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切恢复正常后。
田丰策马来到赵风身边,感叹道:“主公。”
“刚刚我还真担心,主公一怒之下。”
“就让人把他们都射死了!”
赵风笑道:“有什么好担心的。”
“我虽然有两千五百骑兵部曲。”
“但其中只有一千四百骑,是我们原先的士兵。”
“剩余一千一百余骑,都是联军的骑兵。”
“真要射杀了各镇诸侯,两边还没开战,我的骑兵部曲就会自乱阵脚。”
田丰笑道:“谁让主公这么年轻呢。”
赵风摸了摸自己的脸:“放心!”
“年轻人虽然容易冲动,容易动怒。”
“但我身为你们的主公,要为几万人的生命负责。”
“而且,孙子兵法有云: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田丰点了点头:“兵书说的再好。”
“但知易行难。”
“还有就是纸上谈兵,误国误民!”
赵风打了个哈哈:“元皓兄严重了。”
“孟子言: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是赵风,又不是赵括。”
“而且,我们现在既无国,也无民,何谈误国误民!”
接着话锋一转:“不过,说实在的。”
“刚刚我还在想,趁机射杀了酸枣联军的各镇诸侯。”
“然后再趁机收编了酸枣联军的五万大军!”
田丰擦了擦额头的细汗:“主公还真敢想!”
“别说收编五万余大军。”
“就是主公的大军,超过五万。”
“袁盟主、袁术等人,就可能会对主公产生敌意。”
“他们不需要对主公发动进攻,只需要不断的削减主公的军粮。”
“主公就无以为继了。”
“所以我们当务之急,应该是谋取一块立业之地了。”
“不然永远被人卡着脖子。”
赵风点了点头:“我就是想了一下而已。”
“而且五万大军,我们也不可能全部收编。”
“别说五万,就是收编两万,我们也不一定能做到。”
“到时候还会坏了自己的名声。”
“得不偿失。”
“弄到八千骑兵,就挺好的。”
“如果我们以后在在北方发展,骑兵可以立刻起到大作用。”
“如果是在南方发展,南方可不好弄到战马,我们应该多弄一点。”
“不论以后的立业之地是在北方,或是在南方,多弄点骑兵,总不会有坏处。”
两人一路闲聊。
对于立业之地,也预选了几个地方,然后做了后期发展的推演。
比如会遇到什么问题,能得到什么好处,可以与哪些人结盟,又会和哪些人对立。
然后互相权衡利弊。
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
行军一个半时辰,在快到酉时时,联军大军,在赵云的骑兵部曲处,停了下来
当赵风的大军,抵达赵云处时。
联军把赵云的骑兵部曲,半包围了起来。
不论是从天色,还是从粮食所在地,大军都没有继续前进的动力了。
因为中午发生了不愉快。
赵风虽然不怕联军会趁机杀了自己。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联军脑子一热。
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赵风对于兼并联军的大军,有顾忌。
但联军对于兼并赵风的大军,是没有丝毫顾忌的。
看这情况也知道。
联军是担心,赵云的骑兵部曲,携带粮食回归大军后。
赵风可能又会用粮食来做文章。
没办法,本来两边的信任,就有危机。
加上中午的事情后。
现在两边已经没有丝毫信任了。
虽然看上去,好像还和以前一样。
但实际上,两边的关系已经完全破裂了,双方都是互相猜忌。
只要有机会,都不会放过打压对方的机会的。
如果再出现联军被包围的事情,赵风肯定是不会出兵相助的。
同理,如果赵风出现危机,联军也不会出兵相助的。
赵风对旁边的传令兵道:“速去通知赵云。”
“让他卸载一万两千石粮食,丢在原地送给联军。”
“现在两军关系微妙。”
“他赵云不要从联军中穿插回来。”
“携带剩余的四千石粮食,绕道返回大军。”
传令兵一拱手:“喏!”
说完,就策马往赵云所在地奔去。
两军虽然关系微妙。
但也还算克制。
在赵云把粮食留下后,没发生什么意外。
直接返回了赵风的大军所在地。
第二天。
联军大军出发一个时辰后。
赵风对赵云说道:“因为大雪影响了行军速度。”
“我们抵达阳武的时间,会增加一倍。”
“原本预计三天抵达阳武,现在应该要七天左右。”
“你率领骑兵,在运一次粮食回来。”
“这次用五千匹战马,运送粮食,直接找周仓和典韦分别要五百匹战马。”
赵云一拱手:“得令!”
说完,就策马往自己的骑兵部曲,奔去。
不一会。
赵云的骑兵部曲,牵引着四千匹战马,迅速离去。
因为有了经验。
对于大军的方位,和行军速度有了了解。
这一次,没有出现意外。
赵云在快要天黑时,就顺利的运送了两万石粮食回来。
有了这两万石粮食。
大军就可以毫无顾忌的抵达阳武了。
可惜,赵风怎么会和联军一起,抵达阳武呢?
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道扬镳
因为之前赵风要赵云去运输粮食的时候。
是让联军先走了一个时辰的。
所以赵风这边又运回了大量粮食的事情。
酸枣联军暂时还不知道。
对于赵风的做法。
联军方面也没什么奇怪的。
以两军目前的关系,中间间隔一个时辰的路程,十分正常。
只是联军不知道。
第二天。
赵风又故意耽搁了一个时辰。
然后率领大军,直接转向,往北而去。
正式和酸枣联军分道扬镳了。
赵风和酸枣联军的两军之间,间隔了两个时辰的路程,加上路线也完全不同。
两军只会渐行渐远。
等到酸枣联军发现。
赵风也已经率领大军走远了。
大军行走了一个时辰后。
赵云对赵风说道:“兄长,我们就这样不告而别,真的好吗?”
“而且,明天联军就会断粮了。”
“联军就算再怎么赶路,距离阳武也还有四天左右的路程。”
“这样会出大问题的!”
田丰笑道:“赵校尉多虑了。”
“主公肯定早就有了打算。”
“不然也不会让赵校尉,运两万石粮食回来。”
“这些粮食,都够我们吃到中山国的了。”
赵风点了点头:“我就是要不告而别。”
“然后等酸枣联军知道我们走了后。”
“因为大军即将断粮,但又没什么办法解决,而干着急的样子。”
“我虽然看不到,但想想就觉得有趣。”
赵云一时无语,喃喃道:“但联军大军,明天就会断粮了。”
“万一中间出点意外。”
赵风笑道:“你都说了,联军大军明天才会断粮。”
“我就明天中午在把粮食给他们运过去好了”
“有一下午的时间寻找,肯定不会出大乱子的。”
酸枣联军大军处。
一快马,快速跑到刘岱的身前,一拱手:“启禀主帅!”
“大事不好了!”
刘岱冷哼一声:“又出什么大事了?”
马上之人,唯唯诺诺道:“属下奉命,在半路上留意赵将军率领大军的动向。”
“因为一直没有等到赵将军的大军。”
“所以属下,就原路返回,想去看看发生了什么情况。”
“结果抵达赵将军大营时。”
“发现赵将军已经率领大军离去多时了。”
“但大军并没有跟着我们!”
刘岱听了一愣:“你的意思是。”
“赵风率领大军,独自走了?”
袁遗叹了一口气:“我前天就不赞成,率领大军去半围困赵风的骑兵运粮部曲。”
“那一骑兵部曲的领兵之人,是赵风的亲弟弟。”
“这下把赵风得罪死了。”
“明天我们大军就要断粮了。”
“诸公说怎么办?”
张邈反驳道:“前天中午,两军对弈的时候。”
“我们就已经把赵风得罪死了。”
“前天如果不半围困赵风的骑兵运粮队,赵风也会用粮食来威胁我们。”
“就和现在一样。”
“我们那样做,好歹多索要到了三天的军粮。”
“按照正常行军,明天我们的所在位置,距离阳武还差四天不到的路程。”
“只要在路上,劫掠一、两个乡里,在让人去阳武求来一些军粮。”
“不会断粮的。”
乔瑁冷哼一声:“劫掠之事,休要再提!”
“之前劫掠陇城,我就不赞成。”
“我们这样做,与那无道的董贼,有何分别?”
鲍信嗤之以鼻道:“说的你当时,比我们要劫掠的少一样。”
“还不是跟我们一样,对百姓动手了。”
乔瑁指着鲍信的鼻子:“庶子!”
“当时不是因为刘公,我怎么会这样做!”
刘岱罢了罢手:“乔公休要把罪名怪到我头上。”
“当时是诸公一起决定的。”
乔瑁指着刘岱的鼻子:“身为主帅,一点担当也没有。”
“就算诸公都同意此事,只要主帅拒绝,此事也断不会发生!”
“难怪赵公一直说,奋武将军曹操有先见之明,早早的脱离我们,前去投靠了袁盟主!”
“现在赵公肯定也是有这个打算。”
“这一切,还不是因为主帅无能!”
刘岱一摆手:“够了!”
“我是袁盟主任命的。”
“说我无能,岂不是骂袁盟主识人不明?”
“就凭你这句话。”
“你就算前去投靠袁盟主,袁盟主也不会待见你!”
乔瑁冷哼一声:“我为什么要去投靠袁盟主?”
“我也可以去投靠袁总提调官!”
张超对众人一拱手:“诸公!”
“如今我们应该齐心合力。”
“这样吵下去,也无济于事。”
“还是考虑一下,怎么解决大军粮食问题吧。”
刘岱对乔瑁一拱手:“既然乔公不同意继续劫掠乡里。”
“那乔公说说。”
“大军应该如何解决军粮问题?”
乔瑁沉吟了一下:“我觉得,我们应该派人前去联系赵公。”
“粮草之事,依然还要靠赵公来解决。”
“就算我们劫掠了乡里,凑够了粮草,能够安全返回阳武。”
“然后呢?”
“以阳武的屯粮情况来,最多也就够大军吃上半个月的。”
“半个月后,大军还是要断粮!”
“也就是说,只要赵公还是负责酸枣联军的提调官,我们就绕不开赵公。”
“早晚都是要去面对的。”
张邈嗤之以鼻道:“谁说我们绕不开赵风的?”
“只要回到阳武。”
“我们就联名上表袁盟主,告知此事。”
“不管怎么样,都会免去赵风假提调官的职务。”
“我们就不用受他威胁了。”
刘岱突然开口道:“乔公。”
“我有一事不明。”
“还请指教!”
乔瑁点了点头:“刘主帅请问。”
刘岱质问道:“从最开始整合骑兵,到现在商量粮草之事。”
“乔公一直都在帮赵风说话。”
“赵风在会盟上,就是率先支持袁公路为盟主。”
“乔公刚刚也说了,会去投靠袁公路。”
“莫非乔公一直都是袁公路的人?”
“然后与赵风那厮,有了某些不为我们所知的勾结?”
乔瑁指着刘岱的鼻子道:“刘岱!”
“你含血喷人!”
“刚刚明明只是气话。”
“如何能当真?”
刘岱罢了罢手:“乔公别激动。”
“这样。”
“既然乔公认为我无能,又想去投靠袁公路。”
“不如现在就离去吧!”
第三百六十九章 联军内讧
乔瑁叹了一口气:“既然话已至此。”
“我也再无颜面,继续待在这里。”
然后对众人挨个一拱手:“诸公。”
“瑁就此别过!”
说完,带着几名亲卫,策马往自己的部曲,离去。
刘岱望着乔瑁离去的背影,沉声道:“诸公!”
“酸枣联军,如今总共加起来,只有五万余军队。”
“乔瑁带着部曲一走,酸枣联军就只剩四万余军队了。”
“如今董卓过河进攻内河郡,李等人在大谷关抵挡孙坚。”
“各地都在酣战,乔瑁不会直接去投奔袁公路,只会前去靠拢赵风。”
“赵风原本就有两万余部曲,如果加上乔瑁的部曲,就差不多有三万军队。”
“他们二人军队加起来,不比我们少多少,而赵风又掌管后勤辎重大权,我们就更加奈何不了赵风了。”
张邈一拱手:“刘主帅,想要如何做?”
刘岱伸手在自己的脖子,横切一下:“既然不能让乔瑁走。”
“就只能杀了他!”
袁遗一拱手:“这样做,只怕不妥吧。”
刘岱罢了罢手:“没什么不妥的。”
“事成之后,我们对外宣称:乔公突围时,身负重伤,又在撤军时,偶感伤风寒,不治身亡了!”
“乔瑁的部曲,就由我们一起瓜分,诸公何乐而不为?”
张邈沉吟了一下:“此事乃是兖州内部之事。”
“我弟张超,就不要参与了。”
鲍信一拱手:“那不行,孟高兄如果不参加行动。”
“事后如果把消息泄露出去,与我们的声望不利。”
张邈罢了罢手:“不会,既然我参与了行动。”
“我弟就不会把消息泄露出去的。”
袁遗一拱手:“袁绍和袁术,皆是我堂弟!”
“不论乔公是投奔袁本初,还是投奔袁公路,我都没理由去杀害他。”
“诸公最好也不要妄动!”
刘岱笑道:“伯业兄,北方战场,以袁盟主为主。南方战场,以袁公路为主。”
“只要伯业兄同意此事,事成之后,乔瑁的部曲,直接让伯业兄带走五千士兵!”
“届时伯业兄的部曲,就是我们酸枣联军里,兵力最多的了。”
“我这个主帅之位,就是让与伯业兄,也不无不可!”
袁遗沉吟了一下:“好!”
“那此事,我就不在过问,但我也不会对乔公动手。”
“事成之后,我分五千士兵!”
刘岱点了点头:“没问题。”
“那我们如此这般!”
“诸公按照计划行事吧!”
赵风部曲处。
赵风招来众人商议道:“诸位,现在到了岔路口,我们是率军前往卷县,还是率军前往原武。”
“如今大雪封地,去卷县还要两天,去原武则要六天。”
“虽然粮食不缺,但行军速度确实不快,加上天寒地冻的,士兵也容易感染风寒。”
“但卷县距离战场太近了,还有就是,我们到了卷县,粮队也会在卷县修整。”
“这样供应给酸枣联军的军粮,就不知道要拖延多久了。”
赵云沉吟了一下:“去卷县吧。”
“天寒地冻的,战马也不适合行军,容易冻伤战马的脚掌!”
“战马如果脚掌受伤,是很不容易恢复的。”
田丰沉吟了一下:“如今大雪封地,雪不融化了,董卓军也不会继续用兵了。”
“安危上,应该没有风险。”
“只是我们供给给联军的军粮,会出现问题。”
“但只要冰雪融化的够快,粮队运送的速度,就慢不了几天。”
赵风点了点头:“那就往卷县而去吧。”
“至于联军的军粮供给,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拖延几日好了。”
“谁让天寒地冻的,粮队行进缓慢呢?”
众人一拱手:“喏!”
说完,就各自策马离去,然后带着队伍,继续往北面的卷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