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801-1000集-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面有大学问,绝对不是一般文人认为这是阿Q精神,来讽刺这些人。当然阿Q那种人是有,他是什么?没有智慧、没有能力报复,没有办法,不能不忍,瞋恚心还在,依旧不能解决问题。那个是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跟觉悟的人完全不一样。觉悟的人他提升了,法界不是单一的,世界是多元的、是无限重叠的。佛给我们讲十法界,十法界是大略介绍,要细说,法界无量无边!所以真正觉悟的人,应当要知道,我们生生世世都要把自己境界不断向上提升,这就对了。这是真正在学佛,学佛就是学觉悟。
  在「总结庄严」这一段文里头,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深明因果。为什么华藏世界的果报这样殊胜,西方极乐世界的果报殊胜,看看我们现前居住的环境、生活的环境,这是一个强烈的对比。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展开书卷,看看古代时候,那些人所记载的他们的生活状况,我们细心做个比较。古代有承平、有动乱,大致上来讲承平的时间长,动乱的时间短。这一治一乱又是什么原因?在这些里面吸取教训,然后你就能够了解现前社会状况,你也能够预测到未来社会的状况,这是从学术上去观察。
  一部历史就是记载因果的书籍,所以有人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这个话讲得很有道理,中国人所谓是史实,你对历史有认识,你就有判断现在未来这样的知识。史实丰富的人,知道一个人这一生穷通贵显,知道这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看得多了。兴,兴的原因是什么?亡,亡的因素又是什么?无论是个人、家庭、公司行号、国家、世界,真的是了如指掌,知道灾难的形成,也知道如何化解灾难。
  佛菩萨这些大圣大贤很多,他们都知道,为什么不替现在苦难众生帮个忙?帮大家化解灾难?佛菩萨很乐意,一切圣贤也很乐意,这个世间众生不听,那就没法子了。听什么?听他为我们说明因缘果报的道理,因缘果报的事实真相。世出世法不离开因果,《华严经》讲的是「五重因果」。所以真的搞清楚搞明白,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自然然就谨慎了。知道动一个恶念,将来一个恶的果报;出一声恶言,将来要受恶言的果报。我们看华藏世界,这是善因善果,纯善之因现纯善的果报。
  经讲到这个地方,我们也应当有少分的契入,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知道自己怎样做人。我还算是幸运,二十六岁闻到佛法了,一接触之后深深感觉到听佛法太晚了,为什么不早十年就让我听到。这是一般说的什么?缘分。虽然二十六岁闻佛法,想想在这一生当中,还没有一桩事情对不起人,这心很安!从来没有一个念头害人,也没有做一桩伤害任何人的事情。没学佛的时候,曾经有两三年喜欢打猎,这是伤害野兽,伤害这些众生,但从来没有伤害人的念头,学佛之后深深忏悔!所以我非常重视放生,非常重视布施医药、照顾老人,没有一桩事情做的是对不起人的事情,欺瞒人的事情我没做过,所以我很快乐,我不怕死。
  有很多人讲:法师,你要小心。有人害我,我听了很欢喜,为什么?他把我害死了,我来生比今生不晓得好多少倍,我很感激他,我绝对不会防范他。为什么?我真的懂得,真的肯定人不死,换个身体而已,就像换一件衣服一样。我现在已经活到七十六了,古人常讲「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已经到了该死的时候,那人家送我死,我怎么不高兴?高兴欢喜,一丝毫恐惧都没有。我只有感恩戴德之心,没有一丝毫怨恨抱怨的念头。现在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看总结庄严偈颂第一首: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神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前面长行文里面,为我们说清净功德不可思议,这个里头有因有果。经文所说的是华藏世界,华藏世界的居民是法身菩萨,身心清净,就本经所说的,妄想分别执著都断了。分别执著都断尽了,真诚清净心现前,再加上这一些大德们无量劫中所发的弘愿,所修的大行,这个是世界清净庄严的正因。
  从果上来讲,清凉大师给我们归纳到五点。第一这是果报多,能「周给一切」。我们举一个例子,物质资源丰富,居住在那个地方的菩萨(我们一般讲人民)享用不尽。不像我们这个世间,我们这个世间资源有限,人口多了接济就不足了。这是什么原因?我们这个世间众生过去生中没有修积。佛法说,这个道理说得清楚,「境随心转」,别人心清净,就果报殊胜,能把所有一切的物质都转变成珍宝,享受无有穷尽。
  第二是「令常,永无乏绝」,永远不会缺乏,永远不会断绝,这个果德多殊胜。
  第三个是「令妙」,非常的微妙,使生活在这个环境里面的众生其乐无穷,真的,我们讲的是离苦得乐。他们是离究竟苦,得究竟乐,这不是理想,是事实。佛经能让我们生起信心,它的理讲得透彻,我们能够参透它所说的道理,它所讲的事相,我们就能相信,有理论在支持。
  第四「称性」,是自性自然变现的相分,也就是「出现品」里所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从理上讲的,无生而生,相而无相,所以讲妙绝。
  第五是「自在」。自在到什么程度?清凉大师在《华严经》上给我们讲的无障碍的法界,「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得大自在!
  不像我们这个世间,这个世间确确实实是触处成障,处处都是障碍,华藏世界没有障碍。我们就想到人家的因殊胜,我们的因很糟糕,我们的因是妄想分别执著,这是我们的因。什么时候我们能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完全舍得干干净净了,华藏世界就现前了,华藏世界是纯净纯善所现的境界。这个说偈仪,我们就不多讲了。请看偈颂第一首:
  【此刹海中一切处。悉以众宝为严饰。发焰腾空布若云。光明洞彻常弥覆。】
  偈颂一共有十首,分为两段,前一段有六首都是说的果报的庄严,作用的殊胜;后面四首是「对因辨果」,特别显示这里头因果的事实真相。前面六首又分为三个段落,这一二三四,四首是「别明严用」,这个庄严的作用。
  这第一首首先说明『此刹海中一切处』,这个刹是华藏世界。华藏世界海中一切处,我们要问包不包括我们地球?如果不包括这个地球,我们地球是不是在华藏世界以外?不在华藏之外。世尊在经上告诉我们,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都是在华藏第十三层。华藏总共二十层,像个大楼一样,二十层大楼,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都在第十三层,这样看起来,「一切处」里头包括我们的地球。
  『悉以众宝为严饰』。我们今天没有看到这个地球处处都是众宝庄严,没有看到!对的,我们是看不到,但是佛菩萨看到。我们现在读这些经典有疑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的时候,听众里面也有人有疑惑,请问释迦牟尼佛:我们居住的这个地方是娑婆世界里头的一部分,佛土清净庄严,我们怎么看不到?你老人家究竟是跟我们处在一个世间,还是你所居住的是别有庄严?
  我们知道佛坐在那个地方都是双盘,盘坐的,佛把腿放下来,脚趾按到地面,这个大地都变成黄金,这时大家都看呆了。释迦牟尼佛现神通,告诉大家佛住的世界是黄金为地,七宝庄严。为什么你们看不到?个人境界不一样!所以才告诉你这个境界是假的,不是真的。境随心转,你的心清净,你看的这个世界清净庄严;你的心染污,你看的这个世界五浊恶世。从世尊这个表演,我们就明白了,佛所讲的话是真的。
  佛所居住的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在哪里?跟我们这个地方(是凡圣同居土),不即不离;不能说是一样的,也不能说不一样的,这个是跟你讲真话。你的心跟佛一样清净,你一看到这个世界,你居住的环境就是实报土;你心里面充满了烦恼习气,那你看的就是五浊恶世。不是外头境界有变化了,是你的心有变化,心是能变,心是心变了,然后外面环境就所变了。
  这个道理我们讲了不少年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我们的相貌体质,当然连著的就是命运,这是最明显的。果然心理上改变了,相貌变了,体质变了,你的命运变了。这一方面,同学们在《了凡四训》里头看到。《了凡四训》要多读多听,认真学习,这个是学佛最低的成就,最微小的成就。
  我们常讲改造了命运,从哪里改起?了凡先生是从断恶修善,这是改的幅度最小的;大的改变就是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断掉。这一点你们看《了凡四训》,了凡先生没做到,他这个分别执著妄想统统都有。只是懂得恶不应该做,善应当要学,拼命在断恶修善上下功夫,他还是著相,还是分别,所以他得的果报小。像云谷禅师那样的人,他的改变就大了,那不是了凡先生的境界。我们在他的小册子里面看到,他引用云谷禅师的开示,中峰禅师的开示,这一些是大善知识,他们的心行境界完全转过来了,凡夫对他那真叫是莫测高深,他们入佛境界。
  『发焰腾空布若云』,焰是火焰,比喻光明。这个光明不仅仅是指智慧,智慧是光明,德行也是光明,道德是光明,善行是光明;智慧、道德、善行充遍了你的思想、见解、言行,你全身就放光了。这光之大,那要像如来果地,像大菩萨们(我们说这个大菩萨,八地以上的),他们那个光明几乎跟虚空法界一样。为什么?这个大乘教里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说你的智慧、你的德能、你的善行,那个光明随著你的心量展开了。如果真的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的身光当然是周遍法界。心量小,你的光就小;心量大,你的光就大;心真诚、清净、慈悲,你放的光是金色光明。
  由此可知,佛法是真正讲的平等法。佛光大,我们的光小,这是事实。为什么佛光大?佛的心量大。我为什么光小?我的心量小。我把我的心量拓开跟佛心量一样,那我的光跟佛的光一样大,就这么个道理。
  现在我们是凡夫,业障深重,我们见不到佛光;不但佛的光见不到,一般人的光我们都见不到。这一些实在讲是小道,不希奇!修过几天定的人,他就能见到;练过几天气功的人也能见到。练气功的人讲看人的气,我们佛法叫光,外国人叫磁场,名称不一样,其实是一桩事情。气功功夫很高的人,他看到每一个人的身上有气,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大概身体不好、身体有毛病的那个光都非常之暗,灰暗色的,在身体哪个部位,那个部位就有毛病。健康的相是明亮的。有了病况的时候,他这个时候光是混浊的。所以这是小道,这不是大道。
  但是最准确的还是禅定,有定功,定功看的是现量境界,比这个气功要高明多了。定功愈深,你的境界就愈大,愈广大;再用现在的话来说,你突破空间维次就更多,换句话说,他的生活空间比我们一般人大。我们今天一般人生活空间在三度空间,定功能够突破四度、五度、六度,在理论上讲能突破无数度的空间维次。那是什么?那是八地以上的菩萨,他那个境界当然不一样,确确实实佛光普照。佛讲「佛光普照」四个字不是赞叹的,是事实。我们一般人很难理解,这四个字认识,也会念,究竟什么境界?想不出来,真的是此地所讲的不可思议。
  『光明洞彻常弥覆』。这是讲大菩萨们,华藏世界的菩萨。再看第二首:
  【摩尼吐云无有尽。十方佛影於中现。神通变化靡暂停。一切菩萨咸来集。】
  这个里头有果报的殊胜庄严,这个地方我们看到德用,起的作用,这个作用是称性而起的。『摩尼』原本是讲的宝珠,在此地代表什么意思?代表圆满,宝珠是圆满的相。代表什么圆满?我们简单的讲,讲三个:智慧圆满、德能圆满、相好圆满。《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讲了十个圆满,头一个「大圆满光明云」,那是总说。大圆满光明云就是摩尼宝珠,大圆满里头包括这三个圆满:智慧的大圆满、德能的大圆满、相好的大圆满,说再多也不外乎这三大类。
  『吐云无有尽』,吐云就是出现。出现什么?底下讲的,可以说是自性性德圆满当中出现的。
  『十方佛影於中现』。说十方,当然包含了三世,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如来,都在这个摩尼宝珠圆满当中显现出来了,这个形相非常希有壮观。读《华严》,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它表法的义趣,我们才能真正得受用。十方佛,一切佛,我们要晓得那个「佛」的含义,佛是智,佛是觉。
  这个是普通的佛学常识,我们四众同学都要知道。人家要问你的时候:你们学佛的人,佛是什么?你要能讲得出来。佛是释迦牟尼佛,古印度时候一个王子。这个不行,这个坐实了,引不起人家兴趣。你要把「佛」这个字的本义说出来,佛是什么意思?佛是古印度的梵语,它的意思是智、是觉;智是体,觉是用。在中国文字里面找不到这样的字汇来翻,所以用音译。
  这个智有三种,觉也有三种。智,第一个是一切智,第二个是道种智,第三个叫一切种智,这个是「佛」这个字的体。一切智是知道宇宙之间一切法的总相,总相是空相。所以一切智是知空,道种智是知有,一切种智是知道空有是一、空有不二、空有无碍。佛门里面常讲「万法皆空」,这个是一切智;万法皆有是道种智;《华严经》上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是一切种智。所以佛是智的意思。
  智起作用就是觉悟,觉也有三种:一个是自觉,自己觉悟。第二个是觉他,自己觉悟之后一定要帮助别人觉悟。主动帮助别人觉悟,这是大乘;别人来请教你,你教导他,帮他觉悟,这是小乘。大小乘差别就在此地。小乘是你来找我,我才教你;你不找我,我不教你。大乘菩萨,你们在《无量寿经》读到了,做众生不请之友,众生不找你,主动去找别人,这是大乘,是觉他。第三种叫觉行圆满,这个很难。自觉,阿罗汉、小乘人自觉,觉他是菩萨。当然你自觉之后,你才能觉他,自己不觉而能觉他,没这个道理。所以觉他是菩萨,觉行圆满是佛。
  由此可知,你要不发心觉他,你自己的觉悟是永远不会圆满,那是肯定的。世间法常讲「教学相长」、「师资道合」,老师教导学生觉悟,学生资助老师觉悟,彼此是互惠的。这个从事於教学工作的人能懂得,许多问题是因为学生问,你才觉悟;要没有学生问的话,你永远也迷惑,这一问就把自己搞清楚了。问了,自己答不出来,晓得自己还不行;问了,就有的时候能答,智慧开启了。不能问的时候,确实想不出这些问题。
  我们晓得到如来果地,那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是一切种智。人家问我佛是什么?你这样给他解答,他就会有兴趣了。佛教不迷信,佛教求智求觉!十方佛跟一切佛就是一切智一切觉,在大圆满里面显现出来了,这样一讲大家就好懂了,这个经文里头他讲这些事情。
  大圆满哪个没有?大圆满是什么?是真心、是本性,我们讲真心本性,一般初学的人还是不懂,还是搞不清楚。所以我们用最浅显的言语,我说了五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是牟尼,我们的心起心动念跟这十个字完全相应,智觉就在这当中显现出来了。大智大觉是自性里头本具的,不是从外头来的,外面学不到的,自性本来具足。
  现在我们的智慧、觉悟不能现前,什么原因?错用了心。我们今天的心不真不诚、不清不净、不平不等、不正不觉、不慈不悲,我们用这个心,好了,这一来就把你的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全部都障碍住。所以佛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佛不居功。
  你要问佛为什么不居功?佛哪有功?没有功,你自己本有的,不是我给你的。这是事实真相。你开智慧,智慧是你自性本具的般若。你自己的智慧德相不能现前,是因为你自己有烦恼,妄想分别执著把它盖住了。今天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烦恼习气断掉了,是你自己断的,佛并没有帮助你断;是你自己断的,佛哪有功德可言!你怎么成就的?你自己觉悟,自己修行,自己度自己的。《坛经》上说得好,惠能大师讲的「迷时师度」,迷的时候靠老师,老师帮你纠正错误。「悟时自度」,悟了以后就自度了。
  迷悟的标准是什么?是见性。没有明心见性要依靠老师,老师的思想、见解、言行是从自性里头流露出来的,决定没有过失,没有错误,你跟他走不会走错路。觉悟之后,到你自己明心见性了,不必老师了,因为你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行绝对不会错误,随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