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侦探路-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刘一踏油门,一阵烟尘,汽车呼地窜了出去。 
  我从后车窗往刚才的路上望去,那个农民还扶着摩托车,愣愣地站在那里。 
  公路越跑越长,月光越来越亮。 
  欢快的海狮跑得像是滑行,轮子转得很快,却又很轻,仿佛也怕扰乱了这一片诗意的寂静。 
  我看了看“三狼”,他的脑袋垂的更低了。 
  在月亮还没升上来之前,“三狼”还心存侥幸,因为我们的海狮还在他的势力活跃的地盘上行驶。现在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得出来:他的哥们儿救不了他了。一句话:没戏了! 
  随着车轮滚动得越来越通畅,流转得越来越潇洒自如,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殷实。 
  忽然,在万籁俱寂的空间里,一个朦朦胧胧含糊不清的声音传了过来,我猛地一惊,仔细听去,却原来是睡梦中的大头在嘟嘟哝哝地说着梦话:“……私人……私人——侦探……侦探,还有……还有私人的……真是头回听说……我算他妈的……服了……服了……” 
  开车的小刘回头给我送来一个甜甜的会意的微笑,大约他刚才也听到了大头的那番梦话。 
  月亮轻轻一颦,躲进一团云雾里,然后又飘然西去。她运行不息,变得明彻而洒脱,用一种无声的如水的光亮,示意我在走完这段归程后,我的办公桌上,也许电话铃声又会响起。回顾在黑石沟市面上看到的情景,我知道我们还不能歇气,我们这双疲惫的脚步,在这凝寂的土地上,还得继续踩出这道亮丽的风景线。 
  于是,夜半月光下,海狮飞驶得更快! 
  2000年10月11日于沈阳北陵一稿 
  2000年10月23日于沈阳北陵二稿 
  2000年12月03日于上海三稿     
  第四章 与骗子较量   
  老侦探智斗“阿庆嫂”(1)   
  既然骗子有意无意地使用了社会心理学的某些手段,我们为什么不能使用同样的办法,让“暗示”、“潜移默化”、“服从”等等在他们自己的身上发生效应?我们对两个骗子在这桩诈骗案中使用的心理诈骗术的剖析,终于派上了用场。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一直以来,人们对私人侦探有很多传说,许是相关题材的影视片看得太多了,人们以为私人侦探实在是太飘逸洒脱了,太神奇有趣了! 
  实际上私人侦探是个非常艰辛和危险的工作,面对难题并不轻松,和常人一样,有种种的烦恼和痛苦,自然也有种种愉快和幸福。是不是如同书籍影视里描绘的那样飘逸、洒脱、神奇、有趣,那自然要由读家来品评了。 
  下面给您讲个我麾下一个老侦探与魔较量的故事,由此或许能够让您或多或少地窥视私人侦探生活的一斑。 
  就从B市某国道25公里处的一家叫阿庆嫂的饭店谈起吧! 
  这是家饭店兼住宿的混和型饭店:楼上旅社,楼下饭店。住宿、就餐的顾客络绎不绝。 
  饭店老板娘林里美,二十七八岁,娇艳柔美,且又精明勤快。一块蓝底白花的头巾长年包在头上,腰上围着阿庆嫂式的围裙。店里店外,跑来跑去,腿快手快眼快嘴快,像是蝴蝶飞来飞去。更绝的是,她模仿戏里的阿庆嫂惟妙惟肖,有人打趣地问她:“你家老公呢?他怎么也不来帮你一把?”这时她就会用戏里阿庆嫂的腔调回答你:“啊,你说我家阿庆啊,他到上海跑单帮去了!”至于她家老公到底叫什么名字,干什么工作,谁也不知道。 
  阿庆嫂的生意红红火火,方圆十多里,很少有人不知道这家饭店。 
  我们把一桩案子的侦察视角锁定在了这家阿庆嫂饭店。特别是那位腿快手快眼快嘴快,像是蝴蝶飞来飞去的阿庆嫂林里美,更是我们锁定的目标中的目标。 
  为什么?因为两年前那桩轰动C市的特大无缝钢管诈骗案,涉及到了这家阿庆嫂饭店…… 
  一、千吨无缝钢管被骗 
  1994年6月,C市爆出了一个特大的新闻:C市钢管厂价值362万元的1000吨无缝钢管被两个自称为陆杰和郑北平的骗子骗走,至今没有任何线索。警方悬出公告:协助破案或提供线索者,将获高额奖金…… 
  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上午10点多钟,赤日当空,天气热得发狂,地上也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的浮在空中,使人觉得喘不上气来。 
  这时一辆豪华的“林肯”轿车悠然而至,两个骗子开始表演。叫陆杰的骗子故意落下了车窗玻璃,把手机放在耳边,大声嚷嚷:“王厂长吗?兄弟已到了你们厂。啊,就在门岗……啊,不用接……马上,马上……” 
  与此同时,另一个自称郑北平的骗子则从车前门走下,客客气气地对门卫说:“我们是B市物资公司的,我们陆经理是王厂长的老朋友,到厂里找王厂长谈笔生意!” 
  两个门卫相互瞧瞧,见两人身着高档西装,手持手机,且乘坐如此高档的“林肯”轿车,还和王厂长是老朋友,自然不敢阻挡,于是放下拦车的铁链,一挥手,把两个骗子放进厂里。 
  两个骗子并不认识王厂长,为了接近王厂长,他们寻找到了一个“道具”——厂里青工小董。这一次,两个人找他带路,引见王厂长。 
  在小董的引见下,两个人派头十足地来到三楼的厂长办公室。 
  一见王厂长,骗子郑北平便抢先一步:“王厂长,我们是B市物资公司的,这是我们公司的陆经理。” 
  这时骗子陆杰稳步上前,彬彬有礼地握着王厂长的手说:“我叫陆杰。您好,厂长!”接着,他又把郑北平向王厂长做了介绍:“这位是我们公司购销科的郑科长。” 
  然后将眼光转向小董:“看来你们厂的小董就不用我介绍了吧,我们也算是老朋友啦!” 
  随后,在向王厂长敬上一支中华牌香烟后,相互交换名片,落座,喝茶如此等等。 
  就这样,这个王厂长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接纳了这两个陌生人。 
  陆杰说:“我的一家老客户,急需1000吨无缝钢管。本来我和别的厂家已洽谈好了意向,可头几天遇到了董老弟,董老弟硬是叫我把这份合同与您王厂长签,他还说您王厂长事办得明白,为人特别爽快,反正是有钱大家赚,所以我们今天就来了!” 
  听陆杰这么一说,王厂长哈哈大笑:“爽快与不爽快,咱们事上见。” 
  王厂长请两个骗子先看看货,然后吃饭。 
  陆杰又是一番赞叹:“这百闻不如一见,王厂长果然是爽快人,既然这样,兄弟我在价格上也不好争了,一切就按厂长您说的办!人都是这样,一回生,两回熟,头一回事办明白了,以后还愁没来往?” 
  接着就是看货,看完货已是中午,请客人吃饭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王厂长特意把一个副厂长和厂销售科的科长叫来,陪同着这两个骗子一块进了当地一家高级饭店。 
  落座,点菜,还没喝酒,王厂长便开门见山谈到生意,这时人们头脑都很清醒,谁也没有受到酒精的干扰。 
  王厂长对陆杰说:“看得出,您陆经理也是办事人。货,你们也看了,合同嘛——吃完饭我们回去就签。价格,我也给你们压到最低了,货款一共是362万元,头一回跟我办事,咋说也得让你有钱可赚。只是这打款方式——”   
  老侦探智斗“阿庆嫂”(2)   
  不能说王厂长不精明,“一手钱,一手货”这做生意的基本原则他还没有忘掉。 
  陆杰当然不能“一手钱,一手货”了,如果是这样,这桩买卖也成不了骗局。 
  他不慌不忙地说:“咱们离着也不远,我今天当着真人不说假话,要货人是我合作多年的老客户,年盈利都是几千万,只要合同一签,对方马上就往我帐面上足额打款。”稍顷,他想了一会儿,接着说:“我看不如这样,我先把我公司的空白支票压你们这儿一张。提完货,五天之内,我让他们直接给你打款。省得款先到我帐面上,我还得再往你们这转,那样一来周转的时间长不说,办起来也麻烦!如果五天之内,货款没进你们的帐,你就把我这张支票填好存在你们帐上!” 
  王厂长听了这个陆杰的一番话,倒是动了脑筋,长时间闷闷的沉默。 
  这时,陆杰眼珠转了转,说:“王厂长信不过我,还信不过小董吗?我们是老朋友,他又在你们厂。再者说,如果对方不把款打到你们的帐户上,我到哪儿去取差价款?“ 
  王厂长还是没有反应。 
  陆杰有些着急:“如果王厂长信不过我陆杰,可以通过银行查查,看看我帐户上有没有款!” 
  王厂长说:“不是我信不过你陆经理,只是我厂目前银根吃紧,急需用钱!” 
  陆杰瞪大眼睛说:“5天,差一天你找我算帐!” 
  在座的人一看两位头头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事儿基本也算敲定了,于是频频举杯,几杯酒下肚,大家已是亲热得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了。 
  本来是王厂长请客,到结帐时才知道,这个陆杰经理不仅早就买了单,而且还让服务小姐给每人带了两盒烟一个打火机。出手如此大方,不能不给王厂长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这个美好的印象,动摇了王厂长“一手钱一手货”的基本原则。 
  王厂长当即指示销售科长:“回去以后要抓紧办!” 
  陆杰表现得更是豪爽:“别看我今天喝了不少酒,但我酒后说话是算数的。各位记住,货款一到位,从我应得的差价里再拿出5万,给大家甩点烟酒钱!为了和各位交朋友,这笔生意我宁可少挣钱。” 
  这5万的许诺,使在座的众人乐得合不上嘴,于是回厂之后,很快就签订好了合同,连第二天的提货手续也一并办了个全。 
  第二天,厂大门刚一打开,那个称郑北平的郑科长已带来了10台东风牌大挂车,一次就运走了100吨钢管。接着不到两天的工夫,1000吨钢管便全部运离出厂。 
  至此,陆杰、郑北平两个骗子的全部诈骗行动终于画上了一个得意的句号。 
  等到了第五天,这个王厂长才指派财务人员去开户银行查一查,看有没有到款。在没查到进款的情况下,根据王厂长的指示,将陆杰留下的那张空白支票填好存上。 
  可是很快,一个意想不到的反馈刹时使王厂长慌了手脚:这张支票是假的! 
  王厂长顿时感到大事不妙,亲自按陆杰留下的名片打电话。可不论是宅电还是手机,送进耳朵里的都是“嘟嘟嘟”的忙音。 
  慌了神的王厂长紧忙指令那个同桌吃饭的销售科长打电话去B市物资公司询问,对方回答更是干脆:“我公司从未有姓陆的经理和姓郑的科长,也从没买过1000吨钢管!” 
  王厂长一头栽倒在沙发上昏了过去。 
  这就是这桩诈骗案的全部过程。 
  这两个骗子当时并没有隐身,是人们都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有血有肉的实体。但是在全部钢管被骗走以后,他们却全部神秘地失踪了,像是漂浮的云雾,一阵风吹过,消失得无影无踪…… 
  二、从没有线索的地方着手 
  当时,我真有些纳闷儿,骗子的骗术并不算高明,那个厂的厂长据说还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企业家,多次获得省市的先进称号,他当时怎么糊涂了呢?退一步说,就算是这位厂长糊涂,那些陪同一块的副厂长、销售科长也不会和厂长一块糊涂吧?然而,谁都没有看得出来,硬是瞪着眼睛让两个骗子雇了十辆大挂车,把钢管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公然运走。直到钢管运走的第五天,才算醒悟过来,哭天叫地大喊:“狼来了!” 
  公安机关立案侦察历经了二年时间,骗子依然逍遥法外。该不该接手这桩棘手的案子?倒使我颇费了一番心思。若大个企业派厂保卫科长来请我,同时还代表立案侦察机关的意图,当然恭敬不如从命了。 
  C市钢管厂,在50年代就誉满全国,在全国的钢管行业中也算得上是龙头老大了。高大的镶着黑色花岗岩的门楼,气势宏伟,依然显示着当年的雄姿英发。 
  厂保卫科科长刘鸣久陪同我们来到了厂办公大楼,王厂长和一个副厂长以及销售科长早就恭候在楼下了。 
  见了面之后,我寻思这三位当年的当事人多多少少能够提供些什么破案线索。不能不让人心凉的是,这3个人什么有价值的线索也拿不出来,甚至是到现在还没从噩梦中醒过来。问他们有没有两个骗子的照片?没有!问他们两个骗子可能有的地址或单位?没有!骗子给的名片报的地址、单位、电话等等,都是假的,我们不知他们从哪儿来,现在也不知他们都到哪儿去了!问他们两个骗子的相貌,这三个人的描绘倒比较一致:自称为陆杰的骗子,男,40岁左右,身高约1。67米,大腹便便,圆脸,秃顶,眼睛不大,但却透着神韵,讲话斯文,略带北腔南调,给人感觉酷似阅丰资深的大老板。自称郑北平的骗子,男,约三十四、五岁,身高不足1。72米,身体瘦弱,长脸,戴近视镜,头发虽然稀疏,但却向后梳理的很亮,该人讲话嗓音尖细。   
  老侦探智斗“阿庆嫂”(3)   
  为了了解案情和寻找线索,我们又来到了当地公安局找到办案的干警。这两个干警,一个叫赵磊,一个叫胡志伟。面对私人侦探,二位年轻的警官显出一种无视和傲慢,他们说,接受这个案子的时候,只有那份合同和那张假支票,还有两张假名片。厂子送到公安部门的全部线索就是这些,可除了“假”就是“空”,根本就无从入手。 
  他们唯一能抓到的线索,是大门门卫,因为骗子运货出门,门卫必须登记车号。如果找到车号,就能找到车主,顺藤摸瓜,也许能找到这两个骗子。车号很快找到了,也很快找到了这10台运货大挂车的司机,都是B市运输个体户,他们都承认那几天从C市钢管厂拉过钢管,但是雇主只让他们运到沈阳市郊外一条公路旁卸下,又装到另外雇来的大挂车上运走,至于运到哪儿去,他们一无所知,而那些另雇的大挂车车牌号是多少,谁也没有记下。 
  线索断了。 
  至于那份合同和那张支票、两张名片,因为全是假的,对破案没有任何意义。于是他们又把眼光瞄到青工小董的身上。因为那两个骗子是通过小董的引见,才得以和王厂长见上了面。 
  钢管诈骗案一暴露,青工小董便两腿发软,两眼发直。在公安局干警的追问下,他啰啰嗦嗦地道出他和这两个骗子相识的实情:那是那年5月的一天,他去B市出差,住在叫“阿庆嫂”的饭店里,一天在楼下吃饭,因为没有空桌。人称阿庆嫂的老板娘把他安排在里屋陆杰和郑北平一个桌上,似乎老板娘阿庆嫂和那两个人还很熟悉。吃饭的时候,这两个人听说他是C市钢管厂的,就给他加了两个菜和一瓶啤酒。陆杰说:他要买一大批钢管,问小董能不能帮忙。小董心想,厂里的钢管正愁卖不出去,于是就对他俩说,可以,这事得跟我们王厂长谈。陆杰说,过些日子他们俩去钢管厂看看,要小董给引见引见,事成之后,少不了他的好处费,等等。其实小董不知道他们是不是B市物质公司的,除了这次偶然相遇外,他和他们再没有其它任何来往。 
  小董虽然没有道出这两个骗子的详细情况,但是却提供了两个重要线索:一是两个骗子似乎在阿庆嫂饭店住宿过,既然住宿必有住宿登记;二是那家饭店叫阿庆嫂的老板熟悉这两个骗子,必然能知道更多一些这两个骗子的详尽情况。 
  赵磊和胡志伟通过当地派出所,找到了这个阿庆嫂。谁知这个阿庆嫂,却一口咬定根本不认识什么陆杰、郑北平,还有什么小董。她这个饭店,在那个月也根本没有住过什么叫陆杰、郑北平的客人。“不信,你们可以查旅客登记簿嘛!”找来当月的旅客登记簿一查,果然没有这两个人,但却查到了小董的名字! 
  线索再一次中断。 
  到此,实际上C市钢管被骗案,什么线索也没有,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无所有”的“空”!没有照片,没有地址,甚至连名字都可能是假的…… 
  要在茫茫然的人海中去寻觅出两个没有照片,没有地址甚至连名字都可能是假的骗子,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十分古怪的天方夜谭。 
  这个案子,接还是不接? 
  就在我正犹豫的时候,王厂长向我们投来了那双充满期望和充满哀求的眼神。也难怪,他的精神压力实在不算轻松。案发后,厂里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想必是王厂长拿了人家的钱。要不、款没入帐,他凭什么把上千吨的钢管往外放?”还有的说:“听说那个姓陆的骗子一笔就先给了他5万元……” 
  看来,不找到骗子,挽不回巨大的经济损失不说,自己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公安局搞了两年还没抓到骗子,他现在只能把希望寄予在我们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