着用人,照你说的看,是要用到淮南路这场战事上。”

    “嗯,就是为了这个,水生哥有什么打算没有?”李小幺看着魏水生问道。

    魏水生看着李小幺笑道:“正要跟你商量这事,我是想着还回大哥那里,还做都头,挣点功劳再说。”

    李小幺看着魏水生正要说话,魏水生接着道:“你先听我说,我跟着水先生读了这几个月书,才初初窥到点这用兵打仗的奥义,才知道先头跟大哥几个,不过是凭着股子勇力硬拼。

    我想来想去,还是回去最好,大哥忠厚肯听人话,二槐和贵子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仗打上几场,大哥他们,还有我,说不定就都能学出来了,这是一。

    其二,看这样子,取了淮南路,只怕要太平几年,趁这场机会,大哥得挣些功劳下来,至于我,淮南路战事后,想静心读两年书,你看呢?”

    李小幺看着魏水生,过了好半晌才说出话来:“只要水生哥不觉得委屈……”

    “都是亲兄弟,一齐出生入死,谁委屈谁来?我读了这几个月书才知道自己读书太少,能静心读两年书,是求之不得的事。”魏水生笑着说道。

    李小幺感叹了一声点头道:“水生哥觉得好,那就好,嗯,还有,这场策论,王爷大约要亲自看卷,既要用人,这策论只怕和淮南路一战有关,水生哥先想一想。”

    “今天水二爷也含含糊糊跟我说了一样的话。”魏水生笑道。

    李小幺挑了挑眉梢笑道:“水二爷倒是实诚。”说着,扬声叫青橙进来换了热茶,两人说说笑笑的又说了一会儿闲话,魏水生嘱咐李小幺早点歇着,起身回去自己院子了。

    ………………

    宁王府内书房里,苏子诚和苏子义并肩,站在书房西墙上整幅的地舆图前,手指点着图,和哥哥说着自己对淮南路一战的打算。

    苏子义凝神听着,不时问一两句细节,两人直说到窗外暮色沉落,屋里昏暗的连地舆图也看不大清楚了,苏子义才赞赏的拍了拍弟弟的肩膀笑道:“磨练出来了,若能沿宿州、泗州、真州、润州一线取下淮南路,四州驻兵,连成一线,进可攻退可守,淮南路就能稳稳守住了,取下淮南路后吏治要赶紧跟上,恩威并施,稳定人心。”

    苏子义说着,扬声唤小厮进来点了灯烛,小厮点好灯烛,换了热茶上来,垂手又退到了门外。

    苏子诚坐到扶手椅上,端着杯子喝了几口茶笑道:“小幺建议,取下淮南路立即就开一科吏考,允各州县旧吏参考,淮南路就用这一科取中的小吏,我觉得这主意极好,大哥过一阵子就打发吏部过去几个人,以主持这一场考试。”

    苏子义怔了怔问道:“不开恩科,开什么吏考?”

    “士子明义重名,讲究气节,咱们取了淮南路,减赋推恩,让士子们看到咱们以民为重,乃清明之主,这就是给他们一个归附的台阶和理由,这中间得时候,不宜过急。

    所以,取下淮南路后,不宜急开恩科,至于小吏,一头连着官,一头接着市井百姓,入不了士子之流,这些人重实重利,其实百姓本来只求份安稳富足的日子,至于谁是皇帝,倒并不大关心,所以开吏考更利于收拢民心,吏考后,这些小吏充于各州县衙门,咱们的官员再遣过去就便当了。”苏子诚细细解释道。

    苏子义一边凝神听着,一边慢慢喝着茶,听苏子诚说完,上下打量了他几眼笑问道:“你想不到这样的细处,这是李小幺的话?”

    “嗯,”苏子诚点头承认。

    苏子义感叹道:“这姑娘聪明天成,太平府之行,借风扬火,没想到她竟生生逼死了林丞相,机敏灵变之快,审时度势之准,让人叹而服之,能得她相助,是你的福气。”

    “大哥,我正要跟你商量这件事,”苏子诚放下杯子,看着苏子义郑重说道。

    苏子义忙示意他说,苏子诚想了想,才谨慎的说道:“大哥也知道,吴国如今的局势,还有淮南路,小幺居功甚伟,虽说她是女儿身,太平府之行又不能宣诸于外,可她这大功不可不酬。”

    “你不是说以金银赏之?”苏子义有些奇怪的问道。

    苏子诚脸上闪过丝尴尬,苏子义挑起了眉毛,笑问道:“她不肯?”

    “不……不是,她哪里会不肯,是我觉得不合适,这功不宜以金银为酬,我的意思,照她这份功劳,封个夫人也不为过。”苏子诚含糊过李小幺的态度,说了自己的意思。

    苏子义眉毛扬起,斜瞄着苏子诚,“夫人有点过了,我看,你要是真觉得诰封合适,就从三品淑人吧。”

    “那也成!”苏子诚干脆的答应:“这号,就叫慧安吧,聪慧且安宁。”

    “聪慧倒是聪慧,安宁可未必。”苏子义瞄着苏子诚,慢吞吞的低声说道。

    苏子诚端起杯子喝着茶,只装没听见。

    兄弟两个沉默着喝了几口茶,苏子义笑问道:“郭家的亲事,你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苏子诚仿佛听到什么让人恶心厌烦的东西般,脸上顿时闪过片烦躁,也不看苏子义,将杯子放到几上,不耐烦的说道:“这郭家也太不安份了!”

    “嗯,不是大事。”苏子义语气淡然:“还有李小幺,你主意定了没有?”

    “差不多吧,等小幺进了府再提郭家的亲事。”苏子诚垂着眼皮,语气极其生硬的说道。

    苏子义眉头几乎拧在了一起:“你给她封了从三品诰封,再让她先进府,往后你这后院……”

    “郭家三娘子处处想学母亲,虽说画虎不成反类犬,可见也不是个本份省心的,郭家又这样不自量力,有小幺压着也能安份些!”苏子诚语调态度更加生硬。

    苏子义目光凝重的看着苏子诚,沉默了半晌,才接着问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接李小幺进府?”

    苏子诚脸上浮起层浓重的烦躁,垂着头端起杯子,又将空杯子扔到几上,扬声叫人沏茶。

    小厮急忙奔进来重新给两人沏了茶,看着小厮退出了书房门,苏子义又停了半晌,才慢吞吞的问道:“你还没跟她说好?她不肯?”

    苏子诚一口气堵在喉咙下面,紧紧抿着嘴一声不吭,不说是,也不说不是。

    苏子义担忧的看着他,叹了口气,“郭家的事,也不能一直拖着,郭三娘子不小了,再拖下去,也不是事,父亲催过好几回了。”

    “她要是等不及,让她先嫁人就是,他们郭家多的是姑娘,到时候再挑一个好了!”苏子诚低着头,极其不负责任的说道。

    苏子义一口茶噎进喉咙里,指着苏子诚,点了半天才说出话来:“那你也不小了!”

    苏子诚垂着头不接苏子义的话,苏子义盯着他看了半天,长叹了口气,挥着手说道:“算了算了,你既定了这样的心,也别拖了,赶紧找个合适的时候,把李小幺抬进府吧,不为别人,是你自己,年纪不小了!”

    苏子诚没答话,头垂的更低了,浑身上下隐隐透出股子阴郁寥落之意,苏子义看着苏子诚,直想叹气。

    李小幺送走魏水生,又到后院看了沈婆子,细细问了起居,陪着说了半天话,嘱咐小丫头好好侍候着,回来吃了饭,总算能安安稳稳歇一歇了。

    紫藤送了碗红枣汤进来,李小幺接过喝了,漱了口,拿了本书看了一会儿,突然想起明婉的事还没细问,忙放下书,屏退屋里侍候的小丫头,单留下紫藤,招手示意她坐到床沿上,低声问道:“明婉那里,到底出了什么事,你细细说说。”

    紫藤先叹了口气:“唉!就是’倒霉’两个字,五爷知道,年里年外,吴奶奶一直在范大奶奶……”

    “就叫她明婉吧,都是奶奶,听得人头晕。”李小幺打断紫藤的话,有些头痛的说道。

    紫藤抿了抿嘴,忍回笑意,忙答应道:“是!吴奶奶一直在明婉新房子里忙这忙那,姑娘走后没几天,吴奶奶就说胸口闷,后来就是胁骨痛,再后来就是一吸气就痛,人都起不了床了。

    先是范大娘子张罗着请了两三个大夫,都不敢断到底是什么病。

    后来明婉就找到了咱们这里,张嬷嬷让人请了名医钱大夫过来诊了,说是痰饮、心悸之症,要用老山参入药,”

第二百三六章 家务

    紫藤的话突然停住,站起来跪倒在地,看着李小幺请罪道:“五爷恕罪,这事五爷一回来,就该跟五爷禀报的……”

    “你起来说话,先把事情说清楚明白了再请罪不迟,接着说。”李小幺抬手示意紫藤。

    紫藤忙站起来,重又侧着身子坐到床沿上,接着说道:“明婉拿了银子让人出去买参,可今年老山参贵得出奇,钱大夫说的那种百年左右的,都得四五百两银子一支,明婉凑不出银子,就又求到了咱们这里。

    我和张嬷嬷商量着,五爷是个善心的,若五爷在家,也必定不肯袖手,就把咱们存的那根老山参,给了明婉。”紫藤边说边小心的看着李小幺的脸色。

    李小幺呆怔怔了片刻,看着紫藤问道:“咱们什么时候有老山参了?”

    紫藤眼睛睁得溜圆,被李小幺一句话几乎呛差了气:“五爷真是……大人大气度,去年年底,南宁不是奉了王爷的令,给您送了根老山参,还有别的一堆大补的东西过来?说是看五爷脸色不好,怕您累着了,让您补一补的?”

    “噢!我想起来了,这事你和张嬷嬷做的对,再贵重的东西也不如人值钱,你接着说。”李小幺恍然大悟,挥着手吩咐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