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谜案追凶-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衣披在修士身上。要是忆德祖师给钱或者把衣服施舍给修士的话,修士或许会不屑一顾地走开。但是忆德祖师不但没有这么做反而亲手把衣服披在修士身上,这就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机缘了。

    修士问忆德祖师来这里干什么,忆德祖师说来这里品茶散心。修士问忆德祖师为什么要散心,难道心很苦吗?忆德祖师把自己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修士大笑三声后严肃地问忆德祖师,身在福中不知福对吗?修士用一种忆德祖师从来没有听过的因果关系解说了忆德祖师的前半生。生在英国公府里是一种福气,能够成为英国公后人是一种福气,能够有一副别人没有的美貌是一种福气,能够遇上这么好的妻子是一种福气,能够拥有这么可爱的孩子是一种福气。但是福气只是福气,而且会有用完的时候。如何珍惜和维护好这种福气才是最重要的。想要留住美好的就必须有所付出,人生没有十全十美的我,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人间百态。所谓舍得就是有舍有得,有了舍去才会有收获,或者说是必须失去什么才可以留住什么。对于忆德祖师这种人来说,想要富贵生活就必须失去亲情爱情,想要一家人美满在一起就必须失去荣耀或者地位。没有人可以完全享有一切,也没有完全失去一切。就像忆德祖师现在,虽然是去了亲人和家人,但是依然拥有名誉地位权势。如果想要将来或者下一世继续拥有爱情或者亲情的话,必须在这个时候做出牺牲。牺牲越多将来得到的也会越多,如果不想牺牲的话将来就会失去的更多。

    修士见忆德祖师有所感悟,就把一个包袱慎重地交给忆德祖师后就离开了。忆德祖师心里想着修士的话,不知不觉地接过了包袱,并没有意识到修士已经离开了。等到忆德祖师清醒过来的时候修士已经走远了找不到了,只留下一个包袱证明忆德祖师不是在做梦。忆德祖师看了看包袱后,决定打开包袱看一看里面有什么。修士一身邋遢但是这个包袱十分干净整洁,打开一层又一层的包袱,里面是一本佛经。这本名叫《地藏菩萨本愿经》的佛经半新不旧,但是十分的干净庄严。从来没有接触过佛经的忆德祖师,第一次感受到了佛经的庄严肃穆。

    由于忆德祖师从小没有好好读书,认识的字并不多,所以他请来一个先生为他读佛经。先生也不是一个学佛的,也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佛经。先生一边看一边为忆德祖师朗读佛经,忆德祖师对于佛经上的佛理一知半解,先生却告诉忆德祖师佛经里面的佛理很深奥很有意义。先生劝说忆德祖师专心读,而且最好自己抱着恭敬心读诵。先生在一边为忆德祖师保驾护航,凡是忆德祖师不认识的字或者不懂的句子,先生尽量帮助忆德祖师解释。

    就这样忆德祖师在武夷山一住就是大半年,才勉强读通佛经。先生告别回去了,临走的时候他告诉忆德祖师,这本佛经不但很有佛理而且是一本孝经,希望忆德祖师能够真正明白领悟。勉强看完一遍佛经的忆德祖师也感觉出佛经的微妙,送走先生后忆德祖师并没有离开,而是又一次专心研究佛经。这一次他用了一个月时间就看完读完了佛经,不过这一次他对佛经的领悟又深了一个层次。

    就在忆德祖师准备第三次阅读佛经的时候,这一天晚上忆德祖师好像进入了一个微妙的世界。这里的景象几乎和佛经里面的地狱差不多,而且在这里忆德祖师好像看见了了不少的熟人。有他的父母,也有他的亲戚,还有他的妻子和孩子。这些人都在经受各种刑具,他们的呻吟和痛哭声令忆德祖师不敢再听。从梦中醒来的忆德祖师不敢再看佛经,也不敢再睡觉了,只要一闭眼就会看见或者听见异象。

    也是从那一晚开始,忆德祖师整个人变了,他不再享受也不敢提及家人。下人不敢告诉忆德祖师,就在那一晚忆德祖师一头黑发在一夜之间变白了。忆德祖师一头白发让人感觉到怪异,也增加了外人对忆德祖师年纪的误解。由于忆德祖师不敢再看佛经,所以忆德祖师准备继续他的游山玩水计划。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忆德祖师竟然去了九华山。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也就是那本《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出处。传说地藏菩萨化身朝鲜一个王子,他为了佛法放弃了王位,来到九华山成为了一个最普通的和尚。他用无边佛法建立了这个地藏菩萨道场,建立了佛家四大名山之一的根基,其核心就是这本《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十七回 最后一击十七

    忆德祖师在这里不但听到了最为正宗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解释,更加自己的经历说出来请求法师开悟。法师听了忆德祖师的梦境后,告诉忆德祖师这其实是一个大好机缘。佛家管这个叫“障”,也就是一种磨练的意思。每当学佛者有所领悟或者有所精进的时候就会产生错觉,这是在阻碍学佛者前进。让学佛者知难而退,或者是继续沉沦在苦海之后不能自拔。只有走出这个困境或者彻底破除幻境,这才可以得到精进和更高层次的领悟。这个障的出现是必然的,也是外人无法帮忙的,必须由本人来克服。忆德祖师是进是退全靠自己,别人帮了忙也不能帮忆德祖师做主。

    忆德祖师手拿着《地藏菩萨本愿经》,在九华山山顶寺院院子里面独坐了一夜,终于有所领悟。下人告诉忆德祖师,就在这个晚上忆德祖师的满头白发好像黑了一半,变成花白色了。忆德祖师并没有在意自己头发的颜色,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答案和未来要走的路。忆德祖师拜别了法师,从此没有再上过九华山。不过在忆德祖师心里,他和地藏菩萨永远在一起,只要心中有地藏菩萨那里就死九华山。

    离开九华山后的忆德祖师依然没有回家,但是不再以游山玩水为借口了,他的愿望是走遍名山大川,走遍每一个寺院。他用一种虔诚的心态拜佛,每到一个寺院都会请教佛理和供养佛法。他也从一个没有文化的纨绔子弟渐渐转变为一个对佛法有一定研究的学佛者。对于这种有身份有地位的学佛者,绝大多数的寺院是绝对欢迎的,何况忆德祖师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留下一大笔钱给寺院。

    直到忆德祖师来到嵩山少林寺,当他要求以布施的方式为每一个师傅做一套衣服时,一个师傅的话令忆德祖师有了新的感悟。“能布施是好事,但是以钱布施是最下等的。真正的修佛者应该是以法布施,也就是用佛法教化众生。就算做不到以法布施,也应该做到以力布施而不是以钱布施。所谓的以力布施就是自己亲自动手做佛事或者帮助建造寺院。钱虽然是好东西但是不是你自己的。你所花的钱不是你父母留给你的,就是家族共有的。你以钱布施功德你自己没有三成,绝大多数都是你父母或着亲人的。你如果想要通过布施得到回报的话,还不如亲手搬一根木头或者为寺院背一担米,也好过你捐一大笔钱给寺院。不过用布施得到回报也不是学佛者的出路,付出为了更多的回报,把这个当生意来做,从出发点就错了。”

    忆德祖师犹如醍醐灌顶一样,放下一切跪在这个法师面前请求法师开示。法师告诉忆德祖师道:“付出并不一定需要回报。当你有所付出的时候千万不要想会不会有回报,回报是否大过我的付出。俗世的生意法则不适合佛家。佛家讲究舍得,‘舍’和‘得’既是对立的也是相辅相成的。‘舍’了一定会有‘得’,但是这个‘得’不一定是你要的‘得’或者是所求的‘得’。当你要布施的时候必须做到三点,第一无畏第二无惧第三无悔。所谓‘无畏’就是指勇往直前,没有什么可以阻拦的。‘无惧’是指布施的时候坚定不受外界的干扰。‘无悔’是指布施的时候不犹豫不能后悔。无论是布施还是学佛,抱着不求回报勇往直前无所畏惧不后悔的心态,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成功和收获。”

    忆德祖师请法师指点道路和学佛的方向。法师告诉忆德祖师:“向别人讨教经验是要的,但是不是必须的。别人的佛法不一定适合你自己。别人的路不一定是你的路。获取别人的经验,选取适合自己的经验综合自己的佛法,这才是你自己的道路和修行方向。听太多的人的经验反而会迷失自己,望了自己的佛法道路。现在你不需要太多的经验和佛理,而是要坚定自己的道路。布施是对的,但是应该换一种方式布施。以法布施你的佛法和佛理理解不够。以钱布施用的钱不是你自己的,成果不大不适合你仙子阿的修行。只有放下身份去为佛家建一个或者翻修一个寺院,通过以力布施的方式完善自己的修行巩固自己的修为。”

    忆德祖师听从法师的教导,带着下人和其他老百姓一起亲自为少林寺修路。虽然十分艰苦但是真的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味道。通过亲自动手干活,忆德祖师发现自己的困惑少了身体好了人也轻松了。一位法师告诉忆德祖师,其实这只是小功德,要是能够真正建造或者翻新一个寺院,这才是大功德大福报。忆德祖师下了一定要建造一个寺院的大愿望,希望通过这种大功德换来下一世和家人团聚不分离的机缘。

    当时少林寺是天下寺院的翘楚,许多寺院有问题就会请教少林寺。皇家笃信道家,导致官方给予寺院的支持很少。老百姓募捐的钱财又太少太散。所以一般寺院的维修和翻新都需要大寺院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一些偏远地方的寺院更加需要像少林寺这种大寺院的帮助。每一年少林寺都会接到许多寺院的求助,但是少林寺自己也不好过,很少有能力帮助其他寺院。这也是一种无奈,少林寺不是不想帮而是自身实力不够帮不了。

    就在忆德祖师在少林寺帮助修路的这段时间,少林寺来了一个大和尚。不,应该说是回来了一个大和尚。这个师傅本来就是少林寺的师傅,半年前少林寺派他去了外地现在他回来了。原来少林寺早在一年前就接到远在福|建某寺院的来信,说那里的寺院不但年久失修而且缺少佛法精深的方丈。少林寺决定派这个法号慧远的师傅带着一笔钱去这个名叫永安寺的地方当方丈。没想到这个慧远法师马上回来了,说那个永安寺他呆不了只好回来了。

    忆德祖师刚好听见了这位慧远法师的话,私下向慧远法师请教永安寺的情况。永安寺初建于隋唐时期,是当地最早的一批寺院之一。当地靠近大海,男丁几乎都是靠海为生,家家户户都是靠打鱼作为生活来源。捕鱼不同于种地,不但风险大而且生活没有保障。有时候出去一无所获是经常的事情,最可怕的就是一去无回。再加上海边风浪大,经常发生海啸海难,所以老百姓建造永安寺求菩萨保佑大家。光是从名字就知道当地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永远平安。

    永安寺经过这么多年的风雨,已经多次倒坍重建。由于当地老百姓生活并不富裕,地方官府又不积极维护,所以永安寺现在几乎废了。慧远法师去的时候不是没有心理准备,但是看见永安寺后实在呆不下去了。永安寺不但佛像损毁严重,而且殿宇也几乎破损殆尽。最令慧远法师难以接受的是当地老百姓好像忘记了永安寺的存在,都不愿意为翻建永安寺出钱出力。寺院的师傅不是老了就是没能力的残疾,一个帮得上忙的也没有。基础差,信仰不够,人手严重不足,成为了永安寺三大难题。

第十八回 最后一击十八

    忆德祖师刚好独立修建一座寺院,就主动提出去永安寺。虽然忆德祖师不算是少林寺正式弟子,但是忆德祖师的请求得到了少林寺高层的默许。忆德祖师是英国公,再说他自愿去修建一个寺院,这本身就死一个天大的好事。少林寺为忆德祖师开出证明,任命忆德祖师为永安寺代理主持。忆德祖师当着大家的面接手了这个任务,没想到这么一接手耗费了他后半生的心血。

    忆德祖师自从开悟后,就已经决定放弃英国公职务,反正家里有好几个弟弟,谁都可以代替他接任英国公职务。他以为建造一个并不大的寺院很容易,只要有钱只要自己亲自监督,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建造一个不错的寺院。到时候忆德祖师就算不是寺院的当家师傅,也可以做一个普通僧人,一直留在这个寺院里面修佛学佛。

    忆德祖师回到家里找来了几个弟弟说粗自己的想法。对于忆德祖师自愿放弃地位,几个弟弟没有意见反而心里很开心。但是忆德祖师说要英国公全力资助营造一个寺院时,几个弟弟都觉得为难。最后忆德祖师拍板,以自己放弃继承权的代价,获得英国公家三分之一财产作为建造永安寺的资金。忆德祖师亲自写下自愿放弃爵位,把爵位顺延给弟弟的奏折。等到朝廷批准之后,得到修建永安寺的资金就会离开。

    不久之后朝廷同意了,新任的英国公也爽快地把钱交给了忆德祖师。忆德祖师低着几个自愿和自己一起修行的下人连夜赶到了永安寺。虽然永安寺的破旧令大家大吃一惊,但是忆德祖师依然决定住下来。也就在这个晚上,忆德祖师在破旧的永安寺大殿许下了一个大愿。当永安寺修建完成的时候,就是忆德祖师正式出家的日子。

    忆德祖师以为资金够了,忍受总会好办的,材料可以花大价钱买,没想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永安寺不但破旧了而且欠着许多人的钱。永安寺想要打工必须先把欠着的钱补上,还债用去了总资金的一成。忆德祖师私下一打听才知道材料和人手问题也很严重。由于海上不太平,山路难走,就算有材料也运不进来,何况现在材料价格一天一个价格老贵了。人手的问题主要是大家都不愿意白干活。这里的老百姓太穷了,让她们干活不好意思让他们白干。老百姓信佛的不多,当然不愿意上山干活。要是忆德祖师利用衙门的力量逼打击干活的话,是会让大家更加不愿意信佛失去了在这里建立寺院的最初目的。要是话大家前倾老百姓干活的话,光是工钱就会一年过去总资金的三成,忆德祖师的钱看来远远不够。

    忆德祖师决定一边购买材料,一边由她亲自去化缘,请求有钱人出资建造永安寺。忆德祖师首先在福|建本地化缘,没想到他不但没有说服一个有钱人帮助,反而被人当做骗子抓进了衙门。虽然最后衙门的人确认了忆德祖师的身份放了忆德祖师,但是忆德祖师一个堂堂的英国公传人做了一个化缘和尚的事情令大家唏嘘。忆德祖师见当地要不到钱,就回家说服弟弟们捐钱。可是这一次忆德祖师没有要到太多的钱,弟弟们躲瘟疫一样躲着他。忆德祖师索性进京向勋贵们化缘,希望大家看在自己的面子上,看在做善事的目的上,帮助永安寺渡过难关。

    忆德祖师终于感受到了悲哀,这些勋贵宁愿醉生梦死也不愿意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勋贵们喜欢看见忆德祖师落魄的样子,希望看见忆德祖师低三下四,但是就是不愿意粗浅。以前对忆德祖师十分客气的大家,指挥笑话或者讽刺忆德祖师。更有几个被忆德祖师选不中小姐现在的贵妇人,为了羞辱忆德祖师,说出十分难听的话。为了永安寺,为了让大家捐钱,忆德祖师忍受了一切。所得到的结果也不过是区区数百两银子,忆德祖师却成为了整个贵族的笑柄。

    最后还是忆德祖师的妻子薛家小姐的弟弟得知这件事情后,说服他的父亲拿出一半家产帮助忆德祖师。忆德祖师拿着这笔钱回到了永安寺,开始了她下一步的计划。知道这些钱来之不易后,忆德祖师不敢大手大脚花钱。材料他亲自选,价格他亲自商量,运费计算到一分一厘。为了节省人工,他带着大家亲自抬材料上山。短短几年之间当初那个英俊潇洒的贵公子不见了,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结实又精打细算的居士。

    忆德祖师一边修建寺院,一边用空余时间帮助老百姓,尽量用大家听得懂的粗浅道理论述佛法。在忆德祖师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当地老百姓开始信仰佛教。这些人成为了永安寺心得信仰者,自愿自发过来帮忙,他们也是忆德祖师的第一批弟子。那一年忆德祖师二十七岁了,可是不知道他正是年纪的人都以为他已经过了中年。

    忆德祖师十四岁成家,十八岁那一年失去了父母妻儿。十九岁在武夷山第一次接触到了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二十一岁在九华山开悟。二十三岁在嵩山少林寺醒悟,并承担起建造永安寺的任务。二十四岁脱离英国公府,放弃英国公爵位。在永安寺许下大愿兴建新永安寺。二十五岁忆德祖师进京化缘,成为勋贵的大笑柄。二十七岁忆德祖师第一次正式收徒。三十五岁的忆德祖师正式宣布在原有的永安寺基础上兴建新的永安寺。忆德祖师六十七岁那一年,永安寺终于建成了。新永安寺根据当时嵩山少林寺的格局一比一建造,除了方位和地点之外,几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