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发觉在滑铁卢彼此曾经面对面地打过仗,大概还交换过不少子弹。
于是他们相处更融洽了。他们挨着个儿把拿破仑,惠灵吞和布吕歇尔——批
评过来,接着又一起谈论猎黄鹿,猎野猪和猎盘羊,等等。最后,夜色已深,
最末一瓶波尔多葡萄酒也喝光了,上校于是再一次握了握中尉的手,道了晚
安,表示这番友谊开始得这么可笑,希望能够继续发展下去。然后他们分手,
各自睡觉去了。
第 三 章
夜很美,水波上荡漾着无边月色,船随着微风缓缓前进。莉迪亚小姐
没有丝毫睡意,任何人只要心里有点诗意,对着海上生明月的景象都不会无
动于衷,莉迪亚小姐只是因为同船有一位俗客,才无心领略这种感受。等到
她认为那位年轻而毫无诗意的中尉一定已经睡熟以后,她便起床,披了皮袄,
叫醒她的贴身女仆,登上甲板。除了一个把舵的水手以外,甲板上没有任何
人。水手用科西嘉方言唱着一种哀歌,曲调粗野,缺少变化。但在寂静的夜
里,这种奇怪的音乐倒也另有一种魅力。可惜的是,水手唱些什么,莉迪亚
小姐不能完全听懂。
她听见的大部分是陈词滥调,偶尔有一首情绪壮烈的歌,引起她强烈
的兴趣,可惜听到绝妙的地方,又忽然夹进了几句她听不懂的土语。不过她
也听懂了歌词内容是讲一件凶杀案的。
对凶手的诅咒,复仇的警告,对死者的赞美,都乱七八糟地混杂在一
起,她只记得几句歌词,我把它们翻译如下:
“大炮,刺刀——都没有使他面容改色,——在战场上他神色明朗——
有如夏日的天空。——他是隼,是雄鹰的朋友,——对朋友,他甜如蜜糖,
——对敌人,他像怒吼的大海。——他比太阳更高,——比月亮更温柔。—
—法兰西的敌人——从来没法抓到他,——家乡的杀人犯——却从背后打击
他,——就像比托洛杀害桑皮埃罗?科索①一样。——他们从来不敢正面看
他。——? 。把我出生入死换来的十字勋章——挂在我床前的墙上。——绶
带的颜色是红的。——我的衬衣更红。——保留我的勋章和我的血衣,——
给我的儿子,我的远在异乡的儿子。——他会看到上面有两个弹孔。——我
的衬衣上有多少弹孔,仇人的衬衣上也要有多少弹孔。——这样就算报仇雪
恨了吗?——我还要那只放枪的手,——那只瞄准的眼睛,——那颗起着恶
念的心? 。”
①参阅菲利皮尼第十一卷。比托洛这个名字到今天仍为科西嘉人所不
耻,与卖国贼是同义词。——原注。
水手唱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
“为什么您不唱了,朋友?”莉迪亚小姐问。
水手摆了摆脑袋,向她示意有一个人从舱口里出来了。原来是奥索,
他出来欣赏月色。
“把您的哀歌唱完吧,”莉迪亚小姐说,“我非常喜欢您的歌。”
水手向她俯下身子压低嗓音对她说:
“我对任何人都不给‘林贝科’。”
“什么?不给什么? 。?”
水手不说话,吹起口哨来了。
“内维尔小姐,我撞见您了,您在欣赏我们的地中海吧,”奥桑皮埃罗?科
索是科西嘉的民族英雄,力图第二次将他的故乡科西嘉从热那亚诸侯的枷锁
中解救出来,但被卖国贼比托洛伏兵刺死。
索一边说一边走到她身边,“您一定同意在别的地方决看不到这么美丽
的月亮吧。”
“我不在赏月。我在忙着研究科西嘉语。这个水手刚才在唱一支十分悲
壮的哀歌,唱得好好的突然中断了。”
水手弯着腰,似乎在仔细瞧那指南针,其实他在使劲扯内维尔小姐的
皮袄。很明显,他的哀歌不能在奥索中尉的面前唱。
“你刚才在唱什么,保洛?弗朗塞?”奥索问,“是一首西海岸的哭丧歌,
还是一首东海岸的哭丧歌①?小姐听得懂你唱的内容,她想听你唱完它。”
①科西嘉风俗,人死以后,尤其是被暗杀的人,遗体放在桌子上,由
家属中的妇女,无家属则由女友,或商请虽与死者无亲友关系但富有诗歌天
才之妇女,对着众多的听客,用当地方言即兴唱出哀歌。这些妇女名为哭丧
女(voceratrici,照科西嘉读音v 读b,也称buceratrici);她们所唱的
歌称为哭丧歌(在东海岸叫vocero,或buceru,buceratu;在西海岸叫
ballata。Vocero 一词及其派生词vocerar,voceratrice 等都来源自拉丁
文vociferare 一词)。有时,由几个妇女轮流即兴演唱,最经常的是由死者
的妻子或女儿亲自唱挽歌。——原注。
“我忘记歌词了,奥斯?安东,”水手说。
说完他马上提高嗓门,大声唱起一首圣母颂歌。
莉迪亚小姐心不在焉地听着,不再去追逼水手了,心里却打定主意非
要把这谜底弄清楚不可。可是她的贴身女仆,虽然是弗罗伦萨人,对科西嘉
方言不比女主人懂得多,也很想知道底细,不等女主人用手肘向她示意,她
已经向奥索发问了:
“中尉先生,什么是给人一个‘林贝科’①?”
“林贝科!”奥索说,“这是对一个科西嘉人的最大的侮辱,因为您责备
他不肯为亲人复仇。谁跟您讲起林贝科的?”
莉迪亚急忙抢着回答:“是昨天双桅船的船主在马赛讲起的。”
“他说的是谁?”奥索气冲冲地问。
“哦!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古老的故事? 。是什么年代的?? 。对了,我
记得是关于瓦妮娜?多纳诺②的。”
①“林贝科”,意大利语是rimbeccare,意思是追回,反击、拒绝。在
科西嘉方言中,意思是:当众作侮辱性的责备。比如对被害人的儿子说他不
报杀父之仇,就是给他一个“林贝科”。实际上“林贝科”等于催促某人快
点去洗涮血海深仇。科西嘉受热那亚统治时期,法律严惩给“林贝科”者。
——原注。
②瓦妮娜?多纳诺是前面所说科西嘉民族英雄桑皮埃罗?科索的妻子,
在丈夫起义反抗热那亚统治期间,她暗中同热那亚人谈判,被丈夫扼死。
“关于瓦妮娜之死,我想,小姐,它会使您不那么爱我们的民族英雄,
那位勇敢的桑皮埃罗吧?”
“您觉得他的行为真是英勇的吗?”
“他的杀妻行为可以因为当时风俗野蛮而得到谅解,何况当时桑皮埃罗
正在同热那亚人作殊死斗争,如果他不惩罚同敌人谈判的人,他怎能取信于
国人呢?”
水手也说:“瓦妮娜没有得到丈夫的准许私自去谈判,桑皮埃罗扭断她
的脖子做得真对。”
“可是,”莉迪亚小姐说,“她为的是救她的丈夫,为了爱他,才向热那
亚人求情的。”
“向敌人求情就是对他的侮辱!”奥索喊起来。
“而他竟亲手杀死了她!”内维尔小姐继续说,“他真是一个恶魔。”
“您要知道,她自己要求死在他手里的,对她来说,这是一种恩典。小
姐,您是不是把奥赛罗也视作恶魔呢?”
“那完全不同!奥赛罗是嫉妒,桑皮埃罗只不过是虚荣。”
“嫉妒不也是一种虚荣吗?那是爱情的虚荣,您大概为了杀人动机才原
谅这种虚荣的吧?”
莉迪亚小姐向他射了一眼,目光里充满了尊严,然后转身问水手,什
么时候可以到岸。
“如果风不停下来,”他说,“后天就可以到达。”
“我真想马上看到阿雅克修,因为这条船使我厌烦极了。”
她站了起来,挽着女仆的臂膀,在甲板上走了几步。奥索呆呆的站在
船舵旁,不知道是陪她散步好呢,还是中断一场使她厌烦的谈话好。
“多标致的姑娘,我凭圣母发誓,”水手说,“如果我床上的跳蚤都像她
那样子,它们尽管咬我,我也不会生气!”
对她美貌的粗野赞美,也许被莉迪亚小姐听见了,她大概生气了,立
刻回到船舱。过了不久,奥索也回房去了。他一离开甲板,贴身女仆马上回
来,对水手盘问一番,拿了下面的消息,回去报告给女主人:他因奥索在场
而没有唱完的那首歌,是一首西海岸的哭丧歌,是两年以前为奥索的父亲德
拉?雷比亚上校被暗杀后作的。水手毫不怀疑奥索此次回科西嘉,肯定是为
报仇雪恨(这是他的原话),他还说,皮埃特拉村不久就有新鲜肉了,这句
全岛都熟悉的话翻译出来就是说,奥索先生打算杀死两3 个杀害他的父亲的
嫌疑犯,这些人事实上已为司法当局所追究,只因他们有法官、律师、首长
和警察作后盾,所以都被宣布为清白无罪。
“科西嘉没有公道,”水手又说,“与其相信一位王家法院的推事,还不
如相信一支好枪。你有了一个仇家以后,你就必须在3 个S 中挑选一种①。”
这些引人注意的情报,把莉迪亚小姐对德拉?雷比亚中尉的态度和心
情明显地改变了。
从这时候起,中尉在那位充满浪漫思想的英国女子心目中,一变而成
了英雄。中尉那种毫不在乎的神情,直爽和愉快的谈吐,原来使她看了不顺
眼的,现在都变成了他的优点,说明他刚毅果断,但城府很深,藏而不露,
使人无法从表面上觉察他的内心感情。她认为奥索有点像菲埃斯克②一类人
物,轻浮的外表隐藏着伟大志向;虽然杀几个坏蛋比不上解放祖国那样英勇,
但是崇高的复仇也是高尚的;何况女人一般都宁愿她们心目中的英雄不是政
治家。只是在这时内维尔小姐才注意到中尉有一双很大的眼睛,雪白的牙齿,
漂亮的身材,很有教养,具有上流社会的风度。第二天,她跟他谈了好几次
话,他的话使她很感兴趣。她问了他许多关于他故乡的情况,他回答得十分
得体,他从年轻时起就离开了科西嘉,先是为了读中学,后来进了军校,但
是科西嘉在他的心中始终是富有诗意的地方。谈到那里的山岭、森林和居民
的奇异习俗,他就兴奋不已。可以想象,在谈话间复仇这字眼出现了好几次,
而谈到科西嘉人就不能不对他们的这种尽人皆知的民间习俗表示赞成或者反
对。奥索对他同胞们世世代代永无休止的复仇,一般是取谴责态度的,使内
维尔小姐有点奇怪。但是他却认为在农民中间可以原谅,他认为复仇就是穷
人间的决斗。他说:“这句话十分正确,因为彼此在仇杀以前,都要按规定
给对方以警告:‘你提防点儿,我也提防着,’这就是双方在着手暗害对方前
互相交换的几句惯常的话。这不是同决斗一样吗?”接着他又补充说,“我
们家乡的暗杀案子比任何地方都多,可是从来没有一桩是出于卑鄙的动机。
我们的确有不少杀人犯,可是没有一个贼。”
①这是科西嘉人特有的说法,3 个S 代表3 个科西嘉词schioppetto,
stiletto,strada,意即:枪,刀,逃。——原注。
②菲埃斯克(1523—1547)是16 世纪热那亚的伯爵,阴谋推翻暴君罗
理亚,解放祖国,未达目的。事迹被诗人雪莱写成剧本。
他提到复仇和凶杀的时候,莉迪亚小姐留神地注视他,但是却看不出
丝毫感情激动的痕迹。既然她已经决定他有喜怒不形于色的能力,除了她以
外,谁也猜不透他的思想感情,她当然坚决相信德拉?雷比亚上校的灵魂不
久便可得到复仇的满足。
双桅船已经望见了科西嘉海岸。船主把海岸上的重要地名一一说出,
虽然莉迪亚小姐对这些地方全是陌生的,但她也很高兴知道它们的名字。因
为最乏味的莫过于看见风景而不知其名了。有时,上校的望远镜上出现一个
岛民,穿着棕呢衣服,背着长枪,骑着一匹小马,在陡峭的山坡上奔驰。莉
迪亚把看到的每一个都当作是强盗,或者是一个去为父亲复仇的儿子;可是
奥索却说那是邻近村镇的和平居民在忙自己的事,背长枪不是为了需要,而
是为了?装?饰,为了时髦,就同一位花花公子出门必带一根手仗一样。虽
则长枪不及匕首高贵而且富有诗意,可是莉迪亚小姐认为对一位男人而言,
长枪比手杖更风雅,她还记得拜伦勋爵笔下的英雄们都死于子弹,而不是死
于传统的匕首。
经过3 天航行以后,桑基内群岛到了,阿雅克修湾壮丽的全景展现在
我们的旅客眼前。
有人认为它很像那不勒斯湾,这话很有道理;船进港口的时候,一处
丛林着火,浓烟布满了季拉托山峰①,叫人想起维苏威火山,使阿雅克修湾
更像那不勒斯湾了。而要使两者完全相象,必须有一支由阿提拉②率领的匈
奴大军把那不勒斯的郊区扫荡一下。因为阿雅克修城郊一片荒凉,渺无人烟。
而那不勒斯,从卡斯泰拉马尔一直到米塞内海角,两岸只见层层叠叠的幽雅
别墅,阿雅克修湾周围只是些阴暗的杂木丛林,背后则是光秃不毛的山,既
没有别墅,也没有住房。城市周围的高地上,东一处西一处,有些孤零零的
白色建筑物呈现在绿荫丛中,那是人家的灵堂和家族的陵墓。这里的景色呈
现出一种庄严和凄凉的美。
①季拉托山峰是俯视阿雅克修城和海湾的小山。
②阿提拉(432—452),征服东西罗马帝国的匈奴王。
城市的外观,尤其在那一段时期,加强了荒凉的郊区给人的印象。街
上毫无动静,冷清清的只有几个游手好闲的人,而且总是那几个。一个女人
也没有,除了几个到城里来粜卖粮食的乡下妇女。在这里不像意大利城市那
样可以听见有人高声谈笑,引吭高歌。偶尔在散步场所的树荫底下,有10
来个武装的农民在打纸牌,或者在一旁观看。他们不叫不嚷,从不争吵;赌
到气氛紧张时,只听见手枪的声音,永远是威胁的前奏。科西嘉人天生是严
肃的,不爱说话。傍晚时分,有几个人出来乘风凉,可是在广场上散步的几
乎全是外地人。岛上的居民总是站在自己的家门口,每个人都像一只老鹰蹲
在巢边防备着。
第 四 章
登上科西嘉岛两天,莉迪亚小姐参观过了拿破仑出生的房子,用不十
分正派的手段弄到了一点糊墙纸以后①,就深感愁闷,这是一个陌生人到了
一个居民没有社交习惯而使你处于完全孤独状态的地方所必然有的感觉。她
悔不该当初的一时冲动,可是马上回去又怕坏了她的勇敢旅行家的名声,因
此莉迪亚小姐只好耐心地想办法打发时间。作了这么个宽宏大度的决定,她
就准备了铅笔和颜色,勾了几张海湾的风景,为一个卖甜瓜的老头画了一幅
肖像;这个乡下人脸色黝黑,像大陆上的一个菜农,可是他有一把白胡子,
神气活像个最凶恶的坏蛋。所有这一切还不足以提高她的兴致,于是她决定
感动这位班长的后代。这件事并不难办,因为奥索不急于回乡,看样子还很
高兴在阿雅克修住一些日子,虽然他在这里并没有任何人要见。此外,莉迪
亚小姐心里还酝酿着一个崇高的计划,想教化这个像头狗熊似的山里人,迫
他放弃引导他回到岛上来的可怕计划。自从她仔细观察他以后,她认为让这
样一个青年走向灭亡未免太可惜,何况能够使一个科西嘉人改变习俗对她也
是十分荣耀的事。
①传说拿破仑死于有毒的糊墙纸,但不是在科西嘉岛。
这几位旅客的日子是这样度过的:上校同奥索一早便去打猎,莉迪亚
小姐则绘画或给女朋友们写信,因为她想在信上能写上“于阿雅克修”字样。
下午6 点,两个男人带着野味回来;大家一起吃晚饭,然后莉迪亚小姐唱歌,
上校打瞌睡,两个年轻人一直谈到深夜。
为了护照上的一项不知什么手续,内维尔上校不得不去拜访首长。省
长同他的大部分同僚在这里都烦闷得要死,得知来了一位有钱的英国人,是
上流社会人物,还有一个标致的女儿,心里十分高兴,非常客气地接待了他,
还一再表示,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一定效劳。
不多几天,他又来回访上校。当时上校刚吃过饭,舒舒服服地躺在沙
发上,正要打盹;他的女儿在一架破钢琴上自弹自唱,奥索在旁边翻乐谱边
偷看莉迪亚小姐的肩膀和金黄的头发。
仆人通报说省长到,琴声马上停止,上校站了起来,用手揉了揉眼睛,
把女儿介绍给省长,然后说:
“德拉?雷比亚先生大概不用我介绍,您一定认识他吧?”
“阁下是德拉?雷比亚上校的公子吧?”省长略带窘态地问。
“是的,先生。”奥索回答。
“我从前很荣幸认识令尊。”
老一套应酬话不久就谈完了。上校不由自主地频频打呵欠;奥索是个
自由主义者,并不想同官方的喽啰打交道;只有莉迪亚小姐一个人在同客人
交谈。省长也不愿意使谈话沉闷下来,很明显他非常高兴能够同一位认识全
欧洲名流的女性谈谈巴黎和上流社会。在谈话当中,他不时用异常好奇的眼
光打量着奥索。
“你们是在大陆上认识德拉?雷比亚先生的吗?”他问莉迪亚小姐。
莉迪亚小姐有点尴尬地回答,他们是在到科西嘉的船上认识的。
“他是一个非常有教养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