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秾李夭桃-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宗贵站在车子旁,不动声色的看着车上的东西。

    李宗梁和魏水生提着枪,跟着李铁木,围着院子仔仔细细的巡查了四处,李小幺紧跟在魏水生身后,看房子看人。

    李铁木冲满院的青条石屋子用力挥着手,颇为自得:“看看,一水的大青条石屋子!”

    李小幺’噗’的笑出了声,学着李铁木挥着手:“就这,连屋顶都没有,还叫屋子?”

    李铁木恼怒的盯了李小幺一眼,仿佛要挽回些面子,指着五间正屋后面,冲着李宗梁得意的介绍:“这还不算,最好的是那里,有个山洞,洞里头有股子山泉,水可甜了,洞里还能住人,还能一直通到后山!”

    李宗梁眼睛亮了亮,和魏水生对视了一眼,魏水生伸手牵着李小幺,跟在李铁木后头,转过五间正屋,山壁上,在一堆枯藤的掩盖下,隐隐有个一丈多高、一人多宽的洞口。

    三人跟在李铁木身后,推开枯藤,钻进洞里,刚进去,洞里非常晕暗,走了七八步,豁然开朗,一片极大的山洞,能容上百人,洞里干爽非常,右边一人多高的地方,露出个洞口,虽说照进洞里的光线微微有些昏暗,却也能照得洞里处处清晰可见。

    李铁木指着那个洞口:“狗子爬上去看过,洞外就是悬崖,那洞上头,压着块大石头,不怕刮风下雨。”

    石洞正中靠后的地方,悬下来七八根钟乳石,一股细细的水流顺着中间最大的一根钟乳石直落下来,流入下面的池子里,池子明显被人工修整过,里面积着满满的清泉水。

    李铁木蹲到池子边,捧着水连喝了几口,咧嘴笑着示意着李宗梁和魏水生:“这水可甜了,你们尝尝!”

    李宗梁笑着点了点头,却没去尝那可甜了的泉水,和魏水生细细查看了洞穴各处,又顺着李铁木说的那处能通到山下、仅容一人通过的山缝走了一段,退出来舒了口气,李小幺拉着李宗梁,“这里,这个山洞很不错,从前那伙山匪必定是看中了这个山洞,才在这里扎了营寨。”

    四个人退出来,外面,张大姐正兴奋的忙碌不停,一大锅稀粥正在火上翻滚。李二槐蹲在锅前烧着火。

    那群衣不蔽体的山匪们寒瑟瑟的袖着手,流着口水,散乱的蹲在四围,抽着鼻子,眼巴巴的看着那散发着诱人香味的大锅,这大米的香味儿,都记不得多长时候没闻到过了。

    李小幺跟着李宗梁、魏水生回到大车旁,李宗贵从车上跳下来,“查好了?”

    三人点了点头,李宗梁和魏水生面色凝重的扫着散在大锅周围的十几个苦哈哈。

    李小幺却高高挑着两根眉毛,盯着蹲在大锅前,乐哈哈的看着张大姐,烧锅烧的被张大姐训斥的李二槐。

    李宗梁心情沉重的叹了口气,苦笑连连,“一共十四个壮汉,这十四张嘴……”

    “是十五个,那屋里还躺着一个断腿的。”李宗贵冲着盖着树枝的屋子努了努嘴。

    魏水生掀起车帘子,探身进去看了看,缩回头,看着李宗梁,也是一脸苦笑,“咱们的粮食可吃不了几天。明天一早,咱们就得去趟郑城。咱们俩去,留贵子和二槐在这里守着小幺,带上那两张狼皮,换点粗粮回来,回头留给他们。”

    李宗梁点头。

    那边粥已经好了,张大姐从一个藤筐里拿了只大粗碗出来,先捞了一碗稠粥,叫过蹲在后头的一个瘦小男孩吩咐:“狗子!给你坎哥端去。”

    “哎!”狗子脆声答应,蹦过去双手捧了碗,往屋子里奔去。

    李宗梁露出丝丝笑意,点了点头,靠近魏水生,低声感叹,“都是老实本份的庄户人家,让这乱世给逼的……”

    正说着话,张大姐又捞了几碗稠粥,一手一碗端了过来。

    李宗梁忙摆着手正要说话,李小幺伸手接过一粥碗,递给李宗梁:“大哥先吃,既上了山,这规矩上就不能错了。”

    魏水生从张大姐手里接过另一只碗。

    张大姐又端了另外两碗过来,李宗贵和李小幺接了。李二槐早就自己端好了一碗,过来和他们几个蹲在一起,说着话,慢慢喝着粥,看着张大姐用剩下的两三个碗盛了粥,十来个人,挨个从堆在锅边的袋子里一人拿了一个馒头出来,围着锅蹲成个半圆,传着碗,一替一口喝着热热的米粥,喜笑颜开的吃着干馒头。

    院子里流动着浓浓的满足和喜悦。

    李小幺喝了小半碗粥,将剩下的递给李二槐,默然看着满院子喜悦的仿佛过大年一般的山匪们,心里堵得几乎透不过气。

    太阳下山,张铁木带了几个人,抱了一人多高一堆木柴过来,李二槐在院子里升起篝火,李宗梁四人依旧轮流守夜,李小幺睡在车上,其余几个人在烧热的地上裹着被子睡着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李宗梁和魏水生就背着褡裢和两张狼皮,赶往郑城。

    傍晚,太阳刚刚落山,张大姐就打发张铁木和狗子几个人,拿着李宗梁和魏水生的长枪,下山去接两人。

    张铁木带着人直迎出了二十几里外,才接到李宗梁和魏水生,接过两人肩上的粮食,兴奋的往山上回去。

    一群新手山匪连着两顿吃个大半饱,力气就多的没处用了,兴致高昂的不知道做什么才好。

    李小幺指挥他们,从山上砍了几十根杉木拖下来,将两间青石条厢房用杉木一根根排了屋顶出来,再细细铺满树枝枯叶,直忙了一整天,两间房子总算有了屋顶,看起来好歹有点样子了。

    李宗梁和魏水生吃了饭,干脆把火堆生在两间杉木顶屋子里,李宗贵坐在门口的圆木礅子上,一边留神着外面,一边听李宗梁和魏水生说话。

    李宗梁面沉如水,沉默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我和水生绕到郑城西北,走了二十来里,就被官兵拦回来了,又往西绕了十来里路,还是绕不过去,城里城外,到处都是官兵。

    “一时半会的,是过不去南越了,只怕得在这里耽搁一阵子。”魏水生接着说道。

    李二槐往火里添着柴,浑不在意的点着头:“这事你们商量,我听大哥的。”

    李宗贵转头,看着火光照映下忽明忽暗的几张脸,沉默着没有开口。

    李小幺挤在李宗梁和魏水生中间,托着腮,长叹了口气,“这里除了咱们,还有十五张嘴,我今天问过一遍了,除了有三四个在乡下给邻居盖房子时打过下手,勉强算是懂点手艺,旁的,除了种庄稼,竟然什么都不会!”

    李宗贵笑了起来:“小幺这话……怎么能叫什么都不会?编筐,打草鞋,修房子,修修种地的家伙事,喂骡子马侍候牲口,都是好手。庄户人家,还能会多少,又不是手艺人。”

    “就是有手艺,这兵荒马乱的,也挣不到钱。明天一早我和水生再进趟城,把那头大青走骡牵上,要是卖的好,也许能卖出上百两银子,光买粗粮,也能撑一阵子。”李宗梁拿着根长木棍,一边拨着火,一边声音低落的说道。

    李小幺歪头看看他,又转头看看魏水生,认真的说道:“这么多人,也不能光吃饭不干活,这养闲汉可是要养死人的,我盘算了一天了,你们听听,这山上山下净是狼嚎”

    “还有野猪、野狗,虎,狍子、鹿、山鸡、鸟也挺多,不光狼,你耳朵不好使。”李二槐立刻纠正着李小幺。

    李小幺白了他一眼,接着道:“范先生给的那两张狼皮,卖了将近一两银子呢,我看,干脆让他们上山打狼去,多去几个人,打虎也行,虎皮肯定更值钱!”

    李二槐笑的手里一块粗柴掉进了火堆里,砸得火星飞溅。

    魏水生赶紧和李宗梁一起架好被砸倒的篝火。

    李宗贵坐在木墩子上,笑得肩膀耸动,扭头看着李宗梁和魏水生,“大哥,水生哥,你们不知道,这一整天,小幺就盘算着怎么使唤这十五个人了,就连那个断腿的,她也不准备让人家闲着,哪,总共打过的主意有:带出去扛活,编筐编鞋卖,采草药、到山下开荒种地、打猎,还有什么,小幺?”

    “可没有能用的主意啊!”李小幺摊着手,“扛活吧,刚才大哥说了,郑城里扛活的人多的很,可就是没活扛。编筐编鞋么,二槐哥说了,人家都是自己用自己编,谁会拿钱买这个?采草药,一来大雪封着山,二来,没人认识草药,怎么采?开荒种田,这个太慢了,等种出来粮食,人都饿死好几回了,就打猎是最好的法子!”

第二十四章 头趟进城

    “打猎?拿什么打?那些人,是会安陷阱,还是会下套子?指他们打狼?那狼把他们打了还差不多,狼可比人聪明!”李二槐不客气的说道。

    魏水生一边笑一边点头:“二槐说的对,都是些老实本份的庄户人家,你看看,昨天往山下跑都能摔成一团,怎么打猎?打猎可不是凭着人多就行的。”

    “唉!”李小幺重重的叹了口气,托着腮,看着李宗梁:“那大哥先教他们练功夫,练好了功夫再去打猎!反正不能闲养着!要养出事来的!”

    “小幺这句话说的对,倒不如先教他们练练功夫,以后万一有点什么事,他们也能有份自保之力。”魏水生赞同。

    李宗梁也十分赞成,抬手揉了揉李小幺的头,转头看着李二槐吩咐:“明天我和水生去城里,天一亮,你就叫他们起来,先山上山下跑两趟,回来再扎马步,扎上半个时辰马步再吃饭。”

    “大哥放心,这个我最在行,往年在家,师父可没少夸我,说我比他带的还好!”李二槐兴致高昂,满口答应。

    李小幺挽着李宗梁的胳膊央求:“大哥明天去城里带上我吧,我想去郑城看看热闹,还有,骡子卖了,那辆车也别留了,留了也没用了,一起卖了吧。还有还有,那屋里那个断腿的,要不明天一起带到城里,找个跌打大夫给他接上,断了好几天了,再不接就得残废了,要是残废了,就只能白养着了。”

    “嗯。”李宗梁点头,“明天带上张铁木,再挑几个有力气的带上,咱们这一趟多买点粮食回来。”

    “我也去吧!”李宗贵也心动了,李宗梁转头看向李二槐,李二槐挥着手:“去吧去吧,有我看着他们练功就行。”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小幺打着呵欠爬起来,张大姐已经给她烧好了一锅热水,用大碗盛了一碗,剩下的盛在只瓦盆里端过来:“二槐说了,你得用热水洗脸,还要揩齿。”

    张大姐一脸笑,扎着手站在旁边,好奇的看着李小幺慢条斯理的漱了口,用一小块棉布细细擦了牙,再仔仔细细的洗脸,一边看一边摇头一边笑:“你这哪象庄户人家,比大家闺秀还讲究!”

    “大姐见过大家闺秀?”李小幺从荷包里摸出香脂,挑了点出来往脸上揉,瞄着张大姐问道。

    张大姐摇头:“俺们庄户人家,哪见过大家闺秀?”

    “那大姐怎么知道我比大家闺秀还讲究?大姐又不知道大家闺秀怎么揩齿,怎么洗面,怎么个讲究法。”

    张大姐张口结舌了片刻,连连眨着眼,拍着衣服前襟笑起来:“怪不得你二槐哥说你是个难缠的,鬼精鬼精的,还真是!”

    李小幺歪着头,斜着张大姐上下打量,眉梢慢慢挑起来,又缓缓落下去,嘿嘿笑着没再接话。

    李小幺慢条斯理的吃了碗热粥,李宗贵等人已经套好车,李宗梁从屋里抱出断了腿的张石坎。

    张石坎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感激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就是一句接一句的叫:“恩人哪,恩人哪……”

    魏水生和张铁木一边一个搭着手,掀起车帘子,将石坎放到车上。

    李小幺跳在车厢前坐好,自在的晃着腿。

    李宗贵牵着大青走骡,李宗梁、魏水生紧跟在旁边,张铁木和张兴旺、张大壮、孙玉山四个人跟在车后,往郑城赶过去。

    疾走了小半天,赶在午初前,一行人进了郑城城门,先找到城里最好的跌打大夫,带石坎去接骨。

    这腿断了好几天了,大夫只好一掌下去,先打开了再重新接上,痛得石坎一阵阵惨叫,哭的叫的没个人腔。

    李小幺被石坎叫的揪心,却又想看大夫怎么接骨。捂着耳朵伸长脖子,眼睛一错不错的看热闹。

    大夫接好骨,用木板捆好石坎的腿,开了药,细细交待了用法,张铁木背着满头大汗的石坎出了医馆,找了家靠近城门的大车店放下石坎,留张兴旺看着他,其余几个人牵着骡车,往骡马市卖骡子和大车去了。

    李小幺拉了拉李宗贵,落后两步,低低道:“咱们两个到别处逛逛吧,最好到衙门口去看看,万一城门口没有,那里有告示呢,反正他们卖骡卖车买粮食,也用不着咱们,咱们逛好了,就到那个大车店等着他们。”

    李宗贵连连点头,两人和李宗梁说了,李宗梁也觉得好。

    李小幺和李宗贵离开众人,找人打听好方位,穿街过巷,往郑城府衙看动静。

    俗话说,衙门自古好景观,这郑城衙门,自然也是整个郑城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

    正对着衙门口的,是一条宽阔的长街,东边是一家两层的酒肆,虽说挂着酒肆的幌子,可李小幺和李宗贵却一致认为:跟太平府比,这最多是家过得去的分茶铺子,离酒肆可差的远了。

    分茶铺子对面是家医馆,医馆旁边是一家大药铺,紧挨着药铺的,是一家当铺,再过去,又是家分茶铺子。

    两个人走到衙门口,站在八字墙前,仰头看帖了满墙的各种告示,告示被风吹动,露出八字墙上刷着的字。

    李小幺伸手掀起告示,歪头看着下面写的字,不许为非……正要再掀掀看别的字,衙门里一个衙役扬声训斥:“喂!那个小子,找打呢!那告示是你能扯的!”

    李宗贵忙拉着李小幺往后退了几步,陪着笑冲衙门口连连拱手,以示听到训斥了。两人离八字墙远点,又看了一会儿,才转身离开。

    李小幺拉了拉李宗贵,指着最大的那家分茶铺子低声道:“咱们去问问,有没有邸抄卖,那个东西得看看,最有用不过。”

    李宗贵皱着眉头,他一直不明白小幺怎么会对邸抄这种东西有兴趣,在太平府她就爱看这个东西,那上头都是当官人的事,跟他们有什么相干?看那些做什么?

    李小幺拉着李宗贵进了分茶铺子,茶饭量酒博士忙将两人迎在门口,客气的问道:“两位小哥有什么事?”

    李宗贵拉住李小幺,李小幺弯起眼睛,露出明朗笑容,“这位大哥,我想问问,你们铺子里卖不卖邸抄?”

    茶饭量酒博士跟着笑起来,再开口,话调就十分客气了,“有,小哥要买?十个大钱一份,昨晚上刚到的。”

    “之前的呢?还有没有?我和哥哥忙着赶路,足有两三个月没看到邸抄了。”李小幺笑容更盛。

    “小哥稍等,让我找找!”茶饭量酒博士几步进到柜内,弯着腰翻了一会儿,取了几份邸抄出来,翻了翻,递给李小幺,“这里有五份,就差了上个月后一份,小哥先看着,回头我再找找,若有,小哥下回来拿。”

    “嗯,谢谢您!”李小幺一边谢,一边拿出荷包,一个个往外数着大钱。

    茶饭量酒博士笑道:“就十个大钱吧,那几份都是早先的,放着也是放着,过去的旧邸抄,哪还有人要?小哥拿去看就是了,不用给钱。”

    李小幺顿时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连声谢了,数了十个钱递给了茶饭量酒博士。

    李小幺卷起邸抄,塞到李宗贵怀里,正要离开,楼上一阵脚步声响,下来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男子,男子一件惨绿绸长衫、长着一双烂桃子眼,一脸的酒足饭饱,摇着折扇正要往外走,掌柜跟在后里冲出来,冲上去拦在男子面前,微微躬身,客气却不恭敬的说道:“陈大爷,先会了帐再走,一共二两三钱银子。”

    “记到帐上!”惨绿衫桃子眼的陈大爷十分耐烦,挥了把折扇吩咐了句。

    掌柜站着没动,挡在路上,嘿嘿干笑了两声:“陈大爷,小店本小利薄,可赊不起帐,陈大爷还是现赏了银子吧。”

    陈大爷恼怒万分的瞪着烂桃子眼,用扇子点着掌柜骂道:“好你个侯七!往常爷几天不来,你他娘还求着爷来呢!今天我姐夫刚免了官,你他娘就翻脸不认人了?你他娘什么东西!给爷提鞋都不配!”

    掌柜直起身子,眉梢往上嘴角往下,斜着陈大爷,一脸的似笑非笑,“配不配的,我一个酒肆掌柜,也犯不着给你陈大提什么鞋,你姐夫?什么时候这姨娘的兄弟也能叫上姐夫了?陈大,咱街里街坊的,我也劝你一句,也该收收了。”

    陈大爷看样子气的不轻,手指颤抖,不停的点着掌柜,却没能说出话,咬着牙,紫涨着脸,肉痛的摸出荷包,甩了块银子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