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秾李夭桃-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应该,极是应该。”钱大奶奶是个极其灵动,说着笑着站起来,“我和我家大爷先到客栈里安顿下来,晚一晚,我再来和师母,还有大姑娘说话儿。”

    万师母起身送钱大奶奶出了门。

    钱大奶奶和刘大爷低低说了几句,几个人笑着冲万师母长揖告退出来,先去客栈安顿。

    院子里暂时安静下来,四周伸头探脑看热闹的人,却只多没见少。

    万师母进到屋里,看着苍白着脸,呆坐在小竹椅上的女儿,拖了把椅子,坐到莫言对面,莫言不等阿娘说话,先摇头道:“阿娘,这不合适,我配不上他。我是再嫁身,又……”莫言喉咙哽住,她如今又老又丑,她配不上他,早就配不上他了。

    “唉。”万师母叹了口气,张了张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等会儿他们再来,阿娘就回绝了吧。”莫言低下头,声音低低的说道。

    “好。”好一会儿,万师母才哽出一个字。

    一个时辰后,洗漱歇息了片刻的钱大奶奶和刘大爷几个,又回到杨家小院。

    钱大奶奶早就料到了杨家母女的答话,并不多说,只笑道:“大姑娘别怪我多嘴,杨家和俞大人这份渊源恩情,说是情同父子,深若再造,一点儿也不为过,不管结不结亲,俞大人眼里,杨家都跟俞氏一族一样,是至亲。”

    万师母看了眼女儿,没说话,钱大奶奶这话是实情,从前她看山哥儿,跟看拙言莫言一样,后来……唉,山哥儿也是个命道乖蹇的,这些年几死几生……要不是他时时资助,自己和莫言,也撑不到现在……

    “俞大人也捎了话,结不结亲,都是要接你们祖孙四人往淮南路奉养的,我知道师母的意思。师母和大姑娘,我看出来了,都是立身极正的硬气人儿,结不结亲,要不要跟着俞大人过活,这都是得师母和大姑娘自己拿主意的事。

    我就是觉得,师母和大姑娘得往淮南路走一趟,一来,十几年没见了,也该见一见,俞大人驻守淮南路,守土有责,离不得,要见,也只能师母和大姑娘走一趟。二来,师母和大姑娘都是实在人,我就直说,这结不结亲,奉不奉养的,师母和大姑娘当面跟俞大人说清楚最好,要不然,这样的好事,倒没说成,别万一俞大人觉得沈先生办事不利……”

    钱大奶奶陪着一脸苦笑,“不瞒师母和大姑娘说,来前,我以为这桩亲事,俞大人和大姑娘青梅竹马,必定是一说就成的,没想到……不怕师母和大姑娘笑话,我可得老着脸求一求师母和大姑娘,无论如何请走这一趟,实在是……师母和大姑娘体谅则个。”

    万师母呆了片刻,看向女儿,莫言也呆了片刻,为难的看着母亲,真要连累了沈先生和刘家大爷大奶奶,那就是罪过了。

    “来前我们老太爷吩咐过,接了师母和大姑娘,让我和我家大爷陪着去一趟淮南路,我家大爷高兴的什么似的,一心想到淮南路开开眼,长长见识呢。”

    钱大奶奶看着万师母和莫言一脸的为难,立刻打蛇随棍上,“咱们就当出趟远门,长长见识,大哥儿二哥儿也不小了,正好,也让他们出门走走,读万卷书,走万里路么。我看就这么定了,师母和大姑娘收拾收拾,咱们明天就启程,早去早回,师母看呢?”

    万师母看着女儿,莫言犹豫了片刻,看着钱大奶奶点了点头。

    走一趟淮南路,一来,她很想看看他,现在好不好,二来,当面说清楚,不能因为她,连累了别人。

    ……………………

    俞远山直迎出几十里,将万师母和莫言一行四人,接进扬州城,住进了从张忠义和赵五哥那儿借来的一处小宅院里。

    歇了一天,第二天午后,俞远山忙完公务,急急去寻杨莫言。

    莫言站在花丛中一间小亭子里,远远看着俞远山越过带路的婆子,大步流星直奔过来,看着他走近了,急忙移开目光,垂头看向亭子边上一丛丛盛开的牡丹。

    “莫言。”俞远山站在亭子外,好半天,才声音发哽的叫了声。

    “你来了……远……俞师兄。”莫言突然慌乱无比。

    俞远山定定的看着瘦弱苍老的莫言,心如刀绞,好半天才说出话来,“都是我……苦了你了……”

    “我和阿娘,都好,这些年,多谢你。”莫言不敢抬头,目光落在俞远山靛蓝长衫一角,和那只靛蓝起脊薄靴子上。

    俞远山直直的看着莫言,莫言垂着头,看着那有长衫,和那双靴子。亭子安静的只有风轻轻吹过。

    “刘大郎说你……”俞远山先恍过神,恍过了神,却又手足无措起来,话说的愣愣呵呵,如同初涉人情世事的愣小子。

    “我配不上你。”莫言答的飞快,“师兄如今……您该找个门当户对,年青……配得上你的,明天……阿娘说,跟你说一声,我们就回去了。”

    “我心里,除了你……就只有你,我……”俞远山急的后背一层冷汗,舌头却打着结,心里一团纷乱。

    “我配不上你。”莫言往后退了一步。

    俞远山急一步跟上,“莫言,我本来,本来早就断了念想,我这辈子,就一个人,就一个人!是五爷……说,让我顺着自己心意,莫言,我的心意,就是你,不是报恩,莫言,我不是……我见你头一面,你给我端我碗红枣汤,你说我……瘦的好可怜……莫言,你出嫁那天,我觉得自己死了,后来……后来……我挺高兴的,我知道我……莫言……”

    “我已经这样了……这样了……”莫言痛哭失声。

    “你还是你,还和我头一回见你时,在我眼里,一样,一模一样,莫言,这十几年,一想到你,我就痛恨自己,没本事……莫言,求你……”俞远山一只手拉住莫言的衣袖,曲膝跪到地上。

    “你起来!远山哥,你起来,你起来……我……”莫言用力去拉俞远山,“我只怕你嫌弃我,我不是……只要你不嫌弃……”

    远远的,钱大奶奶伸长脖子,看着亭子里哭成一团的两人,一把接一把的抹着眼泪,她就说,这是桩好姻缘。

    ……………………

    李小幺要嫁进梁王府了,没能照她预想的那样,及时赶回扬州城,主持俞远山的婚礼,给莫言备嫁妆的事,飞马递信,交待给了张忠义和赵五哥。

    张忠义和赵五哥没能凑上开平府两场大热闹,把那股子热情,都用在张罗莫言的嫁妆,和俞远山这场婚礼上了。

    刘大爷和钱大奶奶留在扬州城,帮着认认真真的过着六礼,一丝不苟的走完三媒六聘诸礼。

    施玉领了李小幺的嘱托,替李小幺主持了这场婚礼,喜乐喧天中,莫言一身黑底红边锦绣吉服,嫁进转运使衙门后宅。

    俞远山容光焕发,前前后后敬了一圈酒,摆脱揪着他,非要把他灌个不能洞房的张忠义和赵五哥,逃回后宅。

    满屋的大红喜庆中,喜娘连说带笑热闹喧嚣的行了结发礼,掩了门出去。

    俞远山目光灼灼的看着纵然容光焕发,依旧显的苍老的莫言,莫言迎着俞远山的灼灼目光,眼泪却滚下来。

    俞远山伸手搂住她,推着她走到镜子前,推着她转个身,头从莫言肩上伸过去,脸贴着她的脸,示意镜子,“莫言,你看,我们两个,还和从前一样,你九岁那年,我十二,你今年三十二,我今年三十五了,不是你一个人老了,我们两个,一起,一样,以后,我有了你,你有了我,大约,我们能老的慢一些了。

    ”嗯。”莫言泪如雨下,抬手摸着俞远山的脸,想笑,却一头扎在俞远山怀里,痛哭失声。

    ……………………

    紧闭的门外,张忠义掂着脚尖,赵五哥蹲在地上,两个侧着脸,耳朵紧紧贴在门缝上,半张着嘴,全神贯注的听着屋里的动静。

    “象是……哭了?”张忠义耳朵好使一点,赵五哥凝神听了听,点头,“好象是,唉哟喂,你说咱们这位俞大人,不是会还是个雏儿吧?新娘子都哭了……这也太……”

    “两位果然在这里,瞧你们,回头让五爷知道了……快走快走!”施玉几步冲上前,揪着两人往外揪。

    “施大人轻点!唉,轻点!”赵五哥和张忠义被施玉揪着一路往外,张忠义一边走一边笑,“要是五爷在,那门缝就轮不着我们了……行了行了,不听了不听了……”

番外二

    她头一回见他,是在府学,她和三叔、水、郭讷为四人抱着包了笔墨纸砚的包袱,站在府学院子里,窗户里挤满了看热闹的脸,田夫子看也不看他们,就叫了他来,他一身粗麻孝服,却干净的出奇,温暖的出奇,那样粗硬散着边的麻布片,在他身上,怎么就生出那样柔软洁净的感觉来?

    他是田夫子的助教,他手指细长干净,每次都看的她心跳脸红,一个手而已么……可是,人的手,怎么能生的那样好看呢?那手指磨出来的墨是天下最均净的,他磨的墨,她只用笔蘸啊蘸,绝不肯写半个字,她的字,唐突了那墨……

    他的声音有一点点哑,不紧不慢温和的出奇,每次他跟她说话,都象是一只温暖轻柔的手抚在她身上,又象温暖的冬日阳光洒满全身,她答不出话来,每次,都答不出来……

    他是鞠球高手,水说他练过功夫,所以才鞠的好。

    才不是呢,他做什么都是天下最好的!

    她最爱看他鞠球,哪怕那里有千百万人,只要他在,就站在那里,所以的光辉就都在那里了,他用头顶了球,叉着腰笑,笑的那样好看,满天的霞光都在他的笑容里;

    他一脚踢空了,倒在地上鱼跃而起,那么生机勃勃,那么英武帅气,那么干净利落;

    他衣服沾满了草屑,那草屑在他身上,也那样干净的出奇,那草屑真有福气……

    他叫着跳着追着踢在球上,那球,砸在了她身上,他笑的阳色灿烂,冲她鞠躬,招手示意她扔回来,她用尽全力扔回那只球,脸上滚烫,人抖的如风中的树叶。

    他把球踢到她身上了!她给他把球扔回去了!人散场静,她偷偷偷了那球,藏在箱底,那箱子,从此闪着光不能逼视。

    他说他文采不好,他们会文,他就给他们抄诗抄文,他长身玉立,挥腕写字,行动间行云流水,人如玉字如蛟,她不能多看,多看了,脸红心醉,可又无法不看,他在那儿,她怎么移得开目光呢?

    有一天,淡月说,他快要订亲了,她眼前所有的一切,瞬间崩塌……

    ……………………

    那个小丫头,满脸委屈倔强的站在那里,她是公主,都说她性子暴烈,蛮横不讲理,欺凌成性……他真没看出来,她就是个小丫头,什么也不会,她真是什么都不会,让她研墨,她拿着墨在砚里磨来磨去,他几乎要笑出声来,没有水,怎么能研出墨呢?

    他示范给她看,先倒些水,再这样,稳稳的磨,他给她研了墨,她却垂着头坐在那里,握着一枝笔,戳来戳去,怯怯的,哪有半点蛮横的味儿?

    他和她说话,她低着头,不抬头不理他,脚尖在地上划来划去,他走,她又跟着他,他走到哪,她就跟到哪,真是个有意思的小丫头。

    她好象也喜欢鞠球,他们鞠球,她就安安静静站在旁边看,水四郎叫她一起踢,她却拼命摇头,摇的头发都要散了。

    都说她跋扈娇纵,他实在看不出来,一个孤单羞怯的小姑娘罢了,比妹妹还要胆小,母亲说过,天家无亲情,唉,要真是这样,那太让人心疼了。

    他干脆坐到她旁边,天天给她磨墨,不管她写不写字,他天天给她解书,他尽可能用最温和的态度和声音,跟她说话,虽然她极少答他的话,她的功课一天比一天好,也一天比一天爱笑,偶尔也要抬眼,看着他,笑的如明媚的春天……

    会文外出,他都叫上她,时时留神着她,照顾着她,她虽然不言不语,可他却能清楚的感受到她对他的那份依恋,那浓浓的依恋让他心软,软的能滴出水来,软的他整个人,都化成了一汪春水……

    唉,可是,她是公主啊,高高在上的皇帝唯一的爱女,若她不是这般尊贵,他真想就这么照顾她一辈子,一辈子捧在手心里……

    可是,除了服,他就要订亲了。

    ……………………

    她要疯了,她一口气冲进扬州城,冲进府学,冲到他面前,冲的气息短促,冲的头发散乱,她拉着他的衣袖,大哭失声:“你不能娶别人!你娶了别人,我?我怎么办?我活不成了!你要娶,娶我行不行?我要嫁给你!”

    他目瞪口呆,全身的热血直冲卤门,她要嫁给他!

    ……………………

    他和她跪在母亲面前,母亲面冷如石,没有丝毫余地。

    唐家,是高攀不起皇家公主的,唐家,更侍奉不了尊贵的公主陛下,她要的是儿媳妇,不是一个要以臣礼待之的君上。

    她紧紧挨着他,抖的如寒风中的枯叶,却坚定的如最坚韧的磐石,她看着他,满天的星辰都在她眼睛里闪亮,她紧紧拉着他:“我只嫁给你,你只能娶我!只要能嫁给你,只要咱们在一起,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你,只要跟你在一起!我们去求二婶,我去求她!求她帮我们,我一定能求到让她帮我们!”

    ……………………

    他和她并排跪在一起,紧张而惶恐的看着在他心目中神一般的梁王妃。

    梁王妃头也不抬的看着折子,“阿若,你要替别人着想,古夫人辛苦操劳,除了一家人和睦安乐,别无所求,娶了你这位公主,别说古夫人,就是景天,见了你,也得先行了跪拜大礼,才好开口说话,人家不求富不求贵,何苦呢?

    阿若,喜欢一个人,先要替他着想,你替景天想想,景天,你阿娘不容易,你要替你阿娘着想。”

    “那我不当公主呢?我不当公主行不行?”她紧盯着梁王妃,她的急切,让他心疼无比。

    “不光是不当公主,人家是娶儿媳妇,娶进门,要能主持中馈,孝敬长辈,爱护弟妹,象普通人家夫妻一样,夫唱妇随,这可不是光一个公主称号的事,阿若,你是大人了,说话之前,要先想好,言出必须,苏家人,可是向来言出必践的!”

    “我能!我没有言而无信过,我愿意,做一个普通人家的媳妇儿。”她

    她眼里全是光,和火。

    ……………………

    “我这心里,不安得很……”古夫人深吸了口气,又长长叹出来,满脸担忧。

    梁王妃端着薄到透明的青瓷茶杯,慢慢抿了口茶,笑道:“这是皇上的意思,也是娘娘的意思。我和王爷,也觉得这样做,对阿若更好。

    夫人饱读诗书,是明白人,做了驸马都尉的,历来难受重用这件,就不说了,夫人说说,在君臣分际,层层大礼之下,还能夫妻和美的,有几个?

    阿若的性子又娇纵急躁,她可没有两位长公主那样的耐性,熬到做了长公主……唉,夫妻也早相敬如宾了。

    皇上是少有的明君,他知道怎么样才是真正为了阿若好,也肯为了阿若好,搭上皇家的尊严和脸面,夫人且放宽心。

    您就看着这一对情投意合的小儿女,夫唱妇随和和美美的过日子,别的,没有大事。”

    古夫人呼了口气出来,端起杯子慢慢喝着茶,半晌才点了点头笑道:“只要王妃常驻这扬州,那就没有大事。”

    梁王妃放下杯子,笑起来,“我常驻扬州可没什么用。

    皇上今年春节亲眼见过大郎的,召见赐饭,连着四五天都留在宫里,考较学问,看人听话,不瞒夫人说,皇上和娘娘,对大郎喜爱的很呢,说阿若傻归傻,就眼光这一样,随足了皇上。

    也是两个傻孩子,楞哈哈的竟然谁都没觉出有什么不对。

    皇上对大郎早有打算,也是为了阿若着想,说是两个人一起,历一历世事艰难,经一经磨难,这夫妻两个,才能相濡以沫,心心相印。等他们两个成了亲,皇上就打算发一点小脾气,把两个人打发出去,从扬州出发,沿着海直到信阳,勘查地形,为以后用兵做准备,景天和阿若不是早就想外出游历,正好。”

    古夫人笑起来:“皇上也真是……这样最好。那是两个傻孩子,皇上为这两个孩子操心成这样,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这皇亲国戚的便宜,我从来没想过,我也是,只盼着他们小两口一辈子和和美美,富贵荣华都是云烟。”

    ……………………

    柔嘉公主执意要嫁给已故扬州守将唐济生长子唐景天,以死相逼,梁王妃因看护教导不周,上了请罪折子,皇上大怒,收了柔嘉公主诰封,贬为庶民。

    半年后,苏碧若以梁王妃侄女儿身份,十里红妆嫁入唐家,成亲不到两个月,唐景天就被怒火未消的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