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讨砸鼓兀空夥绻獠皇侨萌肆袅得矗康比唬印按律铣逼讲ㄤ黉佟币痪渲螅谴嗜讼胂笾剩⒎鞘敌矗嗜巳茨苄榫笆敌矗敛宦缎楣怪#嗜私厦髟碌逊纾谥釉豆男吹蒙普妫故挚赊洌愣晌牛馐腔婊薹ū泶锏囊帐跣Ч
这首词并非一般的模山范水之作,而是通过牛渚天门这一特殊的风景的描绘,抒发怀古幽情,凭吊前朝的兴亡。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天险挽救不了六朝覆灭的命运。“七雄豪占”的军事要塞,如今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成了“闲人登览”的旅游玩赏之地。通过这一巨大变迁的描写,读者自不难从中领悟到江山守成在德政人和而不在险要地理的历史经验教训。此外,金陵距当涂毕竟有百十里之遥,那“西州更点”又岂可得以“历历数?”词人于词末牵入六朝故都西州(代金陵),隐含了词人希望人们牢记这历史的晨钟暮鼓,引以六朝为戒啊!而这一切意蕴又蕴含在对于有选择的客观景物的描述中,毫无直露、浅薄之弊,不是词人和盘托出,直抒胸臆,只是寄意象内,让读者去细心品味其中三昧。这就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真令人感叹不已。(池万兴)
仲殊
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白露收
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仲殊,名挥,姓张。安州人,曾举进士。据说他年轻时风流倜傥,放荡不羁,因此妻子对他甚为不满,曾在食物里下了毒,他得救不死。从此,他心灰意冷,弃家为僧,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然仲殊虽出家为僧,却不甚遵守佛门清规,虽不吃肉,却嗜蜜、酒如命,每食必饮酒食蜜。这首词便是他出家为僧后所作,从这首词作中我们仍能看出一个早年放荡不羁而半路出家的和尚的自我写照。
上片着重从空间方面着笔,首二句便直接铺叙景物,展示出一幅“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画境。“十里青山远”是远望所得之景。“十里青山”本已含“远”,而这里更著一个“远”字,不仅点出“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意境,而且透露出词人不知归期的惆怅寂冷心态。“潮平带路沙”是近看所得之景。词人的视线由“十里青山”的远景观赏收回到眼前之景,由赋山转向摹水,点出行人的具体环境。第三句由写所见过渡到所闻。远处一带青山,偶尔可以听见“数声啼鸟”,这对欢乐人来说,便是青山绿水、美景如画;莺歌燕舞,良辰美景的赏心乐事,但对感触特多,凡心未尽的词人来说,却似乎觉得啼鸟在怨年光的易逝,青春易老了。这便是词人的心理情感移入到鸟啼声所引起的移情联想。由鸟的啼怨,词人不期而然地涌起又是“凄凉时候”,又是“远在天涯”的感叹了。这是词人长期的漂泊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厌倦情绪的反映。
下片主要从时间方面落笔。“白露”既指秋凉的夜露,又表明了节候。“清风”句紧承前句强调白昼的结束。这两句紧承“啼鸟怨年华”的命意,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时间推移的进程。“绿杨”句承前写景。杨柳堤岸,浓荫密处,微风过后,荷香飘拂,那荷花又大又丽,正撩人情思。站在荷塘边,词人突然想起来了,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又是感叹又是喜悦,于是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这一问颇含韵致,荷花在佛教徒的心目中,本是最圣洁的东西,所以释迦佛像都是坐在莲花上的。而如今词人虽为和尚,看到莲花想起的却是它那世俗的美艳,并将荷花与自己醉中赏花的事紧紧联系起来,这就表明了词人虽名为和尚的真实心态。这里词人由眼前景而追忆往昔事,仍是从时间方面来写,照应上片“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全词从时空两方面构思,写景抒情,情寓于景,意象清悠,意境清晰。词作设色明艳,对比和谐,色彩艳丽,美感很强。(池万兴)
夏云峰·天阔云高
伤春
仲殊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晕。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余芳,已成幽恨。都几日阴沉,连宵慵困,起来韶华都尽。怨入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争知道,梦里蓬莱,待忘了余香,时传音信。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则眼前愁闷。
这是一首伤春之作。上片着重描绘景物,写春光流逝的过程。“天阔云高”三句,首先从大处落笔,描绘出早春时分天高云阔、碧水横流、乍暖还寒的景象,为词意的发展作了铺垫。“晚日寒生轻晕”一句写在这天地之间的一轮夕阳微带寒意,生出略有彩色的环形风圈。“晕”指围着太阳成环形的彩色光圈,这一现象通常被看作天气变化的预兆。前三句选取极为阔大的景象描绘,描绘出一幅完美而极富特征和阔大境界的早春图像。
“闲阶静”四句,紧承上文,由大笔勾勒转为工笔描摹;由云阔水远转向闲庭朱户;不着痕迹地写出了春景变化的特征:闲暇的庭院不再是“红杏枝头春意闹”,而是“庭院深深深几许”,一片幽静寂寥。杨花柳絮如天女散花般不断飘飞,却越飞越少;朱门紧闭的深宅大院之中,传出呖呖莺声,仍是那般悦耳娇嫩、优美婉啭。这里前二句写眼中所见,后两句写耳中所闻,一“渐”、一“犹”,写出实感,可见词人观物之细致,以“杨花”“莺声”代春景,角度新颖。“渐少”、“犹嫩”点明孟春已逝,仲春降临。这里写春光的流逝十分细腻新颖,没有直接的铺叙。而是从景物的变化中显示出来。
“悔匆匆”四句,紧承仲春景色,推进一步写暮春。词人用一“悔”字领起,描绘春光流逝之速,无限惜春、惆怅之情溢于言表;再加上词句用“匆匆”、“旋”、“已”这些词一气而下,便将春光难留、稍纵即逝的惜春情怀与伤春愁绪表露无遗。
“都几日阴沉”三句,紧承清明过了之后写暮春已尽,春光全去。接连好几天,天气阴沉,欲雨无雨,致使人身心困倦,等昏睡起来一看,美好的春光全部消逝殆尽了。这三句字里行间充满着未能及时赏春的悔恨之情和徒然看着春光流逝的懊丧之意。整个上片,词人将春景变化直至消失的整个过程细腻生动地写了出来,而赏春、惜春、留春、伤春之情,亦全部蕴含其中了。这样词作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片。
下片由春光的流逝转而抒发无法留春的愁怀。“怨入双眉闲斗损”换头,紧承“韶华都尽”而来,并开拓词意,转入抒情。这里“斗”是凑在一起之意,“损”,变形的意思。词人将伤春的情感心态集中表现在双眉有事无事总是紧锁在一起上。这种写法新颖别致,令人耳目一新。用语虽简却传神肖貌,收到了点睛之效。
“乍品得情怀”六句,紧承上句,为何会“怨入双眉闲头损”呢?这几句便是回答之辞。词人刚刚开始品尝到赏春的情味,看承照料她十分亲近周到,谁知这种深厚细切的情感只不过是自我赞许而已,而她那有气无力的病态却始终羞于别人表示关切、慰问呢!词人将自己对春有情而春却对他无意的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幽深含蓄地揭示了出来,这也使得上文中“怨入双眉”的伤春之情落到了实处,得到答案,脉络细密,层次转深。
“争知道,梦里蓬莱”三句进一步写伤春之情。词人索性到梦境中去寻求仙境,打算忘了暮春的芳香,怎知道这撩人的春意又不时传来其芳香的气息。词人虽说“待忘了余香”,实是反衬留春不得的伤春情怀,而“时传音信”则又写出春似乎无情却又含情的意蕴。这里词作一波三折,情意幽微,将伤春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又含蓄蕴藉。
“纵留得莺花”三句,紧承上句,词人似乎对春作答:纵然留得花香鸟语,却留不住春风,也只落得眼前一片愁闷罢了。这里词人以“莺花”代表春天美丽的景物,将伤春情怀委婉曲折地描摹出来,令人回肠荡气,咀嚼不已。
这首词写春色消逝的过程细腻委婉,形象鲜明,寓情于景,写春逝撩愁的情怀却层层深入,笔笔跌转,情景相生,抑扬映衬,十分优美。词的风格细腻清秀,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池万兴)
柳梢青·岸草平沙
吴中
仲殊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这是一首伤春抒怀之作。上片写船行所见的吴中春色。“岸草平沙”一句,一落笔便描绘了“岸草”、“平沙”两种景色,给读者展现了一幅秀美迷人的画面:江岸两旁芳草如茵,芳草之后是平坦如镜的细沙。一个“岸”字,便十分巧妙地揭示出这幅美景是从江中舟上的角度观察描绘的。这一点词人在下片首句便直接点明。
“吴王故苑,柳袅烟斜。”这二句紧承上句而来,词人在舟中沿着吴江一路看去,其中所见景物自然是不胜枚举的,但不能一一都写,这里只选取了“吴王故苑,柳袅烟斜”加以刻画,这是有其深意的。当年吴王夫差纳美女西施,在吴县西南的灵岩山上为西施专门建造了馆娃宫供其居住。吴王从此沉缅于酒色之中不能自醒,终于让越王勾践灭国杀身。词人面对吴王夫差的故苑,只见柳条细长柔弱,轻烟随风斜飘。景色依旧而人事全非。故苑仍是当年的细柳、轻烟、青山绿水,可吴王夫差却早已成为历史陈迹了。这字里行间隐含着“故人已乘黄鹤去,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感叹。
“雨后寒轻”三句,写江南吴中的春景如诗如画,韵味十足。词人沉醉在山光水色之间,感慨于历史兴亡之时,发现一阵春雨之后寒意淡淡,微风过处芳香柔和。原来大好春色正在那千万朵明丽似雪的梨花上。“雨后寒轻”写出了江南早春的特色和给人的感受。“风前香软”则抓住了吴中地区春暖花开香气飘溢的典型场景。“春在梨花”紧承前两句描画出雨过风软之际,梨花怒放的迷人景色,这一句最富有情趣,是一个生动的艺术创造。
下片写酒醒后所见的吴中暮景。首句“行人一棹天涯”换头,把上片景色不断推移的观察角度揭出,原来是词人在舟中船行途中所见。“一棹天涯”犹言一划桨便到了天涯,这不仅写出了水流极快、舟行如飞,而且将词人陶醉于美好的春色之中的轻快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出来。词人是那样地无拘无束,放浪天涯,任舟飘流,这不但反映出词人对于美好春色的热爱留恋,而且话画出词人作为和尚却又甚遵守清规戒律的浪漫洒脱气质。
“酒醒处,残阳乱鸦”紧承上句,“酒醒”二字,十分巧妙地点明“行人一棹天涯”的原因;舟行之时,词人一面陶醉于两岸的美景之中,一面把酒临风,开怀畅饮,不知不觉中船已行到极远处的情景。等到酒醒一看,哎呀,一轮残阳,冉冉西下,成群的暮鸦在聒噪盘旋。这一笔将酒醉初醒时所见江南春暮的景色轻轻一染,用语精炼,惜墨如金,十分鲜明形象,而“残”“乱”二字,又将春色撩人、忽感迟暮的恍惚心态,不着任何痕迹地表露出来,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门外秋千”三句紧承“残阳乱鸦”而来。词人正为春暮残乱而心迷神离之际,突然间却发现别有一番情景:有架秋千竟然荡出墙门之外,那墙头之上露出了秋千上红粉姑娘的倩影,她那艳丽的衣裳随风飘拂,如霓裳广带,似天女穿空。这“红粉”姑娘秋千荡得是何等酣畅淋漓,姑娘的心境又是如何欢快酣畅,那欢声笑语又是如何悦耳动听、毫无顾忌!这情景吸引了词人的视线和心绪,不由得词人暗自发问道:“这是谁家深院的姑娘呢?”这是一幅动态的画面,是有声的画,是大自然中最美妙最动人的春色。“深院谁家”一问,可谓点睛之笔,不仅深化了诗意,而且刻画了词人此时的心态,揭示出词人向往青春的秘密。而以问作结,使全词自有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池万兴)
晁补之
金凤钩·春辞我
送春
晁补之
春辞我,向何处?怪草草、夜来风雨。一簪华发,少欢饶恨,无计殢春且住。春回常恨寻无路,试向我、小园徐步。一栏红药,倚风含露。春自未曾归去。
这首词抒写春恨。上片着力描写留春无计的遗憾,下片写寻春而觅得的欣慰之情。
“春辞我,向何处?”这二句起首便设问,这一方面为下面的感叹找到一个适当的喷射口,另一方面又为下片寻觅春的归路设下伏笔。
“怪草草、夜来风雨”与“春辞我”相呼应,春啊!你为什么要辞我而去呢?你为何去得又是那样草草匆忙呢?既不打招呼,又毫无留恋,便这样匆匆走了。“夜来风雨”似乎是在回答一二句的诘问,实际上只是点明了春归的缘由和去向:春啊!你是被夜来的横雨狂风挟持而去了吧!这横风狂雨既指自然界的“夜来风雨”,也可指政治的雷雨风暴。词人在仕途中并不得意,他曾有过几度宦海浮沉颠沛的经历,因而不管是实写还是虚写,这“夜来风雨”送春归的意象,总包含着诗人自己命运的影子,是宦海中的风风雨雨,草草地送走了诗人的青春年华。这表达了词人对“春去也,太匆匆”的留恋、怨怼与惋惜之情。
“一簪华发”几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情,正由于青春草草而逝才落得今朝“一簪华发”。这“一簪华发”不仅意味着年龄的衰老,青丝成雪,而且还包含着饱经沧桑、遍尝忧患的内涵。由此,下句的“少欢饶恨”则是自然而然的了。春光是留不住的,从而青春也是难以挽回的。这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词人对青春易逝的憾恨。
下片,词人的情绪心态却来了一个巨大的转折,“春回常恨寻无路”是情绪上的过渡,对上片抒写的情景是一个形象的总括,而“常”“路”二字却为下文的词句进行了铺垫:“常恨”意味着往昔,而今将有一种新的心境产生,往昔的“无路”即暗示着今朝的有路,这样词作便极为自然地过渡到下句。
“试向我、小园徐步,”这里“试”与“无路”紧密相连,正因为“无路”而企求“有路”,才“试”着前去探索。“试向我”中的“我”字,强调了只有在“我”自己惨淡经营的园地里才有永恒的春色,这正是一种象征性的暗示。
“一栏红药,倚风含露”紧承上句,十分形象传神地显现了“我”我的小园中,春光永驻的景象。一栏鲜艳娇嫩的芍药花倚风而立,含露而开,仪态万方,艳丽异常。这里“倚风”,写出了芍药绰约飘洒的风姿,“含露”画出了它鲜润欲滴的妩媚。那临风摇曳含露而开的芍药花,不正是春天的极富情趣的象征吗?不也正是词人理想、希望、事业、追求的写照吗?不也正是一个纯洁无瑕的美的缩影吗?
“春自未曾归去”紧承前两句,词人以芍药花作为不凋的春光的标志,由“倚风含露”的“一栏红药”联想到“春自未曾归去”便显得十分自然,毫无矫饰之处了。(池万兴)
迷神引·黯黯青山红日暮
贬玉溪对江山作
晁补之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愁的词作。上片写日暮黄昏时江上的情景,下片写羁旅的寂寞与哀愁。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写青山渐暗,红日西沉,浩浩大江不舍昼夜地奔流东去。这两句如画家挥动如椽巨笔,一下子就勾勒出江上暮色的壮丽景色,渲染出一幅极为阔大的气象。这里一“青”一“红”赋予画面以明暗相映的色调和彩韵,画面清晰,色彩浓烈;“浩浩大江东注”一句,则在动态上着墨,立刻使静态的画面增添了雄伟的气势和浩荡奔腾、滚滚东去的流动感。
“余霞散绮,向烟波路”。这两句中前一句是化用谢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诗句的诗意,写红日西坠必有余霞散绮的壮丽景观。这里由于“余霞散绮”的点染,更加描绘出大江日暮时分的壮丽景象。唐代崔灏的《黄鹤楼》一诗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向烟波路”句及以下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