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北之虎-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窀匾M乒阌帕嫉牡局直绕鸹实乃俣然挂臁D阒饕茄芯孔魑镉值模换崃庖餐税伞!�

“自然不会。”过探先笑道,“这次兴帅为了方便我研究,直接划出了三千多亩的实验田,劳力也分配足够了,我把这些实验田分成了几十块,分别从国外,以及国内选出了数十个不同的稻种。又施了化肥,现在大多看上去长势都还不错。不仅如此,陕西,甘肃那边也同时开始了棉花和稻谷的培育。我今年都在东北和西北跑了几个来回了。忙得像陀螺转,这才没办法,把你们一干人都叫过来。希望不要影响到南京农业大学那边的教学情况才好。”

“影响不到的,我过来的时候,东北几大实业公司已经向南京农业大学那边注资,专门聘请了美籍教授。”邹秉文道,“而且还给农业大学新买下了几百亩的实验田。”

“几大实业公司向南京农业大学注资?”过探先一愣道。

“是啊,不过那些实业公司也同时要求研究出来的稻种和棉种等技术不能私自外泄,我当时也纳闷了,研究出来的种子不就是为了给百性种,把国内的产量都提高起来吗。”邹秉文道,“后来实业公司的人跟我说,一方面是出于对农业技术的保护,另外由实业公司批量培育种子再出售给农民,比起大多不懂科学技术的农民自己育种要可靠,并且批量育种也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民间不必要的浪费。而且由实业公司出售稻种,也是投资的一种回报。”

过探先点头道,“美国人大致也是这个模式。”

“对了,你刚才说在东北和西北来往几趟,那不是大多时间都花在了路上?”邹秉文问道。

过探先笑道,“你还不知道吧,东北和西北,还有热察的一些大城市都开通了民航。从奉天坐飞机到西安,也就十多个小时的功夫。东北新造出来了一种客机,空间大可以坐8个人,还飞得平稳,噪音也小一点,我在上面坐了几次,碰到同时乘坐飞机的美国人都赞不绝口。西北那边也有负责人,我也是过段时间才去看一次。”

“十多个小时。真快。”邹秉文啧啧叹道,“往东北跑一趟,都有些像置身国外了。”

“谁说不是呢。”过探先笑道,城市里面宽阔的马路,不时可以碰到的小汽车,拖拉机,卡车。偶尔人头顶上掠过的飞机,还有那些守礼的洋人,这些都是他们在南京时所看不到的。南京也有小汽车,却是少得可怜。

叶重站在奉天城的一家公共图书馆里面,随手拿了几本书翻了几张。

“谢署长,像这样的书店,在奉天有几家,在东北又有几家?”叶重偏过头向谢荫昌问道。

“在整个奉天城,一共有12家,主要涉及国内外现代文学,古曲文学,电工学,无线电学,化学,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书籍,具体到各类技工自学手册就更多了,还有一些古代历史,文艺,现代工业史,无所不包,像这样一间图书馆,藏书24万本左右,并不算多。不过对于开启民智,帮助民众扫盲,自学技能,也有不小的好处。”谢荫昌道,“目前以奉天城的图书馆藏书量最多,齐齐哈尔,吉林次之。”

“图书馆怎么维持的?”叶重问道。

“主要靠东北财政拨款,占据图书馆运营的百分之七十,还有一部分是靠知识分子的捐书,或者是社会民众自发的捐款。”谢荫昌道,“眼下东北合计31家图书馆,每年的维持费用在347540元左右。”

“倒是不贵。”叶重看了一眼不远处一个跷着二郎腿的少年,皱了皱眉,自己平时在书房里面没少做这个动作,不过在外面可是装得像模像样的,这个年轻人竟然比自己还嚣张,真是不可原谅,叶重嘴巴朝那少年一呶道,“图书馆也要加强管理,这里是读书的地方,读书人就要有读书人的虔诚。”

“卑职去和他打个招呼。”傅大野道。

“算了,一个个去管你不怕麻烦,我还怕。”叶重摆手道。

“公共图书馆的一些现象是要约束下,大声喧哗,一些轻浮的举动确实应该加以限制。”谢荫昌点头道,“卑职会让各地图书澹Ы嬲轮贫韧晟破鹄吹摹!�

“现在重点是技校建设啊,德国人的技校就办得不错,眼下东北和德国人合作关系尚好,你也向德国人多取取经。”叶重道,“东北的技校有多少?”

“官办,民办,以及洋人办的技校,夜校加起来一起有231家。合计培训了378420余人。还有一些大型实业公司,内部也对员工有过一定的培训。”谢荫昌道,“也是由于这些培训出来的技师,技工,让东北这几年造出来的单车,摩托车,汽车,卡车,手表,以及皮鞋,衣服等工业品质量都出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过探先,邹秉文那几个农学家建议在理工大学里面把农学也加入进去,周诒春等几个校长基本也同意了,这件事你也知道了吧。”

“知道了,他们几个也向我提了意见,教育署经过讨论之后,觉得有这个必要。国内连年都有人饿死,相对于国外亩产粮食五六百斤,东北确实落后了,吃饭是头等大事。”谢荫昌道。

“既然这样你就直接与王永江谈吧。”叶重道。

谢荫昌点了点头,以王永江对农业和教育的重视,叶重让他和王永江直接谈等于是直接答应了。

“有一件事卑职不知当不当与兴帅说。”谢荫昌犹豫了一下道。

叶重笑道,“什么事能让你这个教育署长都憋得住?”

“清史馆的赵馆长因为经费欠缺,现在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了。”谢荫昌道,赵尔巽曾经担任过盛京将军,曾经将东北治理得井井有条,财政也每年都有节余,在清朝的时候也算是个能吏,后来徐世昌做了东三省总督,加上清末起义风起云涌,才让财政入不敷出,民国是个重人情的社会,对于赵尔巽,除了他忠于清王朝这点让有些革命党人诟病外,也有不少人颇为赞赏的,甚至东北现在的官员也有不少以前受过他的提拔。

“这件事教育署出面不好。好歹也算是我的老上司了,大野,你帮我送40万元去给原来的赵总督,也就是现在的清史馆馆长。”叶重道。

“是,兴帅。”

第364章实验田

更新时间:20129214:12:21本章字数:4694

第364章实验田

金秋十月,东北绝大多数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跟关内天灾比起来,今年的东北又是一个民生安泰的丰收年。

眼下已经到了开镰的时候,许多农户已经挽起了袖子,弯腰挥动镰刀在田间劳作起来。稻田边的小道旁,不时可以看到农户放置陶制的茶壶,条件好的已经开始换了钢质带着长长弯嘴的茶壶。

此时过探先的实验田前面早已经围了上千人。大部分是政府组织的一些村镇的村张,乡绅。还有一部分是闻讯自愿赶过来的一些有田产较多的佃户。另外的便是各报社的一些记者,或者纯属慕名而来看热闹的了。

“啧啧,老汉在田地里打滚了一辈子,还从来没有见到过长势这般好的稻谷啊。”一个村庄里面被公推出种田技术最好的老头子看着田地里稻穗上沉甸甸的谷子,忍不住惊叹起来。

“是啊,看情形,亩前量只怕是有五百多斤吧。”旁边的人大多带着同样的感慨。

“要是每家每户一半田地都能有这样的产量,以后也不用总指着靠天吃饭喽。”

“会的,这次政府把我们这些人组织起来观模,不就是为了推广到每个乡村吗,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还真是件天大的恩德。”

这些人正议论着的时候,吭哧吭哧的柴油机发动的声音远远的传了过来。

几乎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的一辆怪模怪样的履带式机器,在众人吃惊的目光中开进了稻田里。然后用惊人的速度收割着地里的稻谷。联合收割机上,直接被收割,脱粒的稻谷被人工装进了蛇皮带。十几分钟过去,大概一亩多的面积就被收割完了。看得这些老农直抽冷气。这是什么样的速度,如果靠人工,就是极个别手快的,一天起早贪黑也不会超过2亩地。而且收割完后,还要把传统的打谷机抬到田地里,人工打谷,通常是两个大人打谷,后面还要两个小孩子不停的递耙。如此一来耗费的人工,时间就惊人了。

而眼前的联合收割机,不仅直接将稻谷收割,而且还脱粒。中间的效率何止高了数十倍。

噗,噗…。吐着烟雾的照相机将这一幕幕很好的记录了下来。

实验田有好几块,此时叶重与王永江一行人走在另外一块实验田边两三米宽的小道上。

“黄老年事已高,还在东南亚与东北之间来回奔波,实在让人过意不去啊。”叶重道。

“这是民国农业历史性的一刻。老头子怎么能不来。”东南亚华人巨富黄仲涵看到那在田间劳作的机器忍不住道,“不仅产量陡增,也是民国农业机械化的开始。”

“再说,这次中央向荷兰交涉之后,荷兰方面已经取消了南洋华侨的多余部分的战税,我们这些人自然要过来当面感谢一下兴帅。只此一例,便让南洋华人少损失了上亿美元,兴帅如此维护海外华人,实乃华人之幸。”李清泉郑重其是地道。

“政府不能保障国人的利益还叫什么政府,职责所在罢了。”叶重摆手道。

“这些联合收割机是东北自己造的?”黄仲涵旁边的一个年轻女子,长得并不漂亮,不过却是打扮得一身珠光宝气,这便是黄仲涵的独女黄惠兰了。黄仲涵的另外一边扶着的是他的女婿顾维钧。

“出自于东北官办的农用机械厂,目前月产19台中小型联合收割机。”叶重笑着回答道。

“这是小女,这是女婿顾维钧。以后产业也会逐渐转到东北来,交给后辈云打理,叶落总是要归根的,老朽老来无子,现在也是半截图快入土的人了,还望兴帅闲瑕时分顾拂一二哦。”黄仲涵道。

对于黄仲涵的心思,叶重也多少清楚几分,顾维钧的官瘾有点大,黄仲涵只有一个独女,对这个女婿自然上心,这趟来东北除了投资之外,也是想把顾维钧介绍给叶重。顾维钧也是个有才能,并且有气节的人,官瘾说明有向上的心思,对此叶重并不太在意。

“黄老放心,只要是正当营业,东北这块地方没人敢打歪主意的。至于少川,在外交部做得很不错,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都处理得有理有节。”

“今年三千多亩实验田,有2000亩种植的水稻,1214亩种植的小麦。稻谷试一起实验了31个稻种。有洋尖,红谷,毛草尖,黄谷稻,乌白,齐头黄,以及从意大利,美国,法国引进的多个稻种。同等施肥下,其中以从美国引进的编号201号,203号产量为最。晒干之后分别达到了亩产521斤和513斤。”

“其它品种呢?”

“最低的口种施过化肥后,亩产392斤,比起原来的230多斤增产了也将近七成。”过探先道。

“小麦由原来的亩产170多斤经过选种,施肥,产量也已经提高到了295斤多。”

“好啊,用不了几年,东北的粮食产量就要翻倍了。”叶重伸了记懒腰。“岷源兄,现在化肥和种子算是弄出来了,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推广到东北全境,以及西北,还有新的占领区,就全靠你了。”

王永江笑道,“这次组织了这么多乡村代表,还有请过来的记者,卑职还没开口,各省区的省长民政长电报早就打到民政署,要求农业署优先提供大量的优良种子和化肥。”

“要种子要化肥可以,不过都得出钱买,总体上保持少量的利润就差不多了。”叶重道。“另外这些联合收割机的产量要尽快扩大起来。东北也算地广人稀,民众条件比起关内也要好,有农业机械化的基础。”

“兴帅,探矿队在外蒙有了新的发现,这是刚送过来的电报。”傅大野拿着张纸一路小跑过来道。

叶重拿过纸一看,这几年治下发现的矿藏越来越多,大多时候都很淡定的叶重忍不住脸上闪过一丝惊容。“岷源兄,这下发财了。”

“什么矿?”王永江有些好奇地道。

“是个铜矿,据保守估计,至少有7万万吨的优质铜,另外还有几十处储量加起来2000吨以上的金矿。”

“哦?这么大的储量!”王永江面现惊容。

“以李筱波的个性,事情没有确认完毕前,是不会拿给我看的,不离十了。”叶重将电报递回给了赵常顺,“有这么大一个矿藏,就是再跟苏联在外蒙打几次,我也认了。岷源兄,看来你这里又有得忙了。尽快将外蒙的铜矿开发起来吧。在南戈壁省汗博格达县境内的奥云陶拉盖地区,从包头那边搭条铁路过去不过百把公里。真要是把这个矿开起来,不仅可以满足东北工业所需,东北军几乎拥有打不完的子弹。”

“包头那边的钢铁厂就有生产钢轨,搭起铁路确实方便,卑职回去以后就安排下去。”王永江点头道。

“黄仲涵那些华人这这段时间在东北役入了多少资金?”叶重忽然想到这件事。

“来东北的主要是黄仲涵,李清泉那些人的子女辈了,从去年奉日战争之后,以南洋的华人为主,北美那边的华人没他们有钱。”王永江笑道,“投资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还有热察,察哈尔这几个势力最为牢固的区域。已经建成,或者在建的工厂合计达到164家。大多是制糖,面粉,玻璃,纺织,制鞋,还有煤矿开发。暂时还没有涉及到机械制造和化工领域。另外倒是开设了一家中兴银行,总股本1000万元,已经在奉天,吉林,长春等地设了分行。”王永江道,“合计资金达到了1。76亿美远左右。”

“南洋那边本来就经济落后,工业化不高,这些华侨暂时对机械方面并不熟,等以后在东北呆久了,也会转入利润,技术性更高的行业。”叶重道。“说起来中兴银行,我还有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呢。”

“嗯,确实需要一个过程。”王永江点头道。对于叶重的后一句话直接无视了。

“我们对老毛子下了那么多功夫,前前后后加起来的投资还没超过1亿东北钞。反观华侨,你把实业兴国的牌子一挂,短短的两年内投资就达到了这样的规模。”叶重笑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当真是一点都不假。”

“这中间的差别自然是比不了的,估计再过上几年,这些白俄才能完全安下心来。”

“今年西北那边的财政状况怎么样?”叶重问道。

“西北的局势已经稳定,经济也开始回暖,不过总体上讲还是落后了些。不算救灾的钱,陕西那边陆续都投下去了七八百万。陕西占领得早,投入大,又开了几个大矿,今年的收入要高一点,大概1900万左右。加上甘肃,青海,新疆有个4000万出头的样子。由于军费都有东北这边统一发放,除掉320多万的政务费,上交中央600多万,教育投资327万,其他农林牧渔的投资871万,实际上盈余1880万元左右。”

第365章教导师

更新时间:2012939:56:05本章字数:5063

第365章教导师

“西北也是有产出的。e^看之前张广建,陈树蕃之流腰包算是鼓得不能再鼓了。”

“唔,也就是光靠西北那边的财政,满足自身发展的同时,连带着把陈峰那个军也给养活了。”叶重如此掐算了一下。

“这两年正是发展的好时候,兴帅不会又想额外增加军费吧,现在一年扩编三到四个师,还加一个重炮旅,另外飞机,坦克,军舰。养着这些军队,军费已经达到了一个极为恐怕的数字。扩军的力度已经很大了。”王永江道。

“财政不会动,不过这次出兵新疆向英国人借的2000万美元压根就没怎么用。用来再建一个拖拉机厂和一个汽车厂吧。不是还有日本人购买yùmén油矿股份的钱吗?东北军的军备有些落后了,参谋部那边跟德国过来的人一合计,又提出了一份军备改良计划。三年之内,除掉预算的军费外,军部不会再向财政署要钱。但是yùmén油矿的钱和英国人的这笔钱,岷源兄就不要想了。”叶重道。

王永江嘴角一阵chōu搐,建一个拖拉机厂和汽车厂还好说,随着现在东北公路网的完善,汽车,卡车,拖拉机的缺口也越来越大,算是用得物有所值。但是yùmén油矿百分之五十的股份,那可是1。37亿多日元,这么大一笔钱,分成三年,每年投进去的钱也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不过考虑到只要眼下没有战事的情况下,东北财政还是有大量盈余的。王永江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叶重刚坐车赶回奉天城,关于实验田的报纸此时已经出现在了奉天城的大街小巷。路过容克已经开始投产的飞机厂,一直抵达了参谋总部。

相互行过军礼之后,叶重首先坐了下来。

“兴帅,参谋部与德国顾问布劳希奇经过反复磋商之后,关于东北军的整改计划已经出来了。”蒋方震将一叠装订在一起的方案放在了叶重的面前道,“德国人还是十分务实的,除了新疆那边,其他的部队基本已经跑遍了。”

“从编制训练,到运输工具,和单兵装备无一不包。总体上来说,主要可以概括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