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明威传 作者:贝克-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样”,他高兴地自言自语地说:“我已经亲眼看到密西西比河了。”

  外叔祖父泰勒到车站接车,然后一同坐他开来的小汽车到华威克大道第三六○○街区,维克多大厦他的家去。大厦附近有一片整齐雅洁的草地,草地边上有修整得很好的树篱,还有高大的树木遮荫。庭园工人正在路边上打扫,清除落叶。公寓大楼是用玫瑰红色的砖建成的,房间的天花板相当高。厄内斯特的外叔祖母阿拉贝拉是J.B.怀特的女儿。怀特因做木材生意发了财,并打算让他女婿继承他的事业。阿拉贝拉的身材和厄内斯特的父亲一样,个子不高,有点胖,但很结实,动作灵敏,颇有吸引力。厄内斯特觉得她相当好看。泰勒身材略为瘦削修长,举止随便,不拘礼节。他走起路来,足下生风,性子急躁,随时可以给别人下命令。在他所有的叔伯祖父中,厄内斯特最不喜欢他。泰勒让外侄孙子在他家歇了一宿,恢复旅途疲劳,第二天便开车送他到《明星报》社去见亨利J·哈斯科尔。

  《明星报》社社址位于第十八街和第二十街之间的一八○○大道。整座建筑物有三层楼,全部是砖木结构,在这个街区算是较大的建筑。当厄内斯特从二楼的电梯走出来时,一间巨大的房间赫然出现在他面前。里面摆着成排的打字机,挤满了记者、编辑、专栏作家、评论家和体育运动作家等,办公桌一行一行地摆着。看光景既不象房内小室,也不是隔间。十月的太阳,明亮地透过满是灰尘的窗户,照射到房里的每个角落。亨利哈斯克尔是主编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把厄内斯特介绍给本市新闻编辑乔治·朗根,后者安排厄内斯特一份记者的工作,每周工资十五元。在乔治·朗根旁边桌子办公的是朗根的助理编辑C.G.威灵顿,平时大家叫他彼得。他是个脸色苍白,个子矮小三十来岁的人。他显得一本正经,不声不响。他曾在堪萨斯市某部队里受训,最近因心脏有毛病退了出来。他笑的时候不露声色,态度十分冷淡,与年青记者说话,总隐隐约约地带着讽刺,瞧不起人的口吻。

  那天上午厄内斯特站在威灵顿办公桌旁,显得又高又瘦,酱黄色的皮肤看起来十分健康。他目光炯炯有神,红红的脸颊上泛起两个酒窝。这年夏天在农场里劳动,使他筋骨壮健,个子长高长胖了,因此原先的衣服现在就穿不下了。他高高兴兴,对人和和气气,恭恭敬敬,爱与人交谈,取悦于人,但有点腼腆,说话时,他总把W这个字音发成L。威灵顿解释说,在应征入伍的士兵中,有许多是作为记者接受训练的。他指了指放在那大房间里的一张没人坐的桌子,表示是厄内斯特的办公地方。厄内斯特笑呵呵地走过去一屁股坐在桌子上面。在他的一生中,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成为大城市一家报社的新闻记者。他高兴极了,认为自己是鸿运当头。

  十月份的大部分时间,厄内斯特住在他外叔祖父泰勒家里。有时,同赴在隔邻的一位妙龄女郎雪莱·卡丽华约会,到外面玩,一起走过五个街口到附近的电影院看电影或观看多格拉斯演出的轻松喜剧。喜剧演员穿着乳白色裤子,戴着饰有丝绸带子的宽边帽。对于雪莱来说,演员这种衣冠楚楚,富有罗曼蒂克的形象多少能减少她那天晚上在其它方面引起她不悦的心情。原来厄内斯特那天晚上去找她的时候,不注意修边幅,穿得邋里邋遢。当他们来到剧院进口处,那里的人很多,雪莱快步抢先走在前头,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那个样子难看的男伴。散戏后,他们来到附近一家杂货店买冰淇淋加苏打水吃,厄内斯特神情忧郁,一言不发,接着两人便友好地分手了,事情也就完结了。

  过了一段他自己认为是休整时间之后,厄内斯特搬到一个他在霍托海湾认识的朋友卡尔·埃德加那里住。卡尔在阿格纽斯街公寓租了一小套房间。从这里去《明星报》社上班比从他外叔祖父家要远些,并且只能在普罗斯特大街搭无轨电车,坐很长一段时间才到达目的地。但是,厄内斯特不怕麻烦。他认为生活在那暗淡无光的房子里意味着光明和自由的到来。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只有当他同劳·克莱拉罕一起外出步行旅行时才能相比。他有生以来还不曾有过一次离开家人亲友超过数天以上的。他同卡尔相处得很好,他称卡尔为奥德加。卡尔唯一感到不满意的是,本来大可用来睡觉休息的时间,厄内斯特却偏偏要大谈特谈“新闻界的罗曼史”。这年秋季,有一天,厄内斯特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下班晚了。他懒得费时间坐电车回家,便在印刷车间过夜,睡在用澡巾铺垫的澡盆里。事后他洋洋得意地向人提起他这个不平凡的经历。

  他开始接触到一些超出他年龄和知识范围的社会情况,但同时又了解到这个城市的一些内幕。“我进行新闻采访,到的地方不多,”后来他回忆道,“其中有在第十五号大街的警察局,火车站和医院总院。在十五号大街我采访了犯罪案情况。一般是小案,但也说不定,有时可能会碰上一个大案。火车站人来人往……我认识一些下等人,也结识了一些著名人物。医院总院在火车站那一头的山坡上。那里经常出问题,常常发生暴力事件。”在十一月多雾的天气里,医院窗户里的灯光就象在山坡上那杂乱无章的楼房里发出的指示灯一样。有时,甚至还隔得很远,他觉得自己已闻到“一种防腐蚀的气味”。

  他经常向在报社工作多年的记者和专业作家请教,问他们怎样收集素材,怎样写作。《明星报》社有一个文学部,专门剪辑、摘录报纸书刊杂志上的文章,搜集国内外报纸新闻资料以飨读者。给报纸写文章“就要学会写叙述句,如何避免陈词滥调,如何写得生动活泼”。青年记者还要学习文体学。有一本专门谈文体的书说,“写好新闻报导的关键是文句要简短,要以简短的段落开头,用词恰当,语气有力,作文流畅,从正面着笔”。文学部,文体学书籍以及有经验的记者,还有编辑助理威灵顿等在新闻学领域里给厄内斯特提供了知识和经验。

  可是他坐不下来,一天到晚在外面采访,找不到人。新闻编辑室无法同他取得联系,老板对此十分恼火。“我们打电话到医院找他,”威灵顿说,“对方说厄内斯特跟救护车出去了,他简直是什么地方出了事,他都要去看一看。”一天,他有事匆匆忙忙到火车站去,路上碰到一个人因出天花发高烧,倒在地上,厄内斯特自己种过牛痘,有免疫力,立即搀扶他坐出租小汽车到医院去,并建议汽车司机对该汽车进行消毒。诊治这个病人的医生一下就同厄内斯特结成朋友,他热情地款待他,滔滔不绝地向他讲述本地区的名人轶事以及在卖淫者中间盛行吸毒的情况。这时,厄内斯特虽然还未出名,但是他已作了两篇出色的报导;一是《出天花小插曲》,二是描述“一个妓女站在装饰得美丽幽雅的舞厅门口哭泣,眼看着她爱上的那个士兵正同一位穿著时髦的女舞伴走进舞厅”。

  厄内斯特现在感到要看要听的事很多,简直是应接不暇。堪萨斯城是个有三十万人口的都市,二十年前它还是十九世纪末一个闹哄哄的边远小镇。厄内斯特认为这个城市“有好的一面,也有丑的一面”。特别是从火车站到屠宰场至密苏里河这一带的建筑十分凌乱难看。不过,这个城市发展得很快。一九一一年《明星报》社从第八号大街原报社总部搬离闹市区到现在这个地方时,许多具有远见的人就预言说,位于格兰德大街的新楼房离市中心太远,诸多不便。可是,只有短短的六年光景,这一地带的空地全部建上了新楼房。伴随而来的犯罪率增加,正义得不到伸张,社会良好道德得不到支持。《明星报》一位年青的编辑戴尔·威尔逊回忆说,有一次十几个黑人被法庭提审,因为有人控告他们玩投骰子赌博。法官龇牙咧嘴地命令他们站成一行。接着判决那些个子高的坐牢五天,个子矮的罚款释放。在特韦斯大街上妓女公开地活动,有人别出心裁地把这个地方取个外号“乌德娄威尔逊大街上的廉价肉欲市场”。尽管公布法令禁止妓女在二流饭店,旅店的餐桌上拉客,但只要有人主动提出要求,便立即成交,旅店也会向他们大开方便之门。

  一位名叫里昂·卡洪摩斯的《明星报》记者——此人嗜酒、自私、好斗,最善于揭露这个城市的阴暗面。虽然厄内斯特同他交情不深,但此人的能言善辩,乐观向上以及他的潜在才能都给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当他多喝了几杯,他的内劲外露,溢于言表。他的文风泼辣,用词华丽浮夸。尽管厄内斯特为此人的舞文弄墨而浪费了巨大的精力,禁不住感到惋惜,但对此人的黄色新闻作风还是敬佩三分。厄内斯特有一次写道,“里昂·摩斯最擅长故事改写。他脑子里可以同时构思四个故事情节,然后去打电话,电话打完了,脑子里又多了一个故事情节,接着用最快的速度将这五个故事写出来交给编辑部。肯定说,每个故事都有其动人的地方。里昂·摩斯在记者中工资最高,凡是他工作过的报社,都是这样。如果他发现同行中,有人工资比他高,他便要求提薪,否则就辞职不干。除了他喝醉了酒,否则,他从不同别的记者谈话。他个子高大,体格健壮,胳膊又长又粗,长着两只大手。他是我看到过的打字最快的人。他有一辆小汽车,是一个女人送给他的,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一天晚上他们开车在去杰弗逊的林肯大道上,这女人用匕首刺杀他。他抢过刀子,丢出车外,朝她腭部猛击一拳,腭骨打断了,接着对她施行可怕的动作。后来,人们发现她躺在车后座上。原来,摩斯把她捆绑在车后座上,然后开着车子回到堪萨斯城。

  摩斯坐在这间巨大房间最远的一个角落里,他的桌子两边是打字机和电话机。他个子高大,远远望去活象一尊山神。厄内斯特一般与他的年龄、性格相近的人打交道的多。其中一个是来自科多的密苏里人戴尔·威尔逊。他二十三岁,正等应征加入海军。其它一些人是:乔治·华伦斯,电报编辑哈里·科尔,警察法庭记者华尔·莫里,托德·阿尔逊和威尔逊·希克思等。厄内斯特仍未脱离在中学时的习惯,喜欢孩子气地给和他打交道的人起绰号。他给自己起绰号,叫海明威斯坦和厄内斯特·达拉·曼彻·海明威。他给那个见面笑呵呵,拍背表示亲热的莫勒·史密斯取名为“小梁柱·史密斯”;把一个澳大利亚年青人叫作“樵夫塔斯曼”;把查理霍普金,一位皮肤黝黑的奥克拉门人称为“胡普”;把一位戴着厚玻璃近视眼镜,名叫哈里·哥德弗雷的编辑称作“忧郁的希伯来人”;把一个矮胖的喜欢打扮的爱尔兰人叫做“可爱丽奥”。厄内斯特曾因保护这个人不受人欺负而发生了一次事故。事情是这样,一个星期六晚,他们在第十七号大街一家小餐馆吃完晚饭,一个气势汹汹的卡车司机走上前来拨弄丽奥的领带,欺负他。厄内斯特猛地一拳击过去,一下把装着纸烟的玻璃厨砸烂了。他的手被碎玻璃刮出了一道很深的口子,后来用绷带扎上。为了此事,他好几天感到很得意,他虽然有点傲慢,也有点吹牛,但在威尔逊看来厄内斯特的性格基本上是羞怯的,因为每当他同他的记者同事开玩笑时,他总是笑容满面,眼睛眯眯地闪烁着欢乐的光芒。

  他在堪萨斯市生活的时间虽然不长,可收集的创作材料可不少。后来他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作为三篇作品的素材。第一篇讲述一位爱尔兰的警察开枪打死两名抢劫香烟商店的匈牙利人。第二篇写一个城市的政府公开支持两家秽淫的舞厅。在那里舞女穿着肉色透明紧身衣在厅里过道扭跳,让观众观看欣赏。一个思想原是健康的人,由于参加了这种庸俗舞会,竟堕落到酗酒、吸毒,最后免不了一死。三篇作品中,最好的一篇要算《先生们,愿上帝赐给你们欢乐吧!》这是一篇有关圣诞节的讽刺故事。说某医院里有个患神经病的青年病人。此人自认为对上帝不够虔诚而受到惩罚,蜕变为女性,两个实习医生对这个病人的病症,诊断有不同看法,因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厄内斯特除了决心学习写作之外,主要的兴趣就是谈论战争,以及考虑如何参加这次战争。他的父亲仍然反对他去参军。另外,他的眼病似乎使这个问题成为纸上谈兵。”我们都象母亲,眼睛有毛病,他在给他姊姊玛丝琳的信里是这样写的,“不过,即使这样,我还是一定要到欧洲去。我不能因为眼睛有毛病,就放弃我参军到欧洲去的愿望。”不久,他从一位堪萨斯城青年赛奥多·希龙贝克那里打听到如何参军到欧洲去的情况。此人在厄内斯特到《明星报》社工作一月之后,才到报社来的。赛奥多现年二十二岁,长着一头黑发。他身上最突出之外是他那只假眼——玻璃眼睛。一九一三年他在康涅尔大学念书。一九一五年春天,一个高尔夫球击中了一棵树干,猛力地弹射回来,不偏不倚正好打中他的眼睛。眼睛受伤后,不能再学习,他被迫离开学校。一九一七年夏天他应征参加美国陆军。并派他到法国开救护车。在那里工作了四个月。他讲起自己在欧洲生活的那一段情况,真富有传奇色彩。不过他建议到欧洲去春季比冬季好,因为冬季里雨水多,路上坑坑洼洼尽是水。圣诞节前夕,他和赛奥多一起同威尔逊·希克斯约定,过了年,他们将尽可能快地向红十字会提出申请,到欧洲战场上开救护车。海明威医生无可奈何地收回自己的成见。在这三人小组中,厄内斯特年龄最小,在即将到来的横渡大西洋当中,他将难以控制自己的童心稚气。

  他搬离了卡尔·埃德加的公寓,住进附近一幢老式房子阁楼上的一间又阴暗又窄小的房间。一天晚上,时间太晚了,他便邀赛奥多到他家去住。他们坐着电车通过积满白雪的街道,爬上小阁楼。时间已是凌晨一点,赛奥多困乏得很,恨不得立即躺下便睡,可是厄内斯特却拿红葡萄酒和勃朗宁①诗集,边喝酒边高声朗诵诗句。凌晨四点,赛奥多醒来时还看到他仍在喝酒吟诗,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第二天他照常工作,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他精力充沛,有使不完的劲,而且在赛奥多看来,厄内斯特的天才刚露锋芒。他写道,“我们这些凡夫工作一做完便准备去玩或睡觉,可是我们的天才,厄内斯特又开始了他新的工作。”的确,他在《明星报》社的六个月工作,仅仅是他朝那通向更高地位的道路迈出的“第一步”。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①勃朗宁(1806—1861),英国著名女诗人。










海明威传第二章 归来的战士






第二章 归来的战士

斯奇奥农村俱乐部

  “我最初一次上战场,完完全全是个麻木不仁的呆子,”一九四二年海明威这样说:“我还记得,当时我认为我们是反抗的一方,奥地利人是侵略的一方。”一九一八年四月的最后一天,厄内斯特和赛奥多从《明星报》社领取了最后一次薪水,来到火车站搭乘一列开往芝加哥的火车。这件事看起来真有点象世界上最奇妙的一次游戏。威尔逊·希克斯因故不能践约同行。查理·霍普金和卡尔·埃德加正等待应征加入美国陆军和海军。他们同厄内斯特和赛奥多一道去霍托海湾钓鱼。他们在奥克派克海明威家住了一宿,第二天就到密执安去。海明威医生答应一收到圣·路易斯红十字会总部的通知,便立即告诉他们。迪尔华兹一家热情地款待了他们。他们也准备尽情地钓一次鱼。可是才过了几天,就接到红十字会的电报,要海明威和赛奥多在五月八日前去纽约进行体格检查。

  他们立即赶回芝加哥,同亲友们告别,然后搭乘开往东部的火车。到达纽约后,红十字会安排他们住在威伍里广场的伊尔旅店,同往的还有另外七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他们不能参军的原因,不是年龄太小,就是别的方面不合格(如视力不好)。弗雷德·斯比格尔和莱利·巴聂特是温奈特卡的中学同学;斯库德和狄克是圣·路易斯人;纽约来的毕尔·霍恩和他的大学同学帕西·诺敦编在一个小组。一九一三年他们同在普林斯顿学校毕业。他们到西区第四十五号街人寿保健中心办公室,排队接受体格检查。检查结果,厄内斯特定为B级。他的血压是高压一百二十八,低压七十五。但是他的视觉不好,主持检查的医生多恩,建议他去看眼科医生,并配一副眼镜。

  厄内斯特没有理会医生的建议,满怀热情地直接参加为期两周的思想教育。离家时他父亲给他一百五十元作费用,他自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