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七诫-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小事,去衡量你,评判你。

  小事往往是成就大事的基石,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领导者要善于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使两者相得益彰。

  如果领导者能在许多看似平凡的时刻,勤于在细小的事情上与下属沟通感情,经常用“毛毛细雨”去灌溉员工的心灵,下属会像禾苗一样生机勃勃,水水灵灵,茁壮成长,最终必然结出丰硕的果实。

  调动其积极性、激发职员的热情和干劲,光会说一些漂亮话是不够的。配合实际行动,不失时机地显示你的关心和体贴,无疑是对下属的最高赞赏,这种方法可以在下列场合中收到最好的效果。

  1.记住下属的生日,在他生日时向他祝贺

  现代人都习惯祝贺生日,生日这一天,一般都是家人或知心朋友在一起庆祝,聪明的领导者则会“见缝插针”,使自己成为庆贺的一员。有些领导者惯用此招,每次都能给下属留下难忘的印象。或许下属当时体味不出来,而一旦换了领导有了差异,他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你。

  给下属庆祝生日,可以发点奖金、买个蛋糕、请顿饭、甚至送一束花,效果都很好,乘机献上几句赞扬和助兴的话,更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2.下属住院时,领导者一定要亲自探望

  一位普普通通的下属住院了,领导者亲自去探望时,说出了心里话:“平时你在的时候感觉不出来你做了多少贡献,现在没有你在岗上,就感觉工作没了头绪、慌了手脚。安心把病养好!”

  有的领导者就不重视探望下属,其实下属此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住在医院里,却惦记着领导是否会来看看自己,如果领导不来,对他来讲简直是不亚于一次打击,不免会嘀咕:“平时我干了好事他只会没心没肺地假装表扬一番,现在我死了他也不会放在心上,真是卸磨杀驴,没良心的家伙!”

  3.关心下属的家庭和生活

  家庭幸福和睦,生活宽松富裕,无疑是下属干好工作的保障。如果下属家里出了事情,或者生活很拮据,领导却视而不见,那么对下属再好的赞美也无异于假惺惺。

  有一个电子公司,职员和领导大部分都是单身汉或家在外地,就是这些人凭满腔热情和辛勤的努力把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该公司的领导很高兴也很满意,他们没有限于滔滔不绝、唾沫横飞的口头表扬,而是注意到员工们没有条件在家吃饭,吃饭很不方便的困难,就自办了一个小食堂,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当员工们吃着公司小食堂美味的饭菜时,能不意识到这是领导为他们着想吗?能不感激领导的爱护和关心吗?

  4.抓住欢迎和送别的机会表达对下属的赞美

  调换下属是常常碰到的事情,粗心的领导总认为不就是来个新手或走个老员工吗?来去自由,愿来就来,愿走就走。这种思想很不可取。

  下属调走时,彼此相处已久,疙疙瘩瘩的事肯定不少,此时用语言表达领导的挽留之情很不到位,也不恰当。而没走的下属又都在眼睁睁地看着要走的下属,心里不免想着或许自己也有这么一天,领导是怎样评价的呢?此时领导者如果高明,不妨做一两件让对方满意的事情以表达惜别之情。

  □考察下属的八种方法

  要做一名善于用人的领导,必须学会考察下级,这是领导的一项基本功。领导不掌握考察人的本领,就无从辨别贤愚优劣。也无法对下级进行奖惩和升降。那么,领导考察下级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呢?

  1.直接面谈

  面对面交谈能使领导对考察对象产生直接的亲身感受和较深的体验,从中窥见其思想水平高低、见识深浅。如果不见其面,不听其言,就很难得到具体深刻的印象。对于不大熟悉的下级,领导可以通过面谈了解其工作经历,受教育情况,有何专长、兴趣、志向、气质以及应变、表达、见识能力等。面谈之前,领导应对被考察者的各种背景材料进行尽可能多的了解。谈话的气氛要轻松愉快,亲切融洽;领导要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善于观察和分析对方的反应。

  面谈形式并不一定都是“一对一”式的,领导也可以采取开座谈会的方式,将若干被考察者召集到一起,向他们提出各种问题,通过他们的应答情况考察其素质和水平。领导所提的问题可以是一般性的知识和专业理论,也可以是实践中待解决的问题和某种新奇的想法,从中了解被观察者能否抓住问题的实质,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可行,是否巧妙,思想是否灵活多变,知识面、专业水平、应变应答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怎样,等等。

  2.随时观察

  这是领导通过日常工作和生活,对身边的下属和下级干部进行有意识地观察。领导对下级日常的观察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留心被考察者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言谈举止,看其觉悟高低,作风好坏,能力大小;(2)根据同类相聚的原理,通过观察他结交什么人,敬仰什么人,鄙弃什么人,看其思想状况和品格高低;(3)通过被考察者在关键问题上和关键场合中的表现辨其良莠。有的人平时看不出上下,一到关键时刻就看得非常清楚;(4)在相互比较中观察。同是下属,在同一个问题上的态度和做法就不大相同,优劣、高下就自然地显现出来。

  3.有意考验

  仅仅面谈和观察,领导有时还不足以识别一个人,这就要求进一步采取一些必要的方法,对被考察者进行一些有目的的试探,在动态中进行考察。比如,领导有意识地把某人放在某环境中,看他的表现,有目的地把某项工作交给他去完成,从而检验他的能力,授意他在某种场合发言以考察他的水平,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考验要有一个尺度,领导不能“陷人于法”,诱使下级犯错误。比如说,领导故意让人拿一些财物去赂贿员工,看看谁欣然接受,谁拒不收纳,以此来考察下级是否廉洁,这种做法就不可取。

  4.群众评议

  考察和识别下级,光靠领导个人智慧和少数“伯乐”的眼光,难免有片面性和局限性。领导要想对下级的思想、品质和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必须充分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和看法。这样,不仅有利于防止和纠正可能出现的偏见,而且可以使领导开阔视野,拓宽知人渠道,在更广的范围和更多的层次中选贤任能。孟子说得好:“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让群众参加评议的方式,目前主要有调查访问、民主评议、群众推荐、民意测验几种,领导可以分不同情况而用之。

  需要指出的是,领导对群众的意见也要采取分析态度。经验告诉我们,再好的下级也不可能获得百分之百的群众的赞扬和拥护。越是原则性强、开拓精神强的下级越容易得罪人,而一些工作无能、讨好有术的人,往往能赢得数量可观的支持。

  5.依靠专家

  要考察和选拔从事某一专业,或主管某方面业务工作的下级,领导最好请该专业的专家和同行来推荐和评议。因为只有内行人才能对其业务水平作出深刻、全面、恰如其分的评价。如果担心人际关系的影响和感情因素的干扰,会使考核结果失真,专家评议可以采取个别征询的方式进行。

  6.考试测评

  考试,这是通过考卷来测评下级水平高低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虽然难以真正测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对考察下级的文化水平、理论修养和专业知识还是必要的。中国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就是它的前身,英、美的文官考试制度就是仿效中国的科举制度的,只是随着封建社会的腐败,中国的科举制度丧失了公正无私、机会均等的本意,才被废弃了。今天看来,考试仍可作为考核下级的一种方式。考试内容不外乎基础知识、理论知识、本部门本专业知识、领导和管理知识及综合知识几个方面。考试要有针对性,从事什么工作,就考与之有直接关系的内容,不可漫无边际地什么都考。要尽可能地注意对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除了在考卷上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应试者提出解决办法外,在考试形式上还可以辅之以口试和现场模拟测试,以弥补笔试缺陷。

  7.注重实绩

  这是所有考察途径中最主要的一条。一个下级究竟怎样,主要应看他政绩如何,是不是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果一个下级在一地主持工作多年,仍然“山河依旧,面貌未改”,什么工作也没搞上去,就不能说这个下级是优秀的。在今天的形势下,领导要把有没有改革精神,能不能开创新局面,作为衡量下级是否优秀、是否有作为的重要标准。

  8.试用考察

  领导在正式任用某一下属之前,对他的各种判断和评价还没有得到实践证实,还不能证明他是否胜任某项领导工作的时候,最好给他一段试用考察期。经过试用确实称职,方可正式任用,否则便另选他人。领导这样做,一可以避免主观判断的错误;二可以使其他下属口服心服,便于将来合作;还能使被选用者熟悉工作,获得经验,以便在正式任用后更加得心应手。

  □不可重用的八种人

  1.妒忌心强的人不能委以大任

  一般的人难免都会妒忌别人,这也是一种正常的表现,因为有时候这种妒忌可以直接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所以不能说妒忌就一定是消极的。但是如果妒忌心太强了,就容易产生怨恨,觉得他人是自己前进的最大障碍,到了这种地步,往往就会做一些过激的事情,甚至于愤而谋叛也毫不为奇。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之所以能做宰相,是因为他有容人之量,度人之心。而器量小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好的干将,因此不能委以重任。三国时的周瑜不能不说是一位帅才,可就是因为妒忌心太强而栽了跟头。

  2.投机者不可重用

  投机型的人善于察言观色,把自己作为商品,谋求在“人才市场”上讨个好价钱,在工作上专好讨价还价。这些“市场探索者”都急于利用应召别家厂商,而对目前雇用他们的公司施加压力,以使该公司的领导给他们以提升或增加工资的机会。他们妄图利用“被别家企业录用”这种名义,来加速他们在原公司的发展。这种诡计通常都能得逞,特别是当某些企业恰好是这种投机者受雇的原公司的竞争对手时。

  3.偏激的人不可重用

  过犹不及,太过偏激的人往往缺乏理智,容易冲动,也就容易把事情搞砸。这正如太偏食的人过于挑嘴,身体就不会健康一样,思想如果过于偏激,就不会成大事。他总是使事情走向某一个极端,等到受阻或失败,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永远也到达不了最佳状态。这正如理想和现实的联系,理想往往是瑰丽的,不断引发人们去追求,但是如果缺少对现实的依据,理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相反,如果满脑子考虑的都是琐碎的现实,那么终会被淹没在现实的海洋里而不能自拔,最终陷入迷茫之中,所以凡是要成大事,都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4.权力欲强者不可重用

  权力欲望大的人时时刻刻念念不忘在人面前显示自己的能力。这种人有野心,既然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升到最高层的位置,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们那种带着目的性的热忱促使他们努力表现自己。这种人把权力当作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调剂人生的手段。这种人没有爱好,只有野心。任何事或人阻碍了他们的野心和计划,都会使他们暴跳如雷。这种人只有在不能动弹的那一刻,才会停止他的争斗。要记住,这种人的本性是极其自私的。

  5.拘泥于小节的人不会有大成就

  做任何事情,有得必有失。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些小节上争争吵吵,不愿放弃的话,那也就终难成大业。

  6.自命不凡者不可重用

  有些人根本无法容忍别人的一切举止、想法,对于这种自命不凡的人,各种“人际关系训练法”都治不好他们固有的精神特质。这种自命不凡的人对谁都看不起,觉得世上惟有自己最有能耐。

  7.爱虚荣者不可重用

  爱虚荣的人只要一有机会,就会滔滔不绝地向别人叙说他与某些有名望的人常有往来。实际上,他的所谓名人朋友们根本不认识他。或者认识,也只知道他是个“牛皮大王”而已。尽管如此,这种人仍然要使出浑身解数,使人相信他是块做经理的好材料。按照这种人的逻辑,他当了经理,有那么多名流朋友,还怕小企业没有后台吗?这种人没有什么真本事,只会夸夸其谈,信口开河,畅谈他的社会生涯。

  8.爱吹牛拍马的人不可重用

  这种人或者为了自己的升迁,或是为了环境条件的改善,或是为了自己的子女就业对领导吹牛拍马。领导在他们的眼里,完全成了他能够达到个人目的的“希望之星”,所以除了想方设法地吹捧领导外,别无它事可为。在他们眼里,吹捧领导就会得利,而反驳领导的人只会吃亏。

  但这种人说的是一套,做的往往又是另外一套,表面上惟命是从,实际上暗藏祸心。“笑里藏刀”是对这种人最生动的概括。显然,除非领导是一位典型的“昏君”,否则无论如何都不会选用这种人为管理人员。可实际上,这种人在许多组织里很有市场。其主要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这种人看透了人性的弱点(特别是领导喜欢听奉承话),再加上他们超乎常人的吹捧技术,所以能在组织里风光一时。二是许多领导表面上说自己很民主开放,乐意吸取各方面的意见甚至批评,其实骨子里最不能容忍下属对他“挑刺”,因为他们认为,这会有损他们的威信。

  □不要忽略“小人物”

  所谓“小人物”,指的是无职无权的一般群众。作为一个领导或决策者,会做事与会用人是其事业成功的必要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领导人事业的成功依靠广大“小人物”的拥护支持和共同努力。

  从古至今,有所作为的领导人都深深地体会到尊重“小人物”的重要,唐代政治家魏征把君民关系比喻为船和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毛主席说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主人。维吾尔谚语说得好:“离开群众的人,就像落地的树叶。”

  《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说:魏公子无忌为人仁厚,又能礼贤下士,凡是士人,不论才能高低,都能谦虚地以礼相待,不因为自己富贵就怠慢士人。因此,纵横几千里地方的士人,都争相前往归附他。他招徕的食客有三千人。在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因为公子贤能,门客又多,十多年不敢侵犯魏国。

  魏国有个隐士名叫侯赢,七十多岁了,家里很穷,只好去做大梁夷门的守门人。魏公子听说后,就前去问候,要赠送他丰厚的财物。候赢不肯接受,公子就摆设酒席,大请宾客。客人坐定之后,公子带着礼物,空着车子左边的座位,亲自去迎接夷门侯先生。侯先生整了整破旧的衣帽,登上公子的车毫不谦让坐在上首,想借此来观察公子。公子握着缰绳,更加恭敬。侯赢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街上屠宰坊里,希望委屈您的车马,让我去访问他。”公子驾着车子来到市场,侯赢下车去会见他的朋友,故意久久地与朋友谈话,暗中观察公子。公子脸色更加温和。市场上的人都看着这个场面。这时候,魏国的将相、王族、宾客济济一堂,等侯公子举杯祝酒。随从人员暗地里都骂侯赢。侯赢看到公子的脸色始终不变,才辞别朋友,登上车子来到公子家,公子领着侯赢坐在上首,并向他一一介绍宾客。客人们都吃惊不已。饮酒正酣时,公子起立,来到侯赢面前向他敬酒祝福。侯赢便对公子说:“我只是夷门的守门人,而公子却委屈车马,在大庭广众之中亲自去迎接我,本不应该去访问朋友,却委屈公子去了一趟。然而我侯赢要成就公子的美名,故意让公子的车马久久地停在市场上,去访问朋友,借此观察公子,公子却更加恭敬。市民大都把我看作小人物,而认为公子是有德行的人,能谦恭地对待士人啊!此后,侯赢成了公子的上宾,并为公子的事业作出了贡献。

  魏公子无忌之所以对许多别人看不进眼里的”小人物“如此屈尊拜访,就在于他认识到了”小人物“中蕴藏的巨大潜能,自己可以借助这种力量去达到政治目的。

  同样道理,一个领导人也应该树立这种”四两拨千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识,才能有所作为。要知道,人是最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