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确实只有您才能帮我的忙……不是婚事,而是帮我搞清一个复杂的情况。坦白地说吧,全部问题在于瑞穗高子有一个孤老,不,我不是指坏的方面,这个人确确实实地在帮助她。”
“那又有什么呢?一个电影女明星有个孤老,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这,我同意。不过她不知为什么不愿说出他的名字。这就是难办之处。她,毫无疑问会同意嫁给我,不过那时她就得和那个孤老一刀两断,对这点,她顾虑重重,十分不安。高子怎么也不愿开诚布公地谈谈。因此我想清您,仓田太太,和她谈一谈,搞清楚她到底有些什么打算……”
“唉,真是,现在我又加了一重委托,不过这回是山根。”仓田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第三十六章 暗中交易 高价买公司
万代公司专门从事住房建设业,住房建成后则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出售。近几年来,由于建筑工业普遍萧条、不景气,房屋公司纷纷破产,停止了业务活动。但是,万代公司却继续活动,虽说规模要小得多了。公司二千多名职员中,三分之二是按账收钱的收款员和拉客订货的推销员,现在总共只剩下了三百人。政务次官志波成功地用平价买下了这家奄奄待毙的公司。他只花了井户原为买东洋建筑公司付给他的一小半钱,就做成了这笔交易。
在做这笔交易前,志波和井户原商量了很久。起初,他想买下这家公司的全部股票,这些股票近期内已经停付股息。
不过井户原却劝阻他说:“只要你一开始买进股票,股票的价钱就要看涨,虽说不一定会涨很多。交易所中谁都会打听出,是某某人在购进的。那时,志波的名字不可避免地就要暴露出来了。那些喜欢猎奇的人就会猜到,志波想搞点什么名堂了。那就会妨碍未来的计划。”
井户原此时与其说是为志波的政治前途担心忧虑,倒不如说是为他们彼此的经济利益焦急不安。志波雄心勃勃,正觊觎着党的干事长的位置。
根据井户原的劝告,志波放弃购进股票的打算,而是把万代公司全部买下,为此花了大大的一笔钱,远远超过他的预料。许多人对这笔交易的合理性深表怀疑。他们认为,即使最天才的企业家也难以保证万代公司繁荣昌盛。
得知这桩交易做成的消息后,万代的三百名职员全都惊慌不安起来。他们要求增加百分之十的工资,而且要求保证,不再解雇任何一个职员。他们原先的工资历来比同类企业的平均工资低百分之二十。
然而,志波对于他们的全部要求,统统予以驳回,并且宣布:“新公司将在完全不同的基础上开始工作。谁对现有条件不满,都可以自动离职。即使你们全部离开,我也毫不但心。我会另雇一些人来工作的。”
万代的职员宣布了罢工。而志波则宣布,他决不后退一步。
一些罢工者开始害怕了。万代公司不是一个企业,在这里干活的并无一个真正的工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向订户出售廉价住宅所得的利润。因此,公司大部分职员的工作是做广告和拉主顾,他们没有一个牢固的统一组织。相反,他们千方百计地互相踢腿使绊,以便自己能捞到一些更为有利的订单。结果,罢工宣告失败。近二百名职员辞职不干了,志波一个也没有挽留,甚至最有经验的职员,他也不劝其留下。
“我们公司只要留下四十个人,甚至是二十个人,就能活动。”他大声宣布。
然而以往的全部经验证明,这类公司至少要有四百到五百名职员。甚至进行小规模的工作时,也得如此。
果真如此,一开始就很少有人愿意到新公司来工作。但是,志波还是把他们的工资压得很低,定额订得很高,致使职工们很快就忍无可忍,只得辞职不干了。根据一切情况判断,他虽然把这个公司弄到手,但却没有半点儿热情想要改善公司的状况。工作范围愈来愈缩小,职员的人数已经减缩到不足一百人了。
大家全都猜不透,为什么志波要这么干;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志波已经和井户原达成了转让公司的协议。无论是井户原的管事们,还是他的继子,全都蒙在鼓里,一无所知。甚至连根本,井户原也只字没有向他透露。一句话,他独行其事,宛如独揽大权的专制魔王。
和志波的谈判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由于不久前做成了一桩东洋建筑公司的买卖,这就大大有助于保守谈判的秘密。
井户原可以借口弄清交易中的一系列细节问题,而稳稳当当、大大方方地和志波会面,而不致于引起旁人的任何怀疑。除此之外,井户原公司的一些头头们对他搞情妇一事也有所耳闻,因此如果井户原短时间离开公司,也并不为人注意,大家都会认为他是去找某个情妇去了。所有这一切,都使得第一阶段的谈判能严守秘密、顺利完成。
万代公司又转到井户原手中了。
以后,又过了两个月,他突然召开了一次经理会议。
“事情是这样的,我从志波先生手中把万代房建公司搞到手了。”他说,“由于一系列原因,我未能预先和诸位商量,不过我认为,这个企业是大有发展前途的。买卖已经办成,因此我想诸位也会表示同意的,虽说先斩后奏,事后请诸位批准有失礼貌。”井户原用眼光环视了一下到会的人。
大家都惊异万状,呆若木鸡,甚至没有能一下子明白过来他说些什么。井户原的话简直系是晴天霹雳,把大家都吓呆了。因为大家全都知道,万代是毫无前途的,而且即将彻底垮台。他们认为,井户原这么办完全是出于对志波的友好感情,如果不往坏处想的话。
“您把这个公司弄到手是想扩大它的业务吗?”井户原的继子章治首先打破鸦雀无声的沉默局面。
“当然如此。否则为什么把它买下来呢?志波先生要对付它,显然是力不从心,无能为力。不过,照我看,如果动动脑子,善于经营,是能够搞出点名堂来的。”
“不过志波先生搞到这家公司总共才只有三个月,如果象他这样有权有势的人物马上就把它推掉,这就是说,他对这家公司没有任何信心。”章治坚持自己的看法。
“这什么出说明不了。”井户原回答,“我们公司已经把东洋建筑公司合并过来了,我们计划在建筑工业中要占有适当的地位。关于万代,我也有自己的计划。目前使用的建筑技术已经大为落后,而且应用得也不充分。在建筑行业中,手工劳动仍占主要地位。这种状况必须根本改变。依我之见,应当为新公司到国外购置大量的建筑技术设备,同时把我们的建筑工人派到订货的国家去学习掌控这种新技术。未来的建筑工业面临着巨大的任务,而为了挤掉现有的大建筑公司,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建筑机械武装自己。过些时候,我可以向诸位更为详细地介绍我的计划,而现在我只想说,我打算一方面亲自承担大规模的订货,另一方面继续为民众建筑住宅。”
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听着井户原讲话。
“他把万代公司转让给您,要了多少钱!”章治的表弟良三郎问。
“这可不便宜。”井户原微微一笑。
“到底要付多少?”
“我担心,诸位会认为价格过于高昂。老实况我必须考虑到和志波的友好关系。”井户原支支吾吾地不愿说出钱数。
“我听说,志波买下万代只花了九千万元左右。他把公司转让给您,显然得要一亿二千万到一亿三千万元吧?”
“不,价钱要贵得多。”
参加会议的人面面相觑,疑惑不解。现在他们都猜不透,他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只有根本一个人眼睛半闭地坐在旁边,一声也不况好象谈话和他毫无关系。
“实话说了吧,我付了十亿元。”
这一下,大家都吓呆了,眼睛都死死地盯住井户原。甚至根本也微微张开双眼,昏昏欲睡的神色也不见了。
“根本,您认为如何?我出的价太高了吧?”井户原转向根本问道。
“我想并不高。虽然您这样决定了,那就是说,您认为公司是大有发展前途的。”根本笑了笑。
“谢谢。”井户原说,“虽说诸位中有人反对,不过也已经无济于事了。因为买卖已经办成。而且根本赞成这桩买卖,对此我感到高兴。我希望,诸位能和他采取相同的态度。”
与会的人们一个个都点了点头,但是谁都没有说话。
“我已经说过,万代公司是大有发展前途的,一切取决于怎么来管理和经营。对此我承担责任,同时请诸位相信我。即使花了十亿元,我决不会让我们公司吃亏受损的。”井户原情绪十分激动,以至谁也不敢对他表示异议。何况他以往的成功使大家深信不疑,钦佩他万无一失的深谋远虑。
“公司什么时候开展业务活动?”良三郎率先打破了寂静,提出了问题。
“暂时还得稍候一些时间,不过可以肯定,工作会很多的。”
“需要为万代招收一批新职员吧?您准备雇多少人,才能使工作顺利开展哩!”
“我们得预先进行仔细的计算,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暂时还无须焦急。”
这种回答与井户原平时办事迫不及待的急性子格格不入,和他以往的为人处事也迥然不同。
究竟为什么在开展万代的业务方面他一点也不焦急呢?既然如此,那又为什么急不可待地花十亿元把它买下来呢?这么一大笔款子,可以立刻同时实行一系列赢利大的措施。显然,他和志波私人间的友好关系在这里起了作用。也许,完全是志波强迫井户原同意买下万代的吧!
经理会议结束后,井户原把根本留了下来。
“根本,咱们直话直说,我为了这个破烂摊子花了十亿元,您是否认为出价太高了?”他问。
“我觉得,你付的还更多些。”根本哈哈大笑。
“你说得对,不过我不敢在会上说出来。依你看,我付了多少钱?”
“大概得付十三亿元。”
“十五亿!”
“这么多?”
“是的,我多付的这五个亿,我想动用秘密预备金,在账面上抵销。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第三十七章 瞒天过海 井户施小计
“象井户原这样的人是不会那么轻率随便地花十五亿元去买一家濒于破产边缘的万代的,何况这家公司近来甚至连股息都停止支付了。”根本默默地想着。
从现有的迹象来判断,井户原又并不打算使它恢复生机。万代的最高价撑破天也只不过是五至六亿元。不错,万代占地面积很大,不过这些地皮已经全部折价抵押给银行了,这五亿元勉勉强强够还清旧债。
根本觉得,这桩买卖中离奇古怪、令人费解之处颇多。当然他明白,在做万代这笔交易中,政务次官志波的要求肯定会大起作用,井户原和他从某个时候起就交往甚密。也许,志波对奄奄一息的万代公司已深感无能为力,难于对付了,所以建议井户原把它买下。这一点连傻瓜也能明白,并不需要过人的才智。持这种想法的并非只有根本一人。然而,象井户原这样精明能干、善于算计的人,哪怕他和志波的关系再友好亲密,也决不会无缘无故地出这般高价买下一家对自己绝对无利可图的公司。
突然,根本的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不言而喻,井户原和志波之间达成了某种协议,那就是在买卖公司的合同中,他们明写的数目是四至五亿元,而另外十亿元,井户原就从自己公司的资金中出,这就是他在经理会议上宣布的数目,然后由他们两人均分,装入自己的腰包。这种行为确实可以认为是滥用股东们的信任,对于这种行为,井户原也许要负法律责任,因为公司并非井户原独家经营,形式上它是股份公司,因此公司的资金也并非他私人财产。也许,这个计划和志波的某些要求有关。志波为了政治目的急需用钱为了争得党的干事长的职务,必须千方百计地争取支持者,这就得花一大笔款子。显然,志波是向井户原借五亿元而借钱给政客,无疑是把钱泡汤,作无偿牺牲。可是,井户原又不能把这些话公之于经理们。因此,他们两人就耍了个花招,演出了一场出售万代公司的把戏,井户原也就顺手牵羊,把整整五亿元这么一大笔可观的款子,塞进自己的腰包。简单一句话,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根本很想证明自己推论的可靠程度,不过他暂时还不切道应当从何着手。在万代和东洋建筑公司基础上建立一个新建筑公司以后,根据新公司开展业务活动的蛛丝马迹,或许能在这方面会有点新发现。不过目前井户原却按兵不动,保持沉默。
根本准备近几日就和井户原谈谈,了解一下他的计划,从而摸透他的意图。
就在这时,井户原又召集了一次经理会议,并向会议发表了一通讲话:“诸位大概怀疑,我们新的建筑公司为什么至今还没有行动。因此,我今天特地把诸位请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当今的建筑业必须完全权械化。当然,这方面已经有所进展,但是在这一领域内,我们还远远落在美国后边,许多工种仍然采用手工操作。因此,我们必须与劳务部门密切配合,他们至今还按照过时的方法在工作。这样就势必丧失许多时间,并且由于资金使用的不合理而蒙受巨大损失。现在,建筑规模逐年扩大,常常有许多紧急的订单,现有的体制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其它工业部门的各个企业,其自动化程度与日俱增,只有建筑业落在后面。我建议,从美国进口最新的建筑技术,我也已采取了一些实际措施。请大家原谅,我迟至今天才告诉诸位。我打算最近和几位工程师一道去访问向我们提供设备的美国厂家,并就地检查新设备的工作情况。现在我还不准备告诉诸位,我们打算向哪些公司购买哪些机器,因为问题尚未具体决定。不过购货单很快就会造好,那时诸位就会一目了然了。”
井户原的话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博得了阵阵掌声。
根本想象得出,井户原的这番谈话一定会用大字标题刊登在各家大报上,并成为新建筑公司的最好广告。
不过,根本很快就产生了一种怀疑:难道井户原真打算把自己的计划付诸实施吗?倘若果真如此,那他为什么把十五亿元扔进万代公司这个烂摊子,而不用这笔款子在美国购置最新的建筑技术装备呢?显然,井户原决定发表达样一个没有物质资源做保证的、海市蜃楼式的计划,肯定是另有企图。也许,他是想借此来转移大家对购买万代的注意吧?当然,也不排除他以购置新设备为名,到美国去干别的名堂。这种可能也是存在的。
根本冥思苦想,久久不得要领。
过了两天,井户原又召开了一次经理会议。
这一次,井户原却显得疲惫不堪,也没有发表任何有关业务方面的讲话。
他无精打彩地摇摇头说:“看来我是太累了点。”
“您大概为新计划操劳过度了,应该休息一、二天才是。”良三郎随声附和。
“我也这么想,是该请个假到温泉去休息几天。”
包括根本在内,全体一致赞成井户原稍事休息几天。
不过根本总感到有些奇怪,象井户原这样身强体壮、精力充沛的人,在如此重要的关键时刻,却突然决定脱身到温泉去休息。
当天晚上,井户原把章治、良三郎和根本请到自己办公室。
“我确已决定到温泉去稍事休息几天。”他说。
“这很好。”良三郎高兴地说,“那么您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大概后天吧,还有些急事要安排一下。”
“到哪个温泉?”
“热海和箱根都有点腻了,想走远些。”
“那么到九州去吧?”
井户原笑而不答,不置可否。
这使根本更为怀疑:井户原这次决定到温泉去,决非为了休息。“或许应当琢磨琢磨,是不是他家里出了什么事。”他想。
突然,根本脑中冒出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以前他竟没有想到呢?不过,或许现在还为时不晚。当然,这是需要时间的……
两天之后,井户原坐特别快车到松本去了。他是临走前才宣布说要到长野县的诹访温泉去的。井户原预先还专门打了招呼,不让别人去送行。
根本当然也没有到车站去,不过他却派了一个旧时的部下到车站去了,很快他就向根本报告说:“他们共四个人上了车:井户原和一位年约三十的女人,这个女人穿戴得极为时髦,大概是位演员;另外一个三十二、三十三岁的男人,和一位年轻妇女,她的长相和穿戴都比井户原的女伴大为逊色。”
根本不知道这另外一个男人是谁。起初,他以为是并户原的秘书奥野陪他一起去的,然而奥野却仍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