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财源滚滚-第1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公司,更是远不如远方。

    而遭遇促销日,再遭遇雨雪天气,孔祥宇想了想,真要顺风不再对外接单,以阿里他们的效率,几十亿的订单恐怕都要处理半个月以上。

    这一点,和远方无法比。

    不过孔祥宇还是说道:“李总,如果单从促销日来看,拉拢顺风是值得的。

    可过了促销日,我们的订单量会大幅度下滑,到了那时候……”

    “远方现在不是在做了吗?”

    李东笑道:“其实这也没什么,物流照常发展,对外接单就是了。

    远方快递的名气还是有的,入驻各大中小电子商务平台,有利于我们掌控整个领域。

    至于各大平台愿意还是不愿意,我相信一些中小平台不会介意这些的。

    当然,想做大的例外。

    对于这些平台,随便他们,只要我们的物流效率一直比他们强,口碑比他们好,迟早他们做不下去,自己淘汰自己的体系。”

    当所有的平台,都选择了远方的物流体系。

    远方这边,又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创建最好的口碑。

    别的平台,只要跟不上节奏,逼于无奈之下,也会选择引入远方。

    所以李东并不觉得,最后会造成资源浪费的局面。

    而引入顺风,其实也是限制顺风的发展。

    从当前来看,顺风接纳远方30%的订单,比他们全年所有的订单都要多的多。

    可实际上,这种局限于一家,还不能起到主导地位的快递企业,发展已经被远方所限制。

    到了最后,顺风离不开远方。

    远方虽然没有吞并对方,实际上却是实质上的控制。

    这一点,顺风的掌门人应该能看的清楚。

    可对方还是选择了接受。

    不为别的,就在于这个诱饵诱惑力太大。

    远方30%的订单,超过了他们全年的业绩,远方口碑也强,各种款项也不会拖延。

    在王伟看来,目前是被局限了,可后期顺风做大,反客为主也不是不可能。

    借助远方的体系,帮助顺风快速成长,这对顺风有利。

    至于到了最后,是顺风被远方限制,还是远方被顺风反客为主,关键还是看手段。

    企业想进入发展快车道,有机会不赌一次,那不是企业家的作风。

    赌,这几乎是所有企业家都在做的事。

    ……

    李东解释了一阵,最后才道:“接纳顺风进入之后,我们处理的订单量会少30%,70%的业务量,如果加班加点的做,一个星期有难度,但是完成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前提是,雪不要下的太大。

    可现在,根据气象部门的测算,寒潮未过,未来几天雨雪天气可能会席卷整个北方和部分南方地区。

    这时候,就得看毅力和设备了。

    员工毅力强,奖励幅度大,大家都愿意加班加点,这是必然的。

    可设备太差,大冬天的骑着自行车、三轮车送货,冻得鼻青脸肿,钱挣的再多,也得要命。

    这一次,我去北方巡查,也不单是为了巡查准备工作。”

    李东停顿了一下,在09年,很多快递公司送货,车辆其实都是员工自备。

    三轮车,摩托车,包括自行车其实都有。

    公司集体采购大规模的配送车辆,其实还是很少见的,主要就在于耗资太大。

    目前的快递公司,在电子商务领域获得的收益还不高。

    这时候,让他们大规模投入,别说没有这个资本,就算有,大家也舍不得。

    到了后期,大家看到了收益,一些公司才会进行自行采购,大规模的换装备。

    稍微顿了顿,李东继续道:“趁着距离双十一还有段时间,我去北方,也是为了给大家换装备。

    之前,其实我们已经采购了不少全封闭式电动三轮车,目前在城内运送快递,我们的电动三轮车算是配备设置最好的。

    不过前期因为资金问题,采购的不是太多。

    还有一部分地区,并未进行普及。

    加上最近扩张,我知道有些地区,还是在采取其他公司的模式,让员工自己带车上岗,有这回事吧?”

    孔祥宇点头道:“的确存在这种情况,毕竟一辆封闭式电动三轮车采购价不低。”

    零几年,封闭式的电动三轮车也刚出来不久,不像以后随地可见。

    这时候,相比于之前的开放式电动三轮车,别看只是加了个篷,造价却是上去了不少。

    哪怕远方大规模采购,平均价位也在3000以上一台。

    而远方目前的快递员工,已经达到了5万人以上。

    真要人手一辆,5万辆封闭式电动车就要支出一两个亿。

    物流集团这边目前还没出现多大盈利,还处于支出大于收入的状态,考虑到这些,自然不会全部由公司配备。

    目前远方配备的封闭式三轮车,比例不到40%。

    就算如此,也是业内装备最齐全,最先进的快递企业了。

    其他如三通一达,有些没有采取送货上门的政策,有些大部分都是快递员自行备车,什么车都行,只要你能送货,配送点也不会管你怎么送,走路送都没问题。

    如远方这般,集团统一大量采购的少。

    哪怕顺风,其实也差不多如此,不过顺风自行采购比例比其他企业要多一些。

    听他这么说,李东点头道:“这些我能理解,不过这次,我准备大规模采购一些……”

    “可现在采购,也赶不上双十一了。”

    “没事,我提前和一家公司打好招呼了,先期预定了8000辆车,现在应该差不多了才对……”

    李东一说完,孔祥宇没吭声了。

    一旁的袁成道则是微微蹙眉,想了想才道:“李总,您提前下订单,也没做考察,下次是不是……”

    他后面的话没说,可显然觉得李东有些太过霸道了。

    这事,好歹也要说一声吧。

    连孔祥宇都不知道,这又不是什么秘密,提前说一声怎么了?

    李东闻言也没生气,笑了笑道:“我要说我忘了,你们信吗?”

    “实际上,要不是对方打了电话过来,我自己都不记得了。”

    这话一出,所有人无言。

    你忘了!

    好吧,这点大家真相信。

    这不算太大的事,哪怕8000辆车,价格也就在2000万左右。

    这样的订单,能直接到李东那边其实已经让人奇怪了。

    现在李东说他忘了,好像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李东没他们想象中的那么霸道,想了想又补充道:“当初和比亚迪的老王聊天,他说他一个朋友专门做这个,我随口说了几句,没想到他当真了。

    后来对方主动来了电话,有老王作保,我就没太放在心上,应了一句。

    前些天对方又来了电话,我才记了起来,正准备和你们说一声,现在也算赶巧了。”

    李东难得解释几句,加上还是比亚迪的老总作保,其他人都没话说了。

    李东也没继续这个话题,又道:“所以这次这些车,你们这边接收一下,统一安排到北方。

    南方这边,暂时缓缓。

    北方这次可能会有大雪,一旦出现大雪天气,用处就出来了。

    比起那些骑着摩托车,冻得鼻青脸肿,摔的头破血流的快递员,远方这边效率和安全性都会提升不少。

    这玩意好学,加上我们事先也有岗前培训,哪怕自备车辆的员工,应该也会开才对。

    一个星期,熟练一下就够了。

    这次能及时用上,也算赶上了机会。

    等过了这次,车好用的话,其他地区没配备齐全的员工,都给配备了。

    远方再抠门,也不至于在这点小钱上节省。”

    “咳咳……”

    孔祥宇讪讪,老板财大气粗,还能说啥。

    耗资上亿,就为了给城内快递员配送方便一点,便利一点,这事其他公司干不起,干的起也不愿意干。

    起码这时候,就连财大气粗的邮政也不干这种事。

    远方,算是业内第一家了。

    城内配送,可不是物流快递的全部。

    李东简单安排了一下,最后才道:“明天准备一下,孔总陪我一起去北方巡查。

    如今线上的环节,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供应链方面也没太大的问题,物流和仓储就成了关键。

    这方面要是也没问题,顶住压力,那打出千亿的业绩,不是没希望。

    顺便去东三省走一趟,吓唬一下大商,让他们老老实实的憋在那边别动弹。

    对了,一旦我动身,对外宣传,就说我是去洽谈收购大商事宜的。”

    “咳咳咳……”

    办公室内再次响起一阵咳嗽声。

    众人都哭笑不得,不过不得不说,真要这么宣传,大商那边得紧张的睡不着。

    李东亲自北上去谈收购的事,比齐云娜的威慑力要大多了。

    大商的牛刚,本来就觉得李东还有后手,李东亲自去了,那更证明了这一切。

    到时候,恰逢双十一附近,大商还有心思想着线上的事吗?

    换位思考一下,袁成道觉得自己要是牛刚,大概是真没心思去考虑阿里了。

    有那功夫,大概更多的还是在想,自家的股东,有没有投靠李东的?

    想到这些,袁成道看了看李东,心里不得不佩服。

    李东看似这么随口一说,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真实情况是,也许就这么一个口号宣传,就彻底让大商退出了这次线上之争。

    而李东,真的只是口头上的宣传?

    他要去东北,真的没别的目的?

    或者,这次巡查物流和仓储,才是附带的目的?

    哪怕是远方的老总,袁成道其实也不知道李东到底有什么安排。

    他现在心里极其矛盾,即希望李东能有杀手锏,又希望李东真的只是一次巡视工作,这种矛盾的心理,他也不知道为何会产生。

第1661章 不平凡

    11月3号。

    李东带队北上!

    远方并未如李东说的那样,宣布李东是为了收购大商而去,这样反而显得太过刻意。

    名义上,还是说的为了巡视北方仓储和物流体系。

    不过外界,却是有小道消息流传了出去,李东这次去北方巡视,主要还是为了大商的事。

    消息一出,大商高层瞬间坐立不安起来。

    与此同时,远方投资,再次在二级市场购入部分大商股票,总持股达到了2600万股。

    此时,距离第一股东大商集团持股9%,仅有100万股的差距。

    当然,那是之前。

    这几天大商也回购了部分股票,持有的股票达到了3100万股,超过了10%。

    而高管层,持有的股本,也有3600万股之多。

    总共持股比例,达到了22%以上,勉强让牛刚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

    可就在这时候,东星也再次进入二级市场,收购了部分股票。

    尽管没有达到举牌线,可据大商所知,东星收购的股票,恐怕不低于1000万股!

    在二级市场,东星反而要比远方出手大气。

    而事实也不出牛刚所料,按照证监会和股市有关规定,东星因为有李东持股,双方作为关联企业,公告制度是累积计算的。

    也就是说,双方持股要加在一起计算,只要每超过5%,都要进行公告。

    就在牛刚还在盘算,东星到底收购了多少股票的时候。

    远方和东星联合对外发布了公告,远方持股2600万股,东星持股恰好达到了1000万股。

    双方总共持有大商3600万股的股票,持股比例高达12%。

    因为东星是在3号进行大批量购入,自身并未达到5%的持股,所以双方累积超过了12%才发出公告,这一点,也是被认可的。

    消息一出,牛刚彻底坐不住了。

    当天,牛刚联络了一些集团高层,和集团签订了一致行动人协议。

    大部分高管层都参与了协议签订,除了部分高管不在,其他人不管是被迫还是不想被收购,都在协议上签了字。

    最终,大商集团获得了6000万股股票的行使权。

    这也是为了保住大股东地位,不得不做的事。

    远方和东星持股12%,已经超过了大股东的持股比例。

    这时候如果还不集权,那大商集团在大商零售的大股东地位就不保了,远方也有权利进行管理层重组,这是谁也不希望看到的。

    获得了大部分高层股东支持,大商集团掌握了20%的股份话语权,再次领先于远方和东星。

    可20%能让牛刚安心吗?

    大商一边通过二级市场回购股份,一边开始东奔西跑,联络其他的股东,希望能获得支持。

    大商目前还有两家持股比较多的大股东,滨城国商和茂业集团。

    这两家,持有大商零售13%的股份。

    只要这两家愿意支持大商,那大商集团掌控的股权超过33%,对于股权分散的大商零售而言,这个比例,几乎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一旦这两家不支持,反而支持李东,那就彻底麻烦了!

    李东目前已经持股12%,再获得这13%持股股东的支持,就可以取而代之,成功入主大商零售。

    加上李东这次亲自北上,牛刚心中不安至极,也顾不得坐镇指挥了,亲自动身前往滨城国商寻求支援。

    ……

    路上。

    车中,李东对着电话笑道:“看来是真着急了。”

    齐云娜笑道:“不着急能行吗?

    好不容易拿到了集团的话语权,才没多久,就让咱们入主了,他哪能甘心。”

    李东轻笑道:“没那么容易,也就吓唬吓唬他。

    真到了必要关头,大商集团还是有底气的。

    大商零售的一些物业,都掌握在大商地产手上呢,到时候一注入,增发新股,我这点股份就被稀释了。”

    注资稀释举牌方的股份,这点是很多企业面对收购时做的选择。

    包括当初的国梅,也进行了大笔注资,将老黄手中掌握的几百家门店注入了国梅,中途让李东的股份稀释了不少。

    现在,大商如果选择注资,也会再次稀释李东的股份。

    当然,这点要获得大部分股东同意才行,目前大商还能勉强获得支持,进行定向增发不是不可行的。

    齐云娜闻言则是不以为然道:“李总,这个可能性不大。

    大商零售是大商零售,大商集团是大商集团。

    大商零售被咱们拿下了,大商集团的一些高层不见得真的会太在意。

    毕竟,这几年零售行业竞争激烈是事实,利润也的确降低了很多。

    被我们入主零售企业,他们说不定心里还是支持的。

    可大商集团的地产业务,包括其他业务,利润不算低,而且随着市场回暖,价值只会越来越高。

    将这些有价值的产业,注入可能会被我们收购的大商零售。

    牛总同意,其他人可不一定会答应。”

    齐云娜说的也是现实存在的情况。

    零售业务,现在明眼人都知道,竞争太过激烈,利润包括未来升值空间有待商榷。

    可地产业务,现在是处于一个急速上升期。

    之前的龙华就不说了,2号,龙湖上市,发行价7港币,最终也出现了不小的涨幅,当天收盘于8。6港币。

    龙湖的市值,一举达到了430亿港币。

    而吴亚君夫妇的身家,也突破了320亿港币,接近290亿人民币。

    瞬间的工夫,吴亚君超越杨慧妍,登顶华夏女首富之位。

    东星的胡小蕊,因为东星未上市,暂时未能登顶,排名还是靠后。

    女富豪榜当中,排名前几的几乎都是做地产的。

    华夏富豪榜当中,地产大亨也有不少,包括目前还是第二的许圣哲也是。

    看到这种情形,接连两家地产集团上市获得成功,所有人都觉得地产行业的春天到了。

    这时候,让大商集团把物业注入大商零售,自然不会所有人都会同意的。

    李东也不是太在意,笑了笑道:“等等看吧,入主的希望还是有的,但是也不能小觑了大商那边。

    行了,先这么说吧,等我到了京城再聊。”

    这次的北方之行,李东自然不可能全部跑一遍,主要集中于一些大城市。

    从江北临近的豫省商城为起始点,最终以大商总部所在的滨城为终点,沿途会巡查津门、京城这些重要城市。

    至于其他的地方,主要还是由当地进行自检自查,集团另外还有一路工作组进行巡查。

    而终点定在滨城,这也是小道消息流传出去,引起大商不安的原因之一。

    ……

    和齐云娜挂断电话不久,李东的车队就进入了豫省商城地界。

    到商城,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